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一十一 士人们对此眉头紧锁

郭鹏在参谋台表达了自己要召开武举的想法和决定。

“科举考试不能只有文举,也要有武举,我魏固然重视国家治理,但是我魏之所以能立国,多仰赖军务,军务自然是重中之重,为此,孤才设立了首阳山讲武堂。

但是首阳山讲武堂只面对军中优秀士兵,选拔面较为狭窄,与文举多有不同,且没有相关的考试制度,以选拔优秀的军事人才,这不利于我魏军事的长远发展。

所以,孤决定在文举之外,另设武举,一样面向全国所有子民,扩大首阳山讲武堂的办学规模,扩招学生,然后可以参加武举,以便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郭鹏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参谋官们和军队的将领们面面相觑,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皇帝要把关于考试的改革扩大到军事层面。

不过相对于文化方面,郭鹏在军事层面的权力就要大的太多了。

基本上说什么办什么,所以搞武举的事情和扩大办学的事情基本上没什么异议。

“你们没什么意见就好,关于武举和扩大办学,我也有不少想法,咱们一起商议一下。”

郭某人觉得不能只有武举而没有武学,也不能没有武学而只有武举,培养军事人才这方面,国家必须要大力投入,全力扶持才行。

而且不能说文举和武举谁更高贵。

曹洪就提出了这个看法。

“陛下,办武举这种事情咱们自然没什么不乐意的,但是该说不说,这武举的地位和文举的地位,可不能有什么区别,这些年,那些腐儒可没少拿我们这些武人不当回事儿。”

曹洪在这方面说话很直,所以参谋台里的不少参谋都表示不太高兴。

但是他们现在也不敢说什么,大部分都出身士人家庭的参谋台的参谋们在之前的事件中也有二十多人不顾劝阻的参与进去,被郭鹏严厉惩处,直接砍了脑袋。

参谋台只负责军事,不准涉政,更何况是这种敏感的事情。

必须要狠狠的杀一杀参谋台的不良风气,把他们的这种势头给干脆的砍掉。

砍掉以后,参谋台的参谋们老实多了,也不敢多说什么。

郭鹏已然把参谋这一方面的事情划归到军事层面,和政治分离开来,所以不仅军事将领参加武举,参谋人才也要参加武举来选拔。

首阳山讲武堂不仅培养军事将领,也要培养参谋人才,双管齐下,所以武举选拔出来的人,这文化素养还真不一定比文举差到哪里去。

所以对于曹洪的疑惑,郭鹏给予了明确的回应。

“这一点,你们都可以放心,文举有御街夸官,武举也有,文举和武举都属于科举考试的范畴,所以文举和武举一起进行,一起选拔人才,一起接受表彰,不分高下,朝廷一样重视。”

得到了郭鹏的明确回应,军队将领们就觉得很满意。

然后就开始商讨该如何制定武举考试的规矩。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讨论着讨论着,就谈论出了一个初步的规范出来。

比如不能只考一场,要考好几场。

军事人才,自身的身体素质肯定要过得去,所以这初场要测试武艺,内容包括马弓、步弓及长刀劈砍、长矛突刺和赤手空拳肉搏等项目。

二场考试则测试军阵、攻坚、夜袭等各类战术战法。

三场考试是笔试,各自论述自己对兵法、天文、地理等情况对战争的影响和自己的应对策略之类的。

最后三场考试综合评断,计算总分,根据总分择优录取。

分数高的可以录取,分数低的就没办法录取,继续等待来年下一场考试,就那么简单。

扩大招生之后,首阳山讲武堂毕业的学生数量也要大大增加,引入淘汰机制增强竞争性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此,郭某人毫不含糊。

皇帝都发话了,底下人再怎么讨论结果也都是一样的,所以大家干脆就不讨论大方向,开始对一些细节上的东西进行商量。

郭鹏的习惯,把细节扣到极致,只要我把细节做的足够好,你违反规则的难度就越大,每发现一个,我还能填补一个,那效率就相当高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朝堂上开始对科举考试展开了热烈的议论和商讨。

寒门官员和黎庶官员的讨论热度尤其之大,大家都在商讨这样的科举考试能选拔出什么样的人才来。

人数占比大大下降的士人官员们则显得忧心忡忡。

他们当然很少关注武举,主要把精力集中在文举。

本想着利用考试内容把持名额,以此继续增加士人官员的数量,可谁曾想,皇帝居然引入了那么多考试的不同内容。

又是农业,又是灾害,又是数学,甚至还有身体素质之类的。

这对于士人官员来说,难度颇大。

乐意习武的士人自然有,喜欢击剑的不在少数,可是,总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让他们去通过身体素质测试……

毫无疑问,草创之际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各方面的人物都占不到便宜。

无论是士人还是寒门还是黎庶。

大家都没有什么准备的时间,要想真的占据优势,是需要准备时间和专门专向辅导的。

要突击学习农业,学习算数,学习灾害防治的知识,还要锻炼身体。

郭鹏提出一个要求,即身体素质测试摆在文举笔试之前,必须要通过身体素质考试才能参加笔试,否则就不准参加考试。

这可比其他什么规定要强悍多了。

身体不达标都不让你考试,想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们必然要在这方面多加注意,否则不管书读的多好,考试都无法参加,那又有什么用?

