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走私事发

(四更!本书登上新书销售榜第十四名了!是纯靠订阅!感谢所有看文的书友们!感谢小金虫虫牛!感谢1m117书友`更感谢好基友们!1m117的四张更新票,终于拿到了~不过,表示能不能换成评价票啊?哈哈~)

当罗士敬尹带着京兆守卫包围弩坊署的时候,兵部和军器监的官员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直到罗士敬查抄出弩坊署那条隐秘的地道,又在弩坊署发现了王琦和陶彬的尸体。军器正监吴嘉诺才知道他辖下出了这么重大的事件,他坐都坐不住了,完了完了,这下什么都完了!

弩坊署出现特大的弓弩走私案件,弩坊署令王琦、军器监监丞陶彬畏罪自杀,有隐秘的地道、有黑市流出的弓弩……

这样的消息火一样传遍了大永朝堂上下,甚至有不少官员嗤笑了一声:这怎么可能?!大永对弓弩监管之严那是众所皆知的,怎么可能会出现这样特大的走私案件?——可是他们看到兵部尚书卞之和阴沉的脸色,都噤声了。

弩坊署走私事发,因为涉及的是军中敏感的兵器一事,只能由兵部去处理,大理寺和刑部都不得插手。

长泰帝责令兵部尚书卞之和三日之内查清事情的真相,核实走私的数目,追缴黑市流通的弓弩,同时令京兆尹罗士敬协理此事,至于军器监相关官员,暂时不追究相关责任,待卞之和查清了事情的真相,再另行处置。

卞之和看着弩坊署的那条密道,面有菜色。三日之内查清事情的真相,谈何容易?

库部司的官员循着这条密道走下去,发觉那出口所在之处乃是一个废置的庄子。这个庄子是无主的。虽然库部司的人在那庄子发现了不少弓弩,可是根本就不知道这走私的人是谁,是谁接赃?又是谁销赃?

除了王琦和陶彬。还有谁参与其中?而王琦和陶彬已经死了,刑部提点狱司郎中林伟立判定这两个人是自杀身亡的。再查问军器监的官员。根本是一问三不知,所有关键的线索都断了,卞之和根本查不出什么。

三日时间一过,卞之和向长泰帝复旨,道时间太短,只追缴回来一批弓弩,至于走私的幕后之人。实在查探不出来,请皇上恕罪云云。

其实在卞之和查探期间,二皇子和五皇子都陆续传言三皇子就是这幕后之人,那地道正是三皇子府使人挖的——卞之和相信这一切或许是和三皇子有关。可是没有证据表明三皇子就是背后指使的人,三皇子一直好好地在府里为慈懿太后守孝呢,弩坊署的事情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卞之和也有自己的私心。因为慕妃的关系,他根本就不信任二皇子府和五皇子府的消息,就算真的和三皇子有关。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他也不可能向长泰帝禀告这样的传言。

弩坊署走私事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大永和兵部的丑闻,长泰帝和卞之和都想尽快将此事结案,免得有更多的官员和百姓质疑兵器监管的漏洞。

在卞之和向长泰帝请罪之后。长泰帝也顺水推舟,将走私的罪名全部推到王琦、陶彬身上,判定是王琦、陶彬为了敛财,才谋划了弓弩走私的事情。

军器监监管不力,才使王琦、陶彬有机可乘,才致国家财产流失,军器正监吴嘉诺、主簿陈益华等一干官员被撤职查办。

而军器监经历了弩坊署走私一事,此后兵器制作等事主要归兵部军器所,军器监渐渐官员凋零,终于在长泰四十二年被撤掉,退出了大永的历史舞台,此是后话不提。

“还好在运河宅子出事之后,我马上就迫使王琦、陶彬两人自杀了,不然事情可不会这么顺利。”上官永平得知弓弩走私案最后结果之后,感叹逃过一劫却也心有余悸。

听了上官永平的话语,冼茂信等人也无话可说,这样做其实是断尾求生之举,算不上什么幸事。王琦、陶彬虽然自杀了,三殿下虽然从中摘了出来,可是三皇子府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啊!他想到被人劫走的那个天才匠人,既悔恨又惋惜,心里有止不住的痛。

上官永平也想起运河边的宅子了,看来是有人盯上三皇子府了,连那么隐秘地地方都暴露了!

