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南越一族

乍听得沈蔡氏提起南越一族,沈宁的脸色也凝重了,她想了前一世。

那一世,关于南越一族的消息,都和父亲沈则敬有关。长泰三十八年,沈则敬被贬职南岭,立下平韶之乱的奇功;正昭二年,沈则敬就任岭南道观察使,又立下平定南蛮之功。这里的韶乱、南蛮,所指的,其实就是南越一族。

沈则敬两度任职岭南,两度平南蛮之乱,这就是前一世沈宁和南越一族的关联。

所谓平乱,其实也就是战斗、镇压。前一世,父亲带领岭南道的官员兵将,与南越一族进行过多次激战,直至最后,南越一族无一战之力,俯首纳贡。

这一世,仍有南越一族,只是父亲没有在岭南道任职的,来这里的,是三叔沈则高,还有自己。这中间有了极大的转变,结果又会有什么不同?

前一世,父亲是怎么平定韶县之乱的?最终又是怎样平定南越一族的?沈宁是一点印象都没有了。

“南越一族?三婶,这是怎么回事?”记不起很多事情,沈宁就只好问眼前的沈蔡氏了。虽则记起了这些关联,但是沈宁对南越一族不甚清楚。现如今,南越一族是怎么样的情况?为何说到南越一族,三婶会如此忧虑?

听到了沈宁的问话,沈蔡氏想了想,便说道:“你刚来韶县没多久,自然不知道南越一族。这南越一族,在岭南道来说,是不可忽略的……”

沈蔡氏虽然是后院妇人,但是对南越一族的情况,却不陌生,这是因为她的娘家,世居岭南。她从小在这里长大,对南越一族所知的情况,不会比沈则高少,她甚至能看得懂南越一族的文字。这就是沈则高找她去书房的原因。

从沈蔡氏的描述之中,沈宁也对南越一族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南越一族,是岭南几个少数部落的统称,他们主要聚居在南岭一带,以狩猎为生,几乎在大永立国之初,他们就存在了。这几个少数部落,信奉的,是他们的部落首领,而不是和大永百姓一样。接受朝廷的管辖治理。

原先。这几个少数部落。都自成一体。是以人数虽然不少,对于大永来说,却不是什么威胁,岭南的军政官员。都没有重视过这几个部落。

在他们眼里,这几个部落,就是些南蛮而已。却没有想到,这些南蛮发展越来越盛,在五十多年前,这几个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大部落,这就是南越一族,还推举了部落的大首领。

南越一族在这位赵姓大首领的带领之下。越发昌盛,不仅人口快速增多,而且大多骁勇善战,占领的地盘也越来越多。等朝廷官员发现不妥的时候,南越一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三万多人的大部落了。成为了他们不得不重视的势力。

更重要的是,这个部落如今有走出南岭的态势,又不接受大永朝廷的管辖,这不是等于在岭南谋反吗?这些年来,岭南和南越一族的冲突越来越严重,每每也有械斗发生。

驻扎在广州的岭南卫兵将,不是没有想过将南越一族剿灭,但是每次他们来到韶县,南越一族又退回南岭深山了。那茫茫深山,山峦连绵起伏,他们去哪里找这三万人?就这样,南越一族非但没有被灭掉,反而势力越来越大。

南越一族的势力越来多大,难怪管辖着南岭一带的沈则高,会觉得压力重重。尤其是现在,南越一族,已经成了韶县的最大忧患。

“原来是这样……”听了沈蔡氏的话语之后,沈宁点点头,总算是知道南越一族的发展历史了。

大永和南越一族如今的对立,在沈宁看来,是必然的事情。南岭深山虽然物资丰富,但是南越一族的人口越来越多,再丰富物资也有匮乏的时候,他们要有更大的发展,当然要走出南岭深山,来到韶县,甚至是来到广州府。

南越一族,又从来没有接受过大永的管辖治理,如今势力越来越大,就算他们走出了南岭深山,当然也不肯接受这种管治的。资源的争夺,管治的不同,自然会变成对抗了。

大永想要收归南越一族,南越一族想要自身发展,却又谁都没能压过谁,就这成了如今的局面。特别是沈则高这个韶县主官做得最为吃力。

“春天已经到来,南越一族又要出山了。”说罢了南越一族的发展历史,沈蔡氏忧虑地说道。刚才她去书房,就是因为沈则高截获了南越的密信,这信上说的,就是南越一族即将出山的事情。

韶县的县吏,自然看得懂这些密信,沈则高唤了沈蔡氏前去,一是为了让她看看这密信,二也是让她做好准备,近段时间,须谨慎外出。

“母亲,南越出山,会不会影响……”会不会影响到五月的亲事?沈静听了沈蔡氏的话语,插话说道,只是下半句却不好意思说全,她又羞又忧,倒引得沈宁有些想笑。

其实也是,闺阁女儿,心忧的重点,应该是这些才对。如果不是自己重活了一次,祖父甚为看重,自己也不会来到岭南道这里吧?

