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日新月异

凯撒造船厂内,一艘模样奇特的船只正缓缓下沉,不一会功夫就消失在了水面之下。发生事故了么?不是!

这是德意志海军的最新利器——潜艇。这艘标称为U-3潜艇,是刚刚建造成功并完成全部测试的最新型号。这样的海军新锐,原本各国都是秘而不宣的,但在中德合作的大前提下,在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的授意下,也放开给中国代表团参观。

“将军阁下,下潜之后,其动力来源完全依靠电动机和蓄电池,由于功率有限,速度不如在水面航行时快,但噪音同样也减少了,相对比较安静,且没有水面舰艇通常散发的烟雾,其隐蔽性很高。”

听了汉纳根海军上校的介绍,萨镇冰微微点头,视线却一步也不曾离开过潜望镜,水线的动态在镜中一览无余,令人啧啧称奇。

原练兵处提调,现海军装备总监姚锡光低声对萨镇冰道:“原以为水面舰艇演化已极其精纯,唯至大至强者恒胜。现在想来,如果得此利器,于水下悄悄接近之,则数百吨之小艇,未免不能击沉上万吨之大舰,其犀利程度、隐蔽水平尤胜鱼雷快艇。”

萨镇冰对此表示赞许。

汉纳根不懂中文,听不明白对方的交谈,自顾自介绍说:“由于蓄电池容量较小,潜航时间并不持久,除作战时可紧急下潜外,在大部分时间内潜艇仍需要在水面行进并向电池充电。德国的工程人员正着手试图加以改善。”

“潜艇吨位小。续航力差,速度慢,我们认为这种武器用于近海防御相当理想。但一旦离开海岸线或者投入主动进攻,其成效必将大大降低。”虽然德国在潜艇研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以提尔皮茨为代表的舰队派此时注意力还放在大型水面舰艇上,对潜艇这种小小地、速度又慢、航程又近地武器并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之所以大大方方放开给中国人参观,想来也有一种自大在里面。

不过这样已经足够了。在详细了解各项性能后,中国代表团对潜艇这一新式武器所带来的了解对于整个海军战略而言不啻于一种从头到脚的震撼。萨镇冰微笑道:“鄙国海军与贵国海军不同,专以防御为目地,没想过也不具备跨海攻击的事态。”

“原来如此。”汉纳根从翻译口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耸耸肩笑道,“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战略。将军阁下,请注意,马上进行作战演示。”

演习区域内。远处一艘靶船已经进入了潜望镜视野,艇长熟练得出距离与方位,并将观测数据传递到鱼雷室,一声令下后。U-3开鱼雷发射管,众人只感觉艇身微微一震。已经打出了一轮齐射。萨镇冰在潜望镜里看得真切,两条鱼雷直扑1200外的目标,不一会儿就看见雷头正中目标,虽然训练弹不会爆炸,但如果大型舰只挨上这两发,不沉也要被重创。

姚锡光等人亲眼目睹,大为称赞:“此为妙物,倘若近海防御,我等有潜水艇上百条,足可抑制敌水面大舰十数条。”

萨镇冰却若有所思。他在思考,虽然对方说潜艇只能用于近海防御,但如果加大体型,增大吨位和动力,将来未必不能用于越洋攻击。退一万步说,即便达不到诸如巡洋舰、战列舰这样大的攻击范围,对于东中国海这样的小海域还是很有裨益。甲午年给他地印象太深刻了,使她无时无刻不想着报仇雪耻,潜艇的功用自然使她眼前一亮——这倒是条新路。只要操纵得法,一艘几百吨的潜艇未必不能击沉几万吨的大舰,对于中国这样的弱国而言,未必有能力负担上万吨的大型军舰,但几百吨的潜艇总该买得起、用得起吧。

回到下塌地后,姚锡光先是面向东方恭恭敬敬地行礼,然后转过头道:“大帅,端的是皇上圣明!”

原来,考察团成行前以姚锡光为首地一干成员拟定了海军发展纲要,提出了两个分年法,即《拟兴办海军经费五千万两作十年计划说帖》与《拟兴办海军经费一万二千万两作十二年计划说帖》。但这两个说帖呈递上去后林广宇

发,只说待出洋考察大开眼界后再行商议。

当时他牢骚满腹,认为皇帝口头上说重视海军,但实际对海军发展不闻不问,现在看来果然深有用意——起码潜艇就不在原计划上,而前段时间参观过德国仿效英国无畏级所兴建的最新式战列舰、战列巡洋舰后,更让他感到海军军备令人目不暇给的日新月异。

萨镇冰大笑:“皇上什么时候不圣明过?倒是你们,眼界和脑筋老是拘于一隅,该睁眼看看世界了。”

姚锡光等人拟定的计划是以甲午海战为根据,以日俄对方海战经验教训为最新修正地蓝本,虽然有理有据,却失于对最新技术的跟踪。一旦该计划得到批准,则重建后地中国海军又立即落后于时代水平,万一国家有事,海防依然不堪设想。听得萨镇冰的批评,姚锡光就感到脸上发烧。

“大人明鉴,卑职确实失于计较了。”

