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投魏公公去!

新的一周,请求读者收藏推荐支持!

天无绝人之处,袁大海相信上天总会给自己机会的,于其绞尽脑汁想些不切实际的主意,倒不如抱着一颗平常心等待机会的降临。就这样,袁大海与他的四名手下开始了他们的守门生涯。

安下心来守门后,袁大海发现,替魏忠贤看门也并不是一点价值也没有,因为每天傍晚时分,总会有一帮朝廷官员成群结队的来到魏府门前,通过他们的名贴与在府前紧张的交谈,袁大海捕捉到这样一个信息——东林党正在加紧对非东林官员的清洗,而最终的大清洗将由半个月后的京察完成,因为本次京察的主持者是吏部尚书赵南星。

赵南星,一个袁大海并不陌生的名字,这个人在东林党中的分量极重,是继顾宪成、李三才等人之后的另一东林大佬,影响力甚至连同为东林党人的首辅叶向高都远远不及。史载其为人嫉恶如仇,扶正抑邪,但在袁大海看来,他不过就是一个为了团体私利而弃大局不顾的愚蠢老头,至于他死后的那些身名,不过是徒子徒孙们妙笔生花的骗人把戏而已。

正是因为赵南星这种只顾小团体利益的东林官员,才最终导致东林的垮台。其实现在的东林党已经日薄西山了,对朝局的掌控远远不如两年前。天启元年和天启二年是东林党在朝中气势最盛的时候,那时有很多中间派官员乃至他党官员都有依附东林之意。如果东林党此时宽以待人,不难形成垄断朝廷的局面,更不会有后来被他们蔑称为“阉党”的反对派出现。

可是恰恰就在这么个局势大好的时候,东林党人却脑子发热,尤其是赵南星等人,他们妄想朝中皆为本党之众,眼里容不得其他官员,所以又开始重新追论“三案”,搞得是满城风雨,愣是将浙党党魁、已经七十多岁的方从哲指为“红丸案”中谋害泰昌帝的主谋!指其有“十罪三可杀”,尔后还指责相关涉案官员“大逆不道”、“罪不可胜诛”,统统是“邪党”!

如此做法自然是要将大明朝非东林的官员一网打尽,尽数逐出朝廷的!其险恶用心路人皆知,说他们是自私愚蠢到家是一点也不为过,然而让人可笑的是,这等明目张胆的排斥异己行为在他们东林党眼中却是正义的,是代表公理的,而这一基调又在他们充当汉奸的徒子徒孙乃至当事人笔下成了历史公论!每思及此,袁大海总是会轻轻的叹口气,暗道历史当真是个任人打扮的戏子…

在东林党如此强势的打压和排挤下,那些非东林的官员不能不寻找一个可以保护他们的人,而朝廷之中显然已经没有一个可以抗衡东林党的人,于是乎,他们的目光便投向了内廷,投向了那位刚被天启皇帝提升为司礼秉笔太监的魏忠贤魏公公。

当第一个投奔魏忠贤的官员成为马骨后,成百上千的官员便相继而至,从天启元年开始,投奔魏公公的这股大潮便一直没有停止过,因此便有了袁大海在魏府门前所看到的这一幕——这些拿着名贴来求见的官员显然都是来投奔“阉党”的。

袁大海偷偷调查过这些官员,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进士出身,有些人官声还极佳,只因没有依附东林党而受到他们的排挤,公允的说,这些个官员的办事能力一点也不弱于那些东林官员们,这也是为什么阉党执政后,大明的形势是向好的方面发展而不是恶化的根本原因。

随着京察日期的临近,每天来求见魏忠贤投门生贴的官员是越来越多,老百姓对朝廷中发生的一切自然是毫无兴趣,也没有那个嗅觉,但袁大海却知道这意味着暴风雨即将来临,而留给东林党的时间固然不多,留给自己的时间又何尝多呢!

急,袁大海急了,一天两天还好,几天一过,他就淡定不了了,因为到现在为止,他不仅没有见到过魏忠贤,甚至连阉党的核心成员都没见到一个。这怎么行?不能在魏忠贤对付东林党的这场政治斗争中捞取资本,他袁大海能改变历史?

但急也没有用,王启年就好像个幽灵般,总在人想不到的时候突然窜出来,这就使得袁大海根本不能离开魏府一步去私下活动,搞点黑材料在最后时刻来个“冒死拦轿”。

就在袁大海最无奈,最焦急时,一个并不显眼的人物出现却让他看到了希望

夜幕下,一顶轿子匆匆往东而行,轿中人不时掀起轿帘,催问轿夫到了没有,言语声中满是焦虑不安,但每次听到的回答都让他神情为之一滞,失望不已。

主人的焦急,轿夫们看在眼里,也听在耳中,但那司礼秉笔、提督东厂太监魏公公的府邸在东城,离这还有数里地,哪能说到就到了呢。

因赶得急,路上差点撞到一辆迎面而来的马车,好在那马车夫反应够快,一个急勒,这才没撞在一起。在那马车夫骂骂咧咧声中,这顶小轿好像急着赶去投胎般,不管不顾,停都不停,就又飞快的向前急奔着,惹得两侧行人诧异不已,不知道这轿中人这般着急为的是哪般。

