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龙归

叶雨荷的心中疑团重重,在场的诸人何尝又不是如此?就算是脱欢,见到眼前这种怪异的情形亦是神色微变,搞不懂究竟是何种状况。

本来应该是鬼力失对三戒有愧在心,可那套中人摘下了头套便使形势陡转,三戒大师反倒对那套中人又是畏惧,又是惊恐。

鬼力失、三戒大师、套中人之间显然有着极为纠葛的关系,而他们的纠葛,显然和金龙诀、艮土有关。

叶雨荷想到这点时,套中人突然向朱高煦望过去,淡淡道:“高煦,多年不见了。”他不但认识三戒,竟然还认识朱高煦的。

朱高煦脸上的惊骇之意更浓,望着那人如同见鬼一样,看起来几乎要窒息的样子。谁都难以想象,一向沉静冷酷的汉王居然也会有这种表情。

他为何会有这般表情?

难道说眼前这个人本是幽冥鬼怪,重回人间,旁人看不出此人的灵异,只有三戒、朱高煦能够看穿?

套中人转头时,叶雨荷电闪般看清了那人的全貌,只感觉那人除了沧桑、落魄但又夹杂着威严外,面部轮廓看起来竟有几成和朱高煦很相似。

这完全是女性没有依据的直觉,叶雨荷感觉到这点的时候,内心深处仿佛被重锤敲了下,朦朦胧胧似乎想到了什么,就听朱高煦艰难地开口,一字字几乎是咀嚼出来的一般:“你是谁?”

声音中带着几分颤抖,但竟和三戒对鬼力失般,有着极为深切的怨恨。

套中人不以为意,淡然笑笑道:“堂弟,十数年不见,我的变化真的如此之大吗?”

众人心头狂震。

堂弟?能称呼朱高煦为堂弟的是谁?敢这般称呼朱高煦为堂弟的好像只有一个?

答案就在嘴边,但人人震骇,不能宣之于口。就听朱高煦用一种极为怪异的腔调道:“你是……朱、允、炆?”

金帐内倏然静得连呼吸都听得见。

叶雨荷脑海中好像有炸雷响动,一时间不能呼吸。众人均是带着震骇地看着那套中人,就算脱欢都不例外。

套中人竟然是朱允炆?!

那个大明的第二个君王?那个逼朱棣发动靖难的建文帝?那个靖难后在金陵城水道遁走的朱允炆?

龙归大海终有回,十万魔军血不停。

原来《日月歌》说的竟然全部应验,朱允炆不但没有死,而且回来了;不但回来了,而且就在他们的面前!

叶雨荷想到《日月歌》所言,只感觉恍然如梦——让人难以苏醒的一场噩梦。她忍不住向秋长风望去,感到这梦魇一般的世界里,只有秋长风才让她感觉到真实可信。

套中人望着朱高煦,脸色平静,笑容竟也很平静,亦用平静得不能再平静的声调道:“不错,你原来……还认得我。”

帐中一片静寂,甚至有些发冷。

朱允炆立在那里,如梦如幻般让人感觉并非那么真切。他堂堂的君王被朱棣从帝位掀翻,朱高煦在其中当然是出力极多,甚至可说也扭转过局面。浦子口之役,若不是朱高煦,朱棣可能就死了,也不会有后来的永乐。

朱允炆应该恨朱高煦的——不但恨朱高煦,而且恨朱棣,恨宁王,恨太子,恨天下那些背叛他的臣子。

朱允炆有理由恨,可眼下的他看起来居然很平静,望着朱高煦只如同望着一个很久不见的旧识,简简单单地打个招呼后,只余平静。

但那平静中蕴含的怨恨,让众人都能感到心寒。

朱高煦似乎也感到心寒,虽还是故作镇静地立在那里,如同一杆铁枪,但衣袂无风自动,可见心情极为激荡。他眼中也藏着几分惊恐,似怕朱允炆立即和他算账。

朱允炆见状只是笑笑,居然从朱高煦身上移开了目光,转望向三戒大师。

三戒大师已不像大师,更像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他双腿发抖,看起来只想找个缝隙将自己藏起来。谁都看得出来,三戒大师对朱允炆极为畏惧。

他们之间,当然也有着不寻常的恩怨!

