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赈灾之策

京兆商家听到赈灾得力将会有赏赐的消息,心情都沸腾!皇家专供或者皇家御用,这样的招牌是一个怎样的诱惑,那就是相当于勋贵之家的铁?坏な榘。∮辛颂熳拥氖质椋?渲性毯?哦嗝淳薮蟮纳袒??陨?饣嵊卸啻蟮暮么Γ?峄竦枚嗌俚睦?妫?舛际强吹眉?模?匾?氖牵?┱谆の阑蛘吖俑??峥丛谔熳佑?榈姆萆希?哉庑┥碳叶嗉阜钟糯??桓仪嵋撞槌?团涛仕?堑纳唐蹋?馐且恢志?训谋;ぃ【┱咨碳沂欠追壮龆??褪俏?说玫交噬系挠?椋?霉以谏唐痰拿哦钌稀?p

因为有上官长治的建议和长泰帝的首肯,开府出宫的二皇子也表示愿意捐出二皇子府的一半家财用于赈灾;三皇子虽然远在北疆,可是三皇子府的长史也附议了上官长治。几个皇子都表现了他们对百姓的关爱体恤,长泰帝自然非常满意,认为虽然天道不仁有此大灾祸,却也是人间有情有诸皇子的大爱。想及皇子府不容易,不在钱财数目多少,有这样的心意就足够了,就特令诸皇子不用捐献出一半家财,每府捐钱三千两就可以。剩下的,发动朝廷官员、京兆百姓来资助,上下一心,使河内道灾情损失降至最低,共同度过这次天灾。

皇子们自然都说皇恩浩荡,尤其是上官长治更是得意。钱财不用支出多少,但是仁爱体恤这个令名他是积下的了,这样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再看看朝臣们有不少都对他露出赞扬的目光,他就更感觉这一步棋是走对了。

上官承佑心中自然是愤恨无比,**的风头被李贵嫔抢了去,他母妃正在生闷气呢,没想到前朝的风头也被老三抢了去,这下轮到他心中暗自生痛了!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次赈灾是个扬名的大好机会呢,失策失策啊。

短短两日,户部就收到了由商家捐赠的白银五十万两,再加上三个皇子府捐赠的六千两,朝廷大臣、**妃嫔、京兆百姓共捐赠的十五万两。在中元节前,户部就已筹得七十万有余的银两,其中还不包括商家和百姓捐赠的棉被衣服、粮食帐盖等物品。总之,可以暂时缓解河内道目前的困局了。

京兆有不少官员都松了一口气,其中最放松的就是户部官员了,户部尚书郑濮存不由得对五皇子上官长治心生感。多亏了二皇子的主意,户部才能那么快地筹到那么多的银两和物资啊。因灾情紧急,户部动作也很快,没多久,这些银两和物资就已经通过陆路被运送到了河内道阳谷、台前等地方。

伴随着这些物资一起到达河内道的,还有李贵嫔和上官长治仁爱的名声。不用说,这肯定有五皇子府在其中运作的痕迹。沈宁近日只忧心沈华善将前往河内道治水一事,对于朝堂上的这些扬名纷争倒不怎么在意了。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上官长治这个建议,确确实实为百姓带来了福祉。在这一点上,沈宁也不得不敬佩上官长治。看来他的确是有眼光的人啊,五皇子府的能人也众多,只要一分心,他就上位了,果然是如此啊。

静静感受着这京兆的暗流涌动,她再一次告诫自己不可对他轻视。

虽然暂时缓解了河内道的灾情,救助物资也已发往河内道了,但是流民并没有减少多少,反而陆续增多了。可见救助物资不是长久之计,长泰帝又下令征召安抚流民的良策。

因沈华善就任工部尚书之故,因沈俞氏悲悯之故沈家对赈灾一事尤为看重,捐赠的银两和物资也极多。龙井斋和还来醉两处产业,都以沈则远的名义捐赠了一万两,数量不多。沈家另外将五万两暗中送至胡氏安和堂,以安和堂的名义捐赠出去,连同安和堂本身捐赠的五万两,所以在本次赈灾活动中,胡氏安和堂共捐出了十万两,和京兆另外两个商家珍宝斋和千秋钱庄,成为京兆三家获得长泰帝的御书的商家之一。

