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抹黑

景兴帝下旨,令袁焕和沈则敬卸官返回京兆述职。

这个旨意,令朝臣惊愕不已。

郑棣恒和邱盛年等官员,对这个旨意怎么都无法接受,他们长跪在紫宸殿外,可是没有任何作用。

那三道旨意,仍然以最快的速度发往西宁道和岭南道,不知道袁焕和沈则敬接到旨意后会有什么反应,只说京兆这里的局势,就耐人寻味。

除了郑棣恒、邱盛年等官员长跪之外,其余的朝官,包括紧靠在左良哲身后的官员,对景兴帝这个帝王的看法,似乎也有了丝不一样。

这几道旨意,怎么看都不太厚道,这是朝官心中所想。

西燕敌军已被歼,西宁道安宁,就要夺了袁焕和沈则敬的职,这和天下定忠臣终的做法没有什么两样。

沈、袁两人守住了西宁道,却没有奖赏,皇上此乃刻薄寡恩;沈、袁两人还要被夺职回京,皇上更是昏庸。

郑棣恒、邱盛年跪在紫宸殿外的举动,惊动了寿宁宫中的容太后。容太后甚少过问朝政之事,只是这一次长跪,让她想起了长泰年间的吕务厚等事,便在疏枝的搀扶下,来到了紫宸殿。

“皇儿,殿外两位大臣这样跪着,也不是办法。哀家听说西燕敌军已被歼,西宁道局势平定。应该对守护疆土之臣嘉奖才是,怎能夺职呢?”

容太后是不懂朝政,可是她也知道有功赏有过罚,这西宁道守住了,这些大臣士兵就是有功,不是吗?

“劳烦母后费心了。只是朝政之事极为复杂,孩儿一是半会难以向母后说明白。请母后放心,父皇的教诲,孩儿谨记心中,会这样处理西宁道的事情。孩儿是有原因的。”

景兴帝揉揉眉,对容太后这样说道。他知道容太后是真心为他好,对容太后也颇为尊敬。

容太后看着景兴帝疲惫的样子,原本想责怪都话语便说不出口。只一阵心疼。皇儿自从登位以来,似乎就没有轻松的时候。登位为皇上,真的是责重任大,若是皇儿有得力大臣帮他分忧解难就好了。

想到这一点,容太后便记得了已经被罢职了的沈华善。沈家原本也是可靠的,只是可惜之后行事越发糊涂了,不然还可以继续成为皇儿的助力。

“皇儿,哀家听说,这次被罢职的,还有沈家的人?沈家说到底对皇儿有从龙之功。得饶人处且饶人,以免寒了朝中大臣的心。”

容太后并不是为沈则敬说项,而是在担心景兴帝。紫宸殿外还有两个大臣在跪着呢,这如何是好?

“此等小事,孩儿会料理妥当的。请母后放心。朝中总会有一两个点不透的大臣,当年父皇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最后还是能轻松解决了。”

景兴帝笑笑说道,想到了当初长泰帝杖杀吕务厚一事,眼中闪过了几丝杀意。

若是郑棣恒、邱盛年仍然不识抬举,他也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何为雷霆君恩。

至于沈家,沈则敬居然敢骑着碧云骢。而且碧云骢在昆州现世的事情,竟然没有第一时间呈回京兆,这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事情!

夺了沈则敬的职位,让他回京陈述,还是从轻处罚的了,若不是他还顾念着沈家的从龙之功。若不是他想知道碧云骢,问罪的旨意早就送往昆州了。

他已经网开一面了,君要臣死臣生臣罪,沈家又怎么能再有别的选择?