朱允炆平静地笑了,轻声道:“你放心,你虽自称是鬼,但我不是。我还活着。”

三戒大师牙关“咯咯”互击,颤声道:“你……你怎么……可能……没死?”

众人本来感觉三戒大师宛如个得道高僧,可见他这般模样,心中多少有些鄙夷,均感觉三戒肯定做了对不起朱允炆的事情,这才感到内疚进而畏惧。

朱允炆轻轻一叹道:“或许这是天意。”沉默片刻,轻声道:“太祖应是早有预见,感觉到子孙多半有难,这才早早地准备。太祖临崩前曾给个太监一个箱子,让他在我大难的时候交给我,说那时候才能打开……”

他突然说起尘封的往事来,多少让人意料不到。但朱允炆怎么逃走的,和金龙诀有哪些关系亦让众人好奇不已,因此脱欢并未打断他,太师既然都没有意见,众人也就只有静静地听下去,三戒虽看起来不想听,也不能捂上耳朵。

朱允炆旁若无人般继续说下去:“我在金陵被朱棣大军围困的时候,那太监终于把箱子交给了我,里面和尚的度牒、袈裟、剃刀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点金子……”哂然而笑道:“那之前我要什么有什么,怎么会想到有朝一日所有的一切都会离我而去,那点金子甚至成为我日后逃难的盘缠,说来实在可笑。”

他说话时带着几分从容镇静,可众人想到一个皇帝竟变得如此窘迫,却实在笑不出来。

世事无常,谁若亲历朱允炆的一切,都只会觉得可悲而不是可笑。

朱高煦一旁听着,脸色铁青,却在抬头望着皮帐的金顶。

众人等着下文,并没有留意朱高煦的举止,只有叶雨荷无意间瞥见,心中暗想,朱高煦在想什么?他眼下的处境倒和当年的朱允炆相似。

“不过太祖留给我最重要的东西却是一封信。”朱允炆坠入尘烟往事中,又道,“那封信中说了几件秘密,一件就是金龙诀的秘密。我从金陵水道逃走,就变成了和尚,一路逃到了金山寺。”

众人又想,朱棣编纂《永乐大典》,都说他是为了拉拢佛门弟子,追寻朱允炆的下落,看起来绝非无因。想必是朱棣当初彻查金陵城,发现了朱允炆留下的蛛丝马迹,这才认定朱允炆会乔装成僧人逃命。

朱允炆目光空洞,依旧平静道:“我一路逃到了金山,在那里取了金龙诀……”

叶雨荷一怔,心中奇怪,暗想如果按照时间推断,金龙诀显然是早在十数年前就被朱允炆取走,那金山一战中,张定边和秋长风争抢,后来被叶欢抢走的金龙诀又是怎么回事?

朱允炆很快解答了叶雨荷的困惑:“我从树心取出金龙诀,又放了个假的进去——太祖给我的箱子里面,就有个假金龙诀。”

众人中有脑筋活络的立即想到,朱允炆显然也很有头脑,他这么做当然是故布疑云,就算朱棣以后猜透玄机,找到了那棵树中的金龙诀,可不知真假,反倒对朱允炆的下落更是困惑。

事实却是,朱棣、姚广孝和张定边竟一直未能破解万里江山图的秘密,反倒是化名叶欢的也先猜透的玄机。

朱允炆又看了眼三戒,见他还在颤抖,微微一笑道:“我虽取了金龙诀,可发现要同时再取到夕照、艮土和离火实在比登天还难。那时朱棣追得又急,我无奈只好取海路逃命,颠簸流离,下西洋,辗转流浪到了西域,又乔装成客商从敦煌古道回转。”

秋长风一直沉默无语,这刻突然道:“怪不得朝廷一直找你不到,谁都以为你去了南洋或做了和尚,想不到你竟然这般胆大,还敢再入中原。你取道敦煌,显然是想从青帮下手,先寻艮土的下落了?”顿了片刻,补充一句道:“敦煌那面,听说本是青帮的发源之地。”

众人闻言都感觉秋长风说得大有道理,心想这个朱允炆果然时刻不忘夺回帝位,这个秋长风头脑敏锐,一下子就猜到朱允炆的用意,更不简单。

朱允炆这才看了秋长风一眼,轻轻问道:“这位是……?”

