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驱逐出境

刚刚步下宫殿台阶,余长宁这才发觉自己还是第一次与这位大唐名臣独处,心里不由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

长孙无忌乃是李世民的妻舅,也是李世民坚定的支持者,不仅参与玄武门之变替李世民夺得帝位,更在初政时期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后爵封齐国公,后徙赵国公,李世民去世后,更受遗命辅佐唐高宗,长期大权独揽,把持朝政。

长孙无忌虽然在后面展现出了一定的权力之心,不过对于高宗,他却是尽心尽责的辅佐,继续延续着大唐盛世。

不过可惜的是长孙无忌后来遇到了权谋智术厉害非常的武则天,加之高宗李治也有些不满他的大权独揽,在长孙无忌反对武则天为后时遭到罢黜,其后被诬告谋反,被高宗赐死。

正在余长宁悠悠思忖间,长孙无忌突然停下了脚步,望着余长宁笑道:“余少卿前去鸿胪寺虽然没多久,不过动静却是忒大,弄得二十名御史联名弹劾,也算独一无二了。”

余长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下官出身民间,不懂得太多朝廷的规矩,做事情多率性而为,倒给大人你们带来不少麻烦。”

长孙无忌大度地摇手道:“余少卿不必客气,本官乃丽质的亲舅舅,你便是本官的侄女婿,咱们不用说这些客套话。有什么事本官自然会替你担待。”

余长宁笑着点点头,心里却不会将这些话当真,昔日李世民为争夺皇权,连弑兄杀弟的事情都干得出来,可以说血缘血脉在权力面前是不堪一击的,为政者执掌公器,若念及私情畏首畏尾,必败也!

长孙无忌又是接着道:“今后干什么事一定要谋后而动,千万不要自作主张,这次陛下虽然没有责怪你,但若被那些无孔不入的御史们盯上,以后一定会惹上不小的麻烦,光那些雪片般送到陛下面前的弹劾奏折,便会让你官运晦暗失去帝宠,余驸马一定要切记。”

听他叫自己余驸马,而不是再称为余少卿,余长宁知道这是长孙无忌以长辈的身份提醒自己,不由拱手道:“长宁一定谨记舅舅的教诲,以后还请舅舅对我多加指点。”

长孙无忌笑着点了点头,这才向着中书省而去。

回到鸿胪寺,余长宁第一件事便是亲自前去国驿馆,将太宗的决定告知东瀛及吐蕃使臣知晓。

闻言,中大兄立即是心悦诚服地接收了,而禄东赞依旧是愤愤不平,高声嚷嚷道:“唐皇如此处置,我们吐蕃国实乃从命,这样的处罚当真是太轻了。”

余长宁紧绷着脸道:“虽是东瀛苏我入鹿打人在先,不过后来禄东赞大人你也寻衅报复了东瀛一次,若你再是不服气,本官觉得要不这样,请你回去以后尽起精兵,前去讨伐东瀛找回公道如何?”

此言一处,场内不少人都露出了忍俊不禁之色,禄东赞更是涨得脸膛通红,气得说不出话来。

先不论吐蕃与东瀛之间隔着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唐,光是如何跨过东海便会让那些不善水战的吐蕃兵大费脑筋,何谈前去征讨?

稍加揶揄,余长宁又是摆出了天朝上国的架子:“禄东赞阁下,你们与东瀛使臣大起争斗,陛下已是非常不悦,曾想过取消与吐蕃国和亲的事情,但几位丞相念及吐蕃已前来求亲三次,实在犯不了为了这件小事取消和亲,孰轻孰重,请大人你擅自斟酌,本官就不多说了。”

余长宁这番话无不含有威胁之意,禄东赞听得嘴角抽搐了几下,阴沉着脸不开口了。

搞定禄东赞后,余长宁又望向中大兄正色道:“皇子殿下,也请你们尽快交出苏我入鹿,本官会派遣转人驱除他离开大唐国土。”

能够赶走监视自己的苏我入鹿,中大兄比谁都高兴,急忙欠身道:“少卿大人放心,本王现在就令人将副使交出来,听候大唐发落。”

回到司仪署,司仪署官员已经听到了御史弹劾余少卿租赁丧具的事情,心里都有些忐忑不安,当看到余长宁悠哉悠哉地回来时,不少官员顿时露出了惊讶之色,都不知少卿为何还能如此悠闲。

