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血腥的内廷(二)

按大明制,这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都给事中、给事中们统称科员,而都察院和那两京十三道的监察御史们就是道,合起来便是科道,管的事情只有一个,那便是督查大明上至内阁下至地方府县的所有官吏。按理,这科道官权力如此之大,其本身的品级自然也应该高,否则何以震摄那些中央大员地方督抚呢。然而事实却是,整个大明朝的所有科道官的品级都很低,各科的都给事中也好,监察院的监察御史也好,大部都不过六七品,偶有几个五品的就了不得了。当然,都察院的左右都御史和副都御史们那是特例,他们的品级可高得很,三品有,二品也有,有的更可以下放地方,任一省督抚之职。比如前不久刚刚投靠魏忠贤,认其为干爹的崔呈秀便是领着右副都御史兼了淮扬巡抚一职的。再如东林党的另一大佬,已经过世的漕督李三才,也是担着都察院右都御史一职的。但除了这左右都御史外,科道官员绝大部分可以说都是小官了,用“芝麻绿豆”来形容他们的品级,怕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以小官弹劾大官,可是太祖皇帝别有匠心之举,自古等级森严,向来都是由上而下的监督,只有高官监督、制约下官,以贵制贱。而太祖皇帝却别出心裁,于百官之外,独设科道,“以卑临高”、“以小制大”、“内外相维”,有事可以直陈天子。“位卑”则因官小,所以爱惜前程的念头就小了,不会因为“高官厚禄”而有颇多顾忌,也不会像官场“老油条”那般处事。对违法乱纪姑息迁就,敷衍推诿,“权重”则因有能整饬吏治之威重,所以能充分发挥其监察作用。因此科道可不仅仅是拥有典论能力,那是在皇帝面前,在下边,科道官可是实权甚重,颇受地方官吏看重和忌惮。

自当今天启皇帝即位起,这科道便掌在了“三案”有功的东林党人手中,六科之中除了刑科,其余五科的都给事中都是东林党的人把持着,监察院的十三道御史们更是有九人出身东林,这左右都御史也由东林党的左光斗、杨涟等人把持,可以说,阉党对于科道的影响力几乎为零。因此,朝野的清议与民间的舆论也基本上是一边倒向东林,但凡朝中出了什么事与阉党扯上关系的,东林党人把持的科道在第一时间也总是将矛头对向魏忠贤,做到对人不对事的地步。阉党做得不好的他们骂,做得好的也骂,总之,这科道在东林党手中,原则就一条,那就是不问清红皂白,不问是非屈直的抹黑攻击阉党。

现在左光斗因为牵涉中书舍人汪文言的案子被东厂奉旨锁拿,但杨涟和高攀龙他们还在,所以这都察院仍是东林党的天下。那几个暗中与魏忠贤有勾通的御史们只能在暗地活动,明面上仍是不敢在都察院有任何抗衡东林党的举动的,否则,依着杨涟的行事性格,只怕不等魏忠贤搭救,他们便要卷起包袱走人了。

内廷之中魏忠贤听了袁大海建议,要以五百刀斧手来应对次日天启早朝,司礼掌印太监王体乾率人清理内奸时,都察院里也是忙得热火朝天,不过与前几日不同,这时的一干御史们人人脸上都有一股兴奋劲,准确说,在这帮东林党御史的脸上,洋溢出的是胜利的喜悦。

皇帝终于朝会了!

在等了三天后,这个让人激动的消息鼓舞着每一个人,甚至连平日不苟言笑的杨涟也偶尔发出了爽郎的笑声。

为国诛贼就在明日!

杨涟是发自内心的兴奋,皇上早朝的消息就好像久违的雨露一般,让他神情大振,叶向高讨好似的书信更让他志得意满。不过皇上虽然明日早朝了,自己可以当廷面君,直奏魏阉大逆,但杨涟仍不敢掉以轻心,在最初的喜悦和兴奋之后,他与高攀龙一起督促周宗建、李应升等人立即办公,写附议折的写附议折,写联名状的写联名状,到各科串连的串连,到王公大臣那通报的通报,实在没捞到事的也哪都别去,就呆在都察院里,随叫随到。

被胜利和希望冲得头脑发热的御史们好像上了发条的闹钟般,不停的出入着都察院,对外面监视他们的东厂番子们也不在害怕,甚至还耀武扬威般的从他们面前大摇大摆走过,不是摞句“鹰犬爪牙”就是骂声“无耻小人”,前后变化使得番子们也是忐忑不安,均不知出了什么事。

