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太后病重

沈则敬被叶正纯一通训斥之后,似乎也反应过来了,当下忍不住笑了起来。最近因为春闱的事情,搞得都草木皆兵了,证明了自己修为还是不够啊!他在心里感叹道,揭过此事不论。

这两人又说起了当前最热门的事情,那就是即将到来的殿试!春闱榜一出,殿试题目跟着就被人炒卖了,炒卖之风是越来越厉害,卖题的人个个都说自己有人在后宫,这些试题都是从皇上透露的口风中推算出来的,保证真实可靠等等。沈余宏也拿到了几份所谓的秘题,从那题型看,倒也似那么一回事,所以沈则敬来问问叶正纯这个主考官可收到殿试的什么口风。

如果有什么口风出来了,叶正纯不可能不知道的,这可是第一手可靠消息!

叶正纯摇摇头:“这些都是胡闹台!皇上最近都守在慈宁宫呢,连慕妃那里都没怎么去,怎么可能会有口风漏出来?!更何况殿试这样重要的事情,皇上肯定一星半点也没说。后宫诸人怎么可能会得知殿试试题?!假的!”

自从去年慈宁宫刺杀后,太后备受惊吓,不久就病倒了。太后毕竟年事已高,这一病也就好不了了,时好时坏的拖了将近一年,这一年里是缠绵病榻的时候居多。

早几日太后过完寿辰之后,就昏迷过去了,到现在也还没有醒,尚药局的太医孙伯扬这几日都守在慈宁宫呢,因太后病重一事,后宫诸人大气都不敢呼,怎么可能会有口风露出来?!

“祈求太后洪福齐天,一定要撑过这一段时日……”叶正纯声音低沉地道。他的话代表了春闱所有考官和举子的心声,要是太后在这个时候崩了,那殿试还能不能如期举行?!那今年的春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结束?都已经拖了这么久了,难道还要拖下去吗?

怎么今年春闱会有这么多事情啊?叶正纯感到深深的悲催,他实在不想再当这劳什子主考官了啊,风险太大又没有什么好处。本来是不关他球事的啊!满天神佛啊。一定要保佑太后大步跨过这个槛才好,不然天下士子,苦矣!

这一点,叶正纯也深有同感,因为沈余宏和古文澜要参加殿试,他更加很希望殿试能够顺顺利利进行。听说户部和御史台官员也频频去尚药局打听消息呢,就是为了得知太后的身体状况变化,好提前作准备!那情况,别提多紧张了。

长泰帝多日都守在慈宁宫,因了这一点。后宫妃嫔自然也是每天去慈宁宫报到的,这个时候不显孝心什么时候表现?!所以这些妃嫔们个个都带着做了手脚的帕子。在长泰帝面前垂泪,一副无比担忧无比悲痛的样子,皇后、德妃、贤妃等人还算是正常,一些位阶低下的贵人才人能就打扮得花枝招展,或是婉约轻媚,或是眼含秋波,根本就不像来探病的。守在一旁的太医孙伯扬不着痕迹地皱了皱眉头。

这些年轻的贵人,表面功夫做得也太差了!难怪能够在后宫屹立的,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妃嫔,这都是有因有的啊。

当淑和长公主入宫探望太后时,看见慈宁宫的一众妃嫔打扮成这个样子,脸色就沉了下来:“这都像什么话?!探病呢还是宴会呢?这个样子,母后怎么休养?赶紧都散了去!内侍呢?将这些主子通通送回各自处所!”

妃嫔们自是知道淑和长公主在长泰帝心中的帝位,慑于她的威严,这些贵人一时也讪讪。很快就散了去。随着她们一走,慈宁宫内马上就安静了下来,淑和长公主看见长泰帝憔悴忧心的样子,语气不由得柔和下来,不住地劝慰道:“皇上,母后病重,您慈孝至此,她必是欣慰的!只是有尚药局的太医守着,您先回紫宸殿歇息吧。朝堂的事情也要分身处理,您可别太劳累了。以龙体为重。”

“多谢皇姐关心,只是母后现在还在昏迷着,我也寝食难安。”长泰帝看看自己年老的长姐姐,语气沉郁。自从前镇国公简向东薨逝后,淑和长公主的身体也不太好了,时有病痛,本来一向爱热闹的她如今深居简出,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了,长泰帝也很久没见过她了。

这次如果不是因为太后病重,估计她都不会进宫了。这一次相见,长泰帝觉得淑和长公主比上次见到的时候更加老了,精神也不好。这样的淑和长公主,让他心有戚戚。

“皇姐一切可好?”长泰帝想到一向对自己亲厚的太后和长姐都年老病痛,尤其是太后现在还昏迷着,什么时候才能醒过来还不好说。太医说或许过两天就醒了,或许就那个了,长泰帝想到崩这个字,觉得真是岁月流逝时不等人,他也年老了!

