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七 父亲,我要做皇帝了

还真别说,郭单还就真的乐在其中。

带着一些郭氏的老学究们一起研究律法,弥补年轻时心底里的遗憾,还真的挺愉快。

然后做着做着,就做出了一点成绩,还做出了一些成就感和责任感。

刘秀建立东汉帝国以后,废止新莽政权的法律,恢复了西汉的旧律,同时发布了许多释奴法令和弛刑诏书,想以此缓和社会矛盾。

但由于西汉旧律自汉武帝以后日渐庞杂烦苛,再加上东汉历代君主不断增加新的律令,因此,东汉的法律仍是庞杂烦苛,执行起来难度相当大。

研究律法的几大士族包括颍川郭氏在内都有各自的家传法典,侧重点略有不同,彼此之间解释法律条款的方式也不同,以至于执法难度大,量刑标准不够规范。

汉章帝时期,曾经有廷尉陈宠建议大删汉律,对汉律进行精简,统一量刑,但是陈宠旋即被免官,这件事情也就没了下文,一直到如今。

现在郭鹏的治下日渐安定,战争期间被掩盖的一些法律争端开始凸显。

两地政府之间对法律不同的执行态度经常会导致两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基层执法者素质的良莠不齐导致执法力度受到影响,民间对此颇有微词,这种矛盾日渐加重,逐渐发展到了必须要解决的地步。

原先只是想着让郭单解闷,结果解着解着,还就真的解出了价值。

郭单所总结的法律条文,将成为郭鹏登基为帝之后颁布全新律法的重要凭据。

郭鹏去拜见郭单的时候,郭单正在奋笔疾书,看到郭鹏来了,立刻招呼郭鹏过来一起坐。

“子凤啊,你来得正好,你来看看这个,你跟我说特别要关注的入刑标准,我以为秦律里的说法是可以维持的,以身高为标准,男六尺五寸,女六尺二寸为成年,达到此身高者犯罪则可以入刑,否则不入刑,你以为呢?”

郭单把自己总结的相关法律条文放在了郭鹏面前,找郭鹏一起参详。

郭鹏看了看这条法律。

这是秦律里的条文,讲的是入刑标准。

只是和现代不同,现代多以年龄为标准,而秦律却以身高为标准。

这样的标准自然也为汉所继承。

最早了解的时候,郭鹏觉得有些荒谬,为什么会用身高做标准,而不是以年龄呢?

这样一来,身高不够的高龄者犯罪不受惩处,而身高超标的低龄者犯罪却要受到严刑惩处,这未免太过粗暴。

但是深入黎庶人家调查之后,郭鹏就明白了这条法律的现实意义。

很悲哀,因为黔首黎庶不知道自己年龄的大有人在。

那时节没有身份证,相当多的黔首黎庶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何年何月何日生,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多少岁。

一方面是文化水平不足,根本不懂干支纪年和年号纪年,无从计算年龄。

一方面是人均寿命太低,长辈早丧者太多,以至于子女懂事之前就丧父丧母,那就自然不会知道自己究竟多大。

这个情况下,身高比年龄显然更具备现实意义,因为身高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是客观存在的,侏儒症或者巨人症毕竟是极少数。

在不知道年龄的前提下,以身高为标准反而对黔首黎庶更公平。

这是先人的智慧,也是黔首黎庶的悲哀。

所谓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都是豪强士族之家的标准,就是那四十万人里才能通行的规则。

只有他们才能享有姓、名、字、年龄或者说是过生日的权利,只有他们才能享受名留青史的权利,至于字都不认识的黔首黎庶,连命都无所谓,又有谁会在乎他们的年龄呢?

郭鹏外出巡查到地方,到普通的乡村里和人家里视察的时候,询问他们的年龄时,百分之九十的黎庶都不能报出准确的年龄。

有些人家比较聪明,用地里粮食熟了几次来计算年龄,或者用古老的结绳记数法。

而郭鹏统治青州设立乡村开始,青州有些人家用郭鹏最开始来到青州的那一年作为计数,给那之后出生的孩子计算年龄。

这是少数,绝大部分黎庶家庭都没有计数的办法,也不懂得如何计算年龄,有些连家长都不知道自己多大了,更不用说孩子了,所以只好用身高来判断年龄。

郭鹏派人下去统计人口的时候,统计到具体的人口,大部分都是以身高代替年龄,有年龄的也会加上身高数据。

只有开始统计人口数据之后出生的孩子才会在人口记录上出现年龄数据,就这样很多家里的长辈都不知道,反而是官府知道的更加详细。

所以郭鹏在地方扫盲的时候,首先教会他们的就是如何记录自己的年龄。

扫盲大业初见曙光,新生的孩子们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年龄数据,可是历史遗留问题却根本无从解决。

那之前的黔首黎庶就不配有年龄。

这样的情况下,用身高作为入刑标准,区别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是真正具备可行性的办法。

郭鹏相信,这个男性六尺五寸和女性六尺二寸的入刑标准一定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吏们经过大量人口数据统计之后得出的结论,真实,可靠。

而且现在黎庶们的生存环境和营养摄入标准甚至不如那个年代的秦人,平均身高数据甚至会有所降低,这个数据并不过时。

“这条法律是可以沿用的,现在的黎庶不知年龄,以身高判断年龄是可行的,再往以后,新生的孩童们有了年龄,就不用再以身高作为标准,可以用年龄量刑了。”

郭鹏点头。

郭单就很高兴,将这条条文勾了下来,收藏起来,以备未来之用。

“整理法律条文这种事情,还是要看郭氏,咱们可是律法世家,颍川豪门虽然有申韩之遗风,到底不是专门研习律法的,如何能与咱们比?”