除了这方面之外,郭鹏也要对文举考试的内容多加规定。

经义方面当然士人子弟占优势,可是其他方面的分数占比也不会低。

按照郭鹏的那个意思,显然不会允许经义考试占据整个卷面分数的绝大部分,肯定是要平衡的。

除了经义之外,肯定还会加入一些其他的内容,和农业有关的,和算术有关之类的。

而且这才是第一场,皇帝还要考第二场第三场。

要考天文地理,因为有人提出天文气象之类的知识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意义,地方官员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就是确保农业生产,所以这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

要考策论,卷面上给出一个或两个政治议题,或是皇帝新想出来的,或是朝廷拖延已久不能决策的,让参加考试的学子们予以回答。

也要考自由行文,交给考生自由发挥,自己想写什么文章就写什么文章,写一写对国家未来的展望,对朝廷的期待之类的,但是注意,一定要用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的不对还要扣分。

其他还有些七七八八的,揉碎了加进三场考试中。

三场考试加在一起综合判分,经义方面的分数比重自然会大大降低,无法占据绝对的主导位置,这对士人非常不利。

洛阳大灾变之后幸存下来的士人们对此眉头紧锁。

二百六十一 袁绍可不会做宋襄公一千三百二十五 郭嘉入宫一千零九十三 天降猛男郭子凤五十七 送上门的唐周四百四十八 这笔生意在桥蕤看来非常值当七百二十二 郭魏的国策一千一百四十九 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时代的第一声六百二十六 庞羲这是要把吴懿往死里坑八百九十二 公孙度的最后努力三百四十 郭某人满脸都是森寒的杀意四百四十五 一切都会变得和过去不一样一千零三十六 他们拿出来的金银实在是太多了一千一百六十六 郭子凤做不得,皇帝做得九十五 郭鹏的准备行动六百二十一 庞将军愿为先驱,为魏公血战沙场,九死不悔五百二十二 天子丧命一千三百八十六 赵云的奏表(上)八百一十八 刘琮北上洛阳五百五十七 陆议得出了结论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五百九十九 公瑾,我们输了吗?六百一十 你还会做孙伯符的挚友吗?二十八 拿捏有道的蔡邕一百二十四 叛乱爆发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马懿与毛玠二十四 难怪孟德看得起你一百一十九 我师兄死了?七百八十四 尚书台大改三百零一 郭某人没有情怀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辞职一千一百六十三 郭某人的三步走九百三十二 郭某人要办军校五百六十 碾碎你八百二十六 大一统才是正统!一千五百一十五 我已经不坐在那张皇位上了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风了三百三十四 难楼请战一 卧冰求鲤2.0(上)九百五十九 联合商队西出玉门关七百五十四 郭子凤,我怎能眼睁睁看着你篡夺汉室江山三百六十三 幸亏世人不识字六百一十 你还会做孙伯符的挚友吗?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欢诸葛亮喜欢极了一千零一十七 所以许靖真的很好用一千二百七十四 六百里加急五百八十二 孙吴的立国之战八百三十 入蜀之路且艰且险三十五 向上爬一千零三十一 贵霜来使一千二百五十八 士燮觉得张津就是个棒槌一百三十二 朱儁来了七百四十三 他们无耻的笑容映衬着新时代的曙光七十四 左丰来了九百八十六 皇帝和皇帝之间就不能相比较八百三十八 关羽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四百零六 袁术再牛,也是天的儿子八百三十 入蜀之路且艰且险一千一百零五 董昭舍不得自己的官位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国寡民就是那么不堪一击三十六 波澜起一千三百二十四 填坑的陈宫一千五百二十四 云州的最后之战六十一 做一枚称职的棋子七十七 真·煮屎一千五百四十六 新币一千五百三十二 谁让他是郭鹏的儿子二百九十六 吕布的家眷一千一百九十二 一批“欺世盗名”之辈浮出水面一千一百八十七 是时候让暴虐的魏天子见识我们的力量了一千一百四十四 泪,流了下来七十三 黄巾之乱的转折之时九百四十六 魏军出征河西四郡九百零八 它们毁了汉,现在还想毁了魏二百一十四 正面交锋(上)八百零五 荆州政变(下)四百三十六 寿春百姓盼大汉王师如久旱盼甘霖三百四十一 是匡扶汉室,还是……一千五百一十 “幸运儿”王粲五百六十七 难道还想享受八小时工作制?二百零四 郭鹏心中的怒火和野望疯狂的滋长着一千零一十 许靖与张昭一千一百九十一 郭某人的怒火如期而至三百四十七 主动去世的袁绍一千零四十 益州郡县被满宠改的面目全非七百七十七 刘健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大玩家一千三百五十八 程昱再也不能理解郭鹏了二百零三 董卓的大礼一百一十四 孙坚相当有远见六百五十 内部的敌人比外部的敌人更严重一千一百三十一 尽管如此,也不能阻挡郭鹏对王平的欣赏七百三十八 虎卫重骑的首战一百七十一 刘焉上表一千一百五十八 曹氏族人,不求有功,但求无错一千二百八十六 肢解荆州学业堂六 你曹孟德毫无疑问是个奸贼二百九十六 吕布的家眷一千一百一十八 封狼居胥(上)六十四 张角不合格九百九十六 被吓住的曹操七百九十六 荆州人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