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基础打好了(4000字)

“除了动力系统的改进之外,这架飞机的改进还有那些?”听王小东胡扯了一番保留领航员舱的理由,陈耕问道。

“主要是机身和机翼,”王小东说道:“按照你当时的‘先把基础打好’的建议,我们把机身放大了26%,机翼面积增加了32%,另外为了满足挂载点的要求,机翼的长度加长了2.8米,按照这个标准放大之后,机腹的弹舱虽然还是现有H6的‘葡萄式’,但已经具备了改装成旋转发射架的潜力;

另外就是翼下挂载点,我们总共设计了六个翼下挂点和两个翼尖挂点,其中靠近机身的这两个挂点进行了特别的加强,可以以复合挂架的形式挂在两枚空地-63型导弹,其他四个挂载点都可以挂一枚空地-63导弹……”

陈耕听的频频点头,心里头对这架技术验证机的性能有了个大概的印象:底子打好了。

虽然限于电子技术水平,眼下这架H6技术验证机的整体作战效能比若干年后的K版H6差了许多,但底子却是比K版的H6好了太多,等再过十几二十年,国内的电子技术、雷达技术上来了,直接将这架技术验证机的电子和雷达水平升级到K版、甚至是传说中的N版的水平,届时不管是作战半径、武器的携带量都会有一个台阶式的跨越,而对于对手的威慑能力,也是成倍的提升。

这当然是好事,但陈耕却发现了一点不好的问题:怎么这架“技术验证机”周围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自己这个“外人”的到来,一点惊奇的样子都没有?

当他向王小东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王小东哈哈大笑:“陈先生,这个项目都是你提出来的,在期间也得到了你们商飞集团的大力支持,这架验证机上的4台发动机都是你们赞助的,对谁保密也不能对你保密啊,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陈耕哑然。

不过仔细一想,也是!

现在是什么时候?

是东西方的蜜月期、是大名鼎鼎的“和平典范”时期啊,在这一时期,西方连F14、F16这种看家的战斗机都可以卖给咱们(咱们买不起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咱们连自己的J8都能送到美国去、请美国人帮忙改进,请陈耕参观一家静态的、而且还是因为陈耕的提议才上马、并且期间得到了商飞集团大力支持技术验证机,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吗?

“这个验证机我们已经飞过几个架次了,试飞员对这个飞机的评价很高,但现在我们有些担心,上面似乎对正式立项和发展这型飞机不是太感兴趣,”王小东有些忧心的道:“如果花了这么多钱、这么多精力搞出来的这架飞机,最终不能正式立项,咱们这段时间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经费可就全都浪费了。”

王晓东有这样的担心,陈耕却对这款技术验证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等1991年海湾战争打完,美国人向全世界展示过B-52这个在华夏眼中已经落后到不适应时代、只配丢到坟场里埋起来的玩意儿的新用法之后,大家才猛然反应过来一个事实:没有绝对先进的武器,也没有绝对落后的武器,哪怕是落后的武器,如果对它的潜力进行充分的发掘,不但能让这个武器重新焕发生计,甚至可以成为杀手锏级别的重量级装备,比如H6,这个苏联已经淘汰的中程轰炸机,硬生生的就被我们给魔改成了一款具备准战略轰炸能力的、可以在敌人的防区外远程发**确制导武器的大型空中精确打击平台。

更厉害的是,K版之后的N版,不但在K版的基础上强化了电子战和电磁压制能力,还具备了空中加油能力,让这款此前只有“准战略级”航程的飞机一跃具备了真正的战略级的航程,你说神奇不神奇?

他拍拍王晓东的肩膀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哪怕是为了多卖几台发动机,我也肯定会帮你们西飞说话……说到这里,上面明确表示反对这个飞机立项了吗?”

“那倒没有,”王晓东说道:“上面就是觉得这个飞机比较贵,比使用两台涡喷-8的普通H6贵了差不多70%,有些领导的意思是买两架这个飞机都能卖三架普通的H6了。”

陈耕一阵无语:“如果按照这个账来算,咱们干什么还要发展导弹这类精确打击武器,直接用大炮轰多省事?不对,大炮也太先进了,直接拿着刀枪棍棒对砍好了。”

王晓东讪讪的笑了笑,没说话:有些话、有些牢骚,陈耕能说,他不能说。

陈耕也没有继续发牢骚的意思,抱怨了几句之后继续问道:“你们就没给这些持反对意见的领导仔细的算算账?”

“算是算了,不过……”王晓东委婉的给陈耕解释道:“嗯,领导们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

明白了!

说白了,就是个别同志不是不知道如果这款飞机能够定型、对我军战斗力的提升以及战略意义,而是在用这种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表示自己的存在——这种情况太正常了。

“那就慢慢来呗,不着急,反正这个飞机也还要挺长时间才能完成定型工作,”陈耕安慰王晓东道:“那空军的同志们对这个飞机怎么样?有没有兴趣?”