孔承仁道:“这位是大明的锦衣卫千户秋长风,可能以前还担任过搜捕阁下的任务。”他这么说,无疑是先让朱允炆和秋长风生有隔阂,秋长风也不置辩,沉默下来。

朱允炆并没有半分惊慌的表情,淡淡道:“我逃命那时他还年轻。”不再去看秋长风,目光又落在三戒的身上,“那个什么秋千户猜得不错,我空有金龙诀,可没有另外三件东西,无半分作用。取艮土、夕照和离火的任务虽不易,但我总要试试。”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众人均想,朱允炆岂止是试试,听起来已是不达目的死不休,只是朱允炆通过那平静的口气说出来,更有一种惊心动魄。

一直望着三戒大师,朱允炆笑笑:“我就在玉门关左近遇到了这位三戒大师。”他称呼虽尊敬,但口气中却带着说不出的沧桑嘲弄。

三戒大师脸色狰狞,额头汗水密布,张嘴想说什么,可终究只是嗓子丝丝作响,发不出声音。

朱允炆又道:“我和三戒大师倒是一见如故,不经意地知道他竟是别古崖的弟子。我知道那时候凭借我的能力实在不可能取到艮土,看他也是雄心勃勃的人,因此先和他歃血为盟,立下了此生同富贵、共生死的誓言。”

叶雨荷忍不住心酸地想到,若是有心,何须誓言;若是无心,誓言何用?我和秋长风根本没什么承诺,但彼此间的感情岂是一个誓言能够约定的?

旁人却想,这个朱允炆眼下看起来虽颇为老练,但从前终究是个久在深宫的皇帝,根本不知世事的险恶,如今看起来,他显然是被三戒大师给骗了?

果不其然,朱允炆平静道:“我和三戒大师结拜后,就适当透露了身份,请他帮助寻找艮土,因为我知道,青帮帮主和三戒大师关系不错的。”传说中,别古崖本是青帮领袖,别古崖的弟子和青帮帮主关系不错当然是最正常的事情。朱允炆脸上却现出几分不正常的表情,“三戒大师也真的有本事,居然把艮土弄出来了。”

众人一听,就知道三戒大师用的手段肯定不算光明正大,其中甚至有坑蒙拐骗的味道,再看道貌岸然的三戒大师,脸色都有些不屑。

三戒大师听朱允炆说了这么久,不像是鬼,见众人望过来,恼羞成怒道:“不错,我是把艮土骗过来了,可你当时不是很高兴吗?我行骗还不是为了你?”他这么一说,无疑承认了朱允炆所说的一切确实无疑。

朱允炆神色依旧平静,终于点点头道:“是的,我那时候的确很高兴,甚至告诉了你方国珍在海外的一个藏宝的地方,希望能和你有福同享,可不想你居然立即在我的酒中下了牵机引和鹤顶红!”目光突转凄厉,“为什么?难道我对你还不够兄弟?”

众人这才明白二人的恩怨,不由得唏嘘,也才明白三戒为何那么畏惧。牵机引、鹤顶红,无论哪种被人服食均是必死之毒,三戒大师居然把牵机引和鹤顶红让朱允炆一块服用,怪不得三戒大师质疑朱允炆怎么可能没死?

朱允炆不可能不死,三戒大师一直以为朱允炆是鬼魂,因此这才如此畏惧。

可眼下看起来,朱允炆虽看起来有些怪异,但毕竟还是人的,众人心中困惑于朱允炆为何能死里逃生,却听三戒大师嘶声道:“我没你那么野心勃勃,还一直想做皇帝!我有用不完的财宝就够了,何必不要命地再帮你取什么离火和夕照?你逼得急,可我不想再去做。”

“因此你就要毒杀我?”朱允炆平静的脸上带了几分错愕,显然没料到竟会得到这种答案。很显然,他从金陵水道逃遁后,整个人生的希望只剩下一个,那就是重夺帝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当然没有想到过,很多人和他的目标是不一样的。

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当皇帝,三戒大师虽是个和尚,可更像个六根不净的和尚,三戒只要用不完的财宝就够了,改命虽然很有诱惑,可三戒如果富甲天下,他还要改什么命?众人想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心思迥异。

三戒大师知道朱允炆不是鬼后,不再发抖,咬牙道:“是的,因此我就想毒杀你。既然我知道宝藏的地点,我又不想再为你做事、怕你纠缠,我为何不取了宝藏,独自享用呢?”

