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太子妃

“这是第几个了?”太子妃吴氏弹着护指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语气不甚在意地问着下首的女官,旋即翘起手指,颇为悠闲。只是她的脸色灰暗,即使珠钗翠佩环绕,也不见有多少艳丽的容色。

这种漠不关心的语气,仿佛她询问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又或者是在询问今天天气如何一样,实在是淡漠得令人怪异。如果不是她衣饰昭示了她的身份,没有人会从语气听得出来她就是太子妃!

“第八个了。”听了太子妃的问话,女官回答道,声音有辛重,又有些悲悯。昨天太子寝室又抬出了一个死去的宫女,这已经是今年抬出的第八个了!每隔一段时间,太子寝室的宫女就要换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女官也是心知肚明的。这些不断增加的死亡数字令女官心生不忍。

兔死狐悲,都是伺候主子的人,她为那个宫女感到可惜。太子这些年越发荒淫残暴,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竟然让女官和内侍轮流服侍他,还让宫女内侍在他面前表演活春宫!稍有不如意,就斩杀宫女和内侍,这都是第八个了!女官想起太子寝室内那些吓人的道具,也忍不住倒抽一口气!那些道具对这东宫的内侍和宫女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灾难,这些灾难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呢?

太子和太子妃这些年早就不睡一起了,女官倒不太担心自身的安危。只是,太子府内宫女更换得如此快,迟早也会被太后、皇上等人发觉,太子体弱还荒淫残暴,这样下去,太子妃会不会受到什么牵连?而且太子这副模样,太子妃还有什么活路?

女官原是太子妃在娘家得用的婢女,随着太子妃来到东宫成为女官,一直都是太子妃得用的女官,在太子妃跟前是能说得上话的。这些年来,她见惯了东宫种种恶事,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她对太子妃的感情都比对太子深厚得多,是以她更担心的,也是太子妃。

“活路?本宫还要什么活路?还能有什么活路?不过是等死罢了。”太子妃吴氏听了女官的担忧,觉得有些好笑。女官的担忧,在太子妃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就算太子不荒淫残暴,她也就那样了,还能有什么活路呢?衣食无忧富贵荣华,这就是太子妃了,这就是她最好的结局了担心那么多做什么?!

太子妃,将来的皇后,这样的尊荣,是多少人渴求而不得的,可是吴氏此刻对这个头衔并没有多少在意,反而是深深怨恨这个头衔!她怨恨当初长泰帝将她指给了太子上官如初为妃,她怨恨自己的父亲和家族为什么要将自己嫁进这个死地方,让她过着这生不如死的生活却不能忧不能怨!

但是她最怨恨的是自己为什么当初被这荣华富贵迷住了眼,没能鼓起勇气反抗家族没有跟着他一起走,以致终生遗恨日日后悔……

如今,她头戴着少府监送来的贵重头饰,穿着尚衣局最新裁剪出来的精美锦缎,就连她脚旁的痰盂,也是用纯金打造的,抵得上寻常百姓不知多少年岁的收入!有得必有失,这奢华尊贵的生活,付出的代价是失去儿孙绕膝、夫妻恩爱的可能!

儿孙绕膝?她想起上官如初那玩意儿,再次冷笑了一声。无论他再怎么折腾,他这辈子都生不出孩子来的了!夫妻恩爱?那又是什么词语?她想起上官如初的残暴和无常,她恨不得离他远远的,不见着他就是最好,只羡鸳鸯不羡仙那不过是话本里面的说话罢了。

在最初的怨恨过去之后,吴氏的心也死了,如今不管上官如初怎样不管太子府怎样,她都能对待自然了。哀莫大于心不死,而身死又次之,如今她心都死了,还有什么是值得在意的?!