景兴帝心中作着种种思量,随即又是一笑。对容太后说道:“母后切勿为沈家求情了,孩儿施政行事,都是秉承父皇所教导的帝王心术,不会有差。沈家事会定,门外大臣事也会决。”

景兴帝显然不想再说西宁道的情况了。容太后也知这一点,想了想,便转了话题,说起了坤宁宫中的睿皇子。

“睿儿那孩子,哀家看着甚是心喜。先前灾星之说,让哀家甚是心焦。如今昆州大捷,依哀家看,睿儿是福星才对。司天监说得并不准确,皇儿切勿信了,以免骨肉有疏。”

容太后这样说道,让景兴帝不要疏远了上官睿,还让景兴帝应该多往坤宁宫走走,看望他的皇子。

景兴帝笑容一顿,然后点点头。先后有短松子、灾星现这样的事情,他对睿皇子始终都不待见。就算灾星现这个说法已经破了,他还是觉得心有疙瘩,去坤宁宫的次数当然就很少。

在容太后离开紫宸殿之后,景兴帝也没有听话的前去坤宁宫,而是做了一件事,就是下令杖责郑棣恒、邱盛年三十棍!

就如当年长泰帝一样,景兴帝选择了雷霆震怒来解决大臣跪请的局面。当郑棣恒和邱盛年被杖晕拖下去的时候,紫宸殿外自然就恢复了平静。

景兴帝杖责郑棣恒、邱盛年这事,连同他发往昆州的三道旨意,迅速传遍了朝堂,也不知道怎么的,传到了民间。

朝臣们就算有宣政殿的旨意在前,在知道郑棣恒等人杖责之后,还是忍不住张大了嘴:看来,皇上问罪沈则敬和袁焕的心思,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坚决得多。

至于百姓们,对于皇上杖责郑棣恒、邱盛年两个人,是没有多大的感觉的。他们更关注的,是守住西宁道的两位功臣,要被景兴帝问罪了!

是击退西燕、守住疆土、保卫百姓的大功臣,立下了赫赫功劳的大功臣,要被皇上问罪了!

百姓们,并不知道岭南卫提前出兵是否违反军制,也不知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也就不知道朝堂对此的纷争。他们心中只知道一点:功臣要被问罪,皇上要诛杀功臣!

这是民间百姓对景兴帝三道旨意的解读。准确地说,是景兴帝三道旨意传到民间之后,成为了皇上要诛杀功臣的版本。

这个版本,也不知道是怎么流传开来的,似乎是一夜之间,酒肆茶楼等地方,大街小巷的角落,都在议论着皇上要斩杀功臣的事情。

在这个版本里面,景兴帝对西宁卫、岭南卫的嘉奖抚恤,根本就没有提及。这个传言集中的,就是皇上斩杀功臣。

就像之前每一次大传言一样,有关皇家大臣这样的事情,总会引起京兆百姓的窥探和讨论。斩杀功臣这样的事情,是普通百姓最不能忍受的,因为这样的例子他们知道得太多了,祥和大街每年的京戏,几乎都少不了这样的戏份。

随即,太常失瑞、碧云骢不归皇家这样的事,也被人翻了出来,使得这个传言直指景兴帝的昏庸失德,也使得百姓对问罪沈则敬、袁焕两人的旨意,带上了一些神秘的猜测,比如上天震怒天命所归这样的猜测。

他们在想,皇上之所以要问罪有功的沈则敬,实则是因为沈则敬骑着碧云骢,皇上嫉妒恼羞,才会有此举;

他们也在想,太常失瑞或者就是上天的预警,一个昏庸要斩杀功臣的皇上,怎么有资格拥有九鼎呢?

怪不得尊崇皇权的普通百姓,会有这样大逆不道的想法,实在是因为景兴帝在民间的威信,真的是太一般了。

自景兴帝登位以来,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景兴帝被“抹黑”也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

不仁不义不孝不信不亲的传闻、太常失瑞、天降大灾、北疆真相、斩杀功臣……仔细算起来,真的是太多了,京兆百姓听到的大事,有关景兴帝贤明的,几乎就没有!

