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七 夜校

之前荀彧的建议郭鹏都会采纳,所以荀彧觉得这一次郭鹏也会采纳。

对于郭鹏大量任用贫苦出身的只认识一些字的人做基层的村长乡长这种事情,荀彧是不太赞同的。

他秉持着汉代士人的一致观念,认为贫苦卑贱出身的人就算认了字,也没有德行,不能重用。

虽然未曾往深处去考虑,没有考虑到更深入的阶级属性的问题,但是荀彧也一样是不赞同的。

不过这一次,郭鹏看了荀彧几眼,张口说了一句《老子》当中的名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家中财产够多,饱读诗书,就不会犯罪吗?光武帝时,门生遍天下的大儒欧阳歙贪污数千万钱被处死,难道欧阳歙读的书不够多吗?”

荀彧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郭鹏提出的问题。

郭鹏抚着荀彧的背部,摇了摇头,叹息道:“文若,我在雒阳学习八年,见到的士族子弟不比你见得少,那些广有财产却依然贪心不足的人,我见的还少吗?

你说的那种人的确存在,但是,并不普遍,贪婪,不会因为有钱并且饱读诗书就会改变,清廉,也不会因为出身贫苦而改变。

重要的不是用什么人,而是政策的详细制定,律法的严厉执行,从上到下共同的监督,如此,才能让掌权之人小心谨慎,不敢逾越。”

荀彧没想到郭鹏说的话让他无法反驳,他想不出反驳的论据,想不到反驳的话语,并且感觉郭鹏说的很有道理。

“明公所言,彧未曾深思,彧有失考量,请明公责罚。”

荀彧果断向郭鹏认错。

郭鹏摇了摇头,握住了荀彧的手。

“这不是文若的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世上如文若这般诚诚君子,已经不多了,甚至非常之少。”

“明公谬赞,彧实在是不敢当。”

荀彧觉得脸上有点热。

当天晚上,郭鹏把程立叫到了自己的书房里,面授机宜。

“夜校?”

“对,夜校。”

郭鹏点了点头:“虽然条件比较简陋,但是我已经决定在我们可以直接掌握的乡村之中,推行夜校的政策。”

程立看着郭鹏所书写的夜校政策的草案,十分吃惊。

“这……”

“这个,我在讨伐董卓之前就有想法了,我现在越来越意识到夜校的必要性,就拿这一次来说,只是靠我自己,是根本不够的。

我一个人不够,我派出巡查使者不定时定量定路线的明察暗访,是可以震慑,但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效力依然不够。

若要解决根本问题,就要从根本上入手,根本在乡,在村,在土地上,那些村长乡长受命,则为一村一乡之主宰,几乎掌握农户生杀大权。

我下令,需要他们去执行,而他们是否很好的执行,我一个人管不过来,他们暗中打折扣,暗中违反,使用政策上的漏洞钻空子坑害黎庶,让他们吃不饱饭,我无法及时发现。

到最后黎庶受苦,我被责怪,我和黎庶双输,获利的就是这些人,黎庶吃不饱饭,是要起来造反的,黄巾贼不就是这样发展壮大的吗?

我屯田,为的是不让黄巾贼继续坐大,可现在这才多久,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就死了人,若继续这样下去,屯田乡村之中,迟早会再次出现黄巾贼,我的初衷还有意义吗?

到时候我前方征战天下,后方黎庶揭竿而起,首尾不相顾,我还能实现目标,实现我的追求吗?不能,我必须要稳定后方,将其变成我最可靠的大本营,因此,夜校非开不可!”

程立皱眉苦思,觉得郭鹏说的有道理,但是开夜校和整顿屯田政策又有什么直接联系呢?

“主公,夜校和屯田之策之间,有联系吗?”

程立想不通。

“当然有。”

郭鹏果断点头:“若要不让这些乡村土皇帝为所欲为坑害黎庶,最好的办法不是我亲自监督,而是让黎庶自发的监督,我要改动屯田之策的内容,我要教会黎庶如何反制违法的村乡之长。

但是如果平民黎庶不识字,不懂道理,只知道种地吃饭造反,这个政策是推行不下去的,没有意义的,他们不识字,我没有任何办法,我必须要让他们识字,懂道理。”

程立觉得十分诧异。

“主公想让平民黎庶监督反制乡村之长?主公……读过墨家的书籍吗?”

程立这么一说,郭鹏这才想起来墨家关于基层乡村组织的一些理念和自己这样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算是吧,我认为,这未必不是一种办法,只是墨家的学说过于强调自治,我不这样认同,我认为要让两方互相牵制。

不让乡村之长做土皇帝,也不能让乡村宛如独立王国,罔顾官府政策,无论哪一方过于强势,最终都不利于国家。”

郭鹏的两只手转来转去,转的程立的脑袋有些反应不过来。

但是这不要紧,郭鹏要做的事情,要实现的目标,程立算是明白了。

相互牵制,制衡,平衡。

这样一想,程立就立刻理解了。

不过,这可是帝王之术,没想到自家主公现在就想要运用帝王之术了?

