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使团比试

待西燕使臣在使馆休息三天之后,长泰帝为他们举办了国宴,是为了给他们接风洗尘,更多的是为了彰显大永朝人才泱泱、物华丰盛、礼仪有道,所以很隆重。京兆百官都参加了这场接待国宴,沈华善、沈则敬、沈则儒等人也在其中。

酒过三巡,鸿胪寺正卿钱同式开始述说大永和西燕两国交好的历史来,他那动人的嘴皮子把大永和西燕两国说得那是比亲兄弟都还要亲,西燕和大永官员也都深有同感,互相又举杯不论,连长泰帝也都亲说了对他们的欢迎之意,让他们好好享受这一次出使大永之旅。

西燕使团的副使司马真,是西燕皇帝司马政最年长的侄子,四十来岁的年纪,为人虽然极为倨傲却极为应变灵活。西燕之所以派他出使,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如果是来看脸色耍嘴皮子的,倒还能派用上场,至于互市正事,自然会在宴会后有专门的人私底下研究讨论争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只见他色迷迷地欣赏完大永的歌舞表演后,边拍着手从席间走了出来,赞叹大永的歌舞让人惊艳,世无匹双,我等甚是钦慕,又说西燕在歌舞上面还是要比大永逊色,接着才道:“趁此机会,我们两国何不比试比试?各显本事?也是展现本国面貌啊……”

话虽说得客气真诚,不过却是非要比试一番不可的架势,想来西燕是有备而来的了,显然不是说几句“人若无仪,不死何为”的就算是比试了的,长泰帝一听,正合他意,今日京兆官员都在此,难道还会怕你这个小小的使团不成?

于是也痛快的答应了,趁着席间酒意正酣,西燕使团和大永官员都笑意盈盈地推动起这件事情来,活跃气氛比试才艺是假,要让西燕诸人见识一下大永人才济济,还要不懂声色甩他们一巴掌才行,免得他们太过傲娇——这是以钱同式为代表的一众官员的想法,来到人家的地盘上还主动跟人家干架,谁怕谁啊?不好好教训教训还不知道天下之大了。

连沈华善和沈则敬都作如是想。

为表礼仪,也为表尊重,大永让西燕使团出题,只见他们几个人嘀嘀咕咕一番,很快就说出了他们的意思。等大永官员们听清楚西燕的题目时,顿时乐了,尤其是祖居江南的官员们,更是笑都掩不住,这不是关公门前耍刀,鲁班屋里弄斧吗?对对联?那可是我们大永朝自小就会的啊,须知蒙学之中就有“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啊……

原来西燕提出比试的第一题竟然是对对联,而且还是对一副长联,只听得西燕使臣在念:“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芯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送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那使臣念罢,还颇为挑衅地看了宫殿东边一眼——其时两国官员分而坐下,东边,那正是大永官员所在。

谁家之物也不会是你家之物……有官员嘀咕道,西燕抛出这副对联实在是意有所指,虽然两国现在不打仗了,那西燕也时时刻刻都想着压大永一头啊,这上联竟然是暗示大永如闺阁女子一般,又暗示这半江月将是西燕之物。

在场的官员一时面色有些难堪,这也太打脸了,可恨这西燕有备而来,又可恨这长联一时半会难对得出来,这种感觉真是……真是让人难堪啊,不少官员都掩袖喝起酒来,暗骂西燕不厚道,也在暗中苦索下联。

太子上官如初、二皇子上官承佑、三皇子上官永平、五皇子上官长治也在考虑中,面色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一次国宴,这几个成年皇子都参加了,其中上官长治更是作为接待使团的副使,听到西燕使团的上联,感叹西燕出了能人之余,也在恼怒为什么之前没有接到这个消息,不然也不会一筹莫展了——诸皇子是幼承庭训不假,可是在这个喧闹场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在无法表现啊。

长泰帝见臣下还没对得上,气氛也有些凝重,脸色也有不豫,正想开口,忽听得有人念道:“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殉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写绮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附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原来是有人对出下联来了,再细一听那下联内容,明晃晃地打了西燕一巴掌:井底鸣娃,跳散猢狲,天下连一片云都不是你的啊,哪来的赶紧哪回去,抖什么威风!再一看,那人也学西燕使臣一样,挑衅地望了宫殿西边一眼,嘴里还十分有礼地说:“小技耳,承认承认。”脸色谦和从容,端的是翩翩君子。

“哄”的一声,大永官员笑了,自取其辱与人何尤?连长泰帝也颇为开心,连忙谦让说道才艺比试也是为了气氛,西燕人才面色好看些。沈华善也笑了,对沈则儒这个侄儿的表现很满意,国子监诸官员也面有得色:看来国子监也真能锻炼人的啊——原来那对出下联的人正是国子监主簿沈则儒。

司马真见此,也没有说什么,心知这个对联只能为难一下大永罢了,也没有过多计较,就说:“大永物化丰盛,我们使团一路过来,见识也增长不少。不过我们西燕也并不逊色,也有许多独特物什,此行也带来不少献给皇上。”

说罢,让人抬上一物,道这是西燕献给大永的礼物之一,也请诸位官员猜猜这个物什名唤什么,有何功用,就算是两国比试的第二题了。大永官员一看,只见那物件形如蹴鞠,却面生鳞片硬刺,细嗅起来还有一阵猫屎味道。

这个是什么东西?这个是一众大永官员的疑问,之前都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物什。在场的大永官员中,有不少也都去西燕游历过的,甚至还有的官员在西燕待过十几年,按理对西燕的物产虽不熟悉,却也是听说、见过不少的,但现在,都没有人认识此物。

见大永官员面面相觑,却回答不上来,司马真微微一笑,有终于扳回一局的感觉,看来大永所谓的见多识广,也不过如是啊。

“这物件名唤榴莲,是我大燕匠人新近发现的水果之一。”他笑着为大永官员解惑,还说道这物件闻着有臭,果肉吃起来却极味美,那鳞片果皮,也有药效,所以献给大永,以示两国交好之意。

这个臭玩意谁会想吃。这是大部分大永官员的想法,没有知道这个是什么物件,也没有所谓,不是还有一场比试吗。这样一想,他们的脸色就又平和起来。等他们听清西燕要和他们比试的第三场内容,平和的脸色立刻就绿了,这不坑人吗?

