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腰斩左光斗

“你的学生史可法说你的肺肝皆铁石所铸造,嗯,这话说得倒是不。”

“有你冲我来便行,莫要为难我的学生”

“左大人放心,袁某办事一向公是公,私是私,既办的是你左光斗,就不会为难其他人。”

袁大海没有想过要为难史可法,因为这是一个让永远也下不了手的民族英雄。他再歹毒,也不敢动杀史可法的念头,无论将来史可法是否会成为的敌人,他都不会去杀他。

虽然决定做“坏人”,做“恶人”,做一个无情无义的“刽子手”,但袁大海的内心深处仍有着不可逾越的底线,若是越过这条底线,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就失去了理据支撑,完全变成了他在为的一己之利行事,这个显然是他无法接受的。

在这个年头,做好人是无法改变历史车轮的,所谓大恶即为大善,他不认为现在所做事情有多么卑劣,多么恶毒,多么泯灭人性,相反,他认为要想成功,要想挽救民族衰亡的命运,行些非人手段是有必要的。不过偶尔失招也是难免的,至少,左光斗不吃他这一套,这就使得酷刑姜二失去了意义,反而让他多少愧疚了下。

杀鸡吓不倒猴子,那就只能真的杀了猴子,否则,在猴子的眼中,你就是个笑话的存在。

……

“样,你想好了吗?生还是死可全在你一念之间了。”

问出这话之后,袁大海都有些后悔,因为他,左光斗的回答绝不可能是想要的,的问题倒有点自取其辱的意思。

“杀了我,你也活不了。”

左光斗的视线牢牢盯着袁大海,那种眼神让袁大海十分的不舒服,轻蔑之中带有不屑,不屑之中带有自信,好像他认定袁大海不敢杀,认定袁大海不会做“蠢事”一般。

让左光斗如此自信的原因只在于他,魏忠贤还没有那个胆量敢私下处决一个二品大员。而没有魏忠贤的发话,东厂这些阉贼的爪牙可能敢杀呢?除非他们不想活了。

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眼前这个番子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在他的眼里,不存在敢不敢的问题,只存在应不应做的考虑。

不过,即使左光斗袁大海真的会杀,怕他也断不会就此退缩,因为他坚信代表着公理与正义,代表着大明的未来,在这种“武装到牙齿”的信仰笼罩下,个人的生与死,名与利反而就不那么重要了。

对于左光斗的这种气节和理念,袁大海表示尊重,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左光斗身为东林党的骨干人物,他不可能意识到东林党对大明的危害,他更不可能意识到所蔑视、所憎恨的“阉党”会远比他们更加对国家有利。

所谓清流误国的教训历朝历代都有,然后人却每每以敢为谏臣、直言,清流言官为荣,只因为他们没有“大臣”之能,只因他们大多被名利所迷惑,看不到的所作所为对国家有危害。他们常说“以史为鉴”,但轮到时,却是两眼一瞎,明知故犯。直臣、谏臣对国家是好,但沉迷此道,却是大弊。当只会逞口舌之利的清流集团与大地主、大商人组成的士绅集团合流为污后,国家最大的祸害便产生了。

而东林党很明显就是这个祸害,他们立党的基义与成党之后的所作所为,表面上只是一个“争”字,实际上却是一个“利”字。说你是“邪党”,他是“小人”,想着法子鼓噪言论排挤非同党之人,难道当真是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

非也,非也他们拼命想取得政权,赶走那些不听他们的官员,原因只在于他们要利,他们要光明正大的通过国家的律令来使的集团更加壮大。

大明的财政在万历之前是以农业税收为主,而张居正改革的重点也正是税收,他将国家的赋税从依赖农业税转移为征收工商业的税收,从而减轻农民负担,更好的充实国库。因为大明的工商税相当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而这些商人所拥有的资本却是大明所有农民都及不上的。张居正的这个税收改革自然触动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团,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东林党横空出世了

张居正一死,东林党人就鼓噪朝廷废除征收工商税,万历心知继续征收微薄的农业税,不但国库不够用,而且农民也无法忍受。于是根本不被东林党人欺骗,他想方设法从江南的工商阶层收税。由于管理外库的的户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万历便把工商税收到内库。这就是所谓的万历贪财之迷,而实际上,万历三大征所用的钱,正是内库的工商税