究竟是谁劫走了那个天才匠人?三皇子府竟然失去了这样一个制作兵器的天才,上官永平简直不能原谅自己。可是现在走私事发,他不敢大肆搜查京兆匠人,只得暂且当做没事发生一样,这个哑巴亏,忍得实在太辛苦了!

“可恨罗士敬带人来得太突然,我们的人只顾着匆匆撤离了,根本就找不到三皇子府的证据,连那个匠人如今都还不见踪影,三皇子将他藏得真是严实啊。”李可安的语气中带着不甘。

原本他们的人还在密切监视弩坊署的,没想到被罗士敬这样一搅局,现在三皇子知道事发,旁人根本就不可能再得到那个匠人的半点消息了。

上官长治的脸色也不好看,这走私的事情他虽然知道是老三做的,可恨老三手脚倒也利落干净,王琦和陶彬一死,他竟然撇了个干干净净。那卞之和明里暗里都偏帮老三,直说查不出幕后的人。

可是他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让老三过了这一关?既然那匠人找不到,那么就让老三得了这个人也不敢用!他唤过李可安,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

虽然弓弩走私一事已经结案了,可是朝臣还是对此事议论纷纷,因为这事实在有不少疑点。

没多久,监察御史钱惟准上疏反对兵部的审理结果,他列举了诸多疑点,奏明了王琦本是周家家奴,不知周家是否牵涉其中,为正视听,钱惟准要求重审弓弩走私一案。

王琦是八品弩坊署令。又是军器监丞陶彬的姻亲,怎么现在又成了周家的家奴了?朝臣们觉得思绪有些混乱了。

周家可是三皇子的母族,难道三皇子就是那走私的幕后之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吏部侍郎周阳煦上折子自辩,称王琦早就赎身脱籍。离开周家已有三十多年了,早就和周家没有了来往,王琦的所为,周家根本就不知道。

周阳煦言辞也甚为激烈,指责钱惟准质疑上意是另有居心,滥用监察御史监察百官的权力,两人直接就在宣政殿殿上争论起来了。让朝臣们目瞪口呆。

当然这样的争论是没有意义的,长泰帝将钱惟准和周阳煦训斥了一番,发话弓弩走私一事到此为此,支持了兵部的审理结果。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长泰帝却要求三皇子府捐出三万银子,充作弓弩制作之用。朝臣面面相觑,这是对三皇子府的惩罚吗?还是别的什么?这里面关三皇子什么事?他们都不明白长泰帝这个决定是表示什么意思。

让我们将时间调回到前两晚,钟粹宫内,容贵嫔正小心翼翼地观察着长泰帝的神色。猜测着他的喜怒变化。半个时辰之前,内侍首领张盛向长泰帝禀告了一个消息,直到此时长泰帝才知道弩坊署曾出现过一个天才匠人,只是这个匠人如今下落不明,这可是大永的极大损失!

长泰帝自然惋惜不已。不由得向容贵嫔说了这个天才匠人的事情,容贵嫔听了之后,状似惋惜地感叹了几句,给长泰帝上眼药:“若真有这样一个天才匠人,北疆边境何愁不平?只是王琦、陶彬畏罪自杀了,真是可惜了,不然还能探听出那个匠人的下落……”这一点,长泰帝也深有同感,这王琦、陶彬两人也死得太早了。

“不过王琦既然曾是周家家奴,应该也不可能会一下子断了和周家的联系吧,会不会周家知道些什么事?”容贵嫔话语捎来带去的,转到了周家身上,长泰帝有多看重自己的文治武功,她是最清楚不过了。

长泰帝一定会想方设法打探那个匠人的事情的,她要做的,就是在长泰帝心里插一根针,引出长泰帝对三皇子的猜疑,这样,她的孩儿才有上位的机会。

听了容贵嫔的话,长泰帝心里也有了想法,他在猜测这个匠人是不是被周家和老三得了去。

果然,第二日,长泰帝就密诏了上官永平,询问那匠人的事情。上官永平听了长泰帝的问话,心里惊惧非常,不知道长泰帝怎么会知道了这件事情。

上官永平当然不敢说实有此人,他还曾把这个人偷偷藏起来,如今这个人还被人劫走了这样的事情,这些,都是万万不能说的!

