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独辟蹊径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

大丧已毕,大政初定。

临近岁末,各处来的国防要员、总督终于要回地方去了,众人开始陆陆续续地告别。但唯有两人却被告知不必回原处去了。第一人是时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的杨士骧杨莲甫,第二人则是时任两江总督、南洋大臣的端方端午桥。

三天前,京城政治再次地震,都察院给事中高润生递上条陈,弹劾津浦路北段总办李德顺骄横不法,贪赃纳贿;还没等人回过神来,军机大臣岑春煊上奏,以李德顺劣迹昭著且系杨士骧保荐为由,力劾之。高润生倒也罢了,岑春煊却是号称“官屠”,新近又得帝宠,被他纠缠上还有好果子吃?原以为上次他参溥颋不过就是打死老虎,众人尚未提高警惕,没想到不及一月,冷不防“官屠”已然再次发威,第一把火就烧到了号称天下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名下。

可怜的杨士骧猝不及防,连为自己申辩的折子都没拟好,上谕已经下达:“闻直隶总督领北洋大臣杨士骧身体不适,特旨开缺各项本兼差事,恩准在颐和园养疴!”

——从未过这样的上谕。什么叫“特旨开缺各项本兼差事”?,分明就是一撸到底的另一种说法;而“恩准在颐和园养疴”亦不过是隔离再加监视居住的代名词罢了。

可他敢辩解说自己没有病么?如果那样,非但是对皇帝公开的不满与大不敬,更消却了最后一丝回旋的余地。接旨当天,还没等太监宣读完毕,杨士骧已经一头栽倒,昏死过去,传旨太监和御前侍卫费了不小的力气才将他送到颐和园“养疴”——这回是没病也变成有病了。他弟弟杨士琦时任农工商部侍郎,听到噩耗赶来看自己胞兄时,杨士骧分明已经奄奄一息了。

所有人彻底晕眩,偏生又无法反驳——皇帝也没认定你有罪还是无罪,只说身体不适让你暂时免职修养罢了,至于“颐和园养疴”更是表面上高得不能再高的恩宠——那可是为老佛爷准备的地方。杨士琦腹谤归腹谤,明面上却是一句诋毁的话都不敢说,说了句“好好养病”便掩面而去。

张南皮看见这道旨意,不无恶意地揣测——颐和园不会再来一次大火吧?但不满归不满,他也不敢声张,乖乖地在旨意上副署。不副署行么?不行!善耆、载沣、岑春煊、徐世昌已经副署,莫非连皇上“关心”臣子身体健康的上谕你都要反对?——你安得什么心?

不过一个时辰,第二道上谕呼啸而至:“两江总督领南洋大臣端方接任直隶总督,免其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一职。”表面上看端方似乎是被擢升了,再不济也是平调——从两江换到了直隶。但仔细深究,里面同样大有文章——杨士骧的北洋大臣被免了,端方却只接任了直督而未接任北洋大臣的差事,更要命的是,他身上所兼的南洋大臣也被免了。一天之内,号称大清特色的南、北洋大臣全部无影无踪。

面对这一任命,端方也是茫然不知所措,原以为两江地面的巡抚、藩司会照例挽留一下,他在皇帝面前也有个转圜的余地,没想到等了两天没等来他们挽留的电报,却等来了江苏、江西、安徽三省巡抚领衔的贺电——恭贺他荣任疆臣之首。他这才断绝了最后一线指望,战战兢兢地听候发落。

可两江的地面谁管?众人猜测着,等了两天也不见有新的两江总督任命下达。第三道上谕回答了这个疑问:“赏第六镇统制官段祺瑞以国防部侍郎衔,委江北提督,统筹两江一切军机要务,率第六镇由涞水开赴江宁,节制江南各军。”这是不是意味着江北提督将掌握一切兵权而又没有总督的制约?

可怜的端方根本就不知道,在他的任命诏书发出前,皇帝已经先后给三省巡抚发去密电:“……除各处军务由江北提督统一率领外,原两江总督分管各省事务均由该省巡抚总揽。”这什么意思?这就好比公司里大老板免去了某个部门经理的职务,然后告诉他手下的三个副经理说:今后你们仨各管一摊,直接对我负责!——能不高兴么?能不发贺电“祝贺”端方升迁么?

动杨士骧有理由,为什么要动端方?舆情各有各的猜想:“会不会是因为端午桥弹压安庆造反很不得力?”可这也不对啊!安徽巡抚朱家宝和安徽第31混成协协统余大鸿因为扑灭叛乱有功而被朝廷通令嘉奖,直接责任人都没事,怎么找起端方的茬来了?

也有人推断说是因为端方在太后的丧典上到处摄影而惹恼了皇后,说要办他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可这愈发离谱。听说过有“大不敬”罪名的人新任直督的么?内调军机可以说是明升暗降,难道调任直督也是明升暗降?那直督的位子也未免太不值钱了吧?

这局势,愈发地看不清楚……

也不尽然,有人就心明眼亮。

自奕劻“咸鱼翻身”后,以倒庆为主要目标的载泽便一直闷闷不乐,虽然盛宣怀给他献上了“明打杨士骧,暗打陈璧”的对策,替他寻好了发难的枪手,但当那份弹劾折子拿在载泽手里的时候,他依然是犹豫了许久。

直到某天傍晚镇国公福晋回来,他才像吃了兴奋剂般的高兴,下定决心,决意发动!