万历死后,东林党人通过“梃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终于把持了朝政,于是他们马上逼迫泰昌废除各项工商税收。江南工商发达,却不用交税,而北方各省的农民贫弱,难以忍受高高的农业税收,一遇天灾更是食不果腹。而另一头,辽东战事吃紧,国库空虚,根本没银子来打仗,于是以魏忠贤为代表的,被东林党人蔑称为“阉党”的官员们开始想办法了,他们强烈要求东林党人代表的江南工商交税。结果仅仅两年,国库又开始又充足起来,而各地开始出现魏忠贤的生祠,务实的官员和那些日子好过了的百姓纷纷为“阉党”叫好。然而就在大明的国势和边事全都向着好的方向转进时,天启死了,不明真相的崇祯站在了东林党一边,结果东林党掌权后干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废除工商税,说“皇帝不与民争利”,如此一来,国家的税收堂而皇之的落到了他们的口袋

江南的赋税停收后,国库没有银子,辽东便缺饷,愈演愈烈,加上各层军官的层层盘剥,士兵拿到手的很少,士气及为低下。明军的将领天天写奏折要钱,崇祯一筹莫展。东林党则指责辽东军官指挥不当,作战不力,贪污军饷。他们是不肯把的银子拿出来贴补国家的,于是再三征收农业税,把农民压得喘不过气来,最后,官逼民反的李自成进了北京,崇祯无奈自杀,临死之前终于明白“文臣皆可杀”,可惜一切都晚了。清军随后又入关,中华民族的悲剧开始。

从后世而来的袁大海对这段历史和明亡的主要原因自然清楚,因此他便不能让东林党人得逞,不管天启死还是没死,他都要将东林党掐死,让他们只能在棺材里叫嚷“皇帝不与民争利”

在这个前提之下,东林党内的任何敢于反抗者就都必须要死,不管他们是否认识到的误,不管他们的出发点是,都要死。因为,只有死人才会真正的让利于民、让利于国。

左光斗气节值得钦佩,他的行为也的确有仁人志士之风,但可惜,道不同,不相为谋,要想大明这条船不沉,他这种仁人志士还是越少越好。

………….

“既然如此,咱们就没话好说的了。我说过要腰斩你,这话现在仍算数,我从来不会不算数。”

没有好说的了,再说下去也是浪费口舌,既然你坚持这么想,那我就证明给你看,我袁大海从来不会吓唬人

最后的顾虑远去后,袁大海准备杀人了,他扬声对门外叫道把抬进来吧”

“好”

门外传来钱恩的声音,很快,他便领着四个番子们吃力的抬进来一张铁制大刑台,重重的放在了左光斗的面前,刑台上还放有一把大斧头,磨得很是锋利。

袁大海原本是准备用铡刀铡死左光斗的,但可惜,钱恩找来找去都没有一把可以用来腰斩的铡刀,他找到的多是些切马料的小铡刀,铡个胳膊不成问题,但要是用来铡人的身体,几乎是难以办到的。而且,若真用那种绣迹斑斑的铡刀来铡左光斗,钱恩觉得这只能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变态折磨。他无法劝动袁大海,所以他便只能竭力帮助他完成,但是,出于对左光斗的尊重,他还是决定让他死得痛快些。那把宣花大斧头是他亲自磨利的,他,一斧头下去,左光斗的腰肢就会迅速断开,那样,死得也痛快些。

“你真敢杀本官?”

看到刑台和斧头,左光斗却突然开口了,他倒不是怕死,因为他,就是死了,的事业也会后继有人。他只是感到很意外,有些不可思议:难道这个番子真敢杀?