“海军建设,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你以为皇上对海军不闻不问,其实两个帖子早就阅读了不下十遍,临行前皇上一再嘱咐,此去德国,务必要学到真本事,切不可像当年五大臣出洋那样学点皮毛。”萨镇冰实话实说,“眼下各大船厂已参观完毕,各类新锐舰只亦曾见识,该是拟定最新计划的时候了。”

“请大人放心,卑职一定尽快拿出最得力的计划说帖和考察报告。只是……”姚锡光抬起头,“中德远隔万里,计划草就后即便全文拍发一来一去也要耽搁许久。”

“不必担心,皇上已授我全权,按10年6000两的计划编列,只要海军成员讨论通过即可,便可与德国签订相关协定,不必另行通报,其余情况待回国后详细上奏亦无不可。”

兵贵神速,姚锡光等人连续奋战了数个通宵,终于完成了的《海防建设十年计划》(1909~1918最新修改稿:

一、海军建设共分两期,以维新元年至维新五年为第一期,以维新六年至维新十年为第二期;

二、第一期5,购二等装甲巡洋舰(4500吨以上)4艘5500运输舰艘,一等鱼雷艇(150吨以上)12,潜水艇4艘;第二期5,购一等装甲巡洋舰(7000以上)2,二等装甲巡洋舰4艘,一等鱼雷:|艘,潜水艇8艘;

三、第一期创办海军士官学堂、海军机轮学堂、海军研究所、海军工科学堂;第二期创办海军大学堂、海军学兵营、海军水雷学兵营、海军机轮演习处、海军水雷演习处等,吸纳全国各地之海军院校旧部,如福建船政、江南水师学堂、烟台海军学校等,建成海军人才培养基地,要求年培养海军将士至少1200名,同时.=)送留洋

四、重点修建葫芦岛、舟山群岛两处军港,包括军舰停靠码头,补给基地、海防炮台等各项设施,对上海高昌庙基地进行修缮、整饬,要求在第一、二期内分期逐步完成,今后将以葫芦岛、舟山群岛为海军常年基地,高昌庙为附属基地,兴建岸防工事与海防炮台,要求常年基地必须拥有12门10英寸以上岸防炮,245英寸以上的中口径火炮;

五、重点对江南造船厂、大沽造船厂、马尾造船厂和葫芦岛海军基地北洋船厂进行船坞建设与机器购置,实现军舰自行修理与保养,拟以北洋、江南两厂维修大吨位舰艇,兴建小吨位附属船只(如浅水炮艇、鱼雷艇等),拟以大沽造船所、马尾造船厂维修中、小吨位舰艇;

六、依托现有兵工基地,建立鱼雷、水雷生产基地,实现鱼雷、水雷、舰炮炮弹国产化;

七、编列海军陆战队一队,营级编制,平时驻葫芦岛;编练基地守备部队三队,团级,负责各处基地防护,并为海军陆战队后备兵源;

八……

萨镇冰阅后大喜:“有了这份详细计划,再与德国签订协定便可有的放矢……”

第7章 大浪涌来第43章 风云际会第88章 控制局面第86章 特殊使命第28章 直言不讳卷首语第38章 刺客来临第35章 额外插曲第51章 积极稳妥第59章 锦囊妙计第42章 五体投地第34章 排除干扰第51章 积极稳妥第75章 人心惶惶第15章 两相权衡第50章 废两改元第10章 进攻方向第47章 过于轻敌第85章 事有反复第93章 步步紧逼第36章 多方触谈第48章 始于海关第6章 暗潮将起第26章 冠冕堂皇第20章 出人意料第7章 真才实学第10章 进攻方向第86章 猝然发动第68章 弥留之际第75章 禁卫军容第15章 两相权衡第19节 棋高一着第77章 群情汹汹第59章 宪法草案第8章 海雷神威第4章 阴谋诡计第12章 大张旗鼓第66章 以权制权第86章 猝然发动第28章 心乱如麻第57章 推心置腹第63章 亲王闹事第26章 应对之策第17章 弦外之音第19章 推心置腹第48章 沉着应战第61章 近代要素第65章 财政预算第6章 折戟炮战第91章 强力弹压第40章 革故鼎新第94章 虚晃一枪第36章 自求多福第88章 各有所谋第23章 内外有别第62章 另有用意第42章 五体投地第63章 亲王闹事第21章 双管齐下第67章 纷至沓来第98章 最后关头第88章 各有所谋第65章 财政预算第98章 最后关头第90章 铁的手腕第57章 御案九件第96章 各有招法第3章 决不退让第33章 现成题目第66章 以权制权第13章 暗藏杀机第90章 铁的手腕第37章 心心相印第55章 首日议程第83章 煞费苦心第42章 五体投地第21章 伟大母爱第26 将计就计第20章 咬牙坚持第93章 步步紧逼第65章 财政预算第45章 不虚此行第44章 强行贷款第10章 进攻方向第29章 左右为难第3章 慈禧归西第22章 方寸大乱第74章 暗度陈仓第38章 不欢而散第9章 先易后难第18章 敲山震虎第36章 多方触谈第13章 英魂不灭第8章 改弦易辙第43章 风云际会第39章 平地惊雷第17章 战术转型第91章 强力弹压第44章 各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