恨不得向天再赊几十年啊!

“一切都好,一切都好。”淑和长公主回答,不欲就自身的情况多说。紧接着询问太后的病情,又问了不少朝廷的事情,没多久就出宫了。

淑和长公主七十多了,每进宫一趟都觉得十分吃力。长泰帝自然劝慰她要好好照顾身体,若有为难之处一定要告诉他,又令内侍亲自送她回府,还赏赐了不少药材之类的补品给她,才依依不舍地和她道别。

对于太后病重一事,虽然诸妃嫔面上表情都一片担忧,但内里心思是不一样的。坤宁宫的皇后,对于太后病重是没有什么想法的,她的儿子太子上官如初体弱多病,说不准什么时候也一病不起了,太后在或者不在,对她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影响。只是看在长泰帝的份上,多去几趟慈宁宫,多流几滴眼泪罢了,她的心是毫不在意的。

和皇后想法差不多的,还有朝暾宫的慕妃。她有那样的美貌,又曾有救驾之功,长泰帝对她的恩宠从来就没有少过,太后,不过是名义上的婆婆罢了,何必太过在意?

延禧宫的德妃就紧张多了,因为太后一旦崩了。她的日子可没现在好过。对德妃来说。太后就是她在后宫的另一倚仗。二皇子上官承佑自小就在太后膝下承欢的,和太后的关系也比别的皇子亲近许多,太后对延禧宫和二皇子府自然也比其他府亲热,上次二皇子被卷进春闱弊案里,太后还为他说了不少好话,长泰帝对二皇子才轻拿轻放的。

若是太后不在了,以后再有事情,谁还能为她们在长泰帝面前辩驳几句?都是去年那场刺杀,本来太后身体康健,再活个十年都没有问题的。就是因为受了惊吓,没想到这眼看就不行了。她一方面派了女官出宫。去娘家为太后求保命的药,一方面也示意上官承佑赶紧入宫侍疾以表孝心,趁机重获长泰帝的看重和信任。

翊坤宫的贤妃哭得最假,她心里是巴不得太后早崩的!因为太后一崩,先帝的后宫妃嫔,就只剩下穆太妃了。长泰帝对穆太妃也极为慈孝,穆太妃和周家关系最要好。这样一来,三皇子府就占上风了,看她德妃还傲娇个什么劲儿!

贤妃想到德妃曾借着太后的势给过脸色自己看,再想到太后如今病重昏迷,贤妃的心里有一种报复的快意。所以她也日日在佛前祈求,不过不是祈求太后早日康复,而是祈求太后早登极乐。

李贵嫔的心思就有些矛盾了,太后在好还是不在好,这是一个问题。太后在或者不在。对她和五皇子来说,似乎都没有什么好处。太后不甚喜欢她,这些年来,太后对她也不见有多少隆恩。

太后不喜欢她的原因,说起来还与淑和长公主有关。李贵嫔这一副轻轻柔柔娇弱的样子,不是淑和长公主喜欢的类型,再者简向东的侄女曾经心仪清平侯应平川,结果应平川娶了李氏,那侄女在淑和长公主这个婶婶面前一诉苦,淑和长公主对李贵嫔就看不惯了!看不惯自然就在太后面前多说了几句,加上德妃和二皇子时不时吹耳边风,太后对她就不喜欢了。好在她在太后面前一直小心服侍恭顺听话,太后虽不甚喜欢她,却也没有苛待过她,所以她也就顺其自然了,太后熬不熬得过这一关,就看天意吧。

二皇子上官长治一接到德妃的信息,就向长泰帝递了折子申请:请允许儿臣入宫侍疾,守候太后醒来。折子上还详述了他和皇祖母的深厚感情,回忆了太后对他的点滴关爱,最后表示,这样深厚的感情,这样的慈祥的关爱,他这个做孙子的,也不能为皇祖母做些什么,侍奉汤药等候她醒来的事情,他是一定要去做的等等,这个折子写得情深意切,真是见者伤心闻者流泪,长泰帝自然准许了。

