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章、各国实力对比

随着斐迪南的一声令下,原本从俄国运往欧洲大陆销售的粮食,就这么被保加利亚半道截留了下来。

不对,是买了下来!反正对毛熊来说粮食都是要卖的,卖给谁不是卖呢?只要保加利亚出的起钱,提前打道回府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欧洲会发生什么?还用想么?当然是粮价上涨啊!

保加利亚在加大储粮,其他国家也没闲着啊!

英国人是不慌不忙,仗着有皇家海军在,殖民地有的是粮食可以运过来,无非是运费高了一点儿,国际粮价上涨就上涨吧,价格高了大不了把殖民地粮食拿出来卖好了!

法国人也无所谓,本来就是粮食出口大国,涨价正好啊,可以大赚一笔!可惜现在不是赚钱的时候,不过没关系高卢鸡又不缺这点儿钱!

相比协约国都可以做到粮食自给自足,英国人本土粮食不够,但是殖民地上多呀,保加利亚是为了备战储粮,本来也是粮食出口国,只是出口量小。

同盟国就苦逼了,奥斯曼帝国自给自足还是可以做到的,至于粮食出口,他们的农业生产技术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就不用想了!

罗马尼亚和奥匈帝国还不错,都是主要欧洲的粮食出口国,不然斐迪南怀疑现在德国和意大利都要饿肚子了。

保加利亚的举动可是引起了连锁反应,英法都是很默契的限制粮食流入同盟国,俄国人的粮食又被保加利亚给截胡了。

光奥匈帝国和罗马尼亚的粮食,弥补德意两国的粮食不足还可以,要做战略储备就不够了,然后欧洲几个粮食出口国如:荷兰、丹麦、瑞典等都大赚了一笔。

不过这些都和斐迪南没有关系,这会儿他正带着一帮政要、参谋在分析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实力对比。

人口对比如下:(预估1914年各国人口)

同盟国方面:德国约6690万、奥匈帝国约5420万(加了塞尔维亚地区)、奥斯曼帝国约2100万(减去了移民、战争损失,历史上是2380万)、意大利约3510万、罗马尼亚685万、黑山王国126万(加了被主角驱逐的人口),总计:1.8531亿人口。

协约国方面:俄罗斯帝国约1.65亿(扣除了移民造成的人口减少)、大英帝国约4560万、法兰西共和国约3970万、保加利亚约2780万,总计:2.781亿人口。

很明显在人力上协约国占据了优势,比同盟国多出了九千多万人口,并且这还是在没有计算殖民地的前提下,否则光大英帝国殖民地人口就有四个多亿,双方在人力上根本就没法比。

经济方面,这些年保加利亚在爆产能,德国人也没闲着,同样采取了激进的手段爆产能。

……

从国民总收入上就可以看出来:

德国120亿美元

英国110亿美元

沙俄70亿美元

法国60亿美元

意大利40亿美元

保加利亚38亿美元

奥匈帝国30亿美元

美国137亿美元

日本20亿美元

备注:国民总收入不等于工业,这里面很多东西都是虚的,被推高的,理解不了看看股市就知道了。

综合国力排名:

1、英国

2、德国

3、法国

4、俄国

5、美国、奥匈

6、意大利、保加利亚

7、日本

8、民国

9、奥斯曼帝国

10、西班牙王国

不要绝对奇怪,当时美国人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不高,甚至还比不上意大利,军事力量列强末尾,综合评估自然不高了,把他们放在第五位都看在斐迪南多次强调经济的重要性上,否则美国人的排名还会忘后掉。

1910年,伦敦日报的一份各国综合实力排名中,美国就在欧洲几大列强之后,和日本并列排在在列强的末尾。在这个年代的欧洲人眼中,美国爆发户还没有什么地位!

1914年列强陆海军人员数量

俄国146.8万

法国96.7万

德国94.3万

奥匈帝国73.6万

英国63.9

意大利60.3万

保加利亚59.6万

奥斯曼帝国58.1万

日本30.6万

罗马尼亚20.1万

美国16.4万

黑山王国7.6万

各国所占世界工业生产比重:

美国31.8%

德国14.8%

英国13.6%

俄国8%

法国6%

奥匈帝国4.4%

保加利亚4.3%

意大利2.3%

日本1%

各国钢产量:

美国3180万吨

德国1760万吨

英国778万吨

俄国491万吨

法国468万吨

保加利亚262万吨

奥匈261万吨

意大利93万吨

日本 32万吨

各国煤产量:

美国5.3亿吨

沙俄3.6亿吨,

英国2.92亿吨,

德国2.772亿吨,

奥匈帝国5420万吨,

法国4080万吨

保加利亚3360万吨

日本1415万吨

意大利70万吨

……

一番对比下来,斐迪南发现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了人口、资源、海运这三个方面,远远不想网络专家胡扯的双方实力有多么悬殊!

