第84章 利器准备

月末的京师,残冬最后一丝余影亦已退去,大地披上郁葱葱,活力四射。这个时节的京师不比以后,甚少受到沙尘暴的侵蚀,因此风物之美好堪称一年之罪。

煦日送暖,春花朵朵,微风轻拂,柳条飞扬……这样美好的日子堪称是踏青的好时光,官宦子弟、大户人家的子女无不兴致勃勃游览京郊,旷野地方,随处都可看见顽童们正在拖放风筝。那长空飞舞的纸鹞,一上一下,煞是好看。

经过两年的艰辛图治,维新三年的春光里,皇帝终于也有了闲情逸致去观赏这风筝,唯一所不同的是,他所观览的风筝是用铁、木、布等材料制成,而且还有人在空中操纵。南苑附近的禁卫军营地里,皇帝带着嫔妃以及一大帮军国要人驻足观看。

这是什么风筝?

严格说来,这不是风筝,却是航空世界的最新产物——飞机。

遨游天空从来就是人类的梦想,自莱特兄弟成功发明飞机后,各国的有识之士很快将目光盯住了这一划时代的发明。荫昌作为禁卫军练兵大臣,优点和缺点非常明显,说缺点,各军界大佬都承认,以荫昌的指挥水平,指挥一个营就到头了,哪里能肩扛上将将星呢?说优点,各军界大佬同样不得不赞叹其眼界之开阔和目光之深邃,当众人还在为禁卫军该采用何种军械而争吵时,荫昌已拿出了全盘德化的方案;当战车、铁甲车等作为新式兵器还不是很成熟时。荫昌已坚定不移地站在皇帝一边,坚决赞同发展这些钢铁怪物;当人们对航空器地理解普遍还停留在气球时代时,他已经将目光投向了飞机,一方面选拔人才去国外留学,另一方面则在华侨中大力招揽人才。

这种远见和卓识结出了累累硕果。湖北官费留学生秦国原先在法国三锡陆军学校学习骑兵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和荫昌谈起有关航空事业,荫昌便支持他转行学习,并且亲自向国防部申请延长了他的官费时间;广东华侨冯如在维新三年春节前刚刚在美国奥克兰驾驶自造的双翼液冷飞机获得成功。一个月后。荫昌就向他拍去祝贺电报。邀请他回国表演;留日学生刘佐成、李宝俊在日本学习飞机制造,苦于经费不足,在日飞行场地使用不便,荫昌便动用自己的禁卫军大臣机动费,在南苑基地开设了飞机制造工厂和试验操场,进口了大批器材用于飞机制造。

而安排这次飞行表演,亦是荫昌精心谋划的步骤。希望此举能够引起皇帝的重视,加速发展帝国的航空事业。当然,他唯一所不知道地是,对于航空事业地发展,其实皇帝比他还要洞察如悉。

“禀告皇上,此次表演一共有三架飞机,分别标称甲、乙、丙。甲号飞机由冯如驾驶,完全由其与助手自行设计、制造、驾驶;乙号飞机由秦国驾驶。系从法国引进之高德隆教练机。由其改进后试飞;丙号飞机由刘佐成驾驶,系由刘、李两人从日本引进机器材料,自行制造而成。”荫昌一指天空。“现在空中飞翔者,便是甲号飞机。”

皇帝定睛一看,果见操场上空有一架飞机正在飞舞,速度虽然不快,但高度却远胜于风筝,众人见了之后阵阵喝彩,叫好声不绝于耳。

10几分钟之后,冯如驾驶飞机稳稳当当地停在了草坪之.帝地时候,冯如有些犹豫,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行跪礼,荫昌在旁边暗暗着急,正想开口指点,皇帝已经爽朗地笑了:“不必多礼,站着回话就好,你就是冯如?”

“正是!”一听不用跪拜,在美国多年,性格习俗已经改变较多的冯如喜出望外,一口带着粤音的官话虽然听上去有些费劲,但交流起来并不太难。

“听荫昌说,你在美国参加飞机表演拿了第一,大长了咱们华人的志气,朕极为欣慰。一次请你来进行飞行表演,一是亲眼目睹飞行良器,二也是考虑能否在国内开办工厂,自造飞机。”

“禀皇上,我以为飞行器一节与国防关系重大,将来必有重用所以殚精竭虑研制之,希望将来国家不受外人欺

在美国多年,冯如说话已尽是美国腔,都是“我”字当头,而不是国人诚惶诚恐之下常用的“小民”,让皇帝也感到新鲜,荫昌看林广宇脸色喜悦,心知皇帝不会因辞取人,一颗心也放了下来。

“此言甚好。那先等乙、丙两机试飞,然后朕有安排。”

秦国学习飞行多时,虽然在制造飞机一节上不能与冯如相提并论,但飞行技术无疑要高超不少,只见他架势飞机不时在空中做出各种各样的花样,甚至能将飞机倒扣过来飞行,引得下面一片惊呼。刘佐成驾驶的丙号飞机则涂上了禁卫军标志,在日光地照射之下熠熠生辉,煞是威武,让人不免心驰神往。便连皇帝的两个妃子也是赞不绝口。

龙颜大悦!

“荫昌,就航空一节,你有何建议?”

