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防御歼敌

天放晴亮,在一线阵地视察的吴佩孚看得真切,对面2000多米外就是小鬼子的出发阵地,他们是摆出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架势,准备来一个快速凌厉的进攻。

“哼……骄傲无知。”在指挥所,吴子玉评价神尾师团只用了4个字。

“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没有强大的火力准备,小鬼子以为凭藉他们这几门烂炮就可以压制我们了么?第二,兵力不足,3里宽的攻击正面,只打算利用2个大队,简直就是做梦;第三,……”吴佩孚一口气概括了日军的5条弊端,听这口气,简直是将其鄙夷到了极点。

“你有信心就好。”吴子玉就是曹锟的胆气,听得自己的“智囊”如此有把握,原本还有几分忐忑的曹锟放下心来,“等会我和你一起去一线压阵,看看小鬼子是怎么死的。”

“不必了,我打算先睡一觉。”吴佩孚大大咧咧伸了一个懒腰,“前线的事情交给下面去办就好,小鬼子不到中午绝对清醒不过来。”

“子玉!”曹锟有些焦急,“这不太好吧,传出去多难听。”

“师座,眼下要的就是给弟兄们信心,告诉他们甭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吴佩孚毫不在意地说,“咱不是已经安排罗音突袭了么,师座,您放心,鬼子的麻烦还多着呢。”

曹锟终究没有这么好的涵养,望着支起行军床呼呼呼大睡吴佩孚,心里头一阵感触,这仗要是打赢了,自己该是什么功劳?又该怎样对吴佩孚论功行赏呢?想了半天理不出个头绪,索性坐下来喝茶,喝了两口又觉得心烦意乱,不知道在担忧些什么……到了此时才知道,那些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吴佩孚已经卸掉了自己身上所有的压力,但这种关心则乱的情绪还是不可避免地展示开来…也算是操心吧。

等啊等,直到临近晌午都快要用餐的时候,还不见鬼子大规模发动进攻的踪迹,倒是机要参谋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师座,师座……”

“慢慢说,咋样了。”

“罗……罗营长……他……”参谋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与兴奋,吼道,“打得鬼子哇哇叫啊。”

“好!好!好!”曹锟原地转了三个圈问道,“怎么打得?”

“按照参谋长的布置,前指王总长给咱们派出了24架飞机袭扰小鬼子的阵地,就在鬼子那里人仰马翻,忙着对付空中的时候,罗营长挑选了600名弟兄,集中了2个团的轻机枪和迫击炮,一拥而上,对准外面的小鬼子阵地就扑过去……”

“后来呢?”

“小鬼子被打急了,连连后退,3个阵地被我们冲掉2个,还有1个上面的鬼子被机枪和迫击炮打得像马蜂窝,罗营长带着这600多弟兄就猛扑过去,师座,您猜,他们捞到了什么好处?”

“什么好处?”

“他们撵着鬼子一口气追出5里多地,结果在那里一头撞上了正在卸货的辎重兵,满地的弹药、补给品,罗营长大开杀戒,打了个痛快,鬼子的步兵本来已经被我们冲得不成队形了,再加上辎重兵又不是厉害角色,被罗营长三下五除二就干掉了……不过,东西太多、时间太紧,突击营只就地放了一把火,没有抢回来什么。”

“好!”曹锟一拍大腿,“他娘的,我倒小鬼子怎么磨叽了半天不进攻,原来竟然是这么回事,快,赶紧给前指发电报告。”

“是!”机要参谋刚刚转身,就听见吴佩孚的声音,“慢着,电文加两句,下午鬼子必对我发动大规模进攻,请求前指进行空中支援。”

“子玉,你醒了?”

“师座,我根本就没睡。”吴佩孚呵呵一笑,“我在闭目养神呢。”

下午时分,神尾师团筹划已久的战事终于端上了台面……由于“突围事件”的戏耍,整整1个联队的日军在在指挥官“鸭血给给!”的号令中摆开冲锋的架势猛扑过来。

不过,10年来日军也不是毫无进步,最起码诸如猛攻203高地那样的密集阵形是不会再摆了,在1600多米的攻击正面上,鬼子拉开了架势,摆开了散兵线,一排排地投入了进攻。在2000米外,伴随着步兵的如潮的呐喊声,日军开始了火力准备。

“轰轰”炮弹在3师的阵地上四处炸响,弹片横飞、硝烟呛人,到处都是漫天飞舞的石头和土块。

“他娘的,小鬼子的炮还真猛。”藏身于战壕之中的下士艰难地吐出口中的浮土抱怨道。

“你说啥?”2米开外的班长听力本来就一般,再加上震耳欲聋的炮声更是听不真切。

“俺说……鬼子……的炮猛。”

“嗯!”班长使劲把头摇了摇,泥土扑簌扑簌地往下掉。

20分钟后,炮火开始延伸,鬼子的步兵开始抵近到了阵地的前沿。

“他奶奶的……该轮到咱们了!”班长眼看炮火已经过去,跳起来大吼道,“弟兄们……”

“嗯……”响声汇聚成一片,个个都像极了泥猴儿。

“鬼子上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顾不上相互调侃,连忙扑向各自的战斗岗位。

“连长命令,鬼子走近了再打,不许乱开枪。”

