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从军理当争将军

刘裕摇了摇头,说道:“别卖关子了,有事就直说吧。到底出什么事了?朝廷不是一向优抚北方流人吗?我家就是受了皇恩,在京口安居落户了。”

卢循冷笑道:“恕我直言,刘裕,你家祖上并没当过什么大官,更非望族,能在京口落户已经觉得不错了,可是我范阳卢氏,连续四五代都是高官,自植公起,哪个不是可以影响国事的人物?如果只是让在京口落户,那何必要来南方呢?”

刘裕微微一笑:“因为你家大父在北方身亡了啊,他在石赵时是高官,但石赵灭了后,就成了慕容燕国要消灭的对象,这算是落难而投吧。你不可能指望落难而投的时候,还享受着王公贵族的待遇,对不对?”

卢循的眼中凶光一闪:“就算落难而投,也不能是平头百姓吧。连你爹都可以当个郡功曹,我爹他饱读诗书,名扬天下,又怎么能就这么在京口蹉跎一生呢?就算是给个县令,我也不会有什么怨言的。”

刘裕叹了口气:“这人嘛,就要知足常乐,哪个家族能长盛不衰,永保富贵?想我刘家祖上,那可是汉朝的亲王宗室,何等的荣光,不也随着汉朝的灭亡而变成田舍翁,庄稼汉了?只要真有本事,那就算一时落魄,也有机会复起的。你爹既然有才学,那就可以去见那些世家大族,总有识货之人。”

卢循冷笑道:“刘寄奴,你不明白,那些世家大族也许会用你这样的武夫粗汉,但绝不会起用我爹这样的经学大师。因为你再厉害也只会在军中发展,还到不了朝堂,威胁不了他们的地位,而我们卢家是可以的。在北方的时候,王家不说,那谢家,庾家只配给咱们卢家提鞋,可现在到了南方,他们仗着自己先来一步,取得了高位,又怎么舍得把这权势相让?求官之路,我爹奋斗了一生,受了多少白眼,遭了多少耻笑?但最后还不是给人打发回家,一事无成?!”

刘裕勾了勾嘴角:“所以你就干脆加入了天师道?”

卢循冷笑道:“寄奴,知道我为什么会来找你吗?因为其实咱们是一路人,世家大族们是不会真正地给我们出头机会的,别看谢家现在对你不错,但真要到你可能掌权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留情的对你出手镇压。在他们眼里,你只能供驱使,永世为他们王谢这些高门家族的奴仆,不能自立。”

说到这里,卢循顿了顿:“就象桓温,当初也是给庾家利用,用他的军事才能掌军,而桓温得权之后,却反过来对庾家子侄大肆诛杀。最后王谢这些高门世家联手顶住了桓温,还是把他们赶去了荆州,这回一旦能打退秦军的进攻,对桓氏的清算,也是早晚的事情,刘裕,王妙音比起桓温的妻子,晋朝公主如何?而你比起他这个三次北伐,一度掌天下之权的大将军又如何?”

刘裕微微一笑:“现在我是不如桓温,不过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再说了,妙音只有一个,不需要跟任何人去比。”

卢循微微一愣,转而笑道:“想不到你寄奴居然还是个痴情种,真是让人意外,不过我提醒你一句,谢家可是以前有过让族中嫁出去的女子与人离婚的传统,别说你还没娶到美娇娘,就算娶回家了,也并不保险,还是那句话,一旦你的发展威胁到了这些世家高门的利益,他们就会转而打压你。”

刘裕反问道:“为什么一定要跟他们起冲突呢?只要都是一心为国,谁当政不是一样?我就不明白了,那权力争来斗去的有什么意思。当官不当最高执政就是失败?你卢家的家风向来如此吗?”

卢循咬了咬牙:“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不想当宰相的士人书算白读。那个王恭不是有句名言吗,叫仕宦不为相,才情何所骋,刘裕,你太我失望了,一点争心都没有。”

刘裕哈哈一笑:“难道你在天师道就能当教主了?卢元龙,你可别忘了,你上面还有个现任教主的大侄子孙恩呢。”

卢循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笑道:“我当然不会跟大师兄去争,但起码在神教内,我是有机会的。不象在晋朝的官场,全无机会。刘裕,话说到这份上,你应该清楚,大晋的上层醉生梦死,世家大族垄断权力,翻手为云覆手如雨,你也许无掌权之心,但随着你在军中的地位提高,就会渐渐地对他们构成威胁,桓温之事,他们绝不会允许再出现,你想要沙场建功,进而扫平天下的豪情壮志,早晚会和他们起了冲突。到了那天,连谢家都会放弃你。”

刘裕冷冷地说道:“这点就不劳费心了。我刘裕知道我想要什么,要怎么才能得到。倒是你们,看在儿时同乡的份上,我再劝你一句,收起那些不切实际的非份之想,不要为了自己的野心,害了国家,害了天下百姓。”

卢循冷笑道:“刘寄奴,你大概不知道谁才是害国家,害百姓的蛀虫吧,那绝对不是我们神教,而是那些高高在上的高门世家。你是在京口呆得太久,不知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有机会走出去,到三吴,到江州,到豫州去看看,就不会说出这种可笑的话了。”

刘裕轻轻地“哦”了一声:“这些地方我知道有很多是世家高门的领地,庄园,但以谢家为例,对这些庄客佃户还算厚道吧,我军中就有谢家的佃户投军的袍泽,人家可没说受了什么欺负。”

卢循不屑地摸了摸鼻子:“那种人,没有梦想,没有野心,活着跟猪也没啥区别,谢家让他终日劳作,一年到头作牛作马,累死累活,最后能吃口饭就感恩戴德了,然后逢年过节,谢家给他三瓜两枣就能让他家世世代代甘愿为仆。刘裕,你想过这样的日子?”