他们的脑海中,景兴帝就是昏庸无能这个印象已经无比深刻了,就算真相不是这样,百姓们都自动自觉认为是这样了。

景兴帝威望跌到这样的境地,不知道是谁之功了。只是对这样的结果,左良哲感到无比满意。

在景兴帝下达了那三道旨意之后,左良哲就发动了属下幕僚家仆,在京兆四处传扬景兴帝的旨意,当然传扬的是左家已经加工过的版本,就是直指景兴帝昏庸的那个版本。

“做得很好!你们办事都十分得力,我会吩咐下去,每个人都重重有赏!”

左良哲书房内,左良哲对赵德等人说道,脸色有明显的喜色。

这一次在京兆传扬景兴帝的事情,这些属下办得太好了,短短时间内,就已经将此事传得人尽皆知,如今一说起皇上,京兆百姓都觉得是昏庸无能,正正符合了左良哲的目的,他怎么能不赞赏?

其实他不知道,景兴帝的旨意传遍京兆,不是他的属下得力,而是沈家的如流处暗中相助的结果。

留守京兆的如流处人员,接到了沈宁的命令,左家想要做的事情,恰恰就是沈宁吩咐如流处做的事情。

不然只靠左家的宣扬,声势怎么会这样浩大?

如流处暗中行事,左良哲当然是不知道的。此刻他正沾沾自喜,沉醉于目的达成的喜悦当中,没有发现幕僚赵德阴险的眼神,也不知道此刻景兴帝是何等震怒。

景兴帝震怒,是因为孔武已经查探得知,在京兆散播不利于皇上谣言的,竟然是左家,直指他昏庸无能的谣言,竟然是左良哲口授!

ps:

一更!感谢00媛00、米老鼠2006的粉红票,感谢爱彦吉、sunflower889、苏子、guoxuejia的打赏,感谢喵家小狐的评价。收到大家的各种票票和肯定,真的是很开心!

第289章 生机第85章 出事了第555章 打开生路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469章 礼乐征伐第511章 将亡第两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221章 全义第55章 水灾第79章 燕都棋局第199章 少女情怀第54章 水患始现第66章 毒计第311章 前奏第531章 缓称王第5章 姨娘庶妹第517章 株连第454章 陶阳之战第323章 政绩第193章 国子监论道第96章 鉴华堂第189章 郑家教女第401章 去河内道否?第365章 王室后裔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53章 出西燕记第153章 离间第52章 镇远公病重第267章 西宁官动第183章 原来是他!第277章 纨绔彭瑾第231章 点阅之灾!第77章 救应南图(三)第140章 见司天监大人第460章 这下坏了!第431章 准备反扑!第265章 旧情第220章 利器第469章 礼乐征伐第395章 拿卞家开刀第141章 廷杖(一)第86章 刺杀后续第360章 首领第25章 互市之争第67章 朝暾宫之殇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第268章 心思第405章 偿恩第444章 乐死道生第316 章 金刚怒目第413章 两路叛军第417章 高唱第467章 赶紧走!第259章 西风近第433章 动天子第199章 少女情怀第133章 匠人去向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404章 运筹第444章 乐死道生第57章 赈灾之心第341章 毒杀子第432章 千秋谁主第363章 突袭韶县第273章 昆州三家第483章 天有哭第82章 考第之危第318章 斗钱多第539 万骨枯第251章 计成第164章 玩完了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189章 郑家教女第253章 仪服之礼第67章 朝暾宫之殇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470章 岭南人事第40章 天宁寺踏春第209章 通天之手第187章 大戏即登场第88章 沈华善回来了第229章 重返局势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121章 长泰帝隐闻第404章 奶娘有毒第174章 和亲使团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171章 谁在设局?第141章 廷杖(一)第483章 天有哭第208章 绝地反击第432章 千秋谁主第22章 人才储备第542 旧仇第332章 小登科第60章 离京与返京第3章 前因后情第243章 千钧之痛第147章 毒妇第412章 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