御史言官们的职务可以说很忙,也可以说很轻闲地很,这忙与不忙其实全看你是否用心政事,或者说,是否有事需要你。若是朝中无事,那两眼望去,天下一派清明太平,自然手中无事,这没事的日子不过是每日喝喝茶水混日子罢了。这要有了事,嘿,那可是人人带劲,勇往直前了。

为国诛贼是大事,为蒙冤入狱的左大人翻案也是大事,打击异党更是大事,在大是大非面前,东林党的那些年轻而不失干劲的御史言官们再一次充当了“正义”的先行者。

自宋以来,儒家最重礼法名教,而对于读书人来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大”。士人,尤其是算得上清流榜样的御史言官们,对于投靠魏忠贤这个太监,那简直就和妇人失节没什么分别,非逼不得已,很少有言官会选择去投靠一个太监,这也是为什么科道之中只有刑科都给事中是魏的人,而其余几科对魏不屑一顾的原因。

为了心中的理想和正义,为了明日的声名和清议,御史们都是卯足了劲要在明日与阉党大战一回了。一时间,都察院和杨涟也再次成为众人瞩目之所在,从消息传开起,连续多日门庭冷落的都察院又开始热闹起来。就连往常从来不至的吏部也开始有人来登门拜访了。

当魏大中不知道第几次代表杨涟送几员来访官员再次出到大门时,突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队人正向这边跑来,伴随着那些脚步声的是骚动的声音,闹哄哄的,在那几员官员诧异的注视中,他们发现冲都察院来的是一支奇怪的队伍,最前头的是一大群各式袍服的太监,而后面的则是几十个手里提着水火棍和镣铐的锦衣卫,跑在最前头的那个太监手中还拿着拘人的火签,嘻嘻哈哈地就奔了过来,人还未到,尖利的声音便传了过来:“哪个是周宗建,哪个是周宗建...”

第28章 大人很俊俏第149章 内廷大清洗(中)第92章 百官上疏第14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05章 叶向高的算盘第26章 奉圣夫人第80章 螳螂捕蝉第39章 利益瓜葛第65章 黑狱(六)第20章 东林误辽边第164章 御马监第202章 人间正道是武夫(下)第44章 武装太监第209章 少年学士 黑头相公(下)第22章 春风得意太过早第39章 利益瓜葛第26章 奉圣夫人第154章 血腥的内廷(四)第141章 包围叶向高第128章 东林点将录(上)第184章 东林悲歌(六)第8章 事与愿违第231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六)第21章 把水搅得再混些第143章 晴天霹雳第166章 借刀杀人第218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一)第240章 统统杀了第207章 东林狗咬狗(下)第206章 东林狗咬狗(中)第184章 东林悲歌(六)第98章 监生闹事第65章 黑狱(六)第207章 东林狗咬狗(下)第182章 东林悲歌(四)第222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五)第227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第216章 改换门面第148章 内廷大清洗(上)第143章 晴天霹雳第50章 乌合之众第103章 书生满地走,当官不如狗第39章 利益瓜葛第78章 刘瑾的教训第62章 黑狱(三)第170章 假仁假义第234章 无耻之徒(二)第91章 自作多情第57章 黑旗进京(中)第231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六)第133章 吾师肺腑,皆铁石所铸第238章 无耻之徒(六)第209章 少年学士 黑头相公(下)第7章 管事太监王启年第231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四)第148章 内廷大清洗(上)第155章 血腥的内廷(五)第225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八)第215章 东林大财主(下)第76章 大幕拉开第150章 内廷大清洗(下)第4章 定点敲诈我是一个恶人第174章 太康伯张国纪第49章 咱家成全你第87章 化凶为吉第162章 血腥的内廷(十二)第14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6章 黑旗进京(上)第201章 人间正道是武夫(中)第19章 去找熊廷弼第28章 大人很俊俏第190章 大幕拉开(六)第213章 东林大财主(上)第234章 无耻之徒(二)第230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三)第111章 不杀此辈,不足以明纲纪第25章 奇怪的逻辑第163章 血腥的内廷(十三)第165章 司御之争第61章 黑狱(二)第186章 大幕拉开(二)第10章 辽东缺马第88章 蓄势待发第195章 喜极生悲(下)第223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六)第223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六)第14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175章 放浪的女人(上)第142章 一人做事一人当第239章 无耻之徒(七)第196章 你不仁 我不义(上)第141章 包围叶向高第57章 黑旗进京(中)第206章 东林狗咬狗(中)第41章 黑旗箭队第236章 无耻之徒(四)第7章 管事太监王启年第32章 要报仇 入阉党第102章 依律处置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