于是二皇子和长泰帝一同在慈宁宫侍疾,这对父子相处的时间就多了起来,感情是处出来的,这句话不假。在两个人共同侍疾的过程中,这对父子的感情也在渐渐加深。

“这个拨浪鼓,当年皇祖母还用来逗过我呢,她说我和父皇一样调皮……”在慈宁宫中,上官承佑语带怀念,落寞地说,他手里还拿着一个老旧的拨浪鼓,轻轻地抚摸着,这是前不久太后翻出来的旧物。

说完这话,他还轻轻地摇了摇拨浪鼓,守候在太后的病床前,声声呼唤道:“皇祖母,我来了,您快醒过来吧,我在这儿呢,您快醒过来吧……”语气哽咽而悲伤。

看见这一幕,长泰帝觉得自己的眼眶都快红了,他仿佛看见了小时候的自己。那个拨浪鼓,还是小时候他用过的啊,母后还用这个逗过他,嘴里还说着:“你这么调皮……”,没想到这个拨浪鼓还在。

因为有这共同的回忆,他们两个纷纷翻出和母后/皇祖母相处的趣事出来,却发觉两人的经历里有很多相像的地方,高氏对他们都是同样对待,都那么慈祥关爱,两个人不由得觉得彼此有一种异样的亲近,都在共同祈祷高氏早日醒过来。

或许是太后听到了两个人的呼唤和期待,没多久,在五月初一那天,她就悠悠转醒,让长泰帝和二皇子喜极而泣,期间长泰帝还激动地拍了拍上官承佑的肩膀:“母后醒过来了,你也不要太担忧了,这段时间辛苦了,待会就回府好好休息吧。”

上官承佑点头称是,掩住了眼里的一抹精光:他由衷感谢皇祖母病重,也由衷感到高兴,不然他都不知怎样消除春闱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ps:

第一更!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和俞先生相识五周年,所以,约会去!哈哈

推荐好友的书:庄子上《断玦》/mmweb/

简介:避世十二年的郡主一朝归来,旧恨未泯,又添新仇。

帝都暗流汹涌,戴罪之身的她毫无退路。

携手同战、倾力相助的将军是敌是友?

云隐山庄身份诡秘的庄主心有何谋?

高阙之上的少年君王可还是当年的竹马青梅?

拨开迷雾,谁能看清暗幕之后搅乱一切的是何人之手?

当青玉碎成断玦,等待你我的又是怎样的结局?

……

你既弃我为云子,我便乱你弈局,

誓要教你——满盘化烬粉,空余一腔恨!

第204章 折臂第402章 平乱之人第332章 小登科第16章 开悟与怀念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365章 王室后裔第453章 奇计第48章 百官出动第403章 后方百鬼第122章 测帝心第75章 救应南图(一)第484章 争时第92章 考课的隐患第414章 檄文第195章 奇怪的调令第350章 初定典谟第480章 兵临城下第189章 郑家教女第48章 百官出动第493章 沈家大悲第125章 给容嫔送死人头第48章 百官出动第320章 差一点第224章 奸臣至极第60章 离京与返京第60章 离京与返京第184章 爱情第161章 大理寺审讯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359章 何策?第216章 错了!第403章 后方百鬼第45章 余绪第147章 毒妇第466章 谁在挖坑?第199章 少女情怀第351章 朝南第529章 改制第170章 栖月殿之变第554章 合作第353章 新君难测第35章 开春吏事第321章 顺平第353章 新君难测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458章 关联第305章 奠第270章 放饵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388章 千秋钱庄第499章 左半朝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317章 觉醒第127章 五皇子登门第15章 平安度过第497章 灾星第11章 半闲居和五皇子府第203章 大难临头第179章 沈家的底气第395章 拿卞家开刀第528章 下一步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66章 毒计第81章 蛰伏和危前第277章 纨绔彭瑾第84章 军户税事件第38章 猜猜我是谁?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131章 走私事发第374章 死局怎么破?第97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252章 移势第23章 任职鸿胪寺第336章 断子绝孙第226 谜团迭起第7章 随伺书房第550章 有病第9章 新生第182章 代价第470章 岭南人事第139章 余字辈登台第158章 挝登闻鼓第184章 爱情第93章 官场大调整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331章 出嫁第404章 奶娘有毒第531章 缓称王第426章 钱财露白第29章 布谋北疆第213章 开始布局第255章 与天子争利第476章 女人的影响第510章 礼崩第350章 初定典谟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189章 郑家教女第152章 春熙宫闹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