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七 郭鹏理政(下)

动员力很难获得。

但是一旦掌握了某个地方动员力,就算是真正的在那个地方扎根了,统治进入人心了,不再是无根浮萍了。

而除了郭某人之外,现在的大部分军阀还是按照东汉一贯的老思维,战斗的时候大肆招募军队参军,战罢即裁撤。

这是从光武帝刘秀时期开始的一种策略。

刘秀早期征战天下时缺乏军饷,招募不到足够的军队,办不成事,很头疼。

于是有部下给他献了计策。

就是招募军队不发军饷,但是给他们战胜之后劫掠地方的权利,驱使他们作战,战后就裁撤,各自回乡,非常省钱。

刘秀采纳了这样的策略,的确招募到了很多人参军,并且办成了很多大事,但是也从此开了军队战胜之后洗劫地方的先河,影响深远。

军队真正成为了兵灾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烧杀抢掠是他们打了胜仗之后应该得到的回报,这是皇帝允许的,皇帝要结果,过程不问。

皇帝和大头兵都尝到了甜头,于是将这个权宜之计变成了规矩。

也因此,东汉一朝在职业军队人数上远不如西汉,堂堂京都雒阳,常备职业军队居然只有一万出头。

此后一直到郭鹏所处的当下,各大地方实力派的军事思维也是如此。

除了极少数精锐亲信军队他们自己掏钱养着,大部分军队都是临时招募的。

当然,也有实际因素。

因为他们不像郭某人这样思虑深远,大规模玩屯田积攒粮食,有足够的底气养兵,他们没那么多粮食和钱,只能临时招募。

临时招募的军队不怎么可靠,行军打仗也要有自己的基本盘,所以才有花钱养私兵的将领。

私兵往往也是最精锐的军队,吃穿用度和训练度都是最好的,是战争时期的决胜王牌,其他的都是打酱油的。

那个时候的人没有国家民族的观念。

相邻的郡都不是自己人,不同的州就更不是自己人了,属于不同势力范围之内的劫掠厮杀乃至屠城,毫无道德压力,与当今天下一家完全不同。

你要和那个时候的人说咱们都是大汉子民,是一家人,你别杀我,保证对方直接给你一刀子,还要吐口唾沫。

呸!谁和你一家人?

因为这样的传统,各大军阀看起来很能打,人多势众,但是精锐真的不多。

前期军阀混战地盘很小的时候,完全就是菜鸡互啄,看谁更能苟,到后期各大军阀家大业大了,才开始逐渐将军队向着脱产和职业化的方向发展。

眼下,大家根本没有这种观念,还是老样子老规矩。

一打仗就能很快拉起几万十几万的规模的军队,互相征伐,打完之后抢个痛快,然后再把军队裁撤,都不用付出军饷,岂不美哉?

袁绍如此,袁术如此,公孙瓒如此,董卓如此。

天下都如此。

反正倒霉的是基本上都是平民黎庶。

只有郭某人在青兖二州进行了如此大规模的屯田行动。

因此收获了足以支撑十万大军的军粮和救灾的储备粮,等今年夏粮和秋粮收获了,郭鹏就能积攒起十万军队四年需要的口粮。

乱世之中,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郭某人现在就在各地兴建粮仓,大肆囤积粮食,以备不时之需。

因为各地都有粮仓,所以青兖二州之内的军事行动不需要太多的辅兵。

饶是如此,郭鹏组织麾下有数算能力的官员集体运算推演过,推算出以目前的交通运输能力来算的话,真要离开青兖二州打一场大规模入侵战争,一次性出动十万规模的军队不难。

但是这其中真正的战兵只有三四万,其余的都是辅兵,还要有更多的民夫来确保粮食足够前线消耗。

郭鹏虽然训练出了这些优质兵员,但是以目前掌握的民力和交通运输能力,要离开青兖二州数百里出战的话,一口气能动用的战兵也就三四万。

多了就会出现运输补给上的困难。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增加运输能力,郭鹏在青兖二州范围内发动农闲民夫修路开路,还要把道路与河流联合在一起,增加运输力等等。

这是个大工程,需要时间。

不过老实说,以郭鹏麾下这些经历严格训练的职业战兵,对付哪个军阀也不怵。

最早的从上谷郡拉起来的骨干们现在人人都是军官,各个都有硬功夫,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士兵都有战争经验,绝对不是随便拉起来的新兵蛋子能相比的。

最重要的是,有纪律,懂军规,知道如何战阵配合。

你要真是新兵蛋子,郭鹏才不会贸然把你放在重要的战场上,而是派你出去剿匪,见血,然后再回来参加真正的战争。

对方一打仗拉起十万大军,看起来人多势众比郭鹏还厉害,但是郭鹏也能用同样的方法拉军队啊。

而且我这七万人是脱产的职业军队,吃穿用度有保障,装备精良,训练精良,你拿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和我的精锐职业军队相比?

