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卷耳

岁绒跟随南姬多年,也唤了她先生好几年。

南姬性格沉稳,不喜多言,长这么大只表现出两次慌乱。

一次是在他们出山去往晋国之前,南公叫她到屋中详谈,南姬似乎在房间内轻声啜泣,罢了才抹泪出来,第二日就踏上了前往晋国的路途。

第二次就是刚刚看到晋王之后,一时恍惚,差点跌倒。

岁绒跟随南公与南姬期间,曾听闻些边角话,说南姬是山外他国抱来的孩子。

南公猿臂隆背,黑肤断发,虽性格温和学识渊博,但样貌堪称勇武。

而南姬却与他相貌相距甚远。

岁绒还记得自己几岁被领到山中伺候南姬时,她倚靠床边坐着,薄辰照穿蜃窗,她白皙的仿若朝霞和雪艳射,五官虽只是中上,端坐在屋中就像玉像似的使人不敢直视。

这样的南姬怎么会是南公的女儿?

但南公又留有南姬幼时穿过的小鞋旧衣,明显是将她从小养大。

岁绒不敢胡乱猜测。

但南姬也只是慌乱片刻就安定下来,沉声道:“晋王是被楚箭所伤吧。”

南河心里却骂:怎么没一箭射死这个老匹夫!

岁绒也连忙看向那躺在榻上昏迷的老头,她仔细瞧了瞧,道:“楚国青铜工艺极其高超,所以青铜箭头大多带有复杂的倒刺倒钩,你们的军医处理不当,竟就这么□□,弄的皮开肉绽的。这一定要用铍针清除腐肉,用麻线或鱼肠线缝一下伤口,而后再用火灼其他不能缝合的小伤口。”

南河转脸,暗惊:岁绒会医术!

领导还是给了她一条活路的啊!

南河抬手,淡淡道:“岁绒,你来处理。”

岁绒似乎很高兴:“好!南公不让先生学巫医之术,说是耽误时间,倒是这会儿终于能让婢派上用场了!”

南河:……原来你知道我不会医术。幸好刚刚没装逼。

那将军转脸,微愣:“南公为何不让女公子学习巫医之术?”

岁绒打开随身的行囊,拿了一个陶制小瓶,从中夹出一段鱼肠线,借用着军医留在榻边的工具,笑道:“南公说先生不会在山中待太多年,能教导她的时间不多,巫医之术也不是先生最需要学的东西。南公说先生堪为大才,若是只懂巫医之术就太可惜了。”

将军瞧了南姬一眼,看见她面具下肌肤娇嫩的下巴,猜测她应该年纪很轻。

与此同时,松了一口气的南河也在打量那个青年。

怪不得她眼熟,这位应该就是晋王的庶长子,公子白矢。

公子白矢幼时似乎深受晋王的宠爱,不过他生母姚夫人也去世的早。

到他十几岁时,就开始跟着晋王出入朝堂,四处征战了。晋国附近的赤戎、陆浑之戎等戎狄各部,都曾被公子白矢打的落花流水,他在军中也颇有威名。

随着他年纪长大,愈发英武善战,晋王也有些宠爱这个庶子,曾引得晋国世族大臣的反对。

几年前荀南河出使晋国的时候,曾经见过公子白矢一面,不过那时候他尚且稚气,与今日看起来大不相同。

而另一位将军,应该就是这些年在晋国为武官之首的乐莜。

名字还是挺优雅的,但实际上本人一把络腮胡子,半张脸都埋在又卷又长的大胡子里,眉毛倒立,身子高大,肚子肥硕,两臂粗壮的都塞不进胡服里去,连晋王都感慨——晋国居然能有驮的动他的马。

乐莜看着岁绒一个小丫头居然满手是血的处理起伤口,也是愣了一下,转脸才对公子白矢道:“听说师泷也在赶来的路上了。”

南河挑了挑眉:竟然又要来个熟人。

乐莜望了南河一眼,走近白矢,压低声音对白矢道:“告书已经交由史官,请公子不要对外声张,毕竟南姬来了,晋王是生是死还未定……”

公子白矢点头。

乐莜对他态度温和了几分:“是你拼死拼活将晋王从战场上救下来的,这些日子你一直都陪伴着,已经不知道几天几夜没合眼了,快去歇息一下吧。”

公子白矢望着晋王,似乎颇有不舍,起身时眼前一黑,差点一个趔趄,乐莜连忙派人将他扶了下去。

南河跪坐在内帐的桌子旁,望向公子白矢的背影。

难道这次要辅佐的是他?

