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尘埃落定

因为此事,坊间对苏茹薇的传言更向偏颇走去,而苏茹薇却对比丝毫不曾在意。

沈夫人问过苏茹薇要不要继续住在苏家,苏茹薇只是笑着回答道,“苏家于我而言只不过是长大的地方罢了,再没有半点牵挂。”

期间言止也来看过苏茹薇几次,但苏茹薇也总是下意识出神,让众人担心不已。

日子渐渐过去,一轮四季轮转,苏茹薇已经是京中相当有名的人物了,即使有圣旨和懿旨在身,也只不过是摆设。

皇帝对言止的猜疑越来越深,只不过是没有找到发作的时机。

边疆告急,沈家自请上前线,苏茹薇了无牵挂,婉拒了一众人的善意后决定跟随沈家奔赴沙场。

言止知道这消息后,直接进宫去见了皇帝,将愿意一同出征的心思告诉了皇帝。

皇帝眯着眼看向言止,这一年来他越发情绪波动起来,好一阵子,皇帝才开口,“刀剑可不长眼啊……”

言止一拱手,没有说旁的,“微臣心意已决,望皇上成全。”

皇上摆了摆手,“你去吧,朕允了。”

等到言止走了,皇帝这才轻轻开口,“朕已经提醒过你刀剑不长眼,你若是折在了沙场上,也不枉此行了。”

等着大军出行那日,苏茹薇带着彩蝶和巧儿站在沈家一旁,看着言止身穿铠甲远远而来。

苏茹薇有些惊讶的看向言止,而言止则是冲着沈楚一拱手,“参见沈将军。”

虽然沈楚也有些惊讶,但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重重拍了拍言止的肩膀,随即大军开拔。

这一仗就打了两年有余,苏茹薇从一个娇滴滴的千金小姐,如今也变成了战场上赫赫有名的先锋官,同言止一起屡战奇功。

皇帝每每收到捷报,虽没有多生气,但身边的人都能看出来,皇帝的心情不会有多开心,毕竟言止没有出任何事。

边关的风沙没有划伤苏茹薇和言止的脸庞,反而是给他们渡上了一层坚毅和果敢。

在出征三年后的上元节,大军凯旋回京。

皇帝在金銮殿召见了一众群臣,其中更是着重的夸奖了言止。

言止知道皇帝对他的戒心没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看着面前这个略显苍老的老人,只垂眸说道,“微臣皆皇恩浩荡,并没有什么功劳在身。”

皇帝听了这话,很是和煦的笑了,座下的群臣都有些惊讶,毕竟皇帝很久没有这么笑过了。

但站在皇帝身边的总管太监却有些头皮发麻,毕竟皇帝只有在极度的情绪下才会有这种状态。

夸赞了一番言止,皇帝这才精神头有些不济,让众臣下朝。

苏茹薇虽然没有跟着众人上朝,但也被太后和刘贵妃拉去了后宫。

太后和刘贵妃拉着苏茹薇的手驱寒问暖,苏茹薇也是笑着同两位长辈搭话。

说着说着,太后身边的宋嬷嬷走了进来,同太后说到,“娘娘,外头下朝了。”

太后像是无意般的问了一句,“如何了?”

宋嬷嬷说道,“皇上在前头大肆奖赏了一番,特别是对言大人……”

听了这话,在场几人都是微微一顿,这都是知道皇帝对言止有忌惮的人,所以对皇帝的做法不由得有些犹豫。

太后以为苏茹薇什么都不知道,故而笑着说道,“好孩子,哀家和贵妃就不留你了,你快些回沈家吧,也让你舅母帮你好生看看,你父亲的孝期也算过了,哀家只想着能看你风风光光大嫁。”

苏茹薇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反而是抽身往宫外头去了。

而太后在苏茹薇离开后的一瞬间脸色就阴沉了起来,她看着刘贵妃,“皇帝这是怎么回事?好生生的一个孩子,只不过因为些闲言碎语就闹出了这档子事?!”

刘贵妃是知道苏茹薇和言止的事情的,此时也是应和着说道,“是了,妾有时候也在想这个。”

太后叹了一口气,吩咐宋嬷嬷道,“去请国师来,就说是为了言止,劳烦他来宫里头一趟。”

太后让刘贵妃先回宫,自个儿则是带着些小丫头找皇帝去了。

太后把御书房伺候的下人都皆数遣了出去,直接了当的说道,“皇帝,哀家想知道你对言家那孩子到底是如何看的?”

皇帝见太后直接,也是顿了顿,“……母后难道不知当年的事情?”