他这刻说起来天经地义般没有半分愧疚,叶雨荷只感觉一阵心悸,实在难以想象世上还有这种用心狠毒却又大言不惭的人。

三戒大师此刻非但心无愧疚,狰狞的脸上又露出怨恨道:“可你对我真的够兄弟吗?你虽告诉我方国珍藏宝的地方,但那里根本没有半分宝藏,你骗我!我本来对毒死你还有点内疚,可知道你在骗我后,我恨不得再毒死你一次。”他盯着朱允炆,眼中露出极为怨毒之意,看起来要扑过去咬死朱允炆般。

众人又是一怔,心中实在不知想哭想笑,暗想三戒大师对朱允炆的确心怀不轨,但看起来朱允炆对三戒大师也早有防范之心。

朱允炆淡淡道:“你实在太急了,我只告诉你那里是方国珍藏宝所在,却还来不及告诉你那宝藏已然转移时,你就已迫不及待地对我下了毒。”脸上终于露出怅然的表情,“其实秘密的宝藏不止方国珍那一处,太祖并不需要,因此不急于起出,他怕子孙有难,将这些藏宝地点都传了下来,不下十处,只要起出任何一处,都能让人富可敌国!”

金帐内众人悚然动容,就算脱欢、鬼力失都露出贪婪之意。

人生追求无数,但很显然,大多数人都对无尽的财富有着极大的向往,就算脱欢身为国师也不例外。他们都知道朱允炆绝非大话,不要说朱元璋自身是个皇帝,只说朱元璋当初击败的张士诚、方国珍等人,每个都是敛财无数,若能把这些宝藏尽数发掘,那简直是世人难以想象的财富。

金龙诀就算能改命,大多数人改命不是为权就是为钱,这里诸人中,只怕除了秋长风、叶雨荷和朱高煦外,均对那些财富极有兴趣。

鬼力失似乎也不知道朱允炆还有这秘密,鬼脸上露出怪异之意。

脱欢见状心中暗想,看情形,这宝藏的事情鬼力失也不清楚。一念及此已有了计较,缓缓道:“那你今日和鬼力失共同来此有何目的?”

三戒大师的脸上突然又露出骇异之意,好像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

朱允炆再不看三戒一眼,平静道:“三戒大师毒倒我之后,将我手上的金龙诀和他从青帮骗取的艮土一同卷走,想必是直扑方国珍海外藏宝之处了。”

叶雨荷听着这些人勾心斗角的往事,心中实则有着说不出的厌恶。朱允炆横空杀出,显然是给局面又增加了太多的变数,但她心中关切的只是怎么能在启动金龙诀的时候救秋长风的性命。听到这里时却是心中一动,向秋长风望去,暗想那个藏宝地难道就是当初他们和朱高煦扑去的那个无名荒岛吗?

那无名荒岛的地下迷宫错综复杂,耗力极大,若非方国珍那种富可敌国的人物,平常人是很难建造那种地宫的。

可那藏宝地后来被也先利用,原先的宝藏到哪里去了?想必也是极为波折,但那远不是叶雨荷想要知道的事情。

秋长风似乎知道叶雨荷所想,轻轻地点点头,但目光微闪,却好像完全没有将这奇诡的往事放在心上,而是在想着另外的事情。

三戒大师粗重地喘着气,本是想对朱允炆恶语相向的样子,但不知为何竟没有开口。

朱允炆又道:“可三戒大师显然白辛苦一趟,一无所获。他没得到数不尽的财富,只得到数不尽的失望,不甘就这么作罢,因此拿金龙诀和艮土去和鬼力失大人谈条件,希望通过金龙诀的秘密从鬼力失大人那里得到些好处。”

众人渐渐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忍不住奇怪,搞不懂鬼力失为何对三戒大师下手?按理说当时只有三戒大师能有机会将所有东西齐聚一堂的。

朱允炆随即破解了众人心中的疑问:“本来三戒大师可以成功的,怪只能怪他太贪。他和鬼力失大人联系后竟不满足,突然又想把这个秘密进献给阿鲁台国师。”

