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都到齐了

八月下旬秋风起的时候,正是京兆官员人家一年一度的赏菊品蟹的时节。

正所谓“金秋菊黄蟹正肥,持螯饮酒滋筋髓”,从景泰大街到始伏大街,都弥漫着缕缕菊花的清香和阵阵河蟹的鲜味。

就在这样的时候,皇后娘娘在和苑设宴,邀请五品京官家的夫人、嫡媳、嫡女前去赏菊品蟹,意谓不负佳时、与民同乐。

长泰帝对皇后此举也甚为支持,还表示自己也会赴宴云云。

上意就是最主要的风向,既然皇上都去参加赏菊品蟹宴了,五品京官和诸皇子自然也会去参加了,所以这次宴会的规模庞大规格甚高,还是由殿中省的官员打点宴会细务的。

沈家当然也在赴宴之列,男人家就不说了,沈俞氏和沈安氏对此次宴会颇为看重,因为这是自太子薨后,皇后娘娘首次举办的宴会,还有那么多官员夫人、嫡媳和嫡女参加,不可谓不隆重。

更重要的是,皇上和诸皇子也参加,这等同国宴的阵容了,不能不重视啊,所以她们忙不迭地准备赴宴的衣服、首饰等,连停歇的时间都没有。

对这个宴会,沈宁原先并不在意,在沈俞氏、沈安氏忙个不停的时候,她还颇为悠闲地邀请了一众妹妹来青竹居喝酒品蟹。倒是沈瑶等人在酒酣尽鲜之后的胡言乱语,让沈宁开始对这个宴会深思起来,担心自己会忽视了什么。

沈瑶在说:“皇后娘娘的千秋节都没过呢,反而设宴邀请众人赏菊品蟹。我母亲说,那皇家设宴的河蟹,最轻都是八两的。”

是了,千秋节都没过。怎么会突然举行赏菊品蟹宴会?她记得皇后是不吃河蟹的,因为她吃了就会浑身长疹子,她无法品蟹,还怎么与民同乐?

难道这其中有什么内情不成?

“听说诸皇子都会去的,说不定是为皇子相看皇妃,毕竟花朝节已经几年没举办了,这次是换个名目吧。”这是沈宓的说法。

她自从跟着沈则远学习商事之后,想问题也深入了不少。听了沈宓的话语后,沈宁的心中不详的感觉更甚。

成年未婚的皇子就只有上官长治了。难道是他有什么打算?想到这里,沈宁蹙眉。

“做皇子妃有什么好呢,万一皇子出事就惨了!我可不想像赵雨华一样,白白就没了姓名!”这是沈梅喝多了在口无遮拦。

这话听得年纪颇小的沈宛和沈佳等人都心里一震,酒意也醒了几分。

赵雨华的事情,在这些小姑娘心里留下了极大的烙印,使得这些小姑娘一下子成熟了不少。因为沈则敬把赵雨华之死当成了功课,分析了她死亡的真相,将家族繁荣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教授给这些小姑娘。

相信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小姑娘对皇族中人是避之不及了。

皇子出事?听了沈梅的话。沈宁的眉头蹙得更厉害了,难道上官长治打算在这个宴会上对二皇子出手?会有可能吗?如果他真的出手,会是在进行什么事情?这么大的场合这么多人,是上官长治设的局吗?

这些疑问,萦绕在沈宁心头,使得她脸色越发沉凝,沈宓等人见状,知道沈宁心中另有要事,很快就找了名目离开青竹居了。

当秋歌踏进房间的时候。看见的就是沈宁这副冷凝的样子。看来姑娘又有什么想不通了。秋歌想道。

她并没有问沈宁在想什么, 而是将手中的密信递给沈宁:“姑娘。这是蚍蜉从宫中传来的紧急消息。”

这个时候传来紧急消息?沈宁有些疑惑。宫中的蚍蜉,如非必要,绝不能动用。因为一旦动用了,就意味着有暴露的机会,这是相当危险的事情!

她已经再三说过,那个人,是不能动的!可是,为何,现在会有消息传出来?难道宫中出事了?

沈宁心里一惊,赶紧拆开了信,解译出其中的内容:“皇后设宴,意在主子。”

“皇后设宴,意在主子……皇后设宴,意在主子……”沈宁反复默念着这八个字。

蚍蜉想要表达的意思,沈宁很清楚。原来之前她猜想的方向根本是错了,皇后设这个宴会,不是为了二皇子,而是为了自己啊!

Wшw⊙ ttκд n⊙ ℃O

可是自己有什么可让皇后图谋的?唯一的可能,就是和上官长治的婚事了,看来是上官长治利用皇后设宴这个机会来达到和沈家联姻的目的,应该是这样没有错!

