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胶东风云

本对德宣战后,胶州湾并未乱作一团,反而开始了有分夺秒的安排。

德国人对于动员有自己的一套准备方式,早在81日,.|州湾总督府接到本国参战的秘密电报后就立即向中国领土领水内的德舰发布动员令,雷击舰S90和其中两艘炮舰匆匆忙忙赶到青岛,其余炮舰因距离比较遥远,不是就地凿沉就是“卖”给了中国政府,而上面的乘员、散居在中国各地的德国在乡军人侨民都设法经陆路赶到青岛,编入了德国军队,加强了防御力量。

虽然青岛的陆上防御称得上比较完善——曾任远东舰队司令的提尔皮茨就夸口说日军要至少付出5人的代价,但海军力量实在寒得可怜,德国远东舰队的主力早已经不在港内,胶州湾最有力量的舰艇居然是奥匈帝国海军的老式巡洋舰“伊丽莎白皇后”号和一些浅水炮舰。

欧战爆发一星期后,虽然没有收到本国政府的明确训令,但胶州湾租借地总督迈耶?瓦尔代克海军上校决定不再冒险派军舰或商船突围,也否决了一些少壮派军官提出的奇袭英国租借地威海卫的计划,认为这对于青岛的防守并无多大的裨益,而且更容易刺激敌对国家的野心。

随着欧洲战局的扩大和深入,青岛的战备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雷击舰S90胶州湾入口处大模大样地布雷,这一过程直到822才被3后知后觉的英国驱逐舰发现并招来攻击(此时英德已经宣战。交战是合法地),S90借熟悉环境的优势躲入海图上标注为“浅水区”的海域,尾随而至的英国驱逐舰“肯奈特”号随即遭到海岸炮台的攻击,被迫返回,但其实布雷行动已经接近了尾声。

在接到参谋本部的总动员令后,国防军演习部队迅速行动了起来,将整个演戏阵地继续往前推移。经过1个多月的实弹训练,各单位不但演练了复杂条件下的协同作战,更重要的是大大激发了士气——特别是在日本有关山东问题地狂妄声明发表后。在国防军上下激起了无比的愤慨。

帝国大本营在西山下设立了联合指挥所,由铁良、王英楷、荫昌等人提供一切中枢周转,在德州方向,国防军设立了前敌指挥部。王士珍亲自担任前敌总指挥,海军萨镇冰和禁卫军良弼任副总指挥,哈汉章、程璧光和蒋方震三人则担任参谋组成员,分别作为陆、海、禁三军的参议代表。

“请百里兄介绍一下青岛方向的整体防御布局。”

“诸位请看。”蒋方震用教鞭点着墙壁上地大幅德制胶州湾地图(非常令人汗颜。因为租借缘故,只有德国人手中才有全面且标准的胶州湾详图),说道,“青岛外围防御线沿租借地的边界展开。内圈防御线主要以青岛近郊的鸡貂山、俾斯麦山和毛奇山为核心(后两座山地名字都是德国人占据青岛后取名的),有8主要炮台,5座对.=:对陆。共装备5门280mm和3240mm要塞炮、5门210mm和9门150mm重型榴弹炮。6门105mm中型榴弹炮,此外还有若干门轻型榴较突出。这几座炮台外加8多面棱形~:50,地势居高临下、非常险要,算得上固若金汤。”

众人频频点头。

“根据德国方面提供的情报,除了防守要塞的兵力外,德国在青岛还驻扎有海军陆战第31300人,包4步兵连、1个骑兵连,1个工兵连,1个炮兵连和2个机枪连;原本在京师使馆区和天津德租外驻4步兵连、1个骑兵连和2炮兵分队,这些部队在德国参战后亦全部撤退到了青岛;另外,通过征集退伍侨民和志愿者,德国还额外募集了500人地后备兵力,虽然这些德国部队都称得上精锐,弹药、补给都十分充足,但还是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人数不足,无法应对高强度的连续作战,即便伤亡率可以控制,没有梯队轮换地话,人地疲劳却无法减轻,战斗力亦难以持久。”

王士珍微笑说:“所以皇上才要求我们迅速将部队开进去,让德国人帮着我们守卫青岛。”