“不许乱开枪,走近了再打。”随着传令兵递过来的口号,将士们一个个相互传递。

“杀给给!”已经扑到离阵地不足300米的地方了,个别眼尖的早就看清楚了对面鬼子的狰狞面目,日军指挥官也大概觉得距离差不多了,军刀一挥,发出了进攻的口号。

听到命令的日军收起了原本弯腰曲背的架势,挺直了身子开始向前冲。

“打!“眼看日军冲入了有效射程,守军的步枪、轻重机枪、迫击炮一起开火,在阵地面前交织成一片火海,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士兵当即被撂倒在地,后面的士兵虽然仍然如潮水般涌来,但来得越多遭到火力狙击而毙命的人也就越多。

第一次进攻被打退了,日军抛下了数十具尸体开始后退。片刻后,不信邪的日军再次发动第二次进攻,但第二次、第三次进攻也被打退了,败退的时间一次比一次短,遭到的打击一次比一次猛烈。强弩之末势不能透鲁缟,何况是连番进攻、身心俱疲的日军呢?

在抛下数百具尸体后,日军的指挥官察觉到了不妙,国防军的防御阵地虽然没有多少加战壕以及地雷的前沿阵地却非常难以对付。眼看日军迟疑着,等待着本方进一步的火力清洗和压制,3师的将士们也不着急,就这么默默地等待着,等着对方冲上来送死。

前指拟定的计划有两个作战要点:一是包围敌人,二是用防御消灭敌人。前一个要点非常容易理解,只有包围才能最大可能地全歼敌人,中心开花只是为了造就日军乖乖进入包围圈而特意埋下的诱饵,而后一点虽然在表面上有些匪夷所思,但如果仔细分析却会让人拍案叫绝。1910、重机枪、战壕等成就了防御方的优势,进攻一方不付出巨大的代价是无法突破对方防线的,这是防御作战最大的优势所在,它可以用尽量小的代价来消耗敌军,所谓用防御来消灭敌人,乃是这一特征的最形象表述。当然,破坏这种防御战的兵器不是没有,飞机、战车都是克制防御作战的武器,可惜的是,此时的飞机和战车都还比较简陋,无法发挥类似后世的作用和价值,退一步说,即便他们能够担当起这个重任,这些也都是国防军的长处,此时日军的航空和装甲力量根本不值得一提,更何况神尾师团压根就没有飞机和战车。

据悉,强调防御作战,强调内线作战是皇帝的意志,皇帝因为熟悉战史,对历史上一战的战壕战中进攻方的惊人损失极为头痛,希望借此妙法来消灭敌军,而大本营内一干智囊看过计划后,也认为极有创意、极富想像力,“可用最小代价消灭最大之敌!”

请君入瓮的战略意图就是希望构筑一个紧密而又庞大的包围圈,将敌人围死、困死!同时再用第3师的内线防御崩坏鬼子的进攻利牙,加速神尾师团的崩溃。

天空忽然轰鸣起来,神尾懊恼地发现,恼人的苍蝇又来了……

第2章 试点湖北第75章 人心惶惶第26章 应对之策第19章 考题买卖第57章 推心置腹第52章 维新重宝第87章 神兵天将第15章 两相权衡第24章 下定决心第87章 神兵天将第8章 满头大汗第50章 众矢之的第2章 火上浇油第6章 宁缺毋滥第26章 彻底解决第1章 辩论之光第47章 华美篇章第41章 革命前途第49章 本位之辩第41章 广而告之第37章 头头是道第26章 应对之策第95章 制度改良第90章 危在旦夕第27章 瞒天过海第95章 循序渐进第7章 大浪涌来第91章 强力弹压第41章 章程既定第17章 弦外之音第28章 体察圣意第32章 不速之客第33章 以退为进第46章 幕后操纵第83章 煞费苦心第17章 战术转型第94章 虚晃一枪第14章 否极泰来第4章 阴谋诡计第26章 应对之策第8章 满头大汗第83章 煞费苦心第97章 深入调整第71章 利益交换第98章 国内建设第85章 事有反复第三十三章第31章 半推半就第39章 生死一线第46章 幕后操纵第19章 推心置腹第66章 群策群力第13章 暗藏杀机第5章 错综复杂第5章 建章立制第59章 宪法草案第5章 建章立制第38章 刺客来临第21章 出动新锐第28章 直言不讳第98章 最后关头第43章 日新月异第67章 纷至沓来第26 将计就计第88章 控制局面第85章 军歌嘹亮第59章 锦囊妙计第4章 东亚角逐第14章 谋定后动第97章 图穷匕见第25章 煽风点火第39章 生死一线第7章 真才实学第77章 暗云飞舞第7章 大浪涌来第34章 牵动心弦第14章 各怀鬼胎第19节 棋高一着第61章 近代要素第1章 秘密布置第9章 进退失据第84章 睚眦必报第73章 革新兵器第29章 高深莫测第2章 火上浇油第21章 伟大母爱第13章 转危为安第33章 现成题目第50章 众矢之的第39章 生死一线第34章 心有灵犀第50章 众矢之的第81章 渐次推行第20章 诱之以利第80章 深度介入第58章 帝国宪法第42章 五体投地第12章 大张旗鼓第20章 恩威并施第97章 图穷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