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离开和造势

(今天会三更,会迟一点,)

京兆朝局中,因为北疆的真相尚未传来,反而有一种难得的宁静。

沈家最近似乎冷清了不少,下人们已经很少见到小主人们的嬉笑了,就连服侍小主人的奶娘、侍婢们,也都不再出现了。

据说是小主人们感染了痘症,全部都被送到京兆庄子居住了。当然,这样的事情,只限于沈家后院内流传,外人并不知道沈家的这些小主人们,已经不在京兆了。

这个时候,就可以体会到老仆的好处了。沈家的仆从,资历最浅的,是长泰三十五年秋进来,都已经快九年了。

他们在沈家待的时间这么长,又加上沈家乃仁厚之主,他们对沈家也有了归属感。

有了归属感,就不会口疏,当然不会将主人家事情随便说出去。这也是外人觉得沈家严如铁桶的原因——他们根本就不能从沈家下人口中得到半点有用消息。

要送走沈庆德和沈余宸等人,沈俞氏和沈安氏,自都有千般不舍。可是她们知道,沈华善此举,是为了沈庆德他们着想,是为了沈家的将来。

是以对于沈华善的决定,沈俞氏和沈安氏都是支持的。虽然沈华善决定的事情,也轮不到她们反对,但是慈母之心,若真的有不同的想法,定会让大家都不愉快。

幸好,沈俞氏和沈安氏都是拎得清的人。尤其是沈安氏,表现让沈华善刮目相看。

这一次,她要送走三个孩儿,而且每个孩儿年纪都不大。但是沈安氏从头到尾,都很冷静。只吩咐着仆从准备好舒适马车,又吩咐奶娘婢女们准备好充足衣食,还重金聘请一位医娘跟随,直到出行的所有事宜都打点妥当了。她都没有半年难舍的神色。

年纪轻轻,却知道何谓取舍,且从容镇定,沈华善对这个孙媳妇甚是满意。

到了送沈庆德他们离开的那一日。沈安氏冷静的面容才终于有了丝变化,眼泪也来了。

沈庆德已经九岁了,像个小大人似的安慰着沈安氏:“母亲请放心,德儿会照顾好小叔和弟弟们的,请母亲不必顾虑。请母亲多保重。”

“……”沈安氏有些哽咽,身后事沈俞氏和沈胡氏等人,而沈庆恭这些小不点则是一脸懵懂,他们尚不知道,这一次要走得那么远。

“母亲请放心,况且这一路上。还有老师在旁,不会有事的。”

沈庆德已经很懂事了,知道怎么样才能让沈安氏放心。

果然,沈安氏在看到沈庆德身边的人时,心中的担忧这才少了些。

她没有想到。沈庆德先前拜的老师,会跟着他一起离开。这一份恩义,她和沈家都定必会铭记。

沈庆德的身边,站着的正是卫真。早两日,卫真以重病不能再任职有由,辞去了殿中丞一职。他的这个做法,让沈余宪和沈华善都震动不已。

“既为人师。怎么能让学生离开那么久那么远呢?不然怎么授业传道解惑?”

卫真这样轻描淡写地说道,打定了主意陪着沈庆德去岭南。他想得很简单,既然收了沈庆德这个弟子,就要好好教导他,况且殿中丞这个职位,他真的没有多大兴趣。

“我就把德儿托付给你了。”沈余宪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心中再次觉得,让儿子沈庆德拜卫真为师,是再正确不过的事情。

这场离别,因是秘而不宣,因而伤感在沈家没有持续太久。在沈庆德等人离去之后。沈家的后院是沉寂了不少,前院却一应如常。

沈庆德等人离去之后,沈华善就更加从容了。每日如常上朝、下朝,处理着中书省的事务,还时不时去集贤殿看看那些年轻的官员们,脸上还是挂着那副和善的笑意。

就连面对着左良哲,沈华善也能呵呵一笑,仿佛完全不在意左良哲的补刀举动,有一日见到左良哲的时候,还说了这么一句:“左大人也是为皇上为朝堂着想,此是为公之举。以后沈某当和左大人携手,同为皇上分忧解难。”