可公子白矢是庶子,晋国应该还有一位太子舒。

太子舒虽然不如他突出,但是品行不错,也孝顺亲民、礼节也周正,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缺点,晋王想要立庶子为王,可就太难了。

像在楚国,嫡庶就有云泥之差。辛翳为楚肃王与王后亲生嫡子,出生时就是太子,王后去世之后,辛翳由妫夫人养大,但妫夫人自己的儿子不被楚肃王所喜,在宫中也不被重视,在楚肃王死后众公子就被驱逐出郢都。

那些公子既不是有政治意味的质子,也没有被楚王赏识而封官,沦落出去只会形同奴仆百姓,甚至不许与贵族通婚。

但嫡庶之别再大,在政治手腕面前,都是可以松动的。

七百余年前,晋国还是大周诸侯国时,就曾闹出过太子被驱逐、太子叔父篡位的丑闻。而后太子杀回国内夺回政权,烹煮叔父与众臣分食,警示天下。

在多次的夺嫡之争后,使得晋国也有了驱逐群公子,只留嫡长子在宫中的传统。但野心家对于扶持公子的热情却一直不减。

一百多年前晋国被瓜分灭国,又于五十多年前被淳氏小宗复国。

晋国复国后,虽然疆土未及被瓜分前的一半,但却也再度跻身强国行列。

晋国能再度成为强国的原因有许多许多,但其中有一项既可笑又合理,那就是晋国淳氏姒姓这一脉,在复国之后,一直子嗣不兴。

一代最多能有两个儿子就不错了。

很多时候都是只有一位公子诞生,也只能不问嫡庶迎他为王。

这竟也减少了继承交接的纷争。

后宫不敢对这唯一一位公子动手,平静了不少。各个世族也除了这位公子没得选,只能争着赢得这一位公子的青睐。

就这样的晋国,复国后五十多年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动荡,一路平稳到今日。

驱逐群公子的习俗也渐渐不被人们提起。

到了这一代,有太子舒和公子白矢两位,就算白矢不被驱逐,但太子舒继位应该是理所应当的。

南河听到乐莜与白矢提及了史官告书,看来是晋王在临死前立了诏?

重病之时、危难关头还强撑着让史官立告书,那这份告书必定事关继承,只有两个可能性。

一个是立公子白矢为储君。

二则是驱逐公子白矢。

那他会是因为感动公子白矢在战场上救他回来,而一时糊涂立下白矢?

还是说他为了让太子舒平稳继位,让人把在军中颇有威名的公子白矢偷偷驱逐出国,甚至逼他自杀?

南河暗自猜测着。

乐莜送走了公子白矢,回到内帐,岁绒也将伤口处理的差不多了,她洗了手上的污血正要为晋王施针,道:“婢只是尽所能处理了伤口,但毕竟晋王年事已高,伤口又深,还经历了舟车劳顿,一直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他能不能挺过去,婢也不知。”

乐莜本以为迎来了南姬就能放下心来,听了岁绒的话,又开始焦急的直抹汗:“退兵路上,若是晋王有个什么意外,必定军心溃散,引发动乱啊!难道晋国真的要——要维持不住了么!”

南河在面具后微微一挑眉。

这话说的有趣。就算晋王死在战场上,但太子舒在宫中,王后也在,不算什么动荡,直接继任就是了。

师泷与乐莜这一文一武两位大臣若能辅佐,晋国应该出不了什么太大的问题。

绝不至于像他口中那样“维持不住”。

但他现在显然已经慌了,额头上的汗都滚下来落在胡子里,显然也极为挣扎。

南河略一想,了然。

怕是晋王真的糊涂了,在临昏迷之前写下的告书,是立公子白矢为储君。

而乐莜因为在军中和白矢接触得多,恐怕心中也更倾向白矢,认为白矢才是有治国之才的人。

那如果晋王真的死了,公子白矢很有可能就拿着告书带大军回都城曲沃,乐莜是跟随还是不跟随呢?到时候兵临晋宫,逼死太子舒与王后都是有可能的,他乐莜又是否能承担这样的骂名与责任呢?