西燕提出的第三场比试,是比试骑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也因为马匹品种的原因,大永在骑术上面,一向比不上西燕,虽然这些年来大永发展草场、牧监,却始终还是差了西燕一点,这是两国人的共识了,现在西燕提出这个比试,不就正是揪着大永的短处吗?

虽然两国之间也不计较这一点输赢,不过真要是输了,面色也不好看,接下来商讨互市一事,底气也不会那么足。

长泰帝也在担心,不过本着输也不要太难看的想法,他正想令金吾卫领军荆刺来比试骑术,就听见有声音在说道:“父皇,请允许儿臣和西燕切磋切磋。”声音很温和却又很坚定,原来是五皇子上官长治在请求比试。

诸皇子的武艺骑射也有官员专门教导的,大永皇朝每年的春狩冬猎,皇子们也都上过场的,不过,比试能行吗?另外的几个皇子听了上官长治的请求,都反应不一。太子上官如初是没什么表示的,他自由体弱,对这些根本不敢兴趣,二皇子和三皇子想得就多了一点:要是让五弟胜出了,那就得不偿失了,于是都表示让荆刺前去比试为妥,万一五弟伤了输了那就不好看了等等。

可是上官长治还是异常坚决,并且说绝对不会让父皇失望的,等待长泰帝的决定。也不知长泰帝出于什么考虑,还是答应了让上官长治前去比试,还劝勉道首要安全输赢其次。

结果却出乎大永官员的意料之外,连西燕的使团也一下子不能相信,竟然是上官长治胜出。也不见上官长治如何的矫健惊人,胯下也只是一匹普通的大永军马,上官长治在驱马疾驰,那西燕的军马也在努力奔跑着,高大的身躯看着也不现疲态,却竟然追不上官长治的马匹,虽然也只是一点点,却还是比西燕的人马早了到达终点,大永官员虽不解,却也爆发出一种欢呼声,能在骑术上把西燕比下去,那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啊。

上官长治看着众官员和长泰帝满意的笑容,面上还是一径温润,心里暗暗想:果然多放几匹母马在使馆是对的啊,这许三思的办法还真是不错。

注::这是一副长联,出自成都崇丽阁,抄来用一用,叹服之。

第一百一十四章 谥号争论第四百零五章 偿恩第三百一十四章 垂死第两百五十一章 计成第八十二章 考第之危第一百二十五章 给容嫔送死人头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哪里去了?第四十九章 真相渐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理寺审讯第一百一十四章 谥号争论第七十六章 救应南图(二)第四百一十章 犯令当诛!第两百七十四章 登场第八十一章 蛰伏和危前第三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第一百四十一章 廷杖(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一战成名第三百六十三章 突袭韶县第四百八十章 兵临城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婚之喜第三百二十四章 再度入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思考班底第四百二十七章 疑心生暗鬼第一百九十九章 少女情怀第三百六十四章 埋伏第三百五十五章 私产第两百五十一章 计成第四百章 首乱第三百一十五章 寇色第四百一十九章 枯骨在下嫡长女 第四百四十一章 难得欢喜第五百五十五章 逼宫第一百九十一章 溪山俞氏第三百三十三章 新婚悸动第两百五十四章 妄动第三百五十三章 新君难测第四百章 首乱第五百二十九章 改制第三百五十六章 来了第五百零二章 抹黑第两百一十章 韬光养晦第四百五十九章 产子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一步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家的底气第两百五十七章 族令第两百六十二章 潜行第五百二十章 不臣第三百五十二章 山陵崩第三百六十三章 突袭韶县第三百一十七章 觉醒第三百零六章 平步第两百一十四章 冬至夜宴第五十一章 所谋为何第三百五十七章 南越一族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四百零七章 转运司之因第六十一章 开始热闹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弩威第一百三十八章 三日无大小第一百六十四章 玩完了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燕入侵(和氏璧加更)第五百三十四章 逼近京兆第二十章 如流处第两百三十章 乘云骓现世第五章 姨娘庶妹第三百一十八章 斗钱多第五十三章 出西燕记第一百八十六章 贵人谋第四百七十七章 后方努力 (和氏璧加)第三百四十八章 有别第九十七章 借一隅揽天下第九十五章 春闱今史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燕入侵(和氏璧加更)第一百七十五章 不祥第三百七十八章 征伐出第七十三章 太子妃第三百二十五章 他竟然死了第两百四十八章 两难第五百二十三章 顺势而为第五百一十二章 抗旨不遵第一百一十六章 神秘婢女第一百九十五章 奇怪的调令第两百零三章 大难临头第四百二十六章 钱财露白第一百七十四章 和亲使团第三百零三章 救彭第四百八十三章 天有哭第两百二十章 利器第四百一十九章 枯骨在下第四百七十章 岭南人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叔祖来了第二十八章 北疆之局第五十一章 所谋为何第三百九十四章 复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沈家尚主第两百七十五章 沈得善的压力第两百六十章 有戏看第四百九十三章 沈家大悲第三百二十六章 思考班底第五百五十六章 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