郭单似乎对自己能在法律方面做出贡献感到非常高兴。

看到他如此高兴,郭鹏也很高兴。

接着,两父子又商量了一些秦律条文对现在的现实意义,都感觉秦律依然可以沿用。

四百年前的法律条文到现在依然不过时,郭单不得不感叹秦人制定法律的严谨。

“比起秦国的律法,我汉的律法不能说不如,但是落到执行层面,确实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儿,很多地方甚至还在沿用高祖皇帝的约法三章。”

郭单历任地方官吏,对这种事情很有发言权。

“这也就是过去,当下,儿子已经加大在法律方面的资金投入,未来会培养出足够的法律人才,进入乡村基层,专门负责执法,情况一定会比现在好很多。”

郭鹏笑着说道。

郭单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儿不愧是汉之擎天柱,有我儿治理天下,为父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哈哈哈哈哈!”

郭单拍了拍郭鹏的肩膀,满意的笑了。

郭鹏抿了抿嘴唇。

“父亲,我要做皇帝了。”

一千零四 这混账的二重君主!一千三百三十九 活字印刷与求是书屋七百零五 郭瑾必须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演员二百五十六 郭某人的离间计一千三百六十 新帝登基一千一百二十 得到了郭鹏的许可,难楼就更加开心了七百八十五 郭鹏不可能放任下一个大家族的诞生一千五百零五 刘健死了一千二百四十三 于禁和张辽的处境并不好一百七十三 灵帝废史立牧一千零二十 这才是诸葛亮啊三百五十二 幸福的卢植一百八十七 袁隗,你是真的老奸巨猾九百四十 张飞渴望战争三百一十七 恐怕我等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一千三百八十三 关羽被自己的儿子说教了一顿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风了一千五百零六 郭嘉出动一千零二十 这才是诸葛亮啊七百八十三 一个帝国的诞生一千三百五十九 终于疯了,皇帝终于疯了!九百九十二 于是魏帝国的避讳制度就这样定了下来一千一百三十九 除了赢,我无路可走八百六十九 三十年前的往事四十二 杀手六百八十二 郭鹏现在真的没什么后顾之忧了一千一百七十四 你们的婚事,为父已经决定好了一千一百三十三 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一千一百七十 汉文明的光芒正在步步紧逼向大宛国七百六十九 血脉世袭一百四十八 我得元叹,不胜欣喜一千一百三十二 他知道他对魏帝国有绝对控股权一千三百四十五 下一个轮回的开始六百二十四 庞羲等人顿时对郭鹏充满了敬畏和向往一千一百六十 我强,我打你,我就是有道理一千三百七十五 关羽的精神世界很丰富多彩一百三十五 亮肌肉一千二百五十九 好家伙,刘关张在你的嘴里三结义啊二百九十 投石机的再现七十七 真·煮屎四十 明白人与富贵人八百四十五 剑阁之战即将进入下一个环节二百七十六 依依东望的韩浩六百八十 你没好下场的一千四百五十七 司马懿与毛玠一百九十五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一千二百零三 皇帝终于要出手了六百六十四 郭鹏要出手帮他们好好矫正一下自己的思想一百 杀胡虏九百三十五 经典的骑马与砍杀一百零九 以权谋私的郭某人一千五百五十二 我把天下黎庶都当做人去看一千四百七十 太极宗师对太极宗师九百六十五 只有大国才配和大国玩游戏二百六十四 双袁争霸八百零三 刘表逝世六百二十六 庞羲这是要把吴懿往死里坑三百零八 袁术不会那么傻吧?八百七十八 万一这真的是魏人的阴谋一千五百四十二 一眼望穿三百年三百六十二 进化的郭鹏一千二百四十五 不示弱于皇帝,必死无疑一千五百四十五 曹操中风了七百五十六 十五年前的心愿七百二十一 郭魏政权已经赢了一千一百九十六 被攻击的许靖九百七十一 郭某人的确在努力的改变这个时代二百一十二 袁术感觉自己的内心被滋润了九百六十 马远感觉自己好像发现了某种商机一千一百零九 魏军的钢铁洪流三百八十九 战争机器轰然转动三百三十一 袁绍咬牙切齿的痛恨郭鹏四百七十六 公瑾,我不怕一千一百五十四 这种人,见一个干掉一个一千三百五十四 郭鹏明白,曹兰未必就不明白五百七十八 我就叫他把江东兵的血在合肥流干六百七十六 夏侯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三百九十九 溃逃的黄巾一千零九十五 誓师北伐七百九十九 等到郭鹏死了,天下还是从前的天下一千三百七十四 张飞还是很喜欢诸葛亮的一千零八十四 子龙,在我心里能与你比肩的人并不存在一千四百五十五 毛玠兵行险招七百三十二 晕船的张辽一千零六十 你仔细捋一捋这其中的关节五百零三 没钱没势还想做狗?七百三十二 晕船的张辽六百六十五 受惊吓的陈纪七百三十五 刚烈的吴夫人八百二十八 郭魏政权一鼓作气平定天下的信念空前强烈五百三十三 韩遂颇为得意的打着自己的算盘七百一十八 奉孝!你真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坏蛋!三百八十九 战争机器轰然转动一千四百五十三 尴尬的州刺史们四百一十五 筹建水师三百七十一 我怎么感觉我们好像中计了?五百二十八 进兵关西一百四十一 他是军阀八百四十六 严颜主动出击一千三百七十六 卡拉卡拉皇帝把目光投向了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