“你说呢。”

袁大海轻声笑了起来,他扭头看向那几个番子你们都出去,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进来”

“是,千户”

那几个番子好像巴不得能离开这里,一听命令,顿时如蒙大赦般全部退了出去。

袁大海朝钱恩示意了下,钱恩点了点头,走到左光斗面前,请道左大人,得麻烦你一下了”朝那刑台指了一指。

“看来你们是真的要杀我了,呵呵,却是难得,难得…”

左光斗十分配合,走到那刑台边仔细打量了一眼,便抬脚趴了上去。至于他说的“难得”指的是,怕只有他清楚。

袁大海见他这样,也不再多问一句,示意钱恩在前按着左的头,他则在后按着左的腿,用绳子将左光斗的身驱牢牢捆紧。

办好这一切后,袁大海将那宣花大斧拿在手中,他要亲自送左光斗上西天。对他而言,这也算是一种尊重的表示。

“左大人,我这斧头举起,一切可都晚了。”斧头高高举起后,袁大海鬼使神差的又多说了句。

“要杀便杀,何须多言?”

左光斗的声音很平静,没有颤抖,没有迟疑,一切就好像那么的自然。

轻叹口气,袁大海不再犹豫,大吼一声,猛地往左光斗的后腰劈去。斧头落下时,但听“噗嗤”一声响,一股鲜血狂喷出来,溅得他和钱恩满脸都是。

血,还是热的,溅在嘴角的血瞬间进了嘴巴,咸咸得,又腥腥的。

长出一口气,用大斧杀人,杀得还是左光斗,袁大海的心不能不揪着,斧头落下后,他没有感到轻松,反而感到更累。

当他用袖子拭去眼睛上的鲜血时,却惊讶的这一斧并没有把左光斗砍成两段,而是砍了半边,只见左光斗的那些肠子“哧溜哧溜”地窜出来,顺着刑台滑落到地上。

糟糕

左光斗的哀呼声让袁大海的心揪得紧紧的,他急忙伸手去拔斧,哪想刚才那一斧用力过猛,已将斧头深深的陷在左光斗的脊椎骨里。斧柄上又沾满血污,把根斧柄弄得如一条大泥鳅,抓一把滑溜溜,根本使不上劲。

左光斗两只手不停的挥舞着,两脚乱蹬着,惨叫声惊天动地。那种想死却死不了的痛苦让他再也保持不了风度,人的本能促使他拼命的叫喊,拼命的挣扎。

袁大海懵了,他不办了。毕竟,这是他第一次杀人,还是用这么残忍的手段杀人。

钱恩看到这种情景,忙拔出绣春刀,趋前一步,顺着袁大海劈开的缺口,咬牙,闭眼就是一刀下去,顿时,左光斗被斩成了两段。

袁大海面色苍白,呆若木鸡,怔怔的望着眼前断成两半的左光斗。

左光斗的后半截身体在那里抽搐着,没有大动作。可他那前半截身体却好像蜻蜓一样,去掉了后半截还能飞舞。只见他用双臂撑着刑台,硬是把半截身体立了起来,在台子上乱蹦哒。那些血,那些肠子,把袁大海的脚浸湿了,缠住了。

“鹰犬害我,鹰犬害我”

………

“样,好过些了么?”

“比先前好多了,气都顺得上来。”

“先前,应该让我来的。”

“我以为我能做到。”袁大海深深的叹了口气。

“他死得很痛苦。”钱恩的面色有些不忍。

袁大海坦诚道我没有想让他这么痛苦,没能一斧毙命,是我的失误。”

钱恩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你应该想到的,腰斩不是砍头,你我也不是没见过菜市口杀人,那腰斩之人的痛楚比起人头落地,不知要惨上多少。其实你要杀他,办法有很多,痛快的死法更有许多,但我不明白,你为偏偏要用这种折磨人的方式杀他。换作是我,我是下不了这个决定的。”

袁大海苦笑一声我也是一时气话,但是你,我向来是不食言的。当着他的面说要腰斩他,最后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杀了他,对他,对我,都不是好的选择。”

听了袁大海的话,钱恩叹了口气,沉默片刻,突然抬头盯着袁大海,淡淡道你这个世上有鬼吗?”不跳字。

“这个…”

袁大海不回答这个问题,换作以前,他会说不信,但是现在,他也不这个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如果说没有,那如何解释他出现在这个时代呢?如果说有,却为何从没见过呢?

