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二 孔卿当真是孔夫子嫡传血脉?

郭鹏的话钻到孔羡的耳朵里,孔羡只觉得大脑一片混乱,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孔卿,你必须要知道。”

郭鹏没给孔羡什么反应过来的时间和机会,便开口道:“孤敬佩孔老夫子的勇气和担当,并且也觉得,只有做了和孔老夫子一样的事情,孤才配得上你孔氏的生祠。

天下大势到了这个地步,天下文治必然成为主流,战事不再成为主流,为了更好的发展文治,私学,已经不能满足孤的需要了,所以,孤要做孔老夫子做过的事情,变私学,为公学。”

“公……公学?”

孔羡一脸迷茫。

“对啊,公学,孔老夫子认为官学只为贵族子弟提供教育,而其他人则不能得到教育,这严重的不符合当时的天下大势。

他觉得不满,他认为每个人都该受教育,他认为应该有教无类,所以,他创办了孔氏私学,时至今日,华夏人口远远多于孔老夫子生活的时代。

治理好那么多人,就需要更多更多的官员,可是如今的私学,只为士人提供教育,连寒门子都只有在太学才能受教育,这不符合天下大势的发展。

当年,孔老夫子顺应时势,私学取代了官学,如今天下大势再变,需要更多的人受教育,所以,私学已经不符合孤的需要了,孤需要公学取代私学,培养更多的读书人。”

这样说着,郭鹏站起身子走到孔羡身边,弯腰把孔羡扶起来,然后握住了孔羡的手。

“孤所做的事情和孔老夫子所做的事情是一样的,孔夫子要是知道孤做了这样的事情,一定会鼓励孤,支持孤。

所以,孔氏作为孔夫子后人,也一定会支持孤,鼓励孤,绝对不会觉得孤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对吧?”

郭鹏满脸欣喜的看着一脸懵逼的孔羡。

孔羡眨了眨眼睛,大大的眼睛里充斥着大大的疑惑,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皇帝这是要把经文的施教权拿到官府手里,以此推动公学,让所有士子都能接受教育……包括那些寒门子对吧?

从而打破私学垄断精英教育的现状,重塑魏帝国的教育体系,改变一切。

如此,皇帝就真的做到了文治武功等重,不仅武功冠绝天下,这文治也是天下一绝。

后面几代皇帝多加宣传,想必也能把郭某人的文治武功推向顶峰,塑造成圣君一类的人物,成为魏帝国的一座丰碑。

皇帝真的要做曾经的孔子做过的事情?

真的要把私学变成公学?

这……

这和之前说好的不一样啊。

而且这样,不就是把掌握经典传承和解释权的士族们弄得十分尴尬了吗?

有了标点,天下人都知道书该怎么读该怎么理解,那还要这些家族私学干什么?

家族私学没了用处,怎么招揽门生,日后怎么在朝廷里发展势力寻求故吏,从而实现门生故吏遍天下的雄心壮志?

家族的根本利益就被剥夺掉了,就根本没有立身之本了,以后不还是任由皇帝搓扁搓圆?

这怎么能行?

孔羡刚要开口反对,但是一和皇帝对上视线,他忽然意识到,面前这位帝王,是一位空前强大的帝王。

他拥有强悍的军队,和敢于大开杀戒的底气,他很强,强到全天下都没有他的对手。

面对这样一位空前强大的帝王,他该怎么反对,才能让皇帝放弃这个想法,并且不要对他进行残酷的打击呢?

孔羡完全不敢保证自己能做到这一点。

感情刚才皇帝是给自己下了一个套让自己往里头钻?

孔羡满心都是懊悔。

懊悔自己为什么要把话说的那么满!

“孔卿,你不愿意帮助孤吗?”

眼看孔羡久久不语,皇帝再次开口发问,完全没有任何看起来要放过他的样子。

孔羡心里一紧。

“不……陛下,臣……臣以为,陛下此举是否过于重大,此等重大之事,是不是要三思而行,多做考虑?”

孔羡想要稍微委婉一点向皇帝表达自己不愿意的情绪。

可貌似皇帝并不是这样理解的。

郭某人就觉得孔羡是不愿意答应他。

“孤要做的事情,和孔老夫子所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也是为了让更多人沐浴教化,作为孔氏嫡传,孔卿难道不能理解孤和孔老夫子内心所想?孔卿当真是孔夫子嫡传血脉?如果是,怎么会连这种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孔羡悚然一惊。

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是在怀疑我不是孔氏嫡传血脉?还是说……

孔羡不敢继续往下想了,赶快说道:“陛下误会了,臣绝非不愿相助陛下,臣只是觉得……”

“没有只是。”

郭鹏看起来很生气的样子:“愿意还是不愿意,这是很明确的态度,孔卿,告诉孤,你是愿意帮助孤,不为一己之私,还是要顾念一己之私,从而违背先祖意愿?”

我家先祖什么时候有了这个意愿了啊!!!!!

孔羡低着头弯着腰弓着身,无声的怒吼着。

他不敢出声,更不敢对这郭鹏露出哪怕一点点的情绪波动,生怕自己的情绪波动会让郭鹏有借口做出点什么事情来。

这位皇帝要想对他做些什么事情,看起来应该是不难的。

他的地位本来就是这位皇帝给他的,孔氏内部当时还有一些不太服他的势力,但是因为皇帝的坚持,他才最终成为孔氏的代表。

可以说要是没有皇帝的支持,他的地位就保不住。

但是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说清楚的啊!

