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赈灾之策

京兆商家听到赈灾得力将会有赏赐的消息,心情都沸腾!皇家专供或者皇家御用,这样的招牌是一个怎样的诱惑,那就是相当于勋贵之家的铁?坏な榘。∮辛颂熳拥氖质椋?渲性毯?哦嗝淳薮蟮纳袒??陨?饣嵊卸啻蟮暮么Γ?峄竦枚嗌俚睦?妫?舛际强吹眉?模?匾?氖牵?┱谆の阑蛘吖俑??峥丛谔熳佑?榈姆萆希?哉庑┥碳叶嗉阜钟糯??桓仪嵋撞槌?团涛仕?堑纳唐蹋?馐且恢志?训谋;ぃ【┱咨碳沂欠追壮龆??褪俏?说玫交噬系挠?椋?霉以谏唐痰拿哦钌稀?p

因为有上官长治的建议和长泰帝的首肯,开府出宫的二皇子也表示愿意捐出二皇子府的一半家财用于赈灾;三皇子虽然远在北疆,可是三皇子府的长史也附议了上官长治。几个皇子都表现了他们对百姓的关爱体恤,长泰帝自然非常满意,认为虽然天道不仁有此大灾祸,却也是人间有情有诸皇子的大爱。想及皇子府不容易,不在钱财数目多少,有这样的心意就足够了,就特令诸皇子不用捐献出一半家财,每府捐钱三千两就可以。剩下的,发动朝廷官员、京兆百姓来资助,上下一心,使河内道灾情损失降至最低,共同度过这次天灾。

皇子们自然都说皇恩浩荡,尤其是上官长治更是得意。钱财不用支出多少,但是仁爱体恤这个令名他是积下的了,这样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再看看朝臣们有不少都对他露出赞扬的目光,他就更感觉这一步棋是走对了。

上官承佑心中自然是愤恨无比,**的风头被李贵嫔抢了去,他母妃正在生闷气呢,没想到前朝的风头也被老三抢了去,这下轮到他心中暗自生痛了!他怎么就没有想到这次赈灾是个扬名的大好机会呢,失策失策啊。

短短两日,户部就收到了由商家捐赠的白银五十万两,再加上三个皇子府捐赠的六千两,朝廷大臣、**妃嫔、京兆百姓共捐赠的十五万两。在中元节前,户部就已筹得七十万有余的银两,其中还不包括商家和百姓捐赠的棉被衣服、粮食帐盖等物品。总之,可以暂时缓解河内道目前的困局了。

京兆有不少官员都松了一口气,其中最放松的就是户部官员了,户部尚书郑濮存不由得对五皇子上官长治心生感。多亏了二皇子的主意,户部才能那么快地筹到那么多的银两和物资啊。因灾情紧急,户部动作也很快,没多久,这些银两和物资就已经通过陆路被运送到了河内道阳谷、台前等地方。

伴随着这些物资一起到达河内道的,还有李贵嫔和上官长治仁爱的名声。不用说,这肯定有五皇子府在其中运作的痕迹。沈宁近日只忧心沈华善将前往河内道治水一事,对于朝堂上的这些扬名纷争倒不怎么在意了。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不管出于怎样的目的,上官长治这个建议,确确实实为百姓带来了福祉。在这一点上,沈宁也不得不敬佩上官长治。看来他的确是有眼光的人啊,五皇子府的能人也众多,只要一分心,他就上位了,果然是如此啊。

静静感受着这京兆的暗流涌动,她再一次告诫自己不可对他轻视。

虽然暂时缓解了河内道的灾情,救助物资也已发往河内道了,但是流民并没有减少多少,反而陆续增多了。可见救助物资不是长久之计,长泰帝又下令征召安抚流民的良策。

因沈华善就任工部尚书之故,因沈俞氏悲悯之故沈家对赈灾一事尤为看重,捐赠的银两和物资也极多。龙井斋和还来醉两处产业,都以沈则远的名义捐赠了一万两,数量不多。沈家另外将五万两暗中送至胡氏安和堂,以安和堂的名义捐赠出去,连同安和堂本身捐赠的五万两,所以在本次赈灾活动中,胡氏安和堂共捐出了十万两,和京兆另外两个商家珍宝斋和千秋钱庄,成为京兆三家获得长泰帝的御书的商家之一。

