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车厢闲谈

余长宁怔怔地望着她,半响轻叹道:“明知不会有结果,你又这是何苦呢……”

金德曼坚定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德曼绝对不会后悔

金德曼的爱意是坚定不移的,也是澎湃火热的,霎那间,余长宁心弦竟有些震颤,他仰望繁星闪烁的天空,低喃念诵道: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低低的声音回荡在金德曼的耳边,她再也忍不住心头的伤心悲恸,不顾一切地扑入了他的怀中嘤嘤哭泣。

清冷的月色下,两个人儿紧紧地相拥着,久久也没有离开。

……

半个月之后,楼船在辽东海港缓缓泊岸了。

辽东之地西起辽水,东至浿水,南至大海,方圆广袤千余里,山水苍莽,冰雪苦寒,人烟稀少。在中原人眼里,辽东与岭南是大寒大热的两处荒莽之地,然则,便是这苦寒荒莽之地,中原文明却早早就结结实实地在这里扎下了根基。

还在殷商时期,这里便是殷商王族大臣箕子的封地,当时叫做箕子国,周武王灭商,因箕子贤能,大度地保留了箕子国。整个西周数百年,箕子国被中原人唤做“高夷”,也叫做高句丽、高丽、句丽、句骊等,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逐渐成为了现在的高句丽国。

从历史传承角度来看,高句丽乃是游离于中原文明之外的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其王室均为华夏子孙,虽与百济、新罗相邻,但彼此间并没有多大传承关联,更与后世的高丽没有半点关系。

余长宁一行弃船等岸,身为欢迎特使的李道宗早就前来码头等候,双方相互引荐之后,李道宗拱手沉声道:“两位王上,我大唐天子正驻跸在盖牟城内,请跟随外臣移驾前往

。”

高建武失去国土,目前只得依靠大唐,即便是面对李道宗,依旧谦卑作礼道:“有劳李元帅引领。”

李道宗点点头,将两王请上了高车,这才转头对余长宁笑道:“余元帅战功卓著灭亡百济国,实在后生可畏,不如与本官同乘一辆马车畅谈闲聊,不知尊意如何?”

余长宁哈哈笑道:“王爷之话甚合下官之意,实在求之不得,王爷请。”说罢,两人相扶登车,钻入了车厢之中。

随着护卫将军一声令下,马车磷磷启动,在千余骑兵的簇拥下朝着东北方而去。

车厢宽大舒坦,余长宁和李道宗对面而坐,脚下是火红的燎炉,倒也温暖如春。

饮罢一盏热腾腾的酽茶,余长宁稍感温暖,见李道宗一幅准备仔细聆听的模样,便微笑着将海战倭国,以及抵达百济之后的诸多战事对他备细说了。

李道宗眉头一直紧紧地皱起,及至听完,方才捋须笑道:“好一招诈死之计,竟骗得百济在金城折损不少大军,余驸马有此灭国之功,必定可以跻身成为当世名将了。”

听他竟赞扬自己为当世名将,饶是余长宁的厚脸皮,此刻也忍不住有些脸红,笑道:“王爷实在太过抬举长宁了,长宁觉得,主要是幸运成分居多,实在不敢居功自傲。”

李道宗点点头,喟叹道:“若非没有平壤军攻灭百济之功,只怕冬日到来之前陛下便会让我们撤军了。”

余长宁听得心头一惊,问道:“辽东军不也战事顺利么,为何陛下竟想撤军?”

李道宗面色变了变,沉声道:“昔日杨广倾尽举国大军,以百万雄师三征高句丽这弹丸小国,然次次铩羽而归,我等君臣原先以为杨广麾下缺乏将才,不得民心,故此不能获胜,但现在琢磨,却是有失偏颇,高句丽偏居辽东易守难攻,其国军士尽管不善野战,然而把守城池抵御进攻却是不差,想我十余万大军围攻一个小小的安市城,却久久不能攻克进退维谷,无奈将战事拖到了冬季,致使大军露宿在天寒地冻之中,粮草难以接应保障,若非还有一些存粮,非军心大乱不可,所以着高句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羸弱啊

。”

余长宁没想到辽东军的状况竟是如此窘迫,一时间倏然心惊,问道:“既然情况如此堪忧,那为何辽东军还围攻安市城不退?”

