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终于要出手了

郭鹏的态度让一些官员感到迷茫,也让一些官员觉得皇帝是故弄玄虚实则已经准备妥协。

于是又有一批人加入了反抗的队列之中。

他们公开发表言论说反对许靖的提案,要求皇帝罢免许靖,停止对察举举士的调查,重开察举。

没过多久,大约是九月初八开始,就有距离洛阳比较近的地方的地方郡守开始上表。

他们表示自己对许靖的提案表示严重关切,他们希望皇帝陛下不要被佞臣蒙蔽,要坚持最开始的态度。

他们认为察举是祖宗成法,是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骤然废除,采用什么奇怪的科举,这完全是许靖的异想天开。

他们攻击许靖是个背弃旧主不忠不义之辈,应当被罢黜,甚至被诛杀,怎么可以窃居礼部尚书的高位呢?

一批士人出身的地方郡守开始对这件事情做出了反应。

他们也纷纷感觉到了科举制度对他们的巨大杀伤力,决定坚决反对。

同时,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正在洛阳发生的士人联合反抗运动,感到非常激动。

他们觉得一直以来面对皇权都在步步退让的士人们终于挺直了腰杆子,第一次正面硬刚皇权,表现出了绝不退让的态度。

这是一件好事,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好事。

士人应当勇敢的站出来对抗皇权,限制皇权,把邪恶的皇权关进笼子里!

只有把皇权关进笼子里,他们的权力才能得到彰显,他们才能取代皇权,成为这个国家真正的主人,肆意妄为,为所欲为。

所以皇权必须要被限制,自魏帝国建国以来皇帝越来越强大的权力,就要在这一波被彻底限制住!

危机危机,有危才有机!

坚持住啊!

以洛阳为中心,消息传递所到之处的士人郡守们纷纷感觉到这是一个莫大的机遇。

除了少数士人郡守感到情况不太对劲。

他们觉得皇帝的反应不够强烈,可能留有后手,又考虑到和皇帝的关系以及自己的未来,从而犹豫不决。

但是更多的士人郡守还是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上表请求皇帝顾念民心,念及广大士人的心声,停止这种危险的行为。

外部的支持传达到了洛阳之后,洛阳城内的反抗行动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

为了更好的进行统筹运动,魏深、屈楚、齐远、马邈等人商定,推举了名声更大地位更高的、五大国法家族里唯一一个没有和皇族结亲的桓氏家族作为领导者。

他们共同推举桓典担任他们的领导者,领导他们对抗皇权,与皇帝对话。

三大诉求——

其一,罢免许靖,并且诛杀许靖这个祸国殃民的“老贼”。

其二,停止变动察举制度,一切恢复原样。

其三,停止审查察举举士,已经查出有问题的不管,没问题的必须全部保留。

一个都不能少。

少一个咱们都不会停止这种全方位的对抗,咱们倒要看看国家机器无法运转下去的话,慌的是我们还是你皇帝。

桓典其实相当犹豫,之前那件事情发生以后,他是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子之外的,什么事情都后人一步才知道,也因此他特别的惶恐不安。

现在面对这种事情,他更加不安了。

他本能地感觉到他不能干这个什么领导,不能带着士人们去找皇帝要权,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挑战皇权,一旦激怒了郭鹏……

郭鹏有多在意权力,桓典是明白的。

郭鹏的武力有多强,他也是知道的。

他并不想当典型。

他本能的存在着对皇权的恐惧,对那位威望至高无上的皇帝十分恐惧。

这件事情上,他本来是想当缩头乌龟的,可是眼看这家族中越来越多人被激励的嗷嗷直叫,他根本无法控制桓氏族人加入到抗议大军之中。

最后无可奈何之下,桓典被迫答应大家担任这个领导人的角色,代替大家向皇帝递交请愿书,稍微约束一下士人们的过激行动,请皇帝陛下答应他们的诉求。

答应了,一切恢复原样。

不答应,他们还将继续罢工,罢课罢学,甚至还会进一步冲击洛阳的日常秩序,比如操控家族产业进行罢市之类的。

很好,抗争的本领他们倒是无师自通一学就会,罢课罢市罢工这三罢都给折腾出来了。

得到桓典递上来的请愿书之后,郭鹏哈哈大笑,感觉时机差不多了,便宣布召开御前扩大会议。

这场会议,朝中主要部门的主要领导全部参与,侍郎以上包括侍郎级别的官员全部参与。

会议内容很简单。

郭鹏以皇帝的身份要求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向外发表自己的言论,支持许靖提出的【废察举、立科举】的政策,表明自己的态度,并且号召参加抗议行动的官员们立刻回来工作。