“奴才建议有五:其一,建立航空队,专门负责培养架机升空之人,编制辖于禁卫军;其二,建立航空研究所,专门研制飞行器之制造,以求制造更快、更高之飞行器;其三,建立飞机制造厂,自行制造各款飞机,务必求得实效;其四,在南苑禁卫军基地划出一块场所,专门作为航空演练基地,融教育、研究、制造、飞行与一体;第五,拨出专项经费用于航空事业,使之大有成效。”荫昌娓娓而谈,看来早已准备得详细。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皇帝转过头问铁良和王士珍,“你们认为如何?”

铁、王二人原本对飞机一物将信将疑,尤其是对国人自行制造、自行驾驶飞机更有疑虑,观看过此番表演之后,如同吃了一颗定心丸。两人虽然对飞机的制造研究并不透彻,但一看到飞机的应用,立马就想到了其军事价值。

“臣以为荫昌大人深谋远虑,建议极佳。今后两军接战,一方倘有飞机若干,事先侦察之,则能将对方动态尽收眼底,将军指挥必能有的放矢,取胜几率大大提高。”王士珍率先表态支持。

“奴才亦附议。飞机凌空飞翔,居高临下,现能载人,将来必能载物,倘若能携带若干炸弹,飞临敌军头顶而投掷之,则防不胜防,若有飞机大群率先打击之,则敌军必定防线动摇、士气低落,进攻者必能收获全功。”铁良看到了飞机运用于战争的美好前景,同样支持。

两人言语一出,方才驾机飞翔的众人无不喜上眉梢,差点就要欢呼雀跃起来。

“诸卿所言,大有道理,朕极欣慰。航空一节,与国防干系甚大,当极其重视之。今后朕每年拨内50万元用于发展航空,务必求得实效。”

“谢皇上隆恩。”这回几人都听懂了,不用荫昌示意,纷纷谢恩。

“荫昌其余建议亦一并准奏,同意设立禁卫军航空队,由秦国任总教官,授少校军衔;设航空研究所,由冯如任总工程师,授少校军衔;设飞机制造厂,以刘佐成、李宝俊为正副厂长,分授少校、上尉军衔。”这四人当中,冯、秦两人并无军衔,刘、李两人原也只是中尉军衔,现在皇帝如此擢升,大大出乎众人意料,即便对航空事业最为热心的荫昌也完全没有料到皇帝会这般重视。

而除了这四人地任命之外,皇帝还表示:“朕知道四人亦有助手,职位、军衔均由卿等保荐,务必人尽其才,有职有权。通过一二年功夫,造就一批航空人才。朕不会亏待了诸位,也希望诸位能造就帝国一流地航空事业。”

“荫昌,这一回你居功甚巨,朕命你兼航空大臣之职,另外再授卿三等龙星宝章一枚。”

龙星宝章是整个帝国勋章中最高的一级,只授予极少数之人,前次孙传芳累有大功,同样也才授了三等龙星一枚,可见极为尊贵,众人在生出羡慕之意的同时亦对荫昌连连表示祝贺。

天上地飞机、地上的战车,皇帝已经针对新战争时代准备了相应的利器……

第26章 彻底解决第59章 宪法草案第48章 始于海关第82章 剑指广州第80章 亡命天涯第26章 彻底解决第90章 危在旦夕第86章 猝然发动第4章 暗度陈仓第30章 原来如此第20章 出人意料第85章 军歌嘹亮第19节 棋高一着第54章 惊弓之鸟第72章 恶有恶报第23章 人才荟萃第63章 亲王闹事第7章 多事之秋第78章 借力打力第16章 内紧外松第34章 牵动心弦第68章 规划编成第22章 别出心裁第64章 痛下决心第24章 走出阴影第100章 新的起点第28章 深谋远虑第3章 慈禧归西第37章 争吵不休第2章 试点湖北第4章 阴谋诡计第6章 惊心动魄第20章 恩威并施第31章 半推半就第19章 推心置腹第18章 职官考试第59章 宪法草案第9章 进退失据第17章 弦外之音第36章 自求多福第40章 殊途同归第32章 不速之客第2章 试点湖北第13章 伪托神迹第93章 真相大白第6章 暗潮将起第10章 惊天巨变第15章 兵事兴革第17章 盖棺论定第95章 循序渐进第15章 两相权衡第58章 帝国宪法第46章 晋封爵位第42章 各种心思第44章 各有所第22章 别出心裁第20章 咬牙坚持第61章 明察暗访第38章 不欢而散第65章 财政预算第56章 中外同理第5章 胶东风云第88章 各有所谋第83章 煞费苦心第26章 冠冕堂皇第4章 东亚角逐第8章 箭在弦上第35章 额外插曲第15章 两相权衡第57章 推心置腹第39章 平地惊雷第52章 狗急跳墙第90章 铁的手腕第16章 夜袭得手第19节 棋高一着第15章 两相权衡第13章 暗藏杀机第37章 头头是道第9章 先易后难第46章 置身事外第34章 牵动心弦第26章 冠冕堂皇第40章 最后时刻第29章 高深莫测第24章 怒不可遏第49章 同仇敌忾第52章 狗急跳墙第64章 大惊失色第42章 五体投地第37章 头头是道第81章 密谋方案第98章 国内建设第15章 两相权衡第9章 进退失据第21章 另辟蹊径第47章 华美篇章第15章 惴惴不安第22章 势在必然第21章 出动新锐第19章 考题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