这应该才是乐莜着急的理由。

不过对于南河来说,不管什么系统不系统,晋国的事,她乐意暂时看戏。

南河跪坐在桌案前,道:“乐将军,稍安勿躁。岁绒施针需要安静,您也先坐下来吧。”

乐莜叹了一口气,挠了挠头,如山一般的身子重重的落座在她对面。南河直视,只能看见他在衣服里破涛汹涌的胸肌……

她挪开自己被辣的够呛的眼睛,抬起头来,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晋国是已经决定班师回朝了么?楚国还会追击么?”

她想问的是:楚国到底打没打赢这场仗,是惨胜,还是大胜。

乐莜叹气:“是,晋王在阵前中箭,全军皆知,再加上境内大寒大旱,早已无粮草可征,这仗是打不下去了。可辛榴榴那小儿,损失倒也不少!”

南河抽了抽嘴角。

要是让辛翳听见这花名,估计都要气的杀人了。

因为他是日蚀所生,列国之中便流传说他是食日天犬化身,因《山海经》中说“阴山,有兽焉,名曰天狗,其音如榴榴”,政敌就私下戏称他为辛榴榴。

辛翳听说后大为恼火,南河却不敢说,她跟他吵架之后,也没少在背后骂他是辛汪汪……

不过汪汪这词在这个时代不是狗叫的象声词,甚至有几次,她还在牍板上气的写上了辛汪汪三个字,辛翳见了,竟大喜:“汪汪若千顷陂。先生这样说我,是深广大貌,气势无边的意思吧。若私下无人,先生也可这样唤我!”

南河:“……”

南河想起他来又走了神,听乐莜又开口,她连忙回过神来。

乐莜:“不过,我本以为辛榴榴那小子性子跋扈,又与晋积怨不浅,必定会北上追击——巧也就巧在,楚国令尹荀南河病死了!”

乐莜生的一副安禄山似的粗犷样貌,却嘴碎话多性子八卦,似乎比看上去简单一些。他凑上前来道:“南姬在山中多年,是不是没听说过这位荀君?他可是楚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南河:……不熟不熟。没听说过。

她摇了摇头。

乐莜道:“我也没见过,净听师泷天天说。说那荀君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博闻强识又有大志——”

南河正要点头认同,就听那乐莜咂嘴道:“可惜跟弥子瑕一样的嬖大夫啊……”

南河一噎。

什么玩意儿?!

嬖大夫是说她是宠臣?还是有另外一层意思?

弥子瑕可是那个跟卫灵公分桃而食,轿驾君车,后来色衰而爱弛的宠臣啊,乐莜是想说她跟辛翳也有一腿?!

第197章 小宛第147章 鳲鸠第49章 蝃蝀第9章 汉广第5章 螽斯第134章 衡门第166章 鱼丽第97章 东方未明第113章 椒聊第247章 江汉第250章 清庙第114章 绸缪第171章 南山有台第154章 九罭第247章 江汉第121章 蒙楚第201章 巷伯第108章 伐檀第254章 执竞第44章 墙有茨第159章 常棣第237章 既醉第128章 黄鸟第146章 候人第241章 卷阿第145章 蜉蝣第87章 风雨第30章 击鼓第99章 卢令第109章 硕鼠第99章 卢令第154章 九罭第219章 黍苗第1章 关雎第140章 月出第86章 东门之墠第83章 狡童第124章 驷驖第171章 南山有台第72章 丘中有麻第149章 七月第223章 渐渐之石第28章 日月第148章 下泉第6章 桃夭第136章 东门之杨第213章 采菽第227章 大明第95章 东方之日第23章 何彼襛矣第140章 月出第209章 青蝇第89章 出其东门第134章 衡门第80章 有女同车第153章 伐柯第81章 山有扶苏第254章 执竞第39章 北门第180章 采芑第95章 东方之日第176章 湛露第3章 卷耳第254章 执竞第189章 我行其野第18章 羔羊第118章 无衣第99章 卢令第207章 頍弁第67章 中谷有蓷第46章 桑中第99章 卢令第23章 何彼襛矣第213章 采菽第34章 匏有苦叶第44章 墙有茨第100章 敝笱第11章 汝坟第239章 假乐第187章 祈父第163章 采薇第151章 东山第233章 灵台第182章 吉日第36章 旄丘第56章 氓第226章 文王第7章 兔罝第2章 葛覃第14章 草虫第125章 小戎第219章 黍苗第113章 椒聊第238章 凫鹥第228章 绵第47章 鹑之奔奔第65章 君子阳阳第6章 桃夭第101章 载驱第141章 泽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