闻言,李道宗嘴角溢出了一丝苦笑,却不敢将心里真正的想法对余长宁说来,在李道宗看来,如今的李世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英锐明智,变得有些刚愎自用不纳良言,加之平壤军在三韩之地势如破竹,最近余长宁又救出了被困的高句丽王,所以李世民才决定继续留在辽东征战,希冀能够在开春之后攻入平壤。

轻叹一声,李道宗说道:“现在安市城乃是横亘在我军面前不可逾越的大山,守将杨万春颇有军事才能,陛下所想的,乃是请高句丽王亲自前去与杨万春商谈,看能否将之招降,解决眼前这个大麻烦。”

余长宁沉吟了一番,正色说道:“目前渊盖苏文已在平壤另立高宝藏为王,我这岳父如今的地位却是有些尴尬,不过既然是陛下之命,我相信高句丽王也应该会前去犯险。”

李道宗点点头,突然又笑道:“本官曾听军中将领戏言,说新罗女王金德曼对余元帅颇有好感,不知是否有此事?”

余长宁没料到向来古板严肃的李道宗竟会对自己说起男女之事,着实感觉有些意外,干笑数声道:“大概是女王不喜新罗男儿,觉得大唐男子看起来更顺眼一点吧,呃,王爷,不知陛下是否知道了这件事?”

面对余长宁如此狡猾的回答,李道宗却是化作一笑,压低嗓音回答道:“余元帅在百济如此高调,不想引人注目都很难,现在那群御史抓住你这点痛脚,整日在陛下面前弹劾你,陛下想不知道就难啊!”

余长宁闻言露出了一个哭笑不得的神情,扬起手掌重重地拍在自己的膝盖上,冷哼道:“宇文节那老匹夫实在太可恶了,闲得没事就去陛下面前说我坏话。”

李道宗摇了摇手道:“余元帅啊,本官与你也算是生死之交,现在不妨说句实话,不遭人妒是庸才,然而木秀于林风必吹之,望你一定慎重慎重。”

余长宁缓缓地点了点头,眉头却是皱得更紧了。

第185章 不通六艺第1170章 山野厮杀第604章 公主失踪第1270章 别有洞天第38章 同居之夜第1148章 南山刺杀第283章 伺候公主第1155章 毗昙之死第179章 公主府属官第597章 宁羽第716章 置之死地而后生第394章 作词黄鹤楼第1078章 傍晚池畔第662章 意外喜讯第253章 罚抄《唐律》第577章 另辟蹊径第67章 长乐公主第702章 逗比的小妖女第186章 分店展望第487章 捉拿刺客第256章 争锋相对第719章 各逞心机第455章 大棚建好第241章 《虞美人》第460章 断然决定第890章 临危不惧第626章 甄云真云第423章 卫国公府第880章 初为父母第444章 无名钓者第268章 回文诗词第692章 离去第988章 奖学金第453章 长宁授课(一)第49章 来到襄阳第704章 迎接使臣第36章 威胁第268章 回文诗词第730章 坦然应对第972章 案件疑窦(上)第541章 寿宴伊始第115章 治病闲谈第749章 称心如意第1152章 亦真亦假第95章 皇榜昭告第1160章 激烈举动第1209章 月下纵马第685章 强者对战(二)第780章 抓捕归案第963章 对饮之乐第893章 王帐之夜第746章 温情款款第462章 少卿提议第245章 机智狡辩第968章 转机第1章 魂穿大唐第349章 狐假虎威第1213章 事如人愿第877章 危急时刻第655章 长街刺杀第1096章 夜半倾述第488章 妙计破案第588章 新年第752章 追击第394章 作词黄鹤楼第760章 期盼已久的家宴第890章 行动开始第239章 疑点重重第115章 治病闲谈第989章 质库扣人第215章 丢失手镯第516章 机会难得第440章 太子之邀(三)第564章 暗杀第965章 区别对待第417章 欢聚一堂第315章 代州雁门第38章 同居之夜第1061章 无妄之灾第852章 新的任命第576章 惊变陡生第563章 杀母之仇第858章 转醒第1101章 千思万想第201章 当街斗殴第319章 红发部落第392章 尴尬的误会第137章 来到巴县第827章 临危授命第859章 冰释前嫌第1167章 视而不见第754章 漠南战事第453章 长宁授课(一)第190章 千古明君第1099章 借力朝廷第408章 前去赴宴第973章 案件疑窦(下)第849章 人祸大于水患第256章 争锋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