一定规模的战场上,双方同时交兵的人数也就一两万,不可能十万大军一起压上来。

郭鹏没有一天放松过对军队的训练,不打仗的时候训练的更加严格。

所以要郭鹏现在就动兵到处打仗扩张地盘郭鹏还真不乐意。

他现在就想用更多的时间夯实基础,把统治稳固,把基层乡、村治理好,安排好屯田的事情,兴修水利,防治蝗灾。

尤其是防治蝗灾,郭鹏尤为在意这件事情。

从在青州做刺史的时候开始,他就十分重视兴修水利和防治蝗灾。

他相当清楚,一场蝗灾能让数十万人一整年的心血白费,然后出现大规模的饿殍和流民。

接掌青州的时候,青州真的是百废待兴,郭鹏投入大量资源和金钱,将青州整治的焕然一新,建立乡村,普遍屯田,兴修水利,还有推广用鸭子防治蝗灾的技术。

这项技术郭鹏比较熟悉。

在蝗虫没有长出翅膀,还属于蝗蝻的时候,驱使鸭子进入田亩之间,鸭子喜欢吃蝗蝻,一吃一个准,一只鸭子一天可以消灭好几斤的蝗蝻。

在蝗虫生长期用鸭子除蝗虫,不仅可以消灭蝗虫,吃蝗蝻长大的鸭子肉质十分鲜美,比吃饲料的要更好吃一些。

所以郭鹏引入了一些鸭苗,投放到一些之前出现过蝗虫的区域,还真别说,真的见了效果。

八百三十九 魏军进化了三百三十三 焦虑的袁绍一千三百二十五 郭嘉入宫二百六十 袁绍危险了五百七十三 培养八零后三百八十四 袁术的来信五百八十九 刘磐之死一千一百一十四 讨伐南中的时候到了一千一百五十二 延德六年与建安十三年五百零一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讲道理二百三十三 韩馥无法生存一千一百五十九 士人们的奇迹终究没有发生一百一十三 张飞办不到一千二百零九 他,就是一个最完美的司隶校尉的人选五百零六 我实在为将军感到不公七百一十 一个属于郭魏的时代一千四百四十七 税务司郎中也要成为雄职一千二百四十八 如果你没有做皇帝九百四十二 纸张取代竹简的历史进程三百五十四 郭子凤的钱袋子四百七十四 杨彪露出了一丝悔意六百六十 更加努力的享受九九六的福报五百二十一 段煨之死一千一百四十六 收买人心的极致,莫过于此二百七十三 驱虎吞狼一千三百四十七 曹操忽然觉得郭鹏好陌生二百六十七 郭鹏理政(下)八百六十九 三十年前的往事七百七十六 公共厕所与摸金都尉五百二十 这天下越乱,我越高兴!三百五十四 郭子凤的钱袋子一千三百九十四 全军大比武一千零九十九 夏侯惇觉得自己的确是无路可退了一千三百二十一 于禁相当的担忧一千四百六十五 危机不仅仅在于商业,更在于政治六百二十一 庞将军愿为先驱,为魏公血战沙场,九死不悔一千零七十二 仲达,你这样的人我是很欣赏的一千一百七十三 老张打仗二十年,全靠小心二字一千零七十 调查组的官员一个比一个凶悍一千一百八十三 废黜赵王爵位三百四十三 好处我拿,黑锅你背一千零一十二 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十三 照顾好自己四百一十四 郭鹏真的越来越喜欢曹洪了八百零二 不知蒯君能否为我分忧五百九十二 孙策也感觉美好的未来正在向他招手一千四百九十 郭瑾想要政治影响力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绝不认同!一千四百七十五 与孔明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一千二百二十七 庞统忽然明白了一切七百四十二 总比做郭子凤的阶下囚要好三百八十八 能做出最后决定的,是郭鹏一千一百三十二 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千一百四十 现在想想,郭某人还真的有点心虚二百六十五 挟天子以令诸侯六百六十五 受惊吓的陈纪九百八十一 大宛国很乖六百二十九 汉中郡一分为二三百二十三 攻克河内八百八十四 一个都跑不掉一千二百四十一 恶人,为父帮你做,好人,你来当六百五十三 诸葛亮决定要做一个接地气的诸葛亮三百一十四 袁绍,我来了一千三百一十三 太上皇病了二百二十四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一千一百九十 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八百七十一 征伐辽东二百七十五 一定要和吕布绑定在一起吗?八百三十二 皇帝也是需要休假的九百六十五 只有大国才配和大国玩游戏九十七 震天雷一千一百二十五 为吕凯“报仇”四十五 阳球必须死一百二十六 焦头烂额的灵帝一千二百零一 曹仁辞职一千三百八十二 赵云是唯一合适的人选四百三十七 该动手了四百五十八 这个朝廷是不是被郭鹏收买了一千二百九十四 主动权还给他们,两边不得罪五百四十二 刘璋的小心思七百三十四 太史慈奇袭吴县七百四十九 黄祖的恨七百一十九 为了存活,周瑜已经不惜一切手段了一千五百二十 于是郭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九百六十五 只有大国才配和大国玩游戏八百八十七 扫荡庄园七百七十 皇帝与代表一千三百八十三 关羽被自己的儿子说教了一顿一百五十五 郭鹏由衷的感恩一千零七十一 毛玠看到了未来六百四十四 属于诸葛亮的美好未来九百一十三 躁动起来的王粲一千一百六十五 没人,比他们,更懂,兴盛家族二十四 难怪孟德看得起你七百八十七 郭某人的专制之心一千四百六十一 那是姜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一天六百零四 想做魏公的狗,就要狠狠的撕咬孙吴八百八十九 公孙康对自己的骑兵很有信心一千五百三十四 这好像是咱们父子第一次单独相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