“父皇,儿臣根本就不曾听说过有什么匠人的事!如果不是京兆官员都在说弩坊署的事情,那么儿臣连弩坊署竟然有弓弩流了出来也不会得知的!请父皇明察!”上官永平这样信誓说道!

长泰帝看见上官永平矢口否认的样子,心里十分不喜。无私显见私,难道那个匠人真的被老三藏起来了?

看着上官永平那副坦荡荡的样子,长泰帝的疑心更重了。可是张盛和兵部都没有什么证据,他也不好对上官永平苛责太过,便什么都不说,准备让他推下去的。

正好这个时候恰有钱惟准上疏的事情,长泰帝趁机敲打了上官永平,才有罚银三万两的事情。

ps:

推荐糖水菠萝的书《浮世谣》/mmweb/

誓要入世随俗的田初九拜别师父下山,以贩卖巫术为生。

一路捉小三,打恶鬼,收狐妖,泡美男。

田初九:“拍卖咯!貌端体健,品种优良的男妖一只,扫的了厅堂,洗的了茅厕,钓的了富婆,暖的了被窝,没事拴着养眼,有难拿他挡刀!”

杨修夷:“都说男女有别,人鬼殊途,偏你不男不女,又像人又像鬼,毫不矛盾。”

原清拾:“哦,水桶掉井里了?没事,我们还有她的腰呢。”

花戏雪:“你是我见过最迷人的水鬼,看那皎洁无瑕的月亮,我对你的爱比她还纯净……呕!不干了!野猴子!出来别躲了!老子说不下去了!”

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216章 错了!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196章 帝王心术第550章 有病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190章 超级重磅人物第391章 帝为棋第121章 长泰帝隐闻第506章 七大罪状第490章 岭南卫到!第358章 兵器司!第417章 高唱第16章 开悟与怀念第400章 首乱第466章 谁在挖坑?第33章 第一次见他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242章 三策第202章 出事了!第248章 两难第288章 朝征第253章 仪服之礼第285章 最好的时机第547章 西宁侯之争第114章 谥号争论第541章 遗策第66章 毒计第531章 缓称王第270章 放饵第271章 京兆定策第524章 阴险手段第542 旧仇第265章 旧情第403章 后方百鬼第387章 有孕第337章 削爵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265章 旧情第470章 岭南人事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196章 帝王心术番外一哀王不甘第455章 援兵到第236章 东宫属官第17章 庄子避暑第459章 产子第84章 军户税事件第546章 死胁第134章 目标是沈宁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292章 纵横捭阖第106章 春榜结果第291章 出手第442章 一代帝师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388章 千秋钱庄第395章 拿卞家开刀第441章 难得欢喜第62章 姑姑用意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142章 廷杖(二)第102章 春闱真相第18章 说亲之机第547章 西宁侯之争第442章 一代帝师第217章 一个女人的怨恨第156章 背家谱第234章 册太子封王令第551章 出发救夫第347章 本心第14章 花朝节第100章 春闱案三第491章 克敌之火第527章 基石第279章 谋兵第524章 阴险手段第477章 后方努力第556章 得了!第141章 廷杖(一)第64章 变化之前第307章 娇客第263章 云胡不喜第371章 最终目的第238章 东宫忧患第400章 首乱第34章 喜事多第269章 局势影响第359章 何策?第438章 这个局有点大第200章 不和第392章 谁高一筹第45章 余绪第11章 半闲居和五皇子府第19章 返回京兆第459章 产子第142章 廷杖(二)第249章 沈宓其人第490章 岭南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