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尘埃落定

厮杀正酣,未及午时不少唐军便攀上城墙,城头顿时被一片刀光剑影所笼罩。

余长宁看了半响,长吁一口气微笑说道:“今日高句丽人似乎并没有多少抵抗之心,看来得知渊盖苏文死讯后,高句丽守军都知道失败已成定局,现在拼死抵抗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

杜禹英点头笑答道:“不错,听闻陛下帝驾离平壤不到百里,但愿我军今日便能破城,陛下知道了一定会龙颜大悦。”

正在说谈间,响彻原野的喧嚣声突然停息,余长宁尚在奇怪当儿,突然听见城头传来了一片高声呐喊:“高句丽投降了,马上打开城门恭迎唐军入城。”

“擦,现在投降?该不会是请君入瓮之计吧?”余长宁立即不敢相信地瞪圆了眼睛。

杜禹英正色道:“平壤不过数千守军,即便是诡计也奈何不了我军,元帅,必定是守军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我们须得尽快控制城墙才是。”

余长宁点点头,立即下令攻城军卒作速控制城楼,没有遇到一丝一毫的抵抗,身着红色甲胄的唐军将士已经布满了整片城墙。

余长宁下得云车刚行至城门处,那道包裹着铁皮的厚重铁门已是“轧轧轧”地慢慢洞开,手无寸铁的高句丽军卒拥着一人走出城门,那人长发披散浑身白衣,正是渊盖苏文之子渊男建。

渊男建双目含泪神情悲愤,孤身一人走到唐军阵前,对着余长宁深深一躬跪在地上开口道:“渊男建奉王上之命率领群臣投降,请贵军高抬贵手放高句丽一条活路。”

余长宁扬鞭一指,冷声问道:“今晨本帅已经给了你们投降的机会,没想到你们丝毫不珍惜,反倒拼死抵抗!大战进行一半出来投降,这又所为何也?”

渊男建跪地拱手哽咽垂泪:“启禀元帅,守城将军乃是家父亲信,眼见家父遗体悲伤不能自禁,故此才下令继续抵抗天军,王上知晓了这个消息后,立即派出在下接掌守军兵权放弃抵抗,恭迎贵军入城。”

“阁下身为渊盖苏文之长子,难道就不想替父亲报仇么?”余长宁奇怪一问。

沉默了好大一阵,渊男建这才悲声道:“高句丽败局已定,困兽犹斗只怕平壤城会寸草不留,王上为了城内庶民,故此下令投降,渊男建纵想替父报仇,然而也要顾全大局。”

余长宁翻下马背,将渊男建从地上扶了起来,口气淡淡地说道:“在大唐眼中,高句丽只有高建武一位国主,阁下口中的王上只不是傀儡伪王而已,本帅现在就入城取其冠冕,收押听后陛下发落。”

闻言,渊男建身子陡然一颤,脸膛也是雪白一片。

夕阳吻在了青山一角,西方天际浮动着令人心醉神迷的动人晚霞,在一片欢呼声中,三万唐军进入了平壤城内,控制了王宫、府库、官衙、校场等等要地,圆月出升之时,平壤道行军大总管余长宁在苏定方的陪同下,带领五千铁骑开入了王宫广场。

步上二十九级台阶进入正殿,殿内全是手持刀剑的大唐军卒,一名面色苍白的青年正在殿中王座上瑟瑟不安地发抖,当看见余长宁到来,立即飞步而下跪倒在地痛哭流涕,连连高呼元帅饶命。

当知道他就是当了一年高句丽国主的高宝藏时,余长宁心内不禁一声喟叹,挥手下令道:“王者不可辱,将他待下去好生看管吧。”

苏定方立即拱手应命,吩咐侍立在一旁的军卒将高宝藏押了下去。

四顾打量着雄阔的大殿,余长宁不由想起了当年自己身为突厥国师,来到这里参加高句丽王宴席的事情,曳莽、高尧、李恪、高建武……一张张面孔飞快掠过脑海,有人已经魂归地府,有人已经威风不再,时光如白马过隙,过得真是过得太快了。

安排完一切后,余长宁并未在高句丽城内休息,而是前去了城外大营,毕竟李世民已经摆明不会灭亡高句丽国祚,高建武势必要重新成为高句丽之主,他如果就这么留宿王宫,还是不甚妥当。

两日后的午时,西方天际烟尘蔽日,晴空变成了灰黄之色,八万辽东军士卒护卫着李世民的銮驾到了。

余长宁率领平壤军一干要员,与金德曼等人前去十里之外迎接,当那红色军阵出现在了眼前后,他立即翻下马背带领众将拱手齐声道:“臣等恭迎陛下圣驾。”

红色军阵慢慢停止了前行,片刻之后,整肃的军阵陡然两分出现了一条甬道,一辆高大的兵车气势磅礴地顺着甬道磷磷隆隆而出,车辕上站着的正是大唐天子李世民。

见到余长宁,李世民虚手一抬,笑着说道:“众爱卿不必多礼,快快平身便可。”

余长宁上前一步,正色禀告道:“启禀陛下,我军已顺利攻下平壤城,伪王高宝藏率守军投降,微臣将其看押在王宫内,听后陛下发落。”

“不愧是朕之帝婿,好样的!”李世民拊掌一笑,神情大是振奋,对着余长宁招手道,“来,长宁,与朕同车进城。”

话音落点,几乎所有人都呆住了,与天子并肩而行同车入城?自从大唐开国以来,谁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李世民心内却是另外一番感受。