沈宁这样想着,宽慰沈静说道:“你且放心,这里岭南卫相对。何况你嫁的人家,是广州折冲府都尉之家,就算南越出山,他们也不敢直闯折冲府呀。你呀,安安心心等着做新嫁娘吧。”

这番话说得沈静再次羞红了脸,然而心底安定了。沈蔡氏也是这么想的,南越之事,自有老爷在县衙应对,她呀,还是将女儿的嫁妆再打理一遍吧,所以在县衙后院的这顿午膳,是其乐融融的。

用过午膳之后,沈宁就带着秋歌回到院子,准备歇息。这是她来了岭南之后养成的习惯,特别是春困易倦,午觉才是最休养生息的办法。

然而她始终记挂着南越一事,心里各种想法杂陈。一时又想起沈则敬平乱的功绩,一时又想起正昭二年之后的事情,睡得极不安稳,等她悠悠转醒的时候,外面天都黑了,应南图也已返回来了。

“今天去婶母家,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了吗?”晚膳之时,应南图看着沈宁,见到她时而蹙着眉,连饭菜也没怎么动,看着心事重重的样子,不由得这样问道。

岭南道这里的生活,要比京兆轻松很多,沈宁来到这里之后,心情明显是畅快的。像这样蹙着眉的样子,很少见。应南图便猜想着,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婶母倒是没事,还帮忙参详了静妹妹的嫁妆。只是今日从婶母那里听得一事,是关于南越一族的。退之,你可知道南越一族?”沈宁将今日之事略略说了一下,想起了应南图也曾游历过岭南,不知道他对南越一族有没有了解?

听了沈宁这么说,应南图放下了心,既然没有事发生,那就最好了。原来她心忧的,是这个事情。南越一族吗?他刚好也知道一点。

“南越一族,我也有所了解,只是所知不多。这个部落一直活跃在南岭里面,比我们先前看见梅花的地方,还要深远。南越部落首领姓赵,听说是个了不得的人,南越就是在赵姓手里奋扬的。外人都在传南越一族骁勇善战,也不知道是不是这样。”

应南图的回答,和沈蔡氏说的差不多。看来南越一族,大家都知道它,却又对它的详细情况知道得很少。现在综合看来,只知道有一个赵姓首领,这是可以确定的,其他的,似乎都不清楚了。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如今,连南越一族的详细情况都不知道,难怪这些年岭南卫和韶县府衙对南越都束手无策。

“我今日从三婶那里得知,南越一族说是要出山了,叔父正在为此事忧心不已。现在皇上驾崩,新皇势力还不稳固,各项事情都跟不上。这个时候正是动乱的最好,你说若是南越作乱,岭南会如何?”

势必少不了一番流血冲突,定必有黎民百姓会因此流离失所。当年盛王之乱,沈宁还有记忆。想必若是岭南这里和南越交战,只会比盛王之乱更严重,尤其是如果那位赵姓首领真的如此雄才大略,而南越族族众真的如骁勇善战的话,岭南道堪忧!

三叔正正是在韶县,若是战事起,必定首当其冲,还有早就来到了这里的开善叔祖他们,他们要做的事情,必定会大受影响,那么祖父在岭南道的布局,还能顺利进行吗?

沈宁不免忧心忡忡。因想着这些事情,她一晚都没有睡好,翻来覆去的,连带的,身边睡着的应南图,都受了影响。

夫妻两个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脸色都比较憔悴。可是他们没有空去理会面色的问题,因为尚在用早膳之时,沈则高就遣了人过来,道是沈开善他们来到韶县县衙,让沈宁和应南图得闲过去一趟。

开善叔祖?沈宁和应南图对视了一眼,不明白他怎么就来到了韶县县衙,他不是应该在南岭的吗?

ps:

一更!

第533章 出与入第520章 不臣第215章 有奸第84章 军户税事件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288章 朝征第90章 入书房第481章 城破第52章 镇远公病重第23章 任职鸿胪寺第213章 开始布局第386章 静养第98章 春闱案一第490章 岭南卫到!第71章 应南图的心意第230章 乘云骓现世第53章 出西燕记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10章 洗三礼和起色第474章 有温情第414章 檄文第219章 围绝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532章 两乱三死第550章 有病第403章 后方百鬼第339章 不慈第130章 抢人之战第157章 三皇子妃人选第327章 变数第130章 抢人之战第91章 合二为一第391章 帝为棋第265章 旧情第6章 铺势第502章 抹黑第262章 潜行第313章 望君归第378章 征伐出第197章 将相城府第541章 遗策第497章 灾星第239章 大换血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谁第407章 转运司之因第452章 国有忠义哭郑闲第124章 丫鬟失仪第187章 大戏即登场第303章 救彭第266 三代送嫁第5章 姨娘庶妹第502章 抹黑第38章 猜猜我是谁?第474章 有温情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558章 噩耗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87章 使团返回京兆第197章 将相城府第159章 势力出动第538章 偷天第243章 千钧之痛第213章 开始布局第445章 不祥开局第141章 廷杖(一)第221章 全义第418章 攻城突变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174章 和亲使团第456章 贪天之功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438章 这个局有点大第292章 纵横捭阖第82章 考第之危第40章 天宁寺踏春第321章 顺平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337章 削爵第149章 封宫第45章 余绪第245章 太子妃之争第361章 和谈准备第548章 意外调兵第154章 计成第51章 所谋为何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38章 猜猜我是谁?第65章 兵部尚书丁忧第470章 岭南人事第511章 将亡第541章 遗策第112章 国有丧第332章 小登科第313章 望君归第484章 争时第4章 晚梅有香第458章 关联第407章 转运司之因第263章 云胡不喜第391章 帝为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