怎会有如此大相径庭的前后差别?事情的原委还要从镇国公福晋说起。她是皇后的亲妹子,自从慈禧驾崩,荣寿公主、四格格相继搬出皇宫后,宫里头的热闹便少了许多,国丧期间又不能举行娱乐活动,皇后便越发感觉寂寞。她和瑾妃之间没有多少话说,与同治的妃子之间年龄也相差太多,皇帝虽然态度日益好转,但毕竟国事匆忙,很难抽出时间来陪伴她。这样的环境下,她便和自己的妹子处得火热,隔三岔五邀请后者去皇宫叙叙,一谈往往便是半天,姐妹俩言谈甚欢,早不复慈禧在日时那般拘谨。

载泽非常看重这层关系,不仅在家对自己福晋百般曲就,而且每次都准备了不菲的银钱让其带进宫去运动,希望能多多少少探听些可靠消息来——小德张虽为皇后信赖,但毕竟不复以前李莲英在时的那般精明,而皇帝最为信任的王商偏偏又是个不好打交道的人,载泽便只能遍洒银钱,希望能从只鳞片爪中获得有用的信息——最近人人都说帝后关系极睦,必定该有可靠内部消息。

这一天载泽仍然像以往一样着急地打听消息,镇国公福晋用漫不经心的口气说:“皇后让我告诉你,安心当差,不要生事,皇上还是信任你的。不然也不会说要将地底下挖出来的那100多万两黄金存放到大清银行里。”

“真的?”

“真的!”福晋学着隆裕的口气:“把黄金存到度支部,本宫能不放心么?皇上前两天还讲等忙完这阵,要在大清银行里入点股份,皇家现在用度紧了,钱要当钱用,最好钱能生钱……”

载泽当时眼睛一亮,有门!

“还有一个坏消息。”福晋叹了口气继续模仿:“皇上那天可生气了,当着本宫的面骂人,‘这帮混蛋,就知道造糊涂账目来糊弄朕,明年非要度支部一个个盘审过去不可……唉,载泽这尚书没当好,若再查不清楚,朕非换个得力的人不可,否则天下都让这批乱臣贼子给败光了。”

坏消息?载泽高兴地差点要跳起来。

“皇上这是在骂您呢?怎么反而高兴,不是烧糊涂了吧?”她被载泽的表现惊得目瞪口呆,伸手就想去探对方额头有没有发烧。

“女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什么叫骂我?这叫小骂大帮忙,明着说我办差不利,其实还是皇上对那些大员不满,看来部里上奏的清理财政案通过有希望了……”——心底想着:皇上正愁没处下手,只要我那折子一上,便正好提供一个突破口,先从直隶查起,事情闹得越大越好,不要说陈璧,便是杨士骧、老庆也得跟着完蛋。

镇国公福晋不懂政治,看他那副忘乎所以的劲担心了整整一夜,等载泽折腾完毕后躺下后她才敢合眼。第二天才蒙蒙亮,载泽就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动手的指令。

于是,便有了高润生的折子……

;

第24章 怒不可遏第5章 果断决策第13章 英魂不灭第44章 颠扑不破第73章 明修栈道第12章 千钧一发第98章 最后关头第4章 暗度陈仓第69章 军工事业第21章 双管齐下第85章 事有反复第28章 深谋远虑第89章 最后摊牌第78章 步步为营第23章 商讨对策第51章 积极稳妥第20章 诱之以利第5章 胶东风云第31章 果有天书第35章 作茧自缚第65章 财政预算第10章 惊天巨变第37章 狗急跳墙第84章 睚眦必报第79章 面授机宜第67章 国防经费第56章 中外同理第91章 强力弹压第31章 半推半就第26章 彻底解决第57章 御案九件第22章 方寸大乱第47章 针锋相对第36章 多方触谈第51章 积极稳妥第56章 中外同理第6章 惊心动魄第57章 御案九件第40章 革故鼎新第66章 以权制权第7章 真才实学第85章 事有反复第36章 大义凛然第1章 全面推进第11章 绵绵不绝第39章 平地惊雷第58章 回心转意第13章 英魂不灭第31章 暴起发难第62章 悲情诉说第6章 宁缺毋滥第54章 国会大厦第50章 废两改元第25章 横生枝节第66章 以权制权第43章 盐政改革过渡内阁时期帝国主要中央机构及人员第81章 渐次推行第2章 浴雷重生第28章 体察圣意第78章 借力打力第38章 动之以情第14章 否极泰来第48章 沉着应战第27章 暗度陈仓第1章 辩论之光第20章 恩威并施第23章 人才荟萃第48章 沉着应战第62章 悲情诉说第9章 进退失据第23章 人才荟萃第43章 盐政改革第49章 本位之辩第18章 敲山震虎第68章 弥留之际第96章 各有招法第30章 既往不咎第48章 沉着应战第56章 弄巧成拙第2章 火上浇油第5章 果断决策第38章 锋芒毕露第5章 胶东风云第37章 狗急跳墙第32章 海阔天空第74章 创新思路第21章 伟大母爱第6章 暗潮将起第3章 铁厂之辩第33章 各显神通第14章 谋定后动第46章 置身事外第30章 语重心长第91章 强力弹压第80章 深度介入第74章 创新思路第4章 东亚角逐第3章 决不退让第41章 广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