隋末之时,他便是闻名天下的名将,早年破薛举定陇西,接连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为大唐建立了赫赫战功,更被高祖皇帝封为“天策上将”。

不过继位登基以后,李世民就几乎没有再上战场,今番远征高句丽御驾亲征,也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战。

然而没想到辽东军却在安市城下受挫,若非余长宁所领的平壤军势如破竹连番击败众多强敌,只怕声名赫赫的“天可汗”便要在安市城下铩羽而归了。

对于余长宁,李世民又是器重又是欣赏,甚至还有一份隐隐约约的感激,所以才作出了这等从来没有过的邀请。

余长宁害怕落人话柄,然而也不敢忤逆李世民的意思,他眼珠一转已是有了主意,恭敬拱手道:“微臣爵封驸马都尉,正应为陛下驾驭帝车,遵旨!”

说罢他大步上前翻上车辕,从目瞪口呆的驭手手中接过马缰,昂然而立。

驸马都尉之称源自汉朝,汉武帝时始置驸马都尉,驸,即副。驸马都尉,掌副车之马。皇帝出行时自己乘坐的车驾为正车,而其他随行的马车均为副车。正车由奉车都尉掌管,副车由驸马都尉掌管。

到三国时期,魏国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司马懿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晋武帝司马炎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余长宁以此为李世民驾车,正当其所。

李世民本想让余长宁站在自己旁边,没想到他却亲自驾车,微微思忖了一下,顿时明白了他有所顾及,淡淡一笑,只得将错就错了。

第一卷 第四一七章 为商之道第一卷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谦让是美德第一卷 第一五二章 感情原则不容妥协第一卷 第九零六章 阴谋暗涌第一卷 第九一九章 善待吾夫第一卷 第三章 白小姐的礼物第一卷 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秋狝之变(七)第一卷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昆仑斋主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六月长安第一卷 第七二二章 各逞心机第一卷 第九五三章 邋遢道士第一卷 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渔翁得利第一卷 第一千两百一十九章 外祖母悖论第一卷 第三三四章 突厥之计第一卷 第一八三章 看闻尝吐第一卷 第九三零章 敢否一战?第一卷 第九九九章 长宁审鬼第一卷 第九八四章 前去弘农第一卷 第一千两百三十一章 飞天之灯第一卷 第五十五章 罗凝的闺房第一卷 第三七九章 我配不上你第一卷 第六五二章 前往高句丽第一卷 第七九八章 烹制火锅(四)第一卷 第九五四章 二婚之事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心酸结局第一卷 第四二七章 卫国公府第一卷 第二六三章 谋划妥当第一卷 第十二章 北京烤鸭第一卷 第三〇九章 单挑比试第一卷 第一三六章 美人卷珠帘第一卷 第五十六章 萧驸马的烦恼第一卷 第四六一章 新的东家第一卷 第九七四章 《唐律疏议》第一卷 第三四九章 我来解毒第一卷 第七一八章 拔灼之怒第一卷 第一千两百三十三章 沦为废墟第一卷 第三六二章 千军围攻第一卷 第九七一章 制作算盘第一卷 第六四九章 缓和气氛第一卷 第四三七章 不许和离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进宫面圣第一卷 第一三〇章 看我的一阳指第一卷 第四六三章 化妆宴会第一卷 第五十九章 大唐皇宫第一卷 第八六三章 狗急跳墙第一卷 第二四九章 秋狝狩猎第一卷 第八百零一章 李谨行的烦恼第一卷 第九九四章 登门请罪第一卷 第七九零章 绝妙回答第一卷 第五二六章 余长致的野心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渔山小村第一卷 第七九九章 大获成功第一卷 第一二六章 前往唐门第一卷 第一千两百一十五章 惊人至极第一卷 第九五七章 算学院第一卷 第五五九章 周密谋划第一卷 第二一二章 想要同居第一卷 第七二四章 军演开始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六月长安第一卷 第七四一章 兵变开始第一卷 第八九四章 铁勒攻阵第一卷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魔女亦是伤心人第一卷 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两妻相伴第一卷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晋阳公主动春心第一卷 第六六五章 抢绣球第一卷 第五一二章 离去第一卷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晋阳公主动春心第一卷 第九六五章 区别对待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倾城之美第一卷 第九三二章 昭陵玄宫第一卷 第一六五章 智谋比试(三)第一卷 第六二二章 噩耗传来第一卷 第九一六章 王帐之夜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慎之又慎第一卷 第七八零章 误会第一卷 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大为焦急第一卷 第六百零一章 和亲副使第一卷 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一月千里第一卷 第四六四章 化妆宴会(二)第一卷 第五一四章 暗流涌动第一卷 第九五四章 二婚之事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皓月萤火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久别重逢第一卷 第五七一章 “奇耻大辱”第一卷 第六八二章 无法入睡第一卷 第九七八章 不白之冤第一卷 第七一零章第一卷 第六五八章 禁脔第一卷 第七百零三章 一王二后第一卷 第六一六章 冤家路窄第一卷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罗凝让贤第一卷 第四一二章 前去赴宴第一卷 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昆仑斋主第一卷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隆冬暖意第一卷 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观帝京第一卷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最后一战第一卷 第一四七章 那一夜的强吻第一卷 第五六四章 花魁比赛(二)第一卷 第一六一章 蹴鞠比试(二)第一卷 第一千零六十章 日以继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