太后就知道皇帝是因为当年的那句预言,冷哼了一声,难得拿出了太后的架子,“哀家听皇上这么一说,倒是有些事情想同皇上算一算。”

见皇帝脸色不善,但太后丝毫不肯退让,径直说道,“护国公满门,莫说言止如何,就上到言老太爷,下到言止的爹娘,哪一个不是忠君为国?”

太后叹了一口气,“言止刚出生就没了爹娘?为何?就是因为他的爹娘为了万千百姓,为了皇帝的江山,永远死在了沙场上!”

说完这个,太后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看向皇帝,“这孩子从小在言老太爷身边长大,哀家每每看着都心疼,但这孩子从来没有在任何人面前抱怨一句,更何况是主动请缨上了战场!”

很是一顿,太后说道,“皇帝!你莫要忘了,这孩子小时候还曾在你怀里头笑,你说着孩子总有一天要有大出息!”

“想想他的爹娘!再想想你自个儿!皇帝!你到底再惧怕什么?!”

太后猛地一拍案,皇帝颇为震惊的看着面前的太后。

此时外头的人叩门禀报道,“皇上,太后,国师求见。”

皇帝如梦初醒一般,赶忙说道,“快请!”

国师进内后行一礼,太后暂且退到一旁,而皇帝则是问道,“想问国师,当年在言止身上的预言,可是真的?”

国师面色柔和,轻声说道,“臣今日也是为此而来,言大人早年间的预言的确是真……”

“但万事万物皆有变数,言大人的命星早已经被另一星宿改变,再也不同往日一般,反而是襄皇之道。”

说完这话,皇帝全身的力气都像被抽干了一般,而太后和国师则是静静走出了御书房。

太后冲着国师一笑,“多谢国师相助。”

国师则是摇了摇头,“太后何出此言?臣不过是说了应该说的罢了。”

太后看着国师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后脸上的笑意却没有丝毫改变。

皇帝怔了很是有一阵子,这才叫人唤来言止。等了有一会儿,皇帝开口便说道,“言止,你可知朕为何对你一直忌惮?”

言止躬身行礼的姿势还未改变,听得皇上这么一问,也是顿了顿,而后轻声说道,“臣信命也不信命,一心只为朝廷。”

皇帝听言止这番话,又想起往日种种,终究是长叹一声丢下了心结,他说道,“起来说话吧……”

言止直身望向皇帝,而皇帝的神色是出乎意料的平和,“多谢皇上。”

皇帝略带歉疚的看了言止一眼,轻声说道,“是朕心胸狭窄了些,这些年一直对你苦苦相逼,告诉朕,朕应该如何做才能补偿你?”

言止没想到皇帝会说这个,他轻轻一顿,福身说道,“臣想求皇上圣旨,让臣驻守边关。”

皇帝看向,“言止是真心想去边关?”

言止肃容应下,“是,微臣在边关数载,实觉边关不易,更想永固边关,让京中百姓无后顾之忧。”

听着言止这话,皇帝点了点头,“若你心意已决,那朕也允了就是。”

言止脸上带了几分笑意,而后说道,“家祖年事已高,还请皇上恩准家祖留在京中颐养天年。”

这事皇帝定然是不会不应下的,“言老太爷与朝与社稷有功,也是自然。”

深吸了一口气,言止再次说道,“微臣还想请皇上最后一件事……”

皇帝抬眼看向言止,“如何?”

言止想着苏茹薇的模样,脸上露出了一丝坦然的笑,“微臣想求皇上赐婚,微臣想迎娶苏家大小姐苏茹薇。”

皇帝神色略微有些惊讶,但想着苏茹薇和言止在边关朝夕相处两年有余,想必也是情投意合,便笑着应下,“苏家大小姐可甘愿?朕记得朕可是赐过她一道圣旨的。”

言止笑着冲皇帝一拱手,“皇上,边关数载,我同苏小姐也已经是相慕许久,只盼着能许她些惊喜罢了。”

皇帝也曾年少,知道这种心情,脸上的笑意更加明显了些,当即应下后便下了圣旨。

苏茹薇回到沈家,被沈夫人几个拉着好一顿嘘寒问暖。

而苏茹薇在军中,而大军得胜归来,苏茹薇虽然年岁稍长了些,但也在妙龄,更何况有这般功绩在身,也有不少京中的人找了媒婆上门。

沈夫人在苏茹薇回来前就已经退走了一波,如今却又来了一波。

沈夫人本是想自个儿前去处理,但苏茹薇笑着同沈夫人说道,“舅母,此事说到底是因我而起,便带着我一同去看看吧……”