刘裕摇了摇头:“我当然不是这种庄客佃户,但他们是没有地才会这样啊。”

卢循哈哈一笑:“说到点子上了,为什么会没地?为什么王家谢家就是良田万顷,而佃户庄客们却是世代无立锥之地,只能子子孙孙永世为奴?!”

第一百七十二章 冲冠一怒怼慕容第九十八章 乱华五胡渊流探(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饮鸠止渴亦无奈第二十四章 加注再赌以命搏第二千七百零四章 神箭相助敌将没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浴血搏杀抢时间第九百五十七章 燕国公主亦有情第三千一百零九章 龄石仍是真兄弟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千里奔波救家乡第二千六百八十章 忠义暗卫不畏死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长途跋涉山河险第二千八百二十八章 人各有志难求一第三百七十六章 彭城城头将帅对第三千二百九十五章 奸人暗自谋退路第五百三十章 浮桥出阵架金梁(一)第二千六百七十四章 无端怀疑伤士心第二千五百三十章 军营重逢老弟兄第二千九百七十六章 予民实利得人心第四千零八章 分庭抗礼裂大晋第三千二百二十章 公孙五楼援兵至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水中下蛊生化战第九十七章 托以家室入淮扬第六百四十六章 战俘廉价大拍卖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全军出击欲灭魏第二千四百七十二章 天道邪灵终现世第一千八百七十二章 龙城将士思故乡第九百二十四章 寄奴入阵军心服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柴壁大战可复盘第二千七百零九章 刀车索马固若汤第一千七百一十八章 生吃活人投名状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儿时玩伴托爱女第三千三百零六章 妙音巧思伤天理第二千三百五十章 计划经济现古代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内战尽破百年局第四百零四章 一片赤诚献良策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秘密要挟贺兰助第二千七百九十九章 胡民入城汉民出第六百一十四章 金陵一绝臭豆腐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身入黑暗心光明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保全尸身夺人心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位卑无力保家国第八百三十五章 夜风凄凄城头伴第二千一百五十二章 分兵入城稳局势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玄武现身诱牢之第三千二百二十七章 反复无常小算盘第二百一十一章 江南才女谢道韫第六百零一章 秦国宗室主动降第三千一百七十四章 天罗地网破大雕第三千五百章 沙包小车满天飞第三千八百七十一章 嫡庶之子定传承第二千九百零六章 家国两难断情别第五百零六章 勾心斗角谋天下第二千一百九十七章 是非功名尘与土第八百七十一章 兄妹一别已两年第二千六百零五章 鲜卑铁蹄震江北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燕军登岸魏主急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向心突击左右分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草原简史胡汉兴第五百六十六章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六百二十三章 桓玄携手大小王第三千三百四十三章 为兄分忧好铁牛第九百九十五章 青龙玄武针锋对第二百零七章 美食相诱刘穆之第三千三百四十七章 阿寿痛陈千古罪第六百七十四章 母女相对论大义第二千五百五十三章 鬼子进村清河郡第四百七十章 服用禁药狂战士第二千二百六十六章 寄奴亲至报友仇第二千二百五十五章 箭雨压制断桨排第七百三十八章 慕容凤凰终成主第二千七百一十八章 孔明飞灯袭高台第三千零九十章 接应败兵徐徐退第二十三章 五石迷散生神力第二千五百九十三章 敌为我用形势逆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淝水英雄今何在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慕容家国难两全第二千九百五十一章 姚兴败归迁怒佛第三千九百一十一章 明月蛊粉成大业第四十三章 黄须鲜卑上擂台第三百一十二章 慈不将兵义利论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强敌就在大宁城第一百一十二章 好汉集结齐投军第九百四十七章 强骑列阵金鼓急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北伐战功人人抢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渊明风评天下士第二千五百零九章 兄弟交心力断金第三千九百五十七章 义无反顾大军归第三千一百四十四章 夹壁墙开铁骑出第二千四百七十八章 陶公暗访殷仲文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绝代双骄战场会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路朝天走一方第二千一百五十六章 黑袍师徒再聚首第五百七十五章 相公气度安可比第七百五十章 亲密接触心神动第二千三百零四章 江陵从此不姓桓第二千零二十三章 柴壁大战可复盘第二千二百四十章 南燕大帝归尘土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谢琰暗求寄奴援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定姻缘横生变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 青龙后继亦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