如果不回来,后果真的很严重,是说真的,真的很严重。

有的官员重重地松了口气,意识到皇帝终于要出手了。

有的官员则心中一紧,意识到皇帝要出手了。

只是他们不太明白,皇帝为什么现在才出手。

但是毫无疑问,许靖就是为皇帝冲锋在前的马仔,这一切都是皇帝要求的。

面对士人们的要求,素来擅长妥协的皇帝陛下这一次决不妥协,完全和士人反着来,看来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

高官显贵们的情绪非常复杂。

但是,这并不妨碍寒门出身的朝中大员们立刻对外发表言论,支持许靖,支持【废察举,立科举】的政策,旗帜鲜明的表态支持。

寒门官员以曹操为首,对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言论,并且号召所有官员立刻回来工作,停止和那些闹事的士子混在一起,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士人官员的情况较为复杂。

但是以郭嘉、戏忠、田丰、程昱、郭鸿等人为首的一批人依然毫不犹豫的站在了皇帝这边。

他们果断对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示了对许靖的绝对支持。

身为皇亲国戚,或者皇帝亲族,又或者关系非常不一般,他们绝对不会怀疑皇帝会忽视他们的利益,就算举办了科举,他们也有利益保障。

所以他们并不犹豫,也不担心。

四大家,孔羡,袁嗣,荀攸,还有贾逵,终于也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没有提起此前的流言,只说自己绝对支持科举。

这些人的矛盾和最终选边站一直都在郭某人的预料之中。

就如同之前的每一次变革,他们每一次都没有真正的倒下,没有真正成为被淘汰的那些人,反而还能得到一些利益。

变察举为科举,对于他们这些已经占居高位的人来说,或许并不是什么坏事。

而要是反对皇帝陛下……

简直不敢想象他们会遭遇什么样的对待。

就算皇帝最终妥协了,那么还没等皇帝妥协,他们就会被皇帝干掉。

得利的是其他人,而不是他们,他们要奉献自己为别人铺路。

傻子才干!

剩下来一批官僚们是正统士人出身,但是身为郭鹏的故吏、亲信,被他一手提把起来,且占据朝廷高位,拥有权力,舍不得这一切。

一方面是和士人群体做切割,从此以后被视作士人的叛徒,会失去察举制度下获得的利益。

但是另一方面,要是不遵守皇帝的命令,胜负未可知的前提下,却一定会失去现有的权力、地位。

真的舍不得,完全舍不得。

更关键的是他们不知道士人的抗争会不会胜利,尤其是在皇帝表态决不妥协甚至还要反着来的前提下。

皇帝一直都在胜利,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他一直都在胜利。

是的,皇帝仿佛永远都在胜利,只要他能做到的,他都一定会做到。

是现在抛弃一切反对他,面对一个很大可能会最终失败的结局,还是背弃士人同僚,选择彻底支持皇帝,却会失去身为士人的特权?

在这个两难的抉择之中,吏部尚书张昭第一个做出了选择。

他公开对外宣布支持许靖的策略,支持【废察举,立科举】,认为察举制度已经失败,是时候选用新的制度来代替察举制度了。

许靖提出的脱胎于论才大典的科举制度是一个具备可行性的制度,这个制度一旦确立,必将给魏帝国带来全新的未来。

紧随张昭之后,枣祗、王粲两人联名对外发表言论。

他们表态支持许靖的政策,认为察举制度走到现在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一场察举五分之三的废弃率,这足以证明察举察出来的都是些废物。

这个时候如果还不废除察举选择更加具备可行性的科举,那么完全就是在把魏帝国的基业不当回事,等同于在造反。

这个声明就比张昭的更有气势一点了。

枣祗和王粲发表了言论之后,外交部尚书辛毗、刑部尚书郭议、兵部尚书董昭也联合起来对外发表言论。

他们也认为察举制度已经失败,现在实施后选择新的制度来取代失败的制度了。

许靖虽然私德有缺,但是公德不缺,他的提议是一片公心,不应该遭到如此恶毒的咒骂和诽谤,他们不仅支持许靖,还要求揪出那些恶意诽谤许靖的人严惩。

这就比枣祗和王粲的声明更有威慑力一点。

尚书台、御史台和参谋台的大佬们终于做出了完全的表态,整个决策圈子并没有如同外界人士所预料的那样出现了剧烈的变动。

他们还集体呼吁这些正在参加抗议的官员们立刻回到岗位上,抗议的士子立刻回到学堂中。

否则后果真的很严重。

上面大佬们做出了该有的态度,剩下侍郎级别官员也一样。

他们当中除了少数打一开始就支持科举的,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态度从原先的动摇到现在的大彻大悟。