对于轿中人而言,此趟求见魏公公却真的是投胎,因为这世上现今也只有魏公公一人能救得了自己,如果能蒙魏公公出手相救,那他就无异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

此人名叫崔呈秀,万历四十一年的进士,天启元年为御史,后又巡抚淮扬。自泰昌元年东林党得势后,其党羽便遍布朝中,霸占内阁,盘踞要津,任人唯亲,党同伐异,势力之盛,中外侧目,民间有“东林天下”之说。

因东林势大,朝中无人能敌,出于自保,崔呈秀便想投东林门下,遂于天启二年力荐“东林三杰”之一的李三才入阁,想以此来表明自己支持东林党的态度,好换取东林党人的接纳。不想却热脸贴到了冷屁股,东林党人、担任吏部尚书的赵南星压根就不待见他,把崔呈秀闹得是灰头土脸,颜面丧尽。

如此还不算,三天前,不知东林党人吃错了什么药,突然把矛头对准他,都御史高攀龙上折说他贪污受贿。廷议之时,吏部尚书赵南星、礼部尚书孙慎行、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等东林党人直接提议将崔呈秀发配充军,因首辅叶向高也是东林党人,所以朝中无人敢为崔呈秀说情,如此崔呈秀的命运便拍板而定了。很快宫中就下诏同意将崔呈秀革职,并听候审查。

事情一出,崔呈秀就知道大事不好,东林党人向来是党同伐异,从泰昌元年到现在,不知赶走了多少三党和没有依附他东林的官员,自己无党无依,也并未碍了他东林什么事,却要遭此横祸,他东林党人也未免是欺人太甚了!

士可忍,孰不可忍!说我崔呈秀贪污,难道你们东林党的一众“君子”屁股都干净吗?

呸!你不仁,我不义!既然你东林党要置我于死路,那我就投魏公公去!

第13章 好一声“爹”第84章 任容妃第209章 少年学士 黑头相公(下)第171章 内官监惨案第180章 东林悲歌(二)第32章 要报仇 入阉党第24章 诱导世间正道唯有大阉乎第10章 辽东缺马第212章 又一个东林大佬走了第241章 斩尽杀绝第139章 人去屋空第85章 怕什么?有我呢!第173章 天下事,东林不行(下)第219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二)第95章 都察院第197章 你不仁 我不义(下)第237章 无耻之徒(五)第110章 独善其身第131章 炮打东林党第220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三)第190章 大幕拉开(六)第64章 黑狱(五)第43章 南海子第233章 无耻之徒(一)第177章 放浪的女人(下)第69章 黑狱(十)第33章 四大档头第216章 改换门面第222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五)第68章 黑狱(九)第222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五)第59章 叶阁老来了第158章 血腥的内廷(八)第30章 大明官员好男风第25章 奇怪的逻辑第236章 无耻之徒(四)第2章 拿银子来第163章 血腥的内廷(十三)第3章 誓保阉党第95章 都察院第102章 依律处置便是第11章 公公英明第95章 都察院第164章 御马监第40章 叛我东厂 千刀万剐坏得流油了第180章 东林悲歌(二)第2章 拿银子来第40章 叛我东厂 千刀万剐第140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23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六)第209章 少年学士 黑头相公(下)第205章 东林狗咬狗(上)第82章 釜底抽薪第20章 东林误辽边第42章 再建黑旗第103章 东厂宣教司第215章 东林大财主(下)第102章 依律处置便是第93章 大事不妙第40章 叛我东厂 千刀万剐第178章 小魏爷爷第32章 要报仇 入阉党哪这么多废话大闹内阁上第65章 黑狱(六)第231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四)第102章 依律处置便是第167章 进了东厂,你才知厉害!第105章 廷杖第92章 百官上疏第103章 东厂宣教司第203章 我的志向是杀人第209章 少年学士 黑头相公(下)第135章 赵南星(上)第217章 罢了杨涟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第206章 东林狗咬狗(中)第66章 黑狱(七)第74章 黑狱(十五)第183章 东林悲歌(五)第136章 赵南星(下)第168章 暴风雨之夜第6章 愿为守门犬第102章 依律处置便是第11章 公公英明第231章 风卷残云 血洗东林(十六)第175章 放浪的女人(上)第63章 黑狱(四)第211章 大佬总是先行一步第111章 不杀此辈,不足以明纲纪第237章 无耻之徒(五)第15章 九千岁千岁第176章 放浪的女人(中)第241章 斩尽杀绝第241章 斩尽杀绝第163章 血腥的内廷(十三)第30章 大明官员好男风第187章 大幕拉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