“他也没多少日子了,皇上对他越发纵容,就算知道了他这心唐事,也不会废了他的太子之位的,倒无须忧心。”末了吴氏对女官说道,再次弹了弹护甲上那不存在的灰尘。

东宫发生的事情皇上和朝臣其实无心理会,早前,为了安抚慕妃丧子之痛,长泰帝下令十皇子的丧礼按照成年皇子的丧礼来办,令礼部属下的祠部司负责丧葬事宜,还给十皇子拟定了封号,称“嘉”,貌好曰嘉,德善曰嘉,可见长泰帝对十皇子的追念有多深!

有了封号,这样一来,十皇子葬丧的规格就高了许多,本来十皇子还不到及冠之年,算是早夭,自有一套相应的葬丧礼仪,长泰帝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礼制的,放在以往,太常和吏部的官员都能为一个字眼争论不休的,可奇怪的是,太常寺和祠部司的官员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就连朝臣和诸皇子都一片沉寂。

诸皇子就不说了,年幼的说不上话,年长的如上官长治等就更无所谓了,人都死了,再多的嘉誉又有何用处呢,不如大度一点好了;朝臣们嘛,想着这些也都是小事,于朝于国也没有影响,就不想为这点小事违逆长泰帝的意思了;太常寺和礼部的官员都很有默契,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眼看太子的身体也没有起色,就拿十皇子的葬丧礼来当练手好了,免得到时候慌乱出差错,这等好机会还真是等也等不来的呢。

等礼部官员忙完十皇子的葬礼,已经是十月初了。十月初,台前传来了好消息,沈华善带着徐有贞在台前一带实地勘测详细地形,在集思广益之下,徐有贞提出了置水门、开支河、浚河道的治河三策,在沈华善的大力支持下,现在正在进行第一阶段的置水门的工作,治水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捷报已经上报长泰帝。

长泰帝自然大喜,运河河道早一日修整好,漕运等事宜便能早一日踏上正轨,看来派沈华善去台前是个正确的决定,帝心甚悦,连叫了三声好,在十皇子病亡慕妃落胎之后,总算有了一个大好消息。

不但长泰帝对沈家和沈则敬多有赏赐,就连,这日都有旨意下来,皇后蒋氏宣召沈家女眷进宫相见,既是沈华善治水之功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也是显示了皇恩浩荡。:

第208章 绝地反击第363章 突袭韶县第64章 变化之前第51章 所谋为何第351章 朝南第462章 夺职第353章 新君难测第492章 一战成名第304章 换命第192章 诛九族之论第533章 出与入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112章 国有丧第442章 一代帝师第176章 国之动第247章 大危第432章 千秋谁主第231章 点阅之灾!第503章 帝后第247章 大危第225章 未定第61章 开始热闹了第457章 离开和造势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183章 原来是他!第421章 京兆窝案起第417章 高唱第286章 局势第337章 削爵第70章 卞氏之恨第495章 民心所归第523章 顺势而为第177 陡生变故第272章 并肩作战第516章 带兵离开第257章 族令第75章 救应南图(一)第457章 离开和造势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谁第486章 掌军第350章 初定典谟第542 旧仇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311章 前奏第22章 人才储备第246章 变故第458章 关联第169章 情迷第398章 天象现第333章 新婚悸动第460章 这下坏了!第265章 旧情第513章 时到第426章 钱财露白第43章 拢军心第548章 意外调兵第558章 噩耗第34章 喜事多第392章 谁高一筹第410章 慈不主兵第478章 英雄前传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131章 走私事发第232章 草场案第492章 一战成名第77章 救应南图(三)第152章 春熙宫闹鬼第97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289章 生机第225章 未定第531章 缓称王第485章 取其首级第200章 不和第237章 见太子第416章 悲第342章 帝视朝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332章 小登科第334章 一家登台第22章 人才储备第193章 国子监论道第170章 栖月殿之变第369章 逼反第16章 开悟与怀念第397章 大采选的忧虑第313章 望君归第290章 走险第551章 出发救夫第67章 朝暾宫之殇第286章 局势第447章 沈则思反?第386章 静养第160章 庐江榴花谢第262章 潜行第61章 开始热闹了第210章 韬光养晦第558章 噩耗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288章 朝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