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291势在必行

听了范二的吐槽,李祥刚冒出来的那点侥幸心思,顿时就荡然无存了,袁崧亦是愁眉紧锁。

历朝历代,海盐从来就不是什么军事要地,

在面对孙恩之前,吴郡从来就没有碰到过从海上来的敌人。

而现在......

将海盐比作是吴郡的海上门户,大概是现在最恰当的比喻吧?

若是孙恩的乱军从这个海盐登陆,继而一路往北杀来的话,最后的结果一定是他们长驱直入,直接兵临城下。

袁崧最担心的,便是米贼兵临城下,因为吴郡城的经济现在已经是外强中干了。

由孙恩第一次登陆带来的后遗症,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如果孙恩兵临城下,他们除了第一时间加入乱军,大概不会死守着连粮食都没有的郡城吧?

要想杜绝这样的危险,将米贼挡在门户之外无疑是唯一的办法。

可吴郡并不只有海盐这一个海上门户!

因为吴江正好就是由太湖流经吴郡,继而往东汇入黄浦江的,孙恩的乱军是可以从海上进入黄浦江,继而沿吴江而上,直接到达郡城之下的。

也就是说,孙恩真要是一心一意攻打吴郡,至少有两条路可选。

袁崧这几个月来组织的士卒不过五千人而已,这些人如果只守护一条要道,勉勉强强还是可以做到阻止孙恩军的任务的。

可让这五千人在十八个时辰之内赶往海盐,又谈何容易?

更何况将这些人派往海盐之后,吴江口由谁来驻防?吴郡城由谁来驻防?

看着袁崧渐渐黯下来的脸色,范二不得不出言安慰道,“刘都督既然知道了孙恩的意图,大概不会坐视不管吧......”

袁崧摇摇头,沉声说道,“他之所以这么焦急地命人送信给我,你们以为是他怎的认为,米贼一定会在海盐登陆?”

“那是?”听了袁崧之语,范二顿时起了一头雾水。

袁崧已经冷静了下来,缓缓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你也是领过军、打过仗的,更应该理解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道理啊。如果刘都督确定米贼从海盐登陆的话,他岂能坐视不理?可要是孙恩再次从上虞或是句章登陆呢?”

范二想不到袁崧能做出这样的分析,他只一细想便觉得这更符合刘牢之的心态。

无论如何,刘牢之的主力部队都不会到海盐等待孙恩大军的。

他至少要等到百分百确认孙恩的大军的确是从海盐登陆,才会派兵救援,否则就会有被人趁虚进入会稽的危险。

要是他此时失掉会稽的话,颜面何存?

而他已经让人送信命令袁崧,要是袁崧没能防守海盐,责任就全都是袁崧的......

刘牢之这一封信,还真狠!

袁崧接到这封信之后,唯一能做的便是,派出一支队伍前往海盐拖住有可能登陆的米贼。

这支队伍很可能只是炮灰部队,他们赶往海盐的唯一意义,便是让刘牢之确认孙恩的确是由海盐登陆的,而后他们就可以放心地从后面追杀杀往吴郡的米贼了......

范二顿时沉默了下来,不是因为他毫无办法,而是,——他真的不想当炮灰!

三个月很快就沉默了下来,郡守府的刘长史和蔡参军匆忙赶到了衙门,随后而至的便是陈通口中的兄长,——主簿陈遗。

陈遗的年纪大概在三十岁上下,他身形中等、脸皮蜡黄,从神态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性格沉稳的人。

袁崧只是简单地将范二给他们引荐了一遍,便第一时间将刘牢之送来的急信,交到了他们手上。

两人拿出了密码对照表,只用了半盏茶的功夫便将密文翻译了出来,其内容当然与范二刚才所言没什么差别。

袁崧让蔡参军将信件朗读了一遍之后,很快就在众人的脸上逡巡了一遍,沉声问,“诸位都说说,咱们应该怎么面对这样的情况。”

刘长史首先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刘都督的意图十分明显,咱们除了向海盐增兵之外还有第二条路可选吗?可咱们的将士们又没有翅膀,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赶到海盐!更重要的是,咱们的吴江还要不要守了?如果米贼沿吴江而上呢!”

袁崧点点头,表示自己会考虑刘长史的想法,又转向蔡参军道,“蔡参军以为如何?”

蔡参军理所当然地答道,“属下也觉得增兵海盐是毋庸置疑的,现在的问题只是应该增兵多少罢了!咱们的士卒当然不可能全部到达海盐,但从中选出数百身强体壮的,大概不会有问题吧......”