“这里面有三个变数:第一,德国驻军是不是能够真地如协定那样宣誓效忠帝国,肯不肯将所有的防御体系与工事都完整地移交给我国;第二,即便一切如愿,发生重大变更后地德军官兵战斗意志如何维系是一个考验;第三,如何能实现协同与联合作战?”蒋方震面有忧色地说,“这三个变数不能解决,要防守住青岛困难很大。”

“能不能将德国人全部撤下来,换国防军上前接管。”

“不能。”王士珍摇头,“首先,青岛的防御工事如何布置,防御体系如何设计只有德国人最清楚,仓促间我们不可能掌握全貌;其次,大敌当前,我们即便能换防,也要提防日本方面随即而来的进攻,如果让鬼子乘虚而入就麻烦了;最后,这些炮台的摆弄十分复杂,我们哪怕知道了可能也无法发挥出战斗力。”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何指挥作战?从理论上说,德军全部加入国防军成为禁卫军外籍兵团应该接受我方指挥,从现实上说,德军掌握整个防御的精髓,我方应该配合,应由他们指挥我们配合兵力才是。而且。”萨镇冰顿了顿,“中德两国语言不通,士兵接受的训练迥异,协同指挥很困难。”

所以今天召集诸位开这么一个会议,讨论如何接管青王士珍说道。“皇上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青岛一定要守住!”

“我有个建议。从禁卫军抽调一个团3000人上去。”良弼解释道,“禁卫军因为德国教官比例较高,无论官兵对于德国式指挥体系比较认可,会说德语的人也多,沟通相对容易。”

“那么,派谁担任指挥官呢?”

“我打算自己去。”良弼指了指自己,“我军衔比所有德国军官都高。容易取得他们地信任,而且我与众多教官相对熟悉,指挥、协调比较方便。再说,按照冰计划。禁卫军是第二梯队,有蒋方震和张绍曾两将足够指挥了。”

王士珍沉吟片刻,说道:“这亦不失为一个策略,你打算带哪个团去?”

“就带孙传芳他们团。这家伙是拼命三郎,当年武昌平叛对坚守亦有心得。”

“我看可以。”萨镇冰说,“参谋班子还是要带一个,无线电也要带好。到时候可与舰队和前敌指挥部直接联系。”

其余众人思索一番之后,觉得如此安排也较为妥当。

“皇上有过指示,要防备日本人正面攻击不利而从侧翼迂回的套路。”王士珍仔细研究了一番。“按照我的观点。这个可能性确实比较大。诸位有什么高见。”

“我以为日方如果要从侧翼迂回,可以有两个选择。”哈汉章用教鞭在地图上点了两下。“第一是青岛西北的龙口地区,第二是青岛南面的崂山湾,又以北路较南路可能性为大,因此,在防御上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我命令,一切按原计划进行,除驻防青岛所部,禁卫军退居二线,迷惑日军机关,其余各部继续向前推进,要求在5内抵达指定位置,同时展开针对性训练和战前动员。海军方面要随时监视日本海军的动向,‘雷’计划要在指定期限内完成,‘黑’计划可以着手实施……”

“是

在帝国紧锣密鼓筹划胶州攻略时,日本方面也没有闲着。针对帝国政府出乎意料的强硬态度,日本内阁进行了专题讨论。在一番争论之后,得出的一致性结论是认为中国是色厉内荏,无非是强撑面子硬表态而已,估计会在最后关头让步,陆军省地好战分子甚至提出,如果中国不屈服,那就把整个山东都拿下来。虽然山本权兵卫首相没有拒绝这种提议,但在随后审定的作战方案上,还是选定青岛作为主要作战对象。

为了继续披上英日同盟反对德国的伪装,日本海军特意邀请驻扎于香港的英国老式战列舰“凯旋”和威海卫地4英国旧驱逐舰加入日本舰队。

几乎在海军编组完成的同时,日本用于陆地进攻的兵力也同时集结而成。担任日军进攻的先遣部队为加强后地陆军第18师团,司令官则为神尾光臣中将。第18团在加强前原本拥有第23和24兵旅团、1个炮兵和骑兵联队、若干工兵和后勤大队,通过加强另外还附加了第29兵旅团,第6和第12团也各自派遣出了一个步兵联队,因此最后完成加强的先遣部队总兵力达到近6万人,英国方面同样派出了第2南威和第36锡克团第2。同海军兵力相类似,英国陆军也在此役中扮演配角,不过其锡克团所部的战斗力非常强悍,算得上精兵强将。