这个问题很矛盾,答案或许根本不存在吧。

见袁大海难以回答,钱恩似笑非笑道左光斗死得这么惨,我真怕他变做厉鬼来找你报仇。”

“活着尚且不怕,还怕他鬼魂?”袁大海笑了,他不怕鬼,就算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鬼,他也要做一个“鬼见愁”。

“你是强颜欢笑吧,你怕,我看得出来。”钱恩的眼睛很毒,一眼便看出袁大海的笑容是虚伪的,他的内心深处隐藏着恐惧。

袁大海怔了怔,旋即摆了摆手算了,不说这些了。找人把他埋了吧。”

钱恩点了点头,问道你准备向督公复命?难道就这样告诉他,你把堂堂正二品的左都御史给腰斩了吗?”不跳字。

“不这样说,还能说。”袁大海无奈的一摊双手,“事实确是如此,我总不能说左光斗把给斩了吧。”

“你最好能够找到一个最合理的理由,我怕督公不会轻易饶你。左光斗毕竟是朝廷大员,眼下东林党又没垮,事情要是传出去,那可真是满城风雨尽冲你来了。”钱恩总是在为袁大海考虑最不利的方面。

“我,让我想想吧。”袁大海点了点头,从起,看了眼厂狱方向噢,对,该提审**星了。”

钱恩一愣?杀一个左都御史你觉得不够,还要把吏部尚书也给杀了?”

袁大海摇摇头不,我没想杀**星,这个人对咱们有用处。”

“有用处?”钱恩有些不明白。

袁大海解释道他和杨涟、叶向高不和,说不定能够说服他帮咱们一把。”

第226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九)第23章 仇人,不止一个第75章 黑狱(十六)第171章 内官监惨案第38章 千户发难第198章 我要做魏忠贤的女婿(上)第226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九)第50章 乌合之众第218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一)第82章 釜底抽薪第16章 当断则断第152章 血腥的内廷(二)第210章 你的就是我的第38章 千户发难大闹内阁上第13章 好一声“爹”第41章 黑旗箭队第31章 龌龊的翰林院第131章 炮打东林党第129章 东林点将录(下)第10章 辽东缺马第83章 贵妃名号第190章 大幕拉开(六)第27章 假夫妻 真合伙第13章 好一声“爹”第221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四)第214章 东林大财主(中)第19章 去找熊廷弼第111章 不杀此辈,不足以明纲纪第144章 五百刀斧手(一)第217章 罢了杨涟第180章 东林悲歌(二)第40章 叛我东厂 千刀万剐第71章 黑狱(十二)第25章 奇怪的逻辑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第194章 喜极生悲(中)第201章 人间正道是武夫(中)第230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三)第230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三)第48章 公公莫慌第75章 黑狱(十六)第107章 阮大铖又闹事了第188章 大幕拉开(四)第55章 借尔项上人头一用第193章 喜极生悲(上)第22章 春风得意太过早第83章 贵妃名号第219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二)坏得流油了第179章 东林悲歌(一)第209章 少年学士 黑头相公(下)第57章 黑旗进京(中)第59章 叶阁老来了第212章 又一个东林大佬走了第161章 血腥的内廷(十一)第141章 包围叶向高第189章 大幕拉开(五)第86章 天启第90章 公公放心第177章 放浪的女人(下)哪这么多废话第99章 镇压(上)第230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三)第131章 炮打东林党第135章 赵南星(上)第159章 血腥的内廷(九)第70章 黑狱(十一)第13章 好一声“爹”第65章 黑狱(六)第110章 独善其身第43章 南海子第151章 血腥的内廷(一)第160章 血腥的内廷(十)第81章 千岁也害怕第42章 再建黑旗第139章 人去屋空第194章 喜极生悲(中)第54章 阉狗害我第19章 去找熊廷弼第145章 五百刀斧手(二)打就打谁怕谁第171章 内官监惨案第13章 好一声“爹”第154章 血腥的内廷(四)第79章 袖手旁观第59章 叶阁老来了世间正道唯有大阉乎第204章 姑娘,你可别坑我第174章 太康伯张国纪第31章 龌龊的翰林院第17章 甘为鹰犬第193章 喜极生悲(上)第185章 大幕拉开(一)第10章 五虎崔呈秀第106章 老东西,死到临头还嘴硬!第36章 唐大傻子第34章 要圣旨 给圣旨第70章 黑狱(十一)第152章 血腥的内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