“蔡参军应该知道这些人去海盐意味着什么吧?”袁崧皱了皱眉。

让最优秀的士卒去送死,这是袁崧无论如何都没法接受的事。

他并没有在意蔡参军的回答,却转头看向陈遗。

“刘长史和蔡参军都是为府君着想,同时也是为百姓着想,若是咱们的士卒不提前进入海盐,海盐的百姓岂不是.......”陈遗显然已经听出了袁崧的不悦,却还是将目光迎向他,有些哽咽地说了起来。

袁崧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他算是默认了这三个谋士的意见。

陈遗将出兵海盐的必要性论证结束之后,看了一眼袁崧之后又转向范二,“范公子也是吴郡人,就不能为府君、为吴郡的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吗?”

范二闻弦歌而知雅意,反问道,“陈主簿是希望我奔赴海盐?”

陈遗点头,“自从舍弟在城外偶遇范公子之后,我便对公子这几个月来的所作所为做了一番分析,由此发现您所领的士卒,竟能在一夜之间奔赴将近一百五十里。这是否意味着,他们在两个白天和一个黑夜之内赶到海盐只是易如反掌的事?”

听着陈遗一针见血的疑惑,李祥、刘长史和蔡参军等人眼前都是一亮,他们对范二之前的战绩一知半解。

可听了陈遗的叙述后,又未尝不燃起一丝希望。

袁崧对范二的了解当然胜过在座的任何人,可他并不希望范二去海盐,因为他知道派他们去海盐意味着什么!

有谁希望自己的女婿去送死?

正文_0371邀请嘉宾正文_0430知耻而后勇正文_0401目标:洛阳!正文_0428傅弘之的瓶颈正文_0338襄阳攻防战正文_0031wifi信号都没有?差评!正文_0002犯二两父子,一藤四奇葩正文_0063上门求辱正文_0380公主受伤了正文_0131选修课和必修课正文_0431临阵倒戈正文_0119小马过河正文_0293长刀所向正文_0247再入江陵城正文_0269东山再起正文_093为皇太子建藏书楼正文_0149范二的术算课正文_0289赠衣正文_0417杀入关中正文_0422鸠摩罗什正文_0238荆州之主正文_0359入主荆州正文_0152天师道金符正文_0191拦河坝工程正文_0430知耻而后勇正文_0243三头同盟的瓦解正文_0397借机改革正文_0383上中下三策正文_0154截发留宾正文_0363柴壁之战正文_0423谤佛正文_0294驱狼逐虎正文_0446北魏作战计划正文_0045算盘和十六进制正文_0256小人的巅峰造极之境正文_0256小人的巅峰造极之境正文_0352土地政策正文_0044公主之野望正文_0357井栏攻城正文_0183早点铺里的小道消息正文_0412晋魏的一场硬仗正文_0162拍卖会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047《千字文》正文_0042公主,请自重!正文_0039一大波少女进了范府正文_0354大军集结正文_0020一剑杀马正文_0102危机意识正文_0221范晔的几个兄长正文_0150《圣经》中的数字密码正文_0378谢灵运的请柬正文_0047《千字文》正文_0015第一只门下走狗正文_0225全面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正文_0156北京烤鸭正文_0319碟中谍正文_0023江左风华第一正文_0358大破江陵城正文_0184运筹于帷幄正文_0317棋局正文_0228再次以工代赈的可行性评估正文_0441偷袭者口中的“敌袭”正文_0267好久不见正文_0393朱龄石伐蜀正文_0297孙恩的橄榄枝正文_0062我的表伯是王中书!正文_0195尔虞我诈正文_0089谁作桓伊三弄正文_0172倾国倾城第一人正文_0363柴壁之战正文_0212茄鲞正文_0362三权分立正文_0231左右营长、陌刀正文_0211逆天的伙食正文_0164奶冰这种小事正文_0021天师道令符正文_0278东下吴郡正文_0214年假正文_0232囊萤映雪正文_0270孙恩之乱正文_0302位面之子刘寄奴正文_0160你吟诗来我做赋正文_0058欺诈者雷恩加尔正文_0365湖口见闻录正文_0182兵制正文_0192釜底抽薪之策正文_0030甘纯的革命需求正文_0419定城伏击战正文_0118真正的吃货正文_0123水泥的进一步试验正文_0348征战南阳正文_0374风云再起正文_020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正文_0056《咏雪忆范宁》正文_0404营建洛阳正文_0429坏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114猎兽怎如猎人正文_0128春天的故事正文_0241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