真是适合称王称帝的大才啊。

程立相当的感叹。

于是,在新制定的政策之中,除了巡查使者不定时定量定路线的巡查之外,还有开办夜校的政策。

规定每个村的村长要在太阳落山耕作停止之后,用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教全村村民识字。

这年头没有娱乐活动,没有电,太阳下山以后人们就回家睡觉,睡眠时间远超现代人。

当然他们也的确没有别的事情可做,晚上大量空闲的时间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哪怕一天只能认一个字,也要教他们认字,将村民认字数量的多少列入政绩考核之中,成为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农户也是一样,认识的字多,就能减免更多上缴的粮食留给自己吃。

整个过程,郭鹏也有考量。

考虑到现实情况的制约,郭鹏选择采用石板和石笔的方式,发动军队采石,采取大块石块,着石匠将其一面打磨较为平整,然后运往各村,交给村长使用。

将石板立在村中开阔地上,搭一个大棚,村长用石块在石板上写字,每天写一个字,日落休息之后,点起火堆,一群人围绕着一堆火堆,一起坐在开阔地上。

村长教,村民念,然后就用小石块在地上写,写完之后抹掉再写,可持续利用。

为了更大程度的降低消耗,节省经费,郭鹏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边生火煮饭一边借着火光识字的想法。

几户人家围绕在一起,用一堆火煮几家人的饭,这边饭煮着,那边村长教认字,又能照明,又能煮饭,不浪费木材。

饭煮好了大家一起吃,吃过了继续识字,然后各自回家睡觉。

五百零八 陶谦死了一千三百八十五 赵云不敢公私不分三百六十五 刘焉病危二百一十九 收郭鹏为己用四百四十六 我终于是个人了!一千二百九十五 把虚假的主动权还给罗马,拿到真正的主动权八百九十二 公孙度的最后努力一千二百四十六 郭鹏也有不开心的事情一千零六十七 诸葛亮很有想法三百二十八 对不起,四世三公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一千五百一十四 郭鹏愁眉不展一千一百二十八 曹兰并不能感到宽心九百三十八 于禁兵临丸都城二百六十七 郭鹏理政(下)七百四十四 我们回天无力啊!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离间计四百三十六 寿春百姓盼大汉王师如久旱盼甘霖十 舔狗舔到最后一千一百八十四 皇帝的怒火四百七十五 刘表注定无法北上九百六十四 郭某人想要打通丝绸之路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内九十六 威望五百五十六 周公瑾是来找我谈婚事的一千一百二十七 他们的脸上始终带着笑容一千零一十九 吾弟所言,深得吾心一千零六十五 毛玠的尴尬处境一千二百五十九 好家伙,刘关张在你的嘴里三结义啊七百二十 吴人依然谈魏色变一千三百七十九 康居战争就这样结束了六百一十八 强烈的违和感一千一百四十九 袁嗣代表已然式微的汝南袁氏家族喊出了新时代的第一声九百一十 天子要加征商税了?一千二百八十三 原始的殖民开始了四百六十九 我是你们的君主,不是你们的朋友一千四百五十八 他看到了诸葛亮的未来和终结八百五十六 陛下何故先降!九百 扶余愿意尊魏国为主,甘为藩邦一千四百零二 历史早就被另外一个人改写的面目全非了一千四百六十六 不一样的凉州一千四百五十三 尴尬的州刺史们一千零一十五 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呢?一千四百四十二 王海波觉得这个世界很疯狂一千零二十七 标点符号大革命(上)二十九 猛男卢植一千零一十四 崔琰案一千三百一十九 曹操偶尔也想任性一把一千一百七十六 国际已经没了八百八十七 扫荡庄园一千五百五十五 我又该回到哪里去呢?四百七十九 魏公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来很看重士兵的性命九百四十八 天下都一统了,这帮人还没醒呢一百七十五 西园军的建立与惊恐的何进八百四十八 蜀军的绝境一千一百三十四 郭珺的分数一千一百八十六 被逼造反的土豪七百六十六 要用史书来秀恩爱九百七十 开挂的郭氏十六 远离三高,从我做起一千四百零六 多生孩子,生的越多越好,懂?一千五百零二 刘健的确成长为了一个标准的末代皇帝六百六十九 用完就抛弃,方显人渣本色六百二十九 汉中郡一分为二六百八十五 河首平汉王国被曹仁从地图和历史上一起抹掉了七十二 郭鹏的战术八百一十二 韩嵩的最后努力七百九十四 刘璋称帝四百三十一 他必然死于袁术之手一千零五十二 文明和野蛮的界限从来没有在曹休的心里如此明确过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愿六百二十五 郭鹏抵达汉中一千三百二十 在劫难逃一千四百四十五 魏帝国第三任皇帝三百九十四 郭子凤到底要干什么?五百五十九 孙策痛恨自己的无能一百零一 班师七百二十四 吴国的生死之战一百五十八 大赚特赚一百一十一 长期发展规划八百二十五 乐进平荆南一千五百三十三 我绝对没什么好名声一千二百九十七 郭鹏需要罗马,就像罗马同样需要他一样三百三十四 难楼请战六百九十八 魏王八百六十二 郭某人得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二百六十二 公孙瓒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千二百九十八 王威真的很郁闷九百七十七 陛下要的是整个西域变成州四百三十七 该动手了二百七十一 文和乱武二百三十三 韩馥无法生存四百七十五 刘表注定无法北上一千二百四十七 政治联姻的负面影响在此时此刻暴露无遗一千一百四十一 这种境界,不是什么人都能体会到的一千一百六十 孔老夫子真是可怜啊一千零七十九 太子,你怎么看?一千零二十四 给东汉帝国收尸一千一百三十四 魏帝国已经开始重新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