沈夫人拗不过苏茹薇,也只好带着一同去了。

沈家门口就像是早上的菜市集一般,媒婆嗓子就大,聚集得人数又多,沈夫人正想说什么,就看媒婆们看到了苏茹薇,赶忙涌了过来。

正在这时,一阵马蹄声传来,苏茹薇抬眸一看,正是言止在马上而来。

言止笑着翻身下马,来到苏茹薇跟前,笑着说道,“薇儿,我来娶你了。”

天空中的白云仿佛压得极低,苏茹薇笑着同言止点了点头。

镂彩交结的线伴着霞光流窜,一如身上流彩的喜袍,苏茹薇坐在铜镜前,任由着丫头们为她梳妆打扮。

彩蝶和巧儿替苏茹薇理好垂下来的璎珞穗儿,脸上溢满了喜悦之情,“小姐今儿可真美。”

还不等其余人接话,旁边的沈夫人和刘滢就嗔了一句,“我们薇儿日日都好看。”

苏茹薇和言止这场婚事是由沈家操办的,苏茹薇从铜镜里头看着身后众人神色,忍不住垂眸轻笑了起来。

正在这时,外头的喜婆轻轻扣门,“小姐,吉时已到。”

屋内的动静有片刻的停顿,很快却重新响动了起来。

苏茹薇手中捧着沈夫人塞过来的苹果,金丝缠绕汇成了鸳鸯,大袖连裳处栩栩如生绘着百年长命花,红锦绣履衔明月东珠,盖头下遮掩的是难得的盛妆。

在堪堪出门前,她脚步一顿,锦绣大裾铺开,回眸向着苏茹薇一福身,“薇儿谢过舅母……”

如今再也不同满天彩霞从沈家一路逶迤至护国公府府,重彩珠帘一点脆响,车马队绵延十里浩浩荡荡。

护国公府满堂早已红彩高挂,华灯璀璨,乐师吹奏喜乐。

十里红妆送行,长街廊坊内的行人无不瞩目。

苏茹薇同言止一道执手,路还很长,她们还能一起走很久。

未完待续,先看看其他书:
第一百五十五章 翌日苏醒第五十八章 前往庄子第二百零二章 初来乍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故人再现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来乍到第九十一章 夺回嫁妆第二百六十三章 当面对质第一十一章 进了宫就好办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之则有第二百四十九章 懿旨圣旨第七十七章 进宫第四十五章 梦回第五十八章 前往庄子第四章 第一宗罪第二百六十二章 愿者上钩第二百四十章 前路不明第二百零九章 焦头烂额第二十八章 暗箱操作第一百八十六章 圣旨为先第一百四十三章 是谁的错第一百七十三章 沈家上门第五十章 心机颇深第八十五章 巧儿第七十五章 罚跪第二百七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五十八章 早做打算第六十八章 梦第二百七十三章 破釜沉舟第一百五十五章 翌日苏醒第一十二章 正式解除婚约第一十四章 多谢言大人救命之恩第一百三十一章 另寻他人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九十二章 长公主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仗势欺人第四十七章 一个也不会放过第一百一十三章 各有反应第九十一章 夺回嫁妆第一百四十四章 师徒重逢第八十二章 探望第三十九章 已经无所谓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音律老师第一百二十六章 事出有因第二百二十章 垂头丧气第一百三十五章 皇帝知晓第一百五十七章 是非因果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作自受第六十八章 梦第一百九十章 更添一层第四十一章 危难之际第三十六章 总是会凑一起第二百零七章 登门拜访第五十一章 可笑至极第一百二十三章 太子赏赐第六十五章 论功行赏第五十四章 以下犯上第一百四十六章 盒中宝剑第一百四十三章 是谁的错第七十二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一十三章 前来探望第一百章 巧妙化解第一十一章 进了宫就好办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暗中打算第四十章 安阳公主第一百九十二章 长公主府第二百二十章 垂头丧气第二百七十二章 深夜探视第一十章 不敢忘却第一百五十二章 及时赶到第二百七十五章 往事如烟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端王府第三十九章 已经无所谓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郡主上门第二百七十四章 丧心病狂第一章 涅槃重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四十四章 师徒重逢第四十三章 天有异象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作自受第二百五十四章 早早处理第一百四十七章 心肠毒辣第二百五十六章 替人所求第二百一十一章 邀请沈家第一十三章 前来探望第七十五章 罚跪第二百七十四章 丧心病狂第二百零七章 登门拜访第一百零五章 七窍玲珑第一百六十章 面和心异第四十三章 天有异象第三十一章 吵的厉害第二百四十八章 城郊踏青第二百零二章 初来乍到第一百四十二章 被压祠堂第三十五章 进宫第二百六十二章 愿者上钩第四十六章 醒来第二百一十章 办生辰宴第一百七十章 中秋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