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越走后,郑氏越发觉得头疼。
史嬷嬷为郑氏揉着脑袋,宽慰道,“老夫人,世子爷派人前去,您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夏荷和孙嬷嬷也不是不晓得方寸的人,一定会把小姐照顾好,保准小姐怎么出去的就怎么回来。”
“此事……我总觉得哪里不妥,这心突突的跳得厉害。”郑氏一手放在心口,神色张惶,“可又说不出究竟哪里不妥,但愿安然不要出什么事才好。”
郑氏的感觉没错,宁婕去洛城,就是一只养尊处优的金丝雀儿出了笼子,绝对讨不了好。
宁婕在京城不得了,但洛城,那可是宁绾的地界儿。
可郑氏明知不对,为了成全宁婕和李洹,给宁婕谋一段好姻缘,还是选择了放任。
到了和如花约定的日子,宁绾大摇大摆的去了揽红倚翠的后门。
这次叩门,门自己开了。
宁绾踏入院中,只见那看门的小厮正蹲在地上,专心致志的剥一只山鸡的皮。
洛城的人对吃食讲究,比如山鸡,就喜欢把皮整张剥下后才蒸炸煮烤,说这样入味,做出来的食物才会唇齿留香。
此刻,鲜血顺着小厮的手指一路往下滴落,殷红而血腥,看着很是瘆人,让宁绾看得轻轻皱了皱眉头。
“看不得就别看,走走走。”那小厮头也不抬的说话,手上事情一点没落下。
不抬头就能知道她的反应,这人观察入微,行事该是谨慎。
再看他手里的那张山鸡皮,剥得完完整整,一点没有毁坏,这个人,做事肯定十分踏实。
谨慎踏实,胆大心细,她身边缺的就是这样的人,要是能把这人留在身边,她行事或许会轻松许多。
宁绾居高临下看着,轻笑道,“剥山鸡的皮,是没什么好看的,要是你剥的是人皮,说不定我倒真有兴趣看上一看。”
小厮抬头,见宁绾盯着他手中的山鸡皮,眼中没有一点害怕,不由心惊,看来他猜测得没错,这人,真的不是平常人。
宁绾给如花换面的那天夜里,他曾偷偷去过如花的房门外边,想看看宁绾究竟是为什么靠近如花的,却碍于房顶上坐了个唐煜而不得不放弃偷看的打算。
“你的左眼有问题吧?”宁绾似笑非笑的问。
小厮不答话,他的左眼看上去完好,但确实有问题,从十岁起就不能看清东西,到如今,已经三十多年了,这男子能一语道破,也是不易。
宁绾眨眨眼睛,笑着问,“我们做个交易怎么样?”
小厮抬头,正巧看见面前男子唇边荡漾开来的一抹自信而残忍的笑。
那样的笑,让小厮坚信这就是自己可以追随的人……
三天不见,如花憔悴了不少,也许,不该说憔悴,毕竟如花整张脸都裹着绢布,脸尚且看不到,更不可能看得出来憔悴。
只是身子瘦了一大圈,可见这疼痛的程度有多深。
如花见到宁绾,比见到祖宗还亲,宁绾刚进屋,她就捉住宁绾的袖角,问,
“姑娘,我要什么时候才能好?”
太痛了,从醒来的那一刻开始,她脑袋里就只有一个痛字。
如花情绪激动,连带着脸上的绢布都在随着她说话的节奏抖动。
宁绾将如花扶了坐到床边,掀开纱布一角看了一眼,一边寻找剪刀一边说,
“半个月之内,你说话尽量只动舌头,不能像方才一样大吼大叫,大吼大叫会带动脸上皮肉,影响伤口愈合。还有,之前说过了,你伤口疼痛或发痒时,不能吃的更是要忌讳,只能是清粥,这三天,你应该是吃了其他东西的。你且听着,我能做的我已经做了,若是你能做的你不做,那么即便我是华佗在世,也做不到妙手回春。”
脸是如花的脸,如花自己都不在意的话,她也无可奈何。
后果竟然这么严重?
如花蓦地变得小心起来,僵着脖子不敢动弹,生怕自己不小心碰到头上的那张脸。
刀子都挨了,她可不能白挨。
宁绾拿来剪刀,将绢布剪开,绢布拿开后,是一张面目狰狞的脸,脸上满是纵横的针线伤疤。
宁绾出去打了半盆滚烫的热水进来,将袖中的瓷瓶拿出,往铜盆里倒了丁点粉末,看着水渐渐变成紫色。
“将帕子敷在脸上,一是让洗干净脸上的脏东西,二能让药透过伤口进入皮肤,加快皮肉愈合,三能让脸上的缝合线溶于皮肉。”
如花点头,真是神医啊,一点药末子也能有这么多用处。
宁绾将帕子在水中打湿,捞起后拧干,再递给如花。
“这是最痛的。”
简短的五个字,像是带着阵阵疼痛,还没放到脸上,如花就已经感受到了要命的痛。
怕归怕,想要容貌的决心大过对疼痛的恐惧。
如花咬紧牙关接过帕子,铺展开搭在脸上。
帕子与脸接触到的一瞬间,就像数万颗银针一同刺进如花的皮肉,深深浅浅,多多少少,痛得无以复加。
宁绾看着痛得发抖的如花,平静的说,
“每次热敷片刻,只要帕子上的滚烫消失,立马撤下,重新打湿帕子。”
如花伸手取下帕子,手上的惨白与脸上的红肿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冷一热,一在冰窖一在火炉。
宁绾再将帕子打湿,捞起,拧干了递过去。
一次又一次,直到铜盆中的水渐渐冷却,直到如花痛得麻木,双眼盯着前方,无法言语。
“世上没有白得的东西,想要得到,总该是要付出一点代价的。同样,世上也没有白受的苦,你受的苦,总会以别的方式得到补偿。”宁绾说。
“每日需要打三次热水,热敷次数不得少于三十次。”宁绾将瓷瓶放到如花手里,“每次要加多少,你方才应该看到了。”
“姑娘,姑娘不打算再来了吗?”如花哆嗦着嘴唇问,声音颤抖。
宁绾道,“我该做的已经做了,余下的,全靠如花姑娘自己。”
“不知姑娘芳名?”
如花这才想起,她与宁绾见了好几次面,但却不知道这位姑娘叫什么名字。
宁绾红唇轻启,吐出一个字,“颜。”
古人有言,颜者,眉目之间也。
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