鬼力失一直沉默,听到这里才冷哼一声。

朱允炆道:“鬼力失大人最恨这种朝秦暮楚的人,因此一怒之下,命人给三戒大师一个教训。不过三戒大师也真是命硬,更留了一手,只把艮土献给了鬼力失大人,逃命的时候却将金龙诀带走了。”

三戒大师立在那里,凄厉的脸上有着说不出的可笑。

孔承仁再望三戒大师,暗生鄙夷之意,心中却想,朱允炆说得倒好听,可很显然,鬼力失觉得三戒大师背叛了他,更怕三戒大师借金龙诀上位,取得阿鲁台的信任,这才抢先下手除去三戒大师。因为相对飘渺的金龙诀,对鬼力失而言,眼下的地位无疑是更要把握住的。

孔承仁以已度人,把因果猜个清楚后心中反喜。原来自从这三戒大师来了后,显得颇有头脑和眼光,渐渐取得了脱欢的信任,甚至已有要将孔承仁取而代之的架势,如今三戒大师被揭开面目,露出比脸还丑陋的内心,脱欢肯定不会再信任他了。

朱允炆不管别人如何想继续道:“三戒大师死里逃生,养好伤后想必是吸取了教训,这次直接来取信太师,将金龙诀作为晋身的条件,同时对太师说出金龙诀的全部秘密。听说这个三戒大师是别古崖的徒弟,别的没有学会,但相人很有一套,当初就是靠这手和我交往,想必他到了太师帐下,也凭这手取得了太师的信任吧?”

三戒大师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众人一见,就知道又被朱允炆全部说中。

脱欢瞥了三戒一眼,微微一笑道:“朱先生推测的倒是有如亲见。”脱欢显然不会纡尊降贵称朱允炆是天子,可目前也暂时不想开罪他,因此以先生称呼,“可朱先生说起这些陈年往事,究竟所为何来呢?”

朱允炆立即道:“真的金龙诀,当然是已在太师的手上?”

脱欢淡淡一笑道:“真假金龙诀都在我的手上。”

朱允炆沉吟半晌才道:“这么说,太师很有魄力,这几年已大有收获了?”

脱欢若有所思道:“其实收获也不算大,只有今日朱先生和……”伸手一指朱高煦,不怀好意笑道:“……朱先生的堂弟都到了这里,本太师才算真正地有了收获!”

叶雨荷心中恍然,几日前脑海中的模糊轮廓经今日所得的消息印证,终于清晰起来。

三戒大师把金龙诀献上,脱欢雄心勃勃,竟有了把夕照、艮土、离火尽数取在手上,启动金龙诀改命的念头,而这个计划的直接实施人就是也先。

也先因此化名叶欢,潜入中原,寻访夕照、离火的下落。也先身为脱欢之子,其野心恐怕还在脱欢之上。他竟从东瀛下手,用囚禁如瑶藏主来胁迫如瑶明月为他效力,又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收买了捧火会,甚至挑拨排教内乱,而也先显然想要趁乱取离火、夕照到手。可人算不如天算,朱高煦居然抢先一步得到了夕照,让也先功败垂成,可到如今,朱高煦带来了夕照,鬼力失带来了艮土,看起来脱欢之谋划已近成功。

而朱允炆和鬼力失能站在一处显然也不足为奇,鬼力失虽暗算了三戒大师,但那是为了保全位置,并非对金龙诀没有非分之想,朱允炆很可能事后找到了鬼力失,和鬼力失一拍即合,听闻脱欢要启动金龙诀改命,这才带艮土前来。

脱欢故意称朱高煦为朱允炆的堂弟,当然不是想拉拢二人的关系,而是有些挑拨的含义。

朱允炆缓缓望向了朱高煦,嘲弄道:“是吗?我真不知道高煦会在这里,难道说你也被朱棣赶了出来?”

朱高煦眼中厉芒闪烁,他虽愤然朱棣的偏心,可毕竟不会如朱允炆般对朱棣冷嘲热讽,因此寒声道:“朱先生管得实在太宽了。”他这么说,非但不承认朱允炆是他堂兄,而且言下之意是,朱允炆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朱允炆似乎已被多年的磨难改变得心静如水,对朱高煦的无礼并不介意,瞥了三戒大师一眼道:“那如果我想了却我和三戒大师之间的恩怨,不知道太师会不会认为我管得宽呢?”