杨贤文走上前来小声道:“少卿大人,御史们昨日上表弹劾我们司仪署,不知大人你可有……”

他本想说可有受到责罚,不过最后还是硬生生地将这句话吞进了肚子里。

余长宁微笑摇手道:“几个御史而已,掀不起滔天巨浪的,对于我们司仪署租赁丧事器具的行为,陛下只说稍后再议,目前也未反对。”

话音落点,司仪署的众官员们先是一呆,接着又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兴奋之情显然是溢于言表。

经过这段时间租赁丧具,司仪署的条件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虽然说不得日进千金,但与同衙门的典客署比较起来,已经是只高不低,不少官员都从其中分得了银子,对少卿大人的拥护也是空前的高涨,而且余少卿说过还有一条更好的赚钱妙计,如何不令官员们大是兴奋。

回到公事房,柳元和杨贤文都将两署的公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要余长宁决策定计的事情不多,不消片刻便将两三份公文批阅完毕。

眼见没什么事情可做,余长宁索性换下了公服,穿上便装向着务本坊走去。

务本坊紧挨皇宫南面,中间隔着宽阔的朱雀大道,乃是国子监与进奏院所在之地。

国子监是从隋朝开始官府开办的最高官学,内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门学科,共有学生三百人,其中只有算学才招录优秀的平民子弟,其他五学都需要贵胄子弟才能入读。

而余长远就在算学就读,如今已是第三个年头。

余长远虽与余长宁乃同父同母所生,且一并长大,不过个性却是极为的木讷寡言,有时候家人们坐在一起闲谈,他半天也憋不出一句话来,所以下人们才偷偷叫三公子为“书呆子”。

对于这位三弟,余长宁始终感觉没有对待大哥余长致那般亲密,原因便是两兄弟闲谈时间极少,加之有没有共同爱好,虽然彼此有深厚的兄弟感情,但余长宁对他却是了解甚少。

第527章 三角恋情第742章 战前军议第360章 援兵到来第227章 文武之斗第636章 反应不一第235章 酒肆商会(一)第1262章 行刑来临第564章 暗杀第582章 形势好转第1256章 东窗事发第525章 头痛问题第1260章 调查取证第642章 祸水东引第1132章 美人卷 珠帘第445章 坦诚对话第498章 销魂一箭第1075章 无心之失有谁知第879章 所爱非人第1144章 胜战之功第1132章 美人卷 珠帘第503章 烟草种子第498章 销魂一箭第973章 案件疑窦(下)第304章 冰释前嫌第635章 人心自见第1056章 昆仑斋主第142章 逼其决定第833章 好事之徒第816章 教训公主(二)第976章 再遇少晨第552章 我们的孩子第136章 美人卷珠帘第200章 无功而返第536章 《西厢记》第195章 银贼看剑第80章 相邀合营第1253章 身不由己第122章 山猫捉鼠第755章 惊人的消息第612章 长安之夜第765章 拜祭先祖第647章 契丹与奚第1100章 邀请英杰第1104章 决斗之前第996章 迎接凤驾第1094章 以人换人第1268章 思念之人第1191章 时不我待第711章 美男计第728章 这根武器第420章 夜路争吵第1134章 欢迎盛宴第227章 文武之斗第1255章 酒醒之后第1103章 点拨李治第606章 脱逃第476章 拆穿西洋镜第954章 二婚之事第823章 前去治水第679章 罗凝的支持第609章 良药苦口第330章 夤夜密谋第576章 惊变陡生第178章 余府家宴第575章 视察产业第477章 变成大湿胸第193章 大才独行第229章 才艺之斗第619章 困龙之变第715章 拔灼之怒第1047章 长宁失踪第715章 拔灼之怒第1112章 心软的麻烦第887章 小道出谷第900章 前往华山第662章 意外喜讯第1083章 禹英几多愁第174章 盛大婚礼第899章 离队赴会第400章 跋扈赌坊第618章 落入敌手第149章 航行之险第1205章 一番说辞第981章 茫然无知第578章 救出长致第342章 百鬼夜行第1273章 再续前缘第928章 公主的盘问第386章 第一轮角逐第69章 宵小谋害第532章 奇怪的余长远第660章 燕儿居第442章 余家庄院第981章 茫然无知第7章 前往酒肆第85章 公主口谕第756章 离愁之苦第1265章 千钧一发第204章 妇唱夫随第1222章 诈降之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