不仅果断抛弃了前来邀请游说他们一起反对科举的士人同僚,还纷纷公开对外发表言论,表态他们支持许靖的意见。

这一级别官员们的态度也逐渐明朗起来,大部分已经果断投入了皇帝的怀抱。

这样的变故发生在短短的两天之内。

皇帝并未众叛亲离,而是统一了决策圈子的思想。

决策圈子里的那些士人官员都支持了许靖的这个科举制度。

这样的表态进一步冲击了中层官僚们的圈子,中上级的官僚们纷纷动摇,开始向皇权靠拢。

尚书级别和侍郎级别的官员基本上都站在了皇帝那边。

这对于外界正在进行剧烈抗议的士人们毫无疑问是当头一棒沉重一击。

一千五百五十 郭鹏还是那个大忽悠一千二百一十二 程昱的第一刀一千零六十七 诸葛亮很有想法一百五十九 浪荡子郭嘉一千零二十二 酒肆的出现六百九十九 陛下会永远都高兴和幸福的一千四百八十五 何止一个司马懿呢?四百三十二 陆勉真的有问题一千一百一十五 法正想去洛阳一千一百八十一 简直就像个守财奴一千二百二十七 庞统忽然明白了一切一千五百五十四 帝国战车还在前进,但也并非毫无波折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间就不能相比较一百零九 以权谋私的郭某人一千一百一十九 封狼居胥(下)一千二百五十一 天子永远都不会犯错三百二十四 真实的谎言二百八十四 再不遏制,就晚了二百六十六 郭鹏理政(上)六十八 形势逆转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难逃一百二十 汉室于我有何恩义四百九十四 讨伐鲜卑人是上策三百四十三 好处我拿,黑锅你背六百三十四 刘表表示自己很慌一千二百六十 士燮犯了郭鹏最大的忌讳六 你曹孟德毫无疑问是个奸贼一千三百四十三 我会带你一起走四十六 颍川郭郎五百五十七 陆议得出了结论三百四十五 在下渔阳田豫一千一百四十四 别忘记自己一路是怎么走来的三百五十八 小小的问题六百九十九 陛下会永远都高兴和幸福的八百七十三 郭某人的经济手段一千零七十二 仲达,你这样的人我是很欣赏的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难逃一百一十三 张飞办不到一千零六十 你仔细捋一捋这其中的关节五百 直捣王庭一百五十三 拜访枣祗五百零八 陶谦死了一百九十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千一百九十四 皇帝居心不良二百八十 郭鹏想麻烦吕布做一次拆迁办主任一千一百九十三 不要挑战下一次的可能性八百四十四 陛下若要问罪,吴某一力承担!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一千零四十八 西域联合军三百一十三 不把袁绍当作生死大敌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觉得郭鹏好陌生六百三十四 刘表表示自己很慌一千一百三十 郭瑾正在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七百四十七 魏延生擒孙权三百一十五 公孙瓒的终末三百一十二 万事离不开数学八百七十一 征伐辽东八百四十一 天火焚城六百三十一 刘璋只能向南看一千一百五十四 这种人,见一个干掉一个六百五十一 不读经典,却读《九章算术》一千三百二十七 真是好生的慷慨!好生的大方!八百六十八 一曲蜀舞迎刘璋一百八十九 老董觉得自己的血压有点高一千三百五十七 我做梦都想做一个昏君、暴君八十四 子凤之才,我不及也三百五十六 袁术的麻烦有很多二百二十三 于是,孙坚赢了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忧虑一千五百零四 郭瑾感到十分忧虑二百二十一 堂堂汉臣,怎能与汉贼同流合污九百五十八 跨越数百年的恐惧二百九十五 袁本初欺人太甚三百六十七 郭鹏征粮一千一百七十六 你是一个很好的皇帝三百一十九 这一回,我赢定了二十六 郭鹏有极强的目的性三百一十 准备出兵的郭某人九百七十七 陛下要的是整个西域变成州七百六十 天降祥瑞启示录七百七十七 刘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大玩家三百三十七 赢了做人,输了就是一条死狗!二百六十七 郭鹏理政(下)五百二十一 段煨之死一千二百七十八 新任交州刺史满宠一千一百三十二 他知道他对魏帝国有绝对控股权七百 无我一百四十五 短暂的重聚四百六十七 休想在我面前拦住我的脚步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尴尬处境九百五十七 探索之路的尽头,就是无穷无尽的宝藏一千一百八十八 不要和郭某人作对一千一百四十八 西域的斗富浪潮七百一十一 诸葛亮开始决定要减肥一千零三十六 他们拿出来的金银实在是太多了一千四百六十六 司马懿忧心忡忡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鹏的许可,难楼就更加开心了四百八十九 世上英才何其多,怎能不为我所用七百零六 古典式逼婚一千二百零五 解决不了这群人,你就别当太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