三戒大师凄厉的脸上蓦地现出畏惧之意,叫道:“太师!”

脱欢只是一摆手,三戒大师立即住口,脸上露出极为惶恐的表情。

孔承仁见了大是快意,他当然明白朱允炆的意思,朱允炆要报仇——朱允炆要杀三戒大师!

三戒大师虽说有用,但对脱欢而言,有用之处不过是在金龙诀上,三戒大师所知的所有金龙诀的秘密是可以从朱允炆的口中得知,有朱允炆在,三戒大师还有什么用处?

如果朱允炆提出与脱欢合作的条件是杀了三戒大师,脱欢实在难以拒绝。

三戒大师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这才露出如此畏惧的神色。

脱欢坐在案后,眯缝着眼睛盯着朱允炆道:“还不知朱先生想怎样了结和三戒大师的恩怨呢?”

朱允炆望向三戒大师,眼中露着杀机道:“我和鬼力失大人前来,当然是帮太师启动金龙诀的,鬼力失大人想用金龙诀改什么命运我不想知道,但我除了想在金龙诀启动时在场外,还想顺便改一下三戒大师的命。”

他说得含蓄,但谁都明白他不是想改三戒的命,而是想要了三戒的命。

叶雨荷只能感慨,金龙诀还未启动,但已经改了无数人的命,她的命、秋长风的命、朱高煦的命,还有三戒、朱允炆等人无不在金龙诀的神秘笼罩下,若真能启动,实在难以想象会有什么后果。

三戒大师面无人色,只是看着脱欢,如同等待宣判的死囚。脱欢脸色数变,突然哈哈一笑道:“我觉得朱先生提的要求很奇怪。”

朱允炆轻轻道:“是吗?我倒不觉得。”

脱欢脸色突然变冷,以凝冰一样的口气道:“鬼力失大人有条件,那是因为他有筹码艮土在手,但我实在看不出朱先生有什么筹码在手,可让我和你交易。”

众人一怔,这才意识到脱欢说得半分不错。

眼下金龙诀、夕照、艮土和离火均有了下落,朱允炆不过是个落魄的、被推翻帝位的普通人,他有什么资格和脱欢谈判?

朱允炆微微一笑道:“太师只知道集齐金龙诀和夕照等一些东西后就可以改命,可如何来改太师可是知道?”

脱欢一怔,不由得望向了三戒大师,皱眉道:“三戒大师……金龙诀启动难道还要有特别的手段?”

三戒大师喏喏道:“这个嘛……好像不需要。”

脱欢蚕眉几乎要竖了起来,反问道:“好像?”他本一直都是游刃有余的神色,这刻谁都看出了他的杀机。

三戒大师骇得满头是汗,突然跪倒道:“太师,你给我一段时间,我……一定、一定找出启动金龙诀的法子。”

朱允炆微微一笑道:“三戒大师难道不知道,金龙诀六十年——也就是一甲子才启动一次吗?”

秋长风闻言心头微震,突然想到当初随姚广孝到金山,遇到乔三清前姚广孝曾在舟上吐露过几句话。

那几句话就是:“金龙诀……夕照……离火……艮土。六十年又要到了。终于要出现了。”

当初他和姚三思在舟上听到姚广孝这些话时,只感觉姚广孝在胡言乱语,可如今一想,姚广孝所谓的“六十年又要到了”这句话明显是说金龙诀启动一事。原来姚广孝当初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极深的含义。

众人面面相觑,显然均没有想到过还有这种事情。

三戒大师结巴道:“六……十年才启动一次吗?那还不晚……”他现在当然已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原来金龙诀不是想启动就启动的,六十年才有一次机会。脱欢费心费力地搜集了金龙诀和离火这些东西,若是错过了这次机会,那就要等六十年后再去改命了。

问题是,脱欢还有机会等吗?

脱欢若没机会,他三戒怎会还有活命的机会?

朱允炆还是平静的面容,但望着三戒的眼中有着说不出的嘲弄之意道:“我只能提醒三戒大师一句,我早就算过,金龙诀改命的日期从今天算起,十三天内启动才会改命。”环望众人,朱允炆一字字道:“我们……只有十三天的时间,不然的话,只能再等六十年!”