那么,上官长治会在这个宴会上做什么事情呢?当中有什么谋划?这才是沈宁反复思考的,蚍蜉没有说明,就表示其也是不知道的。

上官长治会在宴会上可以做什么从而会使得我自己一定要嫁给他的呢?这个才是关键所在!沈宁将自己代入到上官长治这个角色了,凭着前世今生对他的谋略的了解,很快就弄明白了这个关键到底是什么。

“原来是这样啊……”想明白之后,沈宁露出了一个鄙夷的笑容,她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想着做这样下作的事!她真是没有想到!看来,她以往,对他的了解,真是太不够啊!

看来她从来没有真正看懂过他,她知道他重权爱色,知道他善谋狠厉,知道他隐忍奸诈,却不知道他会这样卑鄙无耻!

如果不是蚍蜉的示警,她根本不会往这个方向去;如果不是她重活了一世,她根本就不知道他竟然会如此低劣;如果她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或许他就会得逞了!

很可惜,她再也不是前世那个糊涂盲目的沈宁了。这一次,她要以其任职的还治其人之身,要他自食恶果。要他为自己的下作付出代价!

至于最后谁能笑出声来,那么就看谁的谋划更胜一筹,谁设的局更加细致吧!

八月廿三,到了皇后设宴的日子。位于京兆西北方向的皇家园林和苑从午时开始就已经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车马。

这次皇后设宴,是从申时开始,先是赏菊茗茶,然后才是喝酒品蟹。和苑本是淑宁长公主的私家园林,镇国公薨之后,淑宁长公主为免睹物思人,已经很少来和苑了。

去年,淑和长公主更是以“抱恙未能打理、免人间胜景荒废”为由,请求长泰帝收回了和苑;适逢其时太子病薨。长泰帝便将和苑赏给了皇后,因而这赏菊品蟹宴才会在和苑举行。

沈宁看着“和苑”这两个有气吞天下之势的两个大字,颇有些感慨。

上一次看到这两个字,已经是三年多前了,当时,她救了陈婉柔,让上官长治破坏二皇子和陈家联姻的奸计无法得逞,现在又要重复类似的事情。

这和苑几经易主,却岿然不动地见证着这苑内不断上演的事,或悲或喜。或重或复,日光底下无新事,果然如是。

“姑娘,哥哥来报了:应公子也来赴宴了,到时候他会想办法将所有公子哥儿带到那个地方的;另外蚍蜉已经将虚凤阁的小倌已经准备好了。”就要进入和苑了,秋歌止不住地气怯和担忧。

姑娘都说了,这个计划是有漏洞的,只能行险着,稍有不慎。姑娘就会有危险了。这样想着。秋歌便觉得冷汗直冒,这个漏洞。姑娘能堵上吗?这个险着,姑娘能不能得胜呢?

沈宁看到秋歌这个样子,便知道她又在担忧了。她笑了笑,却没有说什么,这些小情绪,任由秋歌自己去克服好了。

刚踏入和苑,入眼的就是遍地的金黄,夺人眼目。原来是为了迎合赏菊的氛围,皇后特地将和苑的草地都摆上了菊花,尤显富丽堂皇,加之这满苑的车马喧闹的盛大场景,尽显皇家的气势不凡。

这一路行来,见到的大多是金黄的色调,相比之下,沈宁还是喜欢原来和苑不加雕琢的天然景色。和苑,应该是天然的,怎么可能如此铺陈?

没多久,沈宁和沈俞氏等人来到了赏菊茗茶的蓬莱殿。蓬莱殿内气氛热闹,已经有不少官员夫人在其中了。

沈宁见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工部侍郎袁恪真的夫人、兵部郎中许慎行的夫人等等,沈宁还见到了已经出嫁的御史大夫孙女龚心慈。现在她是卫龚氏了,想必是跟随卫家人前来赴宴的,两人也算一场相识,便笑着点点头打了招呼。

一阵喧闹响起,皇后在德妃、慕妃、李贵嫔和容贵嫔等人的陪伴下,来到了蓬莱阁。

皇后身着宫装,佩戴着象征后宫之主的九凤冠,脸上起色也不错,面对着一众命妇、嫡媳、嫡女,她全力散发着皇后的威严,将陪伴的慕妃、德妃等人都比了下去。

只见她示意众人免礼平身,便端坐在蓬莱阁主座之上,开始和众人交谈了,倾听、问话等,显得十分亲民。

半盏茶后,皇后轻轻地合上了茶盖,一旁的大长秋便说道:“皇后娘娘有旨:诸位夫人自行前去瀛洲山赏菊吧,各地各衙上贡的名菊都安置在瀛洲山上了。”