沈家还联同工部侍郎袁家、户部侍郎江家在祥和大街的西侧设置了粥棚,以供流民食用,沈则远和颜商亲自督促此事。粥棚所用的米也不是糙米,而是实在的白米,而且那米粥稠厚,流民蜂拥而至,就连京兆的乞丐,都闻风而动了。京兆府为此出动了不少护卫来维持粥棚的秩序。这三家的义举也赢得了京兆百姓的一致赞扬,朝堂官员对沈华善、沈则敬等人也另眼相看,只沈华善、沈则敬忧心台前河道之事,脸上没有多少笑容。

沈则敬书房内,沈宁也随伺,继续翻看那治水的书籍,沈则敬也知道这个女儿近来都在忙碌此事,心中感叹这个女儿懂事之余也将长泰帝征召安置流民良策的事情告诉了她。

其实长泰年以来,天灾不少,已探索出一套相对完善的救灾和赈灾模式了。审户、核灾、开仓义济等程序都已经完备,赈灾的措施也多种多样,比如蠲免,即为遇灾时免除钱粮赋税,这是长泰一朝最重要的赈灾措施,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

但是,关键是执行的力度,有多少官吏是真心执行这些程序的,又有多少官吏是想趁着天灾发灾难财的,这都说不准。吏治的败坏,使得这些政策根本无法有效执行,更甚至,灾祸越重,官吏越贪,民众越苦!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流民才会越来越多,长泰帝征兆安抚流民良策是危局之下的必然选择了。

沈则敬是知道这些的,早在沈华善叮嘱黄易要看实常平仓和注重审户之时他也感觉到了这些救灾赈灾的措施难以施行。“是民非困于灾,直困于贪吏之苛敛啊。”他在书房踱步,有感而发。

“我时听母亲说,管家关键是有道。要是家中下人谁家有了困难,就会多派他去与别府送礼送贴,以便让其多得些赏钱,父亲,现在朝廷有灾难,是否也可以这样做呢?”关于赈灾之策,沈宁也没具体的办法,只能这样探索着问沈则敬。男人对于内宅事宜都不太关注,其实内宅即朝堂,说不定沈则敬听了能相处办法来。

沈则敬听了沈宁的话,久久不语,寻思着其中的可能性,却一时不得法。沈宁也再无别的言语,直到她回了青竹居,沈则敬的书房也都一直有灯亮。

第217章 一个女人的怨恨第48章 百官出动第528章 下一步第145章 要变天了第431章 准备反扑!第554章 合作第234章 册太子封王令第220章 利器第523章 顺势而为第3章 前因后情第535章 帝都乱第350章 初定典谟第34章 喜事多第288章 朝征第372章 妖孽出第453章 奇计第171章 谁在设局?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16章 开悟与怀念第196章 帝王心术第44章 尚书右仆射第418章 攻城突变第443章 改元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408章 全歼第170章 栖月殿之变第347章 本心第246章 变故第57章 赈灾之心第390章 香饵死鱼不?第80章 棋局之后第458章 关联第337章 夺爵第444章 乐死道生第471章 国有疮痍哀兵至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48章 百官出动第385章 离朝第184章 爱情第25章 互市之争第343章 身死!第315章 寇色第65章 兵部尚书丁忧第499章 左半朝第207章 良酝署之因第360章 首领第176章 国之动第404章 运筹第60章 离京与返京第36章 三十万人情(一)第238章 东宫忧患第287章 顺遂第442章 一代帝师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527章 基石第392章 谁高一筹第341章 毒杀子第97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423章 燕都之主第29章 布谋北疆第4章 晚梅有香第207章 良酝署之因第350章 初定典谟第511章 将亡第96章 鉴华堂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56章 再遇应南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557章 夫妻相见第335章 风波现第117章 红袖死第313章 望君归第401章 去河内道否?第189章 郑家教女第33章 第一次见他第190章 超级重磅人物第130章 抢人之战第223章 顺势而行第187章 大戏即登场第327章 变数第368章 残害第329章 世仇第178章 背后之手第61章 开始热闹了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309章 驱梦魇第4章 晚梅有香第500章 荒谬的争论第446章 惊变第200章 不和第491章 克敌之火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185章 开始出手第174章 和亲使团第327章 变数第120章 任职中书侍郎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3章 前因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