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

事实上,科举制度完全确立之后,不少官员都觉得郭某人这招不太地道。

这就是在硬逼着他们的子弟读书学习练武不能放任。

而且这还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结果——

万一是一滩烂泥糊不上墙,那不就完蛋了吗?

以后只能当个废人,很难享受荣华富贵。

但是他们再怎么不爽,郭鹏也不会改变自己的目标和看法,他的决断不会有任何改变。

他就是要通过更加完善的武举模式和文举模式,还有限制非科举出身的官僚能担任的职位和涉及的领域,倒逼着官僚群体让自己的子弟认真读书。

让他们努力练武,积极踊跃的参军,提升自己的能力,逆熵做功,以此增加整个郭魏帝国的活力。

然后他又进一步想到只是选拔文官和武官,并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能应用在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意义重大。

要是不能培养善于搞科学技术发明的人才,中国古代科学还是不能成就一套独立的体系。

这样的话,纵使他把数学和农学还有天文地理知识纳入了整个科举体系范围之内也不能改变什么。

只有一整套成体系的理论才能指导技术发展。

不行,科举还要改,要把科技方面的人才也纳入科举考试的范畴之内,要把工部定义为科技类人才的聚集之地。

任何有关农业生产,水利建设,钢铁冶炼,天文观测等有利于社会进步的专门人才都可以参加科举,并且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可以拿俸禄,吃皇粮,得到优待。

医疗方面也可以操作一下,把医疗也纳入科考范围之内,以便培育更多的医学方面的人才,为提高魏帝国人口的平均寿命而努力。

这都是可以操作一下的。

如此塑造第三条、第四条进身之阶,进一步打通上下流动,也方便魏政府进一步掌控整个社会的精英力量。

于是郭鹏派人把这个消息往外放,他要让人们知道,皇帝有意将技术和医学一起纳入科举考试的范畴之内。

并不久远的未来,或者三年,或者五年,除了文科和武科之外,医科和工科也会出现在科举考试之中。

他要允许民间具备这些特殊能力的特殊人才也加入政府,成为官员。

开始塑造舆论基础。

与此同时,为了更进一步催动科举带来的社会氛围,更加确定科举的意义,并且增加科举的包容性,回到皇宫之后,郭某人又“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对于任何方面的人才都非常渴求的态度。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这首诗写完之后,郭鹏又下令宫中的内侍和内阁官员们一起上阵,把这首诗在短时间内张贴在洛阳的大街小巷,让所有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又有新的作品了。

能参加科举考试的自然能看明白这是里写的是什么。

看不懂的被好事人一传,也能明白。

而科举考试除了行政和军事以外,又要增加其他科目的考核内容的消息也一起放出,不断的震撼着人们的感官。

科举考试刚刚举办第一届的第一天,皇帝就对外宣布要在未来对科举考试进行改革,还要允许医疗方面和科技方面的专业人士参加科举考试,取得正式身份,得到国家的认同。

的确很让人感到震惊。

不过皇帝陛下办事素来都能震撼世人,对于这一点,没人会反对。

能废掉察举创立科举,本来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现在只是写了一首诗,然后往科举考试里添加一些内容,根本不值得奇怪……个鬼啊!

医疗和科技,那属于方技和奇技,素来不受重视。

在注重自身修养、道德和文学的人们的心里,医疗还能算是有点用处,毕竟能治病救命。

但是科技这玩意儿就是闲来无事拿来消遣取乐的。

就这样还有人说是玩物丧志,应当将其彻底罢黜,并且把历代兴衰的原因之一也归咎为皇帝本人是否【玩物丧志】。

在他们看来,对于农业和医学还有天文学没有帮助的,应当全部罢黜。

特别不应该出现一些科技上的创新,更省力更便捷之类的,以免让工具人们多出了休闲娱乐的时间,不认真耕田种地,反而还要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

这是一种统治者的心态。

只要让除了统治阶层以外的社会阶层都忙于自己的本业,为了吃口饭不得不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劳动上,这样就最好了。

让他们有的吃,但是却吃不饱,这在统治者看来就是最完美的社会状态。

道家就有一种【机心】的思想,认为科技的进步对人们的生活未必是好事,且拒绝科技的进步,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消极态度一览无遗。

汉朝到宋朝这段时间里,对于科技的不关注和压制是呈现一个上升态势的,具体体现在科技类人才不能得到官方重视,且科技思想也不被官方承认和看中这些方面上。

宋朝,情况发生了改变。

因为失去传统养马地而导致的军事劣势过于巨大,以至于宋军屡屡吃亏,北方骑兵威胁到了宋王朝的统治。

于是,这种情况就促使宋人开发各种各样的强力步兵武器对抗骑兵的优势,这就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宋人对科技进步的宽容程度。

宋朝士大夫也不缺少对兵器军械等科技产物了解颇深的群体,宋朝官方政策也对科技类人才持宽容态度,会给予赏赐,也会允许把他们纳入官方的范围之内,予以支持。

于是宋朝在经济和科技上的成就是远迈汉唐的。

很多强悍的步兵兵器就是在宋朝发扬光大的,古代重步兵也在宋朝达到了巅峰,宋军装备的步人甲和神臂弓等堪称一绝。

郭鹏决定采纳的就是宋朝官方对科技进步的态度,并且更进一步将之纳入科举体系之中,促进他们的发展。

天下没那么多道德高尚的人,为了自身的名和利而努力才是常态,这并不可耻,反而应当鼓励。

付出足够的努力之后获得名和利难道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吗?