沈家还联同工部侍郎袁家、户部侍郎江家在祥和大街的西侧设置了粥棚,以供流民食用,沈则远和颜商亲自督促此事。粥棚所用的米也不是糙米,而是实在的白米,而且那米粥稠厚,流民蜂拥而至,就连京兆的乞丐,都闻风而动了。京兆府为此出动了不少护卫来维持粥棚的秩序。这三家的义举也赢得了京兆百姓的一致赞扬,朝堂官员对沈华善、沈则敬等人也另眼相看,只沈华善、沈则敬忧心台前河道之事,脸上没有多少笑容。

沈则敬书房内,沈宁也随伺,继续翻看那治水的书籍,沈则敬也知道这个女儿近来都在忙碌此事,心中感叹这个女儿懂事之余也将长泰帝征召安置流民良策的事情告诉了她。

其实长泰年以来,天灾不少,已探索出一套相对完善的救灾和赈灾模式了。审户、核灾、开仓义济等程序都已经完备,赈灾的措施也多种多样,比如蠲免,即为遇灾时免除钱粮赋税,这是长泰一朝最重要的赈灾措施,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关键是执行的力度,有多少官吏是真心执行这些程序的,又有多少官吏是想趁着天灾发灾难财的,这都说不准。吏治的败坏,使得这些政策根本无法有效执行,更甚至,灾祸越重,官吏越贪,民众越苦!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流民才会越来越多,长泰帝征兆安抚流民良策是危局之下的必然选择了。

沈则敬是知道这些的,早在沈华善叮嘱黄易要看实常平仓和注重审户之时他也感觉到了这些救灾赈灾的措施难以施行。“是民非困于灾,直困于贪吏之苛敛啊。”他在书房踱步,有感而发。

“我时听母亲说,管家关键是有道。要是家中下人谁家有了困难,就会多派他去与别府送礼送贴,以便让其多得些赏钱,父亲,现在朝廷有灾难,是否也可以这样做呢?”关于赈灾之策,沈宁也没具体的办法,只能这样探索着问沈则敬。男人对于内宅事宜都不太关注,其实内宅即朝堂,说不定沈则敬听了能相处办法来。

沈则敬听了沈宁的话,久久不语,寻思着其中的可能性,却一时不得法。沈宁也再无别的言语,直到她回了青竹居,沈则敬的书房也都一直有灯亮。

第297章 平息之策第85章 出事了第164章 玩完了第18章 说亲之机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48章 百官出动第40章 天宁寺踏春第394章 复起第328章 应召进宫第384章 死守其道第153章 离间第533章 出与入第387章 有孕第163章 登闻鼓真相第360章 首领第27章 简在帝心第262章 潜行第24章 使团比试第231章 点阅之灾!第210章 韬光养晦第388章 千秋钱庄第69章 不死不休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290章 走险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99章 左半朝第136章 叔祖来了第74章 入坤宁宫第461章 君臣义断第252章 移势第23章 任职鸿胪寺第132章 人哪里去了?第499章 左半朝第154章 计成第182章 代价第181章 显贵一堂第210章 韬光养晦第35章 开春吏事第23章 任职鸿胪寺第90章 入书房第93章 官场大调整第170章 栖月殿之变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68章 结果第447章 沈则思反?第66章 毒计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96章 鉴华堂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55章 水灾第206章 还有一局第233章 准卿所奏第444章 乐死道生第179章 沈家的底气第317章 觉醒第365章 王室后裔第154章 计成第139章 余字辈登台第343章 身死!第457章 离开和造势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238章 东宫忧患第418章 攻城突变第60章 离京与返京第221章 全义第27章 简在帝心第168章 人都到齐了第190章 超级重磅人物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69章 礼乐征伐第222章 全力诛杀他!第378章 征伐出第490章 岭南卫到!第222章 全力诛杀他!第485章 取其首级第11章 半闲居和五皇子府第349章 新势力第238章 东宫忧患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227 千里奔丧第168章 人都到齐了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番外二淳德盛世第31章 三叔和大哥回归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366章 二王回京第141章 廷杖(一)第521章 弑君第454章 陶阳之战第370章 京兆血夜第456章 贪天之功第551章 出发救夫第6章 铺势第337章 夺爵第197章 将相城府第551章 出发救夫第215章 有奸第1章 吴越沈 七月沉第498章 皇子出生第553章 沈家的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