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檄文

檄文,是朝廷征讨叛逆文书,如今竟然由叛军发出,这当真是讽刺!沈华善、古大存等官员第一感觉是哭笑不得。

哭笑不得过后,沈华善和古大存的脸色就开始阴沉了。这个檄文的出现,让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一点:西路叛军的势力更强了!

不管是他们自身有了长足的进步,还是有了外力的相助,这个檄文的出现,就是一个标志。标志着这些叛军有了一套完整的应对出略,与之相应的一套严密系统,甚至可以想见的是,有了相应的官职配备,这也就是说,西路叛军已经是一个缩小的朝堂了!

不然,不会有这个檄文。

“虽然我是个粗人,可是这篇檄文,写得真是好!光是看字面,就让人热血沸腾。更何况,叛军必定会派出整群整批人,去高声宣读这一篇檄文。那样的感染力,威力就惊人了。我倒不知道,我的旧部何时有了这等人才!”

说这话的,是古大存。他的语气,十分平静,然而最后那句话,却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怒意。

那一篇檄文,传遍鄂州、晋州和郑州三地的檄文内容,出现在他的军帐内,沈华善、张戈,还有招讨司十营中郎将,如今都出现在古大存的军帐内,就是为了商讨如何对付这两路叛军。

本应该出现在军帐内的副将军洪启,已经自绝身亡了。在古大存下令将他关押之后,他就咬舌自尽了。他一死,古大存就更不清楚他的用意了。也不知道他和叛军到底有什么关联。

洪启的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如今摆在古大存和沈华善等人面前的,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应对这篇西路叛军的檄文!

“这篇檄文。已经传遍鄂州、晋州、郑州三地了。百姓们受这檄文蛊惑,听闻又有不少的百姓去投奔这两路叛军了。”张戈说着斥候汇报上来的最新消息。

这对于招讨司而言,不是个好消息。可是就如古大存所说,这篇檄文的感染力实在是不一般,非二三十年官场文坛浸淫,写不出这样的文章。西路叛军。大多数都是武将官兵,他们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的,怎么可能会写出这样的文章?

“难怪百姓们会受蛊惑,此乃大国手的手笔!你们听听:盖闻国之将亡,必有大灾祸。河内道旱蝗之灾,盖因君主无德,施政无纲。忠臣难以立权,百姓难以存生。朝廷无复护民爱民之意,反为生民之巨害。君非明主也。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沈华善拿起了檄文,读了起来,语气随着檄文的内容动荡起伏。整个军帐之内,就只听到他的声音。

“檄文里还禁止官员添置私产,县令贪赃者灭族。并声言将引军北上,克京兆。能够写出这样文章的大国手,对于朝堂官职设置,对于官员的调度使用,必定也谙熟的。看来,西路叛军已经整合了。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鄂州一带,情况要比晋州一带更为不妙!”读完了这篇檄文。沈华善再补上了这一句话。

虽然感叹着大国手的檄文,可是沈华善的语气可不是这么轻松。他想到了最坏的可能,就是西路叛军有这样的武力基础,若是再有严明的纪律,辅以行之有效的官职设置。如此一来,等于是在鄂州之地自成一朝了。这样的叛军,是会有大生机的!

叛军的大生机,是招讨司和河内卫的大危机!

“看来,叛军也知道了,这三地的百姓,才是他们倚仗的关键。越多的百姓支持他们,他们的力量就越强大。本使就不明白了,河内道发生暴动到现在,就只有一个多月时间。这西、北两路叛军形成气候,也不过是半个多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百姓怎么会对这些反贼这么支持?”

这是沈华善深思的。从斥候的汇报中,可以得知,叛军对百姓有济粮的惠举。可是在旱灾之后,这三地的官员也不是毫无动作的,他们也在赈灾救民的,不然钱同式和张段等人,也不会在河南这里没了性命!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一场大旱灾,还是因为备荒粮!说起来,动乱首先在这三地爆发,是有原因的。此三地的百姓,一向彪悍,又有盗匪猖獗,民心不稳,不是一两年的事情。观察使钱大人这几年想稳定民心,却受到当地世家的阻挠,一直没有成功。”

对于河内道的情况,在场没有人比古大存更清楚了。这三地的民情,就是如此,再由旱荒蝗灾一激发,就成了如今的局面。局势变化太快,很多事情古大存也并不完全知道,但这一条脉络却是清晰的。

“当地世家?想必动乱起,这些世家必定受到攻击了吧?这些世家还复存否?”听了古大存的话语,沈华善这样问道。

所谓世家,是门第高贵且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家族。世家得以传承,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承平之年。动乱之时,家族子弟的性命都难有保障,何来世家?所以现在大永能号称世家的,大多的只有一百多年至两百年的时间。

当然有极少数世家大族是从前朝大安之时延续下来的,但九成九之数,都在朝代交替、政局动乱中被湮灭了。

沈华善会有此问,是想到了这两路叛军的旗号。这两路叛军中的“平免”“不公”这样的旗号,又打着为百姓着想、为底层官兵作主的名义,那么必然要向这三地的世家大族开刀了!

想到叛军们济粮的惠举,沈华善更确信了这一点。就连官府的备荒粮仓都空了,这些叛军怎么可能会有余粮来惠民?唯一的可能就是,这些叛军从这三地的世家大族之中得到了粮食。

世家大族的粮财储备之丰,会比一地的官府还要多!