郭某人愿意给他们提供名和利,就要他们拿自己的努力和成果来换,只要能做出成绩,能得到承认,郭鹏绝不介意给他们名和利,让他们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

如此,才能促使人们向科技领域和医疗领域大跨步的前进。

于国于民都是好事,这种好事,郭某人绝对不会不去做。

就算有人反对,有人提出异议,有人觉得这完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也没用。

短时间内做不起来,那就花点时间去操作,用个几年时间把这件事情落实,让人们知道学医和搞科技研究也能得到重视和赏赐,还能得到官身。

科举的诞生就是为了颠覆旧的体系,现在旧的体系颠覆了,旧的思想也要颠覆一下,不能让这些陈腐不堪的思想继续占据主流。

七百九十 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三百八十二 刘协渐渐产生了绝望的情绪五百三十七 你可愿来我军中从军?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张辽的处境并不好一千零六十二 司马懿知道答案十八 近水楼台先得月三百六十五 刘焉病危一千一百一十九 出兵五百九十八 合肥之战(下)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鹏需要罗马,就像罗马同样需要他一样一千一百五十五 郭瑾喜欢诸葛亮喜欢极了七百三十八 虎卫重骑的首战六十一 做一枚称职的棋子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为王臣者,必为我所杀!一千一百六十五 小国寡民就是那么不堪一击一千零三 田元皓,你也变成这副模样了?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权膨胀一千零九十三 天降猛男郭子凤三百九十二 贾诩的忧虑六百二十一 庞将军愿为先驱,为魏公血战沙场,九死不悔二十七 身份微妙的『外人』九百七十五 郭某人的小金库危机八百七十四 我有雄兵数万与辽泽天险,何惧之有?一千四百六十五 吕虔的确是一个有远见的官员七百七十八 魏室山河之雄壮,必将远迈秦汉四百八十二 荀彧,你可真是奢侈二百二十 讨董联盟的存在就像一个笑话一般九百九十九 运河之争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虚假的主动权还给罗马,拿到真正的主动权五百四十五 匈奴没了,你可以成家了四百零八 难道你不认为孤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一千五百四十一 焚书五十四 袁术没有未来六百一十 你还会做孙伯符的挚友吗?三百九十五 徐州的抗击袁术统一战线八百五十六 陛下何故先降!七百零五 郭瑾必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二百八十四 再不遏制,就晚了八百六十七 刘璋入洛阳三百七十五 郭鹏纳妾一千五百一十 “幸运儿”王粲二百四十八 于是乎郭某人在历史的舞台上纵情起舞一千二百二十六 这叫我的面子往哪里放?八百九十七 他们对未来充满向往七百八十六 曹魏的覆辙,郭魏不能重蹈一千四百七十九 千古,也唯有一个诸葛亮九百七十六 就叫东厂吧四百二十六 火头将军郭鹏一千一百五十二 谁也不想回到从前二百七十四 袁冀州愿意表我为兖州牧?七十二 郭鹏的战术一千三百四十四 陛下春秋正盛,何故退位?九百八十一 大宛国很乖四百零二 无比正确的道路一百一十六 我就是一个卑鄙的恶人一千一百三十九 除了赢,我无路可走一千零九十一 郭瑾需要走自己的道路六百六十四 郭鹏要出手帮他们好好矫正一下自己的思想八百四十六 严颜主动出击一千一百八十二 曹操毫不犹豫的就把郭阳给卖了一千零一十二 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三百四十四 现在最重要的是求活一千五百 好好先生诸葛瑾一千一百四十一 这种境界,不是什么人都能体会到的一千四百八十五 何止一个司马懿呢?一百九十八 董卓迅速的痴恋上了这种感觉一千一百六十六 郭子凤做不得,皇帝做得五百九十六 合肥之战(上)七百八十八 宦官与特务九十四 郭子凤北上征途一千一百八十八 振臂一呼而百应者,又怎么会是你这种逆贼七十 漳水大捷五百零五 孙策不愿意妥协五百三十八 郭鹏明白江东人的痛苦和委屈二百零九 放飞自我的董卓三百二十九 狗仗人势的郭某人一千二百二十七 庞统忽然明白了一切一千二百零九 科举考试的内容之争一千三百五十九 终于疯了,皇帝终于疯了!一百零一 班师一千一百一十六 不为王臣者,必为我所杀!五百七十六 蜀道难一百零二 逐渐膨胀的野心和欲望八百四十五 剑阁之战即将进入下一个环节四百 一朝背反,权倾天下,郭子凤又欲何为?八百八十七 扫荡庄园七百一十一 诸葛亮开始决定要减肥一千零八十七 曹洪也是一朵奇葩一百二十八 女装激将七百九十六 荆州人的怒火七百六十六 要用史书来秀恩爱四十一 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七百零二 郭氏愿永远与蔡氏携手同行一千一百二十七 他们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一千三百四十一 刊印司与报纸三百一十六 让冀州多一点忠臣吧三百九十二 贾诩的忧虑八百一十八 刘琮北上洛阳六百一十 你还会做孙伯符的挚友吗?一千二百九十一 王威游历罗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