众人愣住,脱欢脸色终变,喃喃道:“十三天?”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若朱允炆说的是真的,那错过了就是终生的遗憾。

脱欢凝望着三戒大师,微笑道:“这些事情,三戒大师好像没有对本太师说过。”

三戒大师狰狞的脸上有着卑微的可怜:“太师……我……”

脱欢目光锐利,截断道:“本太师明白了。”转向朱允炆,“从现在起,这个三戒可由朱先生处理了。”

众人心中微冷,只感觉脱欢看似平和,但冷酷无情,实在让人心寒。

三戒大师闻后惨叫道:“太师,我也有方法的……”不待说完,龙虎双骑就已夹住了他,方才鬼力失袭击三戒,龙虎双骑还在保护三戒,这刻对三戒如同对囚犯般,显然这二人绝对是听从脱欢的命令。

就在这时一人突然道:“先放开三戒大师。”

众人凛然,纷纷扭头望过去,不知道这时候还会有谁敢违背脱欢的命令,等看清楚那人的时候,脱欢皱了下眉头,只是摆摆手,龙虎双骑立即放开了三戒。

说话的那人却是也先。

也先不知何时走进了金帐,就站在众人身后不远,他缓步走到朱允炆的面前,儒雅的脸上露出几分微笑道:“我虽从未见过朱先生,但早听说过朱先生的大名了。”

朱允炆见也先前来,微有不解的样子。

鬼力失在他耳边低语道:“也先……脱欢的儿子。”鬼力失虽不满朱允炆对他隐瞒了宝藏一事,但知道目前他和朱允炆是在一条船上,就算要闹翻也不急于这时。

朱允炆点点头,问道:“不知王子有何吩咐?”

也先上下打量朱允炆半晌才道:“朱先生这些年来想必过得并不很得意。”

朱允炆听也先语带嘲讽,竟还是平静的神色,回道:“不想王子对我以往的事情也有兴趣。若是王子喜欢,我有暇的时候,可和王子说个几年了。”

也先微微一笑道:“朱先生也不用特意提醒我时间紧迫,实际上,在下并没有丝毫嘲笑朱先生的意思。”

叶雨荷见也先竭力忍住咳,一副谦谦君子的样子,想起他前几天的态度,暗自心惊。眼下看来,也先无疑更像个君子,但叶雨荷知道,这人骨子里面是个疯子,她实在想不出这个疯子接下来会做什么事情。

也先继续道:“在下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以朱先生目前的情况,就算拥有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无尽财宝,但要想重夺帝位也是十分艰难的事情。”

朱允炆沉默下来,他当然明白这点。如今朱棣坐镇天下十数载,大明天下太平,老百姓不管谁当皇帝,只知道谁搅乱他们的正常生活就是叛逆。他此刻就算起兵,胜算也可说是微乎其微。

也先望着朱允炆的表情,又道:“因此朱先生最后的希望当然就是希望用金龙诀改命……更要紧的一点却是,朱先生想动用金龙诀中的十万魔军夺回帝位!”

朱允炆一震,失声道:“你如何知道十万……”话语戛然而止,平静的脸上首次露出震惊之意,忍不住向三戒大师望了眼。

三戒大师却是嘿然冷笑,带了几分不屑却又得意的表情。

叶雨荷闻言心中凛然,蓦地想到《日月歌》中“龙归大海终有回,十万魔军血不停”的一句话。

当初就是《日月歌》中的这句话引发了观海连环血案,让叶雨荷从观海追到了青田、金陵,进而引发金龙诀等事,也让秋长风卷在其中,命运改变。

到如今,叶雨荷全部心思均在救秋长风的性命上,对十万魔军一事虽还困惑但早就淡漠,今日听也先重新提及,这才再次震撼。

难道说金龙诀不但有改命的功能,还能调动天地玄奥之力,比如说什么十万魔军?朱允炆真的可依仗这些玄之又玄的兵力重夺帝位?

十万魔军真的存在?