大永历朝,中书令和门下侍中都是相互相成的,譬如韦景曜和申科,不但政见相同,私交也甚笃。

如今沈华善和左良哲分任这两职,倒有了差别,政见不一样,私交更说不上了。不过他们还是有一点相同的,那就是同样为景兴帝所忌惮。

左良哲听得沈华善这样说的时候,反而干笑了几声。他没有想到,事情会急转直下,兵部官衙再次出现的伤兵,令得沈华善和沈家,逃过了一劫,这令他懊恼不已。

沈华善看着左良哲的笑容,心中不由得有些好笑。左良哲以为灭了沈家,皇上就只能倚仗左家了吗?殊不知这才是左家的一条死路,尤其是在皇后怀有身孕的情况下,左家这样做,会死得快一点。

这真的是圆滑善钻的左良哲吗?他不可能不知道朝中势力平衡,才是皇上想要的。左良哲这么做,是心中有打算,还是不得已而为之?

很快,沈华善就知道左良哲这么做的原因了。原来,是和左良哲在陇右道为官的儿子左行安有关。

如流处的人,已经探听出,左良哲收到左行安的书信之后,在对待北疆局势这一事上的态度就变了,从原先的漠不关心,变成了一定要坐实谷大祖的死罪。

至于那封书信写的是什么内容,如流处暂且不知道,料定说的,必然是北疆的事情,不然左良哲不会有这个转变。

陇右道?陇右道在北疆边上,难道左行安知道了北疆发生什么事情?

“这个可能性不大,左行安只是陇右道一个中州刺史,又向来没有军中的资源,怎么会知道北疆的事情?”对此,叶正纯是这么看的。

“说得也是。陇右道观察使是丁文翰,为人实诚。若是知道了北疆出事,必定早已上报朝廷了。”

沈华善点点头,这样说道。丁文翰都不知道的事情。左行安怎么会知道呢?除非……左行安从什么秘密渠道知道了北疆出事。

秘密渠道,沈华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陇右卫大将军蒋博文。难道蒋博文和左良哲暗中连成一线?

先有蒋博文传来的紧急文书,然后有左良哲在京兆的加力,不会这么凑巧的。沈华善越想就越觉得是这么一回事。

看来。如流处要紧盯着蒋博文和左良哲的往来了。只是,蒋博文和左良哲怎么会联系上的?一个是陇右卫大将军,一个是门下侍中,实在想不出又什么勾连。

再说了,左家乃是当今皇上的外戚,蒋家乃是先帝的外戚,关键是景兴帝不是皇后所出。按理说,蒋家和左家,应该见了面都险阻之色才对的,怎么会联在一起了?

不管他们是为了什么联合在一起。沈家也要早有准备了。那些前去北疆的官员,还不知道会传回什么消息。若是……若是谷大祖勾结突厥属实,又或者是不好的事情,那么沈家必受牵连。

京兆的风向,必定要有所渲染了。先前交代给退之的事情,应该也在开始了吧?沈华善这样想道。

过了两天,京兆开始流行一个故事,说是流行,是因为似乎一下子,百姓就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而且都在说着这个故事。

而祥和大街的戏台班子。也临时改了戏目,将这个故事搬到了台上演出。铜锣敲打声中,戏子们将那一幕幕情节演得震动人心,直让看戏的百姓掉下了眼泪。

而京兆的茶楼酒肆,也都在当堂位置摆起了阵仗,请来了京兆最出名的说书人。来演说这个故事。醒堂木不住地响起,而茶客酒客们则是惊叹声不断,随着故事波澜而情绪起伏。

从富庶人家到贩卒走夫,从前院当家到后院夫人,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还有不少人喟叹道:“真是可怜,真是了不起……”

不管是惊叹还是落泪,都足可见这个故事感染力之深。能让京兆百姓如此动容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这个故事,可以名之为《谷郑血泪史》,说的,就是安北都护谷大祖及其姻亲郑家在北疆的故事。