实际上,现在军事实力协约国和同盟国非常的接近,主要是陆军方面,通过综合战绩评分参谋部还搞出了一份系数。

以欧洲各国陆军的战力平均水平为1计算:

德国1.8(当时公认的第一不解释)

法国1.6(世界前任第一)

保加利亚1.6(战绩两次巴尔干战争)

俄国1.2(欧洲压路机,远东表现的太糟糕扣分)

日本1.2(日俄战争)

黑山王国1.2(巴尔干战争)

奥匈帝国1.1(镇压塞尔维亚革命扣分)

奥斯曼帝国1.1(德国人训练的新式陆军)

罗马尼亚1(第二次巴尔干战争表现一般)

英国0.7(英布战争扣分)

美国0.7(美西战争扣分)

意大利0.5(埃塞俄比亚战争扣分)

好吧,参谋部完全是以战绩论的,还综合了军官指挥能力、士兵的作战意志、以及武器装备。

当然了,斐迪南知道这份排名是非常不靠谱的,起码英国人的排名不至于那么低,龙虾兵经过了布尔战争后,战斗力还是有很大的提高的。

并且,每个国家都有精锐和炮灰,如果拿精锐打对方的民兵,没准意大利人都可以压着德国人打,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正常情况下战场上的指挥官只要不傻,都不会拿民兵当主力用!

不过陆军综合战斗力排名,斐迪南认为还是很靠谱的:(以现役军队的数量、战斗力、装备进行综合估算进行排名的)

1、德国

2、俄国(人海战术在这个时代还是很牛的)

3、法国

4、保加利亚

5、奥匈帝国

6、英国

7、日本(装备太落后)

8、奥斯曼帝国

9、意大利(凭借装备和数量)

10、罗马尼亚

11、黑山王国

美国(不要指望那仅有的几万陆军有多强的战斗力)

相比之下,海军排名就要靠谱的多,直接按着军舰吨位来的,以弱胜强这种情况是建立在对手不在状态的情况下,或者是实力接近、运气逆天的前提下,否则海军这个技术军种之间决定战斗胜负的主要因素还是船!

毕竟用驱逐舰和无畏舰对决,不用考虑都知道结果!

总军舰吨位如下:

1、英国271万吨

2、德国130万吨

3、美国98万吨

4、法国90万吨

5、俄国71万吨

6、日本67万吨

7、意大利49万吨

8、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各自26万吨

当然了,实际上这个排名还有很大的误差,就是忽略了军舰的性能,比如俄国海军现在的吨位就很大,但是他们没有无畏舰,实际战斗力就应该在日本之后,甚至可能连意大利人都比不上。

按照总保密部的计划,战争一爆发保加利亚陆军要在一周之内扩充到一百五十万,半个月内扩充到二百万,才能够打奥匈帝国的一个措手不及,在战争初起拿下贝尔格莱德。

到时候就可以将组建炮灰部队派上去,和奥匈军队慢慢打消耗战;完成这一战略后,在向罗马尼亚发起进攻,夺下瓦拉几亚平原一劳永逸的解决战争持续下去,可能出现粮食问题。

完成这两项战略之后,才是进攻小亚细亚半岛,为保加利亚夺取足够的生存空间。

当然了,实际操作中这三项战略肯定是同时实施的,毕竟敌人又不是傻子,凭什么等着你去进攻?

只是一个侧重点的问题,相比贝尔格莱德其他两项战略目标的紧迫性肯定没有这么严重,毕竟时间拖长了奥匈帝国反应了过来,就成两国的大决战了!

而罗马尼亚和奥斯曼帝国既便是他们反应了过来,也要有实力啊?只要将战场放到了他们的要害上,两国就不得不和保加利亚决战!