大长秋的话语就是皇后娘娘的意思,于是各官员夫人便纷纷携媳带女离开蓬莱殿前往瀛洲山,去欣赏名菊去了。

沈俞氏和沈宁等人当然也随大流,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帅旗、十丈珠帘等名句品种,时而赞叹帅旗竟然多达二十六块花瓣,时而惊异于十丈珠帘花瓣的细长。

将近酉时,才陆续从瀛洲山上下来,而这时,品蟹宴会也准备开始了。

沈宁和沈俞氏等人刚从瀛洲山上下来,就见一个宫女迎上前来,笑吟吟地道:“奴婢给夫人和姑娘请安了。姑娘,县主让奴婢来接您,县主就在栖月殿等您呢。”

原来这宫女是荣平县主身边的二等宫女,好像是名唤清莲,沈宁在钟粹宫见过她几次,也颇有印象。

“母亲,栖月殿离蓬莱殿不远,女儿和县主届时直接过去就可以了,应该能赶得及在宴会开始h之前回到的。母亲和大嫂先行一步吧。”听了清莲的话,沈宁想了想,便这样说道。

沈俞氏知道荣平县主和自己的女儿一向交好,又见到沈宁一副笑意盈盈的样子,也不虑有它,叮嘱了她几句,吩咐秋歌看顾好沈宁,切勿不可晚了,便带着沈安氏等人离去了。

见沈俞氏等人离去后,沈宁不由自主扬起了嘴角,眼里有着了然的笑意;而秋歌,则忍不住抖了几下;那个宫女清莲,只恭敬低着头,并不说话。

一行三人,各有所想,往栖月殿走去。

第四百五十一章 守城死战第两百五十六章 杀伐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王心术第两百一十三章 开始布局第一百二十章 任职中书侍郎第一百九十四章 不虚此行第两百八十二章 均安楼之盟第六十一章 开始热闹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清醒第一百二十二章 测帝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危险将起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都到齐了第四百三十章 左氏血脉来换!第四百六十八章 沈则思现身第四十六章 第一次进宫第五百二十五章 攻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奇怪的调令第两百五十二章 移势第三百六十八章 残害第四百八十五章 取其首级第两百零三章 大难临头第二十二章 人才储备第两百九十七章 平息之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望君归第三百四十七章 本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卞家暴露第五十三章 出西燕记第四百八十六章 掌军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战成名第七十二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三百八十八章 千秋钱庄第一百四十九章 封宫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熙宫闹鬼第一百六十章 庐江榴花谢第四百七十二章 蒋博文反第四百九十一章 克敌之火第四百零一章 去河内道否?第两百三十三章 准卿所奏第一百八十章 表字退之第两百三十一章 点阅之灾!第两百五十七章 族令第三百二十四章 再度入局第五十八章 赈灾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相见 啸三声第两百一十九章 围绝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理寺审讯第四百六十九章 礼乐征伐第三百七十二章 妖孽出第六十一章 开始热闹了第四百五十一章 守城死战第五百二十四章 阴险手段第一百零八章 太后病重第一百五十二章 春熙宫闹鬼第四百四十二章 一代帝师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祥第一百三十三章 匠人去向第十六章 开悟与怀念第三百章 弑父第五十四章 水患始现第三百六十七章 皇家宴第五百一十章 礼崩第五百一十九章 清醒第四百六十二章 夺职第四十七章 慈宁宫刺杀第三百八十九章 书房有计第五十六章 再遇应南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路叛军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第二十九章 布谋北疆第四百六十二章 夺职第两百一十一章 露端倪第两百八十五章 最好的时机第两百八十二章 均安楼之盟第四百一十章 犯令当诛!第二十二章 人才储备第四章 晚梅有香第五百四十章 神兵第五百三十一章 缓称王第三十九章 衍嗣和祭祖第三百八十八章 千秋钱庄第四百二十五章 不由己第一百六十六章 沈家尚主第两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两百六十八章 心思第五百五十八章 噩耗第四百九十八章 皇子出生第四百零九章 卞家的身份第五百三十四章 逼近京兆第十四章 花朝节第四百一十三章 两路叛军第三百四十二章 帝视朝第四百三十二章 千秋谁主第九十七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五十五章 水灾嫡长女 第四百四十一章 难得欢喜第五十二章 镇远公病重第四百一十五章 宣传战第四百零四章 奶娘有毒第三章 前因后情第两百五十三章 仪服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