皇帝要拿走《毛诗》的全部所有权自己来用,不再给孔氏用,这……

孔羡脑门上全是汗,他一边擦着头上的汗,一边急促的呼吸着,感觉自己的身体被放在火上炙烤一般痛苦不已。

“臣……臣……”

“孔卿,孤知道这件事情对你来说很为难。”

皇帝忽然换了一种语重心长的语气:“舍小家为大家这种事情,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孤知道,但是孤也希望你知道,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你要是能推动此事办成,你必将青史留名。”

青史留名……

孔羡真的很想大声苦笑。

我要青史留名干什么哟,用实际利益去换青史留名,我……我……

“因为可以青史留名,所以袁卿和荀卿都已经答应了孤,要助孤一臂之力,眼下,易经和春秋经已然注定会标注上标点,公诸于世,让所有人都能学习,你觉得这样不好吗?”

孔羡大惊失色。

袁嗣和荀攸都答应了?

真的都答应了?

他们就没有想过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家族啊!家族啊!家族啊!

最重要的家族啊!

你们把家族放在什么地方了?

“然后,孤答应和他们结成儿女亲家,孤让孤之嫡次子迎娶袁氏女,又把孤之长女嫁给了荀氏子,他们很高兴,约定与孤携手共进,一同开创新的天下大势,孔卿,这样不好吗?”

孔羡愣在当场。

一千一百五十四 臣才疏学浅,竟不知有这等事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员啊五百一十五 阴沟里翻船五百九十七 合肥之战(中)一千五百五十一 诸葛亮只好收起心中的遗憾八百五十四 郭嘉入成都九百一十二 曹操需要心理平衡八十三 这是人间八百零四 荆州政变(上)一百五十一 悲壮的糜氏九百七十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六百零二 他的背后插着一支箭五百九十三 郭鹏的仁政一千一百八十 洛阳乱成了一锅粥六百四十五 篡位的科学流程(上)六百四十四 属于诸葛亮的美好未来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丝绸之路三百四十二 郭某人的心中酝酿着足以毁灭一切的风暴七百五十七 我这大汉贼的真实身份也是时候公诸天下了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买人心的极致,莫过于此九百四十二 纸张取代竹简的历史进程一千一百七十二 贵霜内乱二百一十七 徐荣溃败一千五百零三 刘健能活到现在真是不容易一百四十二 郭鹏要休假五百四十二 刘璋的小心思一千一百七十四 你们的婚事,为父已经决定好了四百零二 无比正确的道路二百零九 放飞自我的董卓九百六十 马远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某种商机七百五十五 吴国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一千一百四十七 尽管如此,他也不会停止继续战斗一千二百五十四 选择对你的帮助最大的一千零六十六 不能让诸葛亮把问题扩大化八十五 平定河北三百九十一 阎柔入弘农一百一十八 不择手段的前进四 曹嵩是个聪明人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战(下)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军大比武八十九 抵达南阳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欢诸葛亮喜欢极了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献纸不吐不快了一千一百八十一 简直就像个守财奴三百八十一 刘协再被擒一千一百五十六 大家,真是勤勉的演员啊一百五十一 悲壮的糜氏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一千二百零五 解决不了这群人,你就别当太子了!一百六十九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千三百一十六 这是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看到郭鹏在私下里流泪一千三百八十四 让子弹飞一会儿一千一百九十九 权宜之计,不足以为万世法四百六十 他们没有自知之明三百零四 来自忠臣良将郭某人的背刺七百四十四 我们回天无力啊!一千四百零四 他决定用女人来笼络这群精锐善战的战士们一千四百八十四 他只能做人手中刀,不能做执刀人一千二百零三 尽管那一天或许早已换了人间一千零三十一 贵霜来使六百五十八 夸官七百六十五 郭某人对史书的记载进行了专业性的指导二百六十四 双袁争霸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间就不能相比较六百 你要是死了,我活着还做什么?二百三十三 韩馥无法生存九百六十三 辛毗立刻爆发出了无穷无尽的行动力一千二百九十四 主动权还给他们,两边不得罪一千三百零六 辛毗并不喜欢一掷千金三百五十三 陶谦一直很有危机感四百七十一 愧为男儿三百九十二 贾诩的忧虑六百六十八 刘璋和刘表还是有利用价值的六百六十一 郭鹏并不想看到一个光明顶的诸葛亮一千五百四十九 承志的太子妃,绝不会是子脩之女七百九十一 郭某人是一个精致的皇帝一千五百五十 郭鹏还是那个大忽悠一千二百零八 读书改变命运一千一百五十一 并不荒凉的凉州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八百二十二 魏国最可怕的地方不是强悍的武力五百零八 陶谦死了二百八十四 再不遏制,就晚了二百三十四 荀彧要去青州一百一十四 孙坚相当有远见一千四百四十九 崩溃的安息帝国二百二十 讨董联盟的存在就像一个笑话一般一千三百一十六 这是他有记忆以来,第一次看到郭鹏在私下里流泪四百八十九 世上英才何其多,怎能不为我所用一千一百二十七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一千一百三十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八百九十七 他们对未来充满向往八百零六 荆益内战四百一十一 大决战(上)七百四十三 他们无耻的笑容映衬着新时代的曙光七百九十三 刘表的愤怒九百六十九 重设西域都护府一千三百六十三 孔子和墨子将成为中华文化庙堂之中的文理二圣一千二百四十六 郭鹏也有不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