斐迪南不希望过早和奥匈帝国决战,主要是怕提前让奥匈帝国完蛋了引起连锁反应,万一德国人来个临死反扑拖着保加利亚一起完蛋那就惨了。

相比之下锁住巴尔干门户按兵不动,只是去欺负一下黑山王国、罗马尼亚、奥斯曼帝国就要安全的多,同时也可以向盟友有个交代。

很明显,这份战略计划不是按军方的意图制定的,在军事上不是最优的选择,但是在政治上却是最符合保加利亚利益的!

这自然是斐迪南亲自干预的结果,如果从协约国的大局来考虑,保加利亚的第一选择就是直接击败奥匈帝国,和俄国联手先干掉他。

理论上面对俄、保两国的全力打击下,奥匈帝国是支撑不了多久的,就算是同盟国除了德国之外其他国家全力来援,也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一旦德国抽调主力增援奥匈帝国,同时三线作战,就算德国陆军再强也是做不到的,至少他们军队数量就不够!

毫无疑问,光防守西线没有两三百万军队在,威廉二世都要睡不着觉,英法手中别的不多,就是炮灰多!一旦防线出现了漏洞,英法是不介意牺牲几百万炮灰来赢得这场战争的!

这种情况下,德国人能够用在东线的军队就不多了,最多也就两三百万,如果只是一个方向对上保加利亚或者是俄国人还行;但是兵分两路,那就不一样了,即便是有同盟国军队配合也不行!

至于以一敌二,或者是以一敌三的事情,那是双方军队战斗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才可能发生的,显然这种情况并不存在。

……

军事上稳赢的战略,但是在政治上却是败笔,斐迪南可没有国际主义精神,协约国太过轻松的赢得这场战争,对保加利亚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一百零五章、发行债卷二十五章、注定了是输家的土耳其人六十六章、玫瑰精油与开发区一百五十七章、不甘寂寞的美国人五十二章、参战一百零五章、电影节第三十六章、到处都在玩密会一百一十八章、各方谋划第三十九章、准备后路三十一章、乱起四十章、劳工问题四十九章、走访第三十九章、准备后路九十七章、扩散十六章、财政赤字八十九章、波斯问题一百五十九章、准备爆海军七十章、策划六十七章、第十五章、登基一百零五章、发行债卷七十一章、第一阶段的落幕七十八章、德国版卧薪尝胆二十三章、俄国人的想法三十六章、临时内阁成立一百二十二章、开辟新战线一百二十七章、快到极限了十九章、新纪元一百一十三、开了挂的兵工厂六十六章、乱成一锅粥的巴尔干二十章、都是利益惹的祸一百五十八章、罗宾汉重出江湖一百三十七章、约翰牛的音波功六十一章、君士坦丁堡之恰塔耳贾九十七章、军事干部速成班七十三章、德国赖账了一百三十一章、合流八十六章、黑山王国建立一百六十章、威廉的准备七十八章、希腊人的野望一百三十七章、东南亚战略五十八章、人心向背七十一章、《俄保同盟》一三十五章、三月的债还的快(求订阅)一百三十章、黑幕初现第三十九章、准备后路三十五章、解散国会五十一章、立场第十九章、加税六十七章、不期而遇六十三章、制衡六十三章、斯巴达勇士再现五十五章、大国崛起六十五章、君士坦丁堡战役之苦战(加更——苏丹清帐)六十一章、君士坦丁堡之恰塔耳贾第十九章、入侵波兰九十七章、军事干部速成班一百四十六章、商议战略二十三章、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爆发说明第五章、苦逼的尼古拉二世五十四章、军事贷款一百零一章、国债第五章、经济危机又要来了一百零一章、联姻第十二章、传统的力量第八章、寻找黄金九十六章、订婚第五章、苦逼的尼古拉二世七十五章、劳动节于大扫除第九章、谢了三哥五十章、索布铁路通车第二十五章、宣战——报复?六十五章、论面子的重要性八十二、造谣九十章、大选落幕三十八章、外交七十七章、东线风云起六十七章、六十章、危机又来了七十七章、十年不动摇的国策一百零一章、联姻第十一章、发动一百零六章、发行债卷二一百三十九章、驱逐出境(加)第四十章、资本输出第六章、入场券?六十章、布局未来三十五章、海陆之争四十九章、陆军编制上说明八十七章、大选预热第十五章、德国人的努力第七章、制定战略一百四十六章、商议战略第二章、五年赶超法兰西——靠躺赢五十七章、可怕的猜测四十一章、引进劳工一百零三章、移民二十九章、半岛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