“这三地的世家,主要有晋州的裴氏和太康谢氏。在动乱爆发不久,这两个大家族就被暴民、反贼们洗劫一空了。如今这两路叛军所用之粮财,有半数是出自这两大家族。听说这两族的不少子弟,都被叛军杀害了。”

古大存的回答,正如沈华善所猜测的那样。

世家大族在动乱中倾覆,这太正常了。这些家族原先还为了自身的利益,阻止钱同式缓和这里的民怨,如今动乱起,首先遭殃的就是他们。这不得不说是玄妙因果了。

这些家族,有没有想到动乱会爆发呢?有没有预测得到如今的局势?不知道他们可会后悔当初的阻止?

这些问题,沈华善不知道,但他知道,应付眼下的檄文问题,有办法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总不会都死光了。不管是为着他们的家族,还是为了当初的阻止,他们也总该为朝廷做些事情了。

“本使认为,这些世家大族剩存的子弟,与这两路叛军有血海深仇,这可以作为招讨司的助力。既然称得上的世家大族,隐才肯定有不少的。如果有这样一批人,在晋州、鄂州与我们里应外合,平乱之事就好办很多了。大将军以为如何?”

“这两族剩下的子弟不少,但想必活下来的,都不是有骨气志气之辈,或许都是纨绔子弟,不然叛军也不会对他们网开一面。这样的人,能做什么事情呢?况且,眼下应对檄文才是最重要的,绝对不能让百姓们受了这些叛军的蛊惑。”

古大存回话了。他是勇猛战将,在战场杀敌,从未有胆怯的时候,他所带领之兵将,是以勇猛见称的。这样的战将,是有一个明显短板的,那就是勇猛有余,以致奇策不足。

兵将勇猛,用兵布阵得法,这才是战役必胜之法。

缺了哪一样都不行。

古大存一直在等待招讨司的到来,这当中固然有副将军洪启迷惑之故,却也是因为他一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能绕过这三地的百姓,直接对付这两路的叛军。

是以,他才会对沈华善的话语有这样的疑惑。

“再怎么纨绔,都是有用的。至起码,这些子弟都能写会画!这些子弟,就是应对檄文的最佳办法,得凭借他们将叛军前面的百姓搬开,这样招讨司就能顺利平乱了!你且听我一一道来……”

沈华善眯着眼说道,语气中的信心,不由得让古大存和张戈等人心神一震。

原来,要对付这两路叛军,不是要绕过这三地的百姓,而是要将这三地的百姓争取过来,要让百姓对朝廷归心,那么对付叛军就不难了。

百姓,弱而不可胜,愚而不可欺。要想他们归心,不是容易的事情。

“受招讨使大人启发,末将另有一计补充。在这批子弟行动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三地百姓本身着手,我们可以如此……”

在沈华善说话之后,三营中郎将段宏说话了,他补充了一个应对檄文的办法,正是对沈华善之计的补充。

“这样双管齐下,到时候朝廷的檄文一出,平乱指日可待了!”这一次,还是古大存最先说话了。

有了招讨司的七万士兵,再有这等计策,原先胶着的河内道局势,必定会不一样了。

随着这两计的不断完善,招讨司的士兵也在不断向郑州挺进,已经进入郑州境内了,离两路叛军,可谓是近在迟尺了。

ps:

这么热的天,都不想动。推荐小伙伴的书《大能重修记事》书号:3152030大能沦为屌丝的奋斗史,废材逆袭大能的修仙记!

第466章 谁在挖坑?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78章 霜重秋色浓第140章 见司天监大人第146章 太子薨第170章 栖月殿之变第59章 治水良人第112章 国有丧第347章 本心第66章 毒计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193章 国子监论道第90章 入书房第248章 两难第177 陡生变故第519章 清醒第377章 君有疑第407章 转运司之因第431章 准备反扑!第7章 随伺书房第560章 致太平第526章 坑招讨司的!第215章 有奸第560章 致太平第315章 寇色第262章 潜行第103章 文才半江南第236章 东宫属官第43章 拢军心第302章 狠手第302章 狠手第52章 镇远公病重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253章 仪服之礼第369章 逼反第484章 争时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281章 盯梢第377章 君有疑第171章 谁在设局?第499章 左半朝第426章 钱财露白第503章 帝后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510章 礼崩第374章 死局怎么破?第212章 仅此而已第337章 夺爵第461章 君臣义断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454章 陶阳之战第400章 首乱第373章 见太后第267章 西宁官动第131章 走私事发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54章 水患始现第432章 千秋谁主第506章 七大罪状第279章 谋兵第389章 书房有计第67章 朝暾宫之殇第61章 开始热闹了第456章 贪天之功第468章 沈则思现身第467章 赶紧走!第90章 入书房第18章 说亲之机第459章 产子第62章 姑姑用意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321章 顺平第140章 见司天监大人第147章 毒妇第309章 驱梦魇第490章 岭南卫到!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373章 见太后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167章 危险将起第382章 立功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413章 两路叛军第199章 少女情怀第531章 缓称王第337章 削爵第536章 不逃第430章 左氏血脉来换!第449章 沈家动第147章 毒妇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45章 不祥开局第162章 天理昭昭第393章 一彼一还第313章 望君归第514章 沈家起兵第185章 开始出手第257章 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