由于青岛战役的特殊性和力量对比地不平衡性,几乎所有日本将领都将其看作为一边倒的战争,认为毋须花费多少力气就可以实现目标,因此有很多人争夺这一指挥官的位置。神尾光臣虽然也是中将,但在日本陆军中一直以谨慎而非勇猛著称,这次选中他为前线指挥官,无非是看中了他谨小慎微地特点。在军部眼中,具有数量优势地皇军获得胜利只是时间问题(曾有人公开扬言6小时拿下青岛),因此并不需要像日俄战争中乃木希典将军那样地“肉弹派”将领,日军所需要的是将青岛战役变成一次“宣传样板”式地作战,需要的仅仅是最后胜利,并不看重时间问题,也不希望像夺取旅顺203地那样付出惨重的代价。

828,日本第二舰队主力舰取直线航程抵达青岛附近。巧合的是,两天后台风就袭击了胶州湾海面,日军“白妙”号驱逐舰被大风吹到胶州湾外灵山岛近岸处搁浅,船员只能弃舰逃跑。4后,在风平浪静之后,德军“美洲虎”号炮舰在海岸炮台的掩护下冲出港口将其击沉。

随着日军舰队的陆续汇聚,加藤定吉宣布自830起封锁胶州湾,东.船只通过,并要求仍旧在此水域逗留的船只在24小时内离开.=次日,日本占领胶州湾外海中的一个小岛并升起日本国旗,诡称这是夺取德占领土的开始,实际上岛上连一个德军都没有,绝大多数都是中国民众。帝国政府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但无论英国还是日本都不予理睬,反而进行了变本加厉的调兵活动。

日置益甚至还跑到外务部,叫嚣中国军队的存在妨害了英日对德国的进攻,威胁要用武力将“妨害”进攻的一切障碍予以扫除。或许,只有用武力才能让他们清醒一点……

第89章 最后摊牌第18章 精兵强将第5章 胶东风云第23章 商讨对策第32章 海阔天空第12章 快速炮击第69章 盖棺论定第11章 宪政精髓第36章 当头一棒第23章 商讨对策第94章 趁势改革第50章 众矢之的第31章 中日博弈第31章 暴起发难第53章 帝国国会第10章 进攻方向第64章 痛下决心第17章 鞠躬尽瘁第49章 同仇敌忾第32章 官制改革第22章 怒不可遏第52章 狗急跳墙第21章 出动新锐第33章 以退为进第89章 最后摊牌第82章 剑指广州第46章 置身事外第75章 人心惶惶第34章 生离死别第88章 控制局面第33章 各显神通第74章 创新思路第59章 锦囊妙计第25章 煽风点火第10章 惊天巨变第69章 盖棺论定第2章 链锁效应第14章 谋定后动第26章 应对之策第93章 步步紧逼第25章 因势利导第5章 建章立制第89章 最后摊牌第30章 圣意难懂第40章 殊途同归第53章 不可收拾第65章 财政预算第47章 华美篇章过渡内阁时期帝国主要中央机构及人员第36章 自求多福第92章 善后处理第58章 帝国宪法第68章 规划编成第39章 生死一线第5章 果断决策第5章 建章立制第44章 颠扑不破第23章 商讨对策第37章 争吵不休第25章 山穷水尽第16章 离乡情怯第27章 相互妥协第3章 勾心斗角第20章 恩威并施第51章 釜底抽薪第88章 各有所谋第55章 首日议程第17章 鞠躬尽瘁第26 将计就计第13章 暗藏杀机第79章 逃之夭夭第96章 各有招法第33章 各显神通第32章 新的方案第58章 回心转意第5章 果断决策第54章 惊弓之鸟第28章 直言不讳第66章 以权制权第27章 瞒天过海第84章 睚眦必报第6章 宁缺毋滥第80章 深度介入过渡内阁时期帝国主要中央机构及人员第51章 积极稳妥第71章 利益交换第6章 宁缺毋滥第22章 怒不可遏第10章 惊天巨变第5章 建章立制第79章 逃之夭夭第27章 瞒天过海第38章 刺客来临第22章 方寸大乱第4章 暗度陈仓第40章 最后时刻第38章 动之以情第96章 皇位继承第13章 英魂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