一想到《日月歌》所言几乎全部实现,又想到“十万魔军血不停”几个字,叶雨荷脸色苍白,似乎已预见兵戈烽烟、血流成河的场面。

也先更是不慌不忙道:“我知道的事情有些朱先生只怕也不知道,但这无关紧要,我只要知道朱先生一定要启动金龙诀,这个目的和我们一致就已足够。朱先生既然隐忍了这么多年,对汉王……”看了朱高煦一眼,略带嘲弄,道:“对汉王这个堂弟都能做到等闲视之,对于三戒大师,想必也不用太苛求了……”

朱允炆目光闪动,半晌才道:“王子的意思是,一切都可等金龙诀启动后再说?”

也先抚掌笑道:“朱先生果然是聪明人,一点就通。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一个三戒大师,当然不用朱先生这般大动肝火,你说是不是?”

众人都有些意外,不解也先为何会替三戒大师这个卑鄙之人求情?

三戒看起来又喜又忧的样子,有些胆怯地望着朱允炆。

朱允炆沉默许久才平静道:“好,一切事情可在金龙诀启动后再说。不过太师……”转望脱欢,“我等既然有诚意,还望太师能考虑鬼力失大人的提议。”他话题一转,又回到方才鬼力失提及的盟誓上,似乎再不把三戒大师放在心上。

三戒虽暗算了朱允炆,不过朱允炆对朱棣都能忍,就更别说是三戒了。如今顾全大局,居然轻易就将和三戒大师的恩怨放在一旁。

可众人还是知道三戒处境不妙,只感觉朱允炆平和的态度下波涛汹涌。三戒更是眼珠乱转,似乎想着以后之事。

脱欢像是把方才的风波看成了笑话,哈哈笑道:“如此当然最好,不过,万事俱备,还欠东风,事情不如一块解决,汉王,你说呢?”

朱高煦本要和脱欢讨论条件,朱允炆蓦地出现,反客为主,反倒将他边缘化。这刻见脱欢逼他表态,斜睨朱允炆一眼,沉声道:“若鬼力失大人将艮土拿出,本王自然会命人将夕照送来……”

也先忍不住道:“几时可到?”

朱高煦道:“今日可到。”他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在场多人闻言均是松了一口气。

叶雨荷的一颗心却提了起来,金龙诀启动在际,她终于见到些希望,但知道对她和秋长风来说,困难不过刚刚开始。

朱允炆要参与金龙诀改命都是如斯的艰难,她和秋长风对金龙诀启动并无半分用处,能否参与进来,关键就在朱高煦的身上。

朱高煦斜瞥了秋长风一眼,缓缓道:“可在夕照到来前本王也想和鬼力失大人一样,与太师在迭噶前立下盟誓,不知太师意下如何?”

第二十章 兵锋第一章 内情第十六章 逆天第十九章 底牌第七章 凶手第十三章 瞒天第二十四章 十年第十六章 逆天第九章 一线第十七章 信任第十八章 暗度第九章 一线第十三章 瞒天第二章 真身第七章 凶手第二十一章 神机第十五章 死地第六章 隐形第十三章 瞒天第四章 龙归第二十四章 十年第六章 隐形第二十四章 十年第十四章 毒计第二十二章 生死第三章 怪客第十四章 毒计第十五章 死地第三章 怪客第六章 隐形第十四章 毒计第三章 怪客第七章 凶手第十章 天人第十章 天人第十一章 紫金第十八章 暗度第二十四章 十年第二十三章 末路第十五章 死地第十六章 逆天第十六章 逆天第一章 内情第七章 凶手第二十章 兵锋第三章 怪客第十七章 信任第十二章 难题第一章 内情第三章 怪客第二十二章 生死第二十三章 末路第十二章 难题第十八章 暗度第二十一章 神机第十九章 底牌第二十章 兵锋第十二章 难题第五章 惊天第九章 一线第二十一章 神机第十四章 毒计第九章 一线第十八章 暗度第四章 龙归第二十二章 生死第二十三章 末路第七章 凶手第一章 内情第六章 隐形第十五章 死地第二十二章 生死第十七章 信任第二十四章 十年第二十二章 生死第十九章 底牌第二十章 兵锋第二十五章 对错第十二章 难题第二十五章 对错第二十三章 末路第十章 天人第二十二章 生死第三章 怪客第一章 内情第十九章 底牌第十六章 逆天第五章 惊天第十八章 暗度第八章 虚实第六章 隐形第十七章 信任第十五章 死地第十一章 紫金第二十四章 十年第十二章 难题第十八章 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