故事中,谷郑两家数代人,为了北疆的安定,为了大永的安定,镇守北疆几十年,并且付出了深重的代价。可是纵然是这样,谷郑两家的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的使命,就算只剩下最后几个子弟,仍然坚守着北疆。

这个故事,以谷大祖为原型,却加了很多没有的情节,这才在京兆有如此大的反响。

比如谷鸿猷抚子别妻、战死沙场的那一幕,赚了京兆多少百姓的眼泪;又比如谷大祖年少承家业,九战九立功的过程,令得多少百姓心中涌起万丈豪情;又比如儒雅副将郑闲千里突袭,斩杀突厥哈撒首领的场景,令得百姓们奋起喝了多少酒……

甚至,有百姓统计,谷郑两家为了守护北疆,总共损失了多少个家族子弟。十个……二十个……二十五个……

数字看起来是不多,但试想一下,一个家族当中,能有几个成年男丁?而且还是不断死去的那一种?这直直就是谷郑两家的血泪史啊!

这个故事真假夹杂,令得京兆百姓对从来都没有印象的安北都护谷大祖一下就熟悉起来,他们对谷郑家史,也能倒背如流。

当然,最令他们感怀的,乃是谷郑两家为北疆、为大永立下的赫赫功绩,因为有谷郑在北疆,突厥不敢来犯!国有猛将忠臣,乃是百姓之福!

只是,这个故事传到京兆官员那里,就有人心情不太好了。

ps:

一更!感谢妘锦添、夜冷瞳、宝珍kathy的粉红票!感谢月若辰兮的打赏!推荐好友妖月螺的书《荣华骄》,书号:320258,简介:大婚之日莫名瘫痪,嫁与**夫君折四肢,割鼻子,住茅厕辱虐二十年,终被弃乱葬坑暴尸荒野先死后活,她重回十三岁机缘巧合使得她内力深厚百毒不侵只是重生并非预见未来,往往一事变,事事变前世的她浑噩不知所以,此生她发誓要坐拥荣华

第31章 三叔和大哥回归第299章 密谋第451章 守城死战第115章 死局变生局第479章 一触即发第401章 去河内道否?第557章 夫妻相见第250章 誓不为妾第414章 檄文第523章 顺势而为第299章 密谋第489章 弩威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192章 诛九族之论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376章 谁的人第239章 大换血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171章 谁在设局?第73章 太子妃第322章 归心第548章 意外调兵第86章 刺杀后续第45章 余绪第416章 悲第22章 人才储备第436章 宫闱波澜第227 千里奔丧第543章 死后第544章 暗杀第280章 谁更聪明?第118章 沈华善回京第112章 国有丧第309章 驱梦魇第165章 风向变了第474章 有温情第331章 出嫁第258章 边陲小镇第506章 七大罪状第375章 连环局第318章 斗钱多第208章 绝地反击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219章 围绝第256章 杀伐第285章 最好的时机第248章 两难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110章 沈家避势第334章 一家登台第313章 望君归第523章 顺势而为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169章 情迷第27章 简在帝心第250章 誓不为妾第5章 姨娘庶妹第33章 第一次见他第492章 一战成名第117章 红袖死第181章 显贵一堂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51章 所谋为何第508章 专权狠毒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14章 花朝节第541章 遗策第333章 新婚悸动第467章 赶紧走!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321章 顺平第205章 一线生机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471章 国有疮痍哀兵至第174章 和亲使团第185章 开始出手第177 陡生变故第524章 阴险手段第70章 卞氏之恨第278章 将军府旧怨第112章 国有丧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97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463章 沈家暗朝第555章 打开生路第114章 谥号争论第336章 断子绝孙第266 三代送嫁第506章 七大罪状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450章 北疆真相第551章 出发救夫第189章 郑家教女第272章 并肩作战第272章 并肩作战第9章 新生第426章 钱财露白第292章 纵横捭阖第79章 燕都棋局第472章 蒋博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