说起这个,王晓东就有些骄傲了:“空军的领导来过好几次,就是为了看这个飞机,除了对这个飞机的发动机布局方式有点不太满意、觉得太资本主义了之外,整体的评价还是不错。”

从王晓东这略带傲娇的反应就能看的出来,对于个别同志的反对意见,他其实也没怎么太当一回事。

“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陈耕顿时就放下了心:“只要空军的同志感兴趣就好……三年内能够完成试飞定型吗?”

王晓东:“如果能够保证经费,应该差不多。”

陈耕心里就有数了:只要这个H6技术验证机能够坚持三年,三年后,海湾战争一爆发、一结束,到时候看到了B52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当中的表现,就算西飞想要将这个飞机下马都不可能了:给你钱!必须给老子把这个飞机搞起来!搞不起来都不行!

倒是王晓东,忍不住抱怨起了陈耕:“陈先生,你们那个90千牛级别推力的发动机,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搞啊?”

商飞的“tay”MK650系列发动机的“魔改”技术路线没有刻意对外公布,但也没有刻意隐藏,王晓东一直都是知道这条“魔改”技术路线的人,这一点陈耕是知道的,但这家伙在这个时候发的这个牢骚,还是让陈耕很好奇。

“空军的同志在知道了你们那个MK650发动机的油耗之后,一直想把现在的涡喷-8给换成涡扇,可发动机的推力也差的太多了,”说到这,王晓东忍不住抱怨道:“空军的同志不好意思去找你,就一个劲的在我耳朵边唠叨,这都跟我说过不知道多少回了。”

陈耕听的哈哈大笑:“那你让他们来找我啊……话说回来,我们现在连引进的基础版本的MK650-8C都没完全掌握呢,想要90千牛级别的发动机,至少还要再等个七八年。”

说起来也是无奈,从“tay”MK650-8C的第一批资料开始移交算起,时间这都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受限于国内精密加工工业和材料工业的限制,商飞集团的“tay”650-8C发动机的国产化率依旧不足100%,还有差不多8%的材料和毛坯件需要从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进口,按照现有进度,要解决这之后、同时也是最难的8%,即便是一切顺利也差不多还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或许有人要问了,罗尔斯·罗伊斯都手把手的、尽心尽力的教你了,都好几年了,你怎么还不会?你是没用心学还是你笨?

这真不是笨不笨的问题,学习以及掌握总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擀皮、包饺子看上去很简单吧?看上去无非就是非常简单的一捏、一攥而已,可你问问那些会包饺子的同学,当初他们从开始学到真正学会包一个漂亮的饺子,用了多长时间?

王晓东笑着摇头,有些话他不好解释的太多,毕竟陈耕的身份还是有点敏感,岔开话题向陈耕问道:“对了,跟你一起来的那个美国老板是怎么回事?”

“你说的是罗宾逊先生?”陈耕诧异的道:“他怎么了?”

王晓东笑着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就是这段时间不少同志都在躲着这位罗宾逊先生。”

明白了!

因为弗兰克·罗宾逊锲而不舍的想要打开华夏通用航空市场的举动,让一些同志实在是受不了了,可这位弗兰克·罗宾逊不但是非常有钱的外宾,而且还是陈耕的朋友,除了躲着之外,大家也真没什么好办法。

在知道陈耕要来西飞后,某些被弗兰克·罗宾逊烦的不行的同志,不好直接来自己,干脆把注意打到了王晓东的头上:晓东同志啊,你能不能跟陈耕先生说说,让陈先生劝劝他那个美国朋友不要再折腾了,咱们是不可能开放通航市场以及3000米以下空域的。

陈耕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只有答应回去好好劝劝弗兰克·罗宾逊喽。

倒是王晓东,因为这个,忍不住对美国的通用航空市场有些好奇:“陈先生,我听说很多美国人都有私人飞机,美国的空域对私人是放开的,是不是真的?”

“美国将3000米以下的空域划为通用航空的空域,并向所有通用航空器开放,”陈耕摇摇头,说道:“不过,虽然美国将3000米以下的通用航空空域放开了,却也不是无条件、无限制的开放的,比如中型、大型机场附近多少公里范围之内的空域,为了保证民航飞机的正常起降,是不会向通用航空开放的,想要进去需要提前申请,当然,申请过程很简单、审批过程也很快捷,基本上就是和塔台方面取得联系,然后塔台给你个回复的事——美国所有的民用飞机在出厂的时候都被强制安装了自动应答机,飞机只要一起飞,哪怕是超低空飞行,自动应答机也会启动,并且会自动与附近的空管机构取得联系,你的飞机的注册码、航向、速度等信息自动就出现在附近空管机构的计算机上了;

再比如某些敏感的军事、政治设置附近,也会设置针对通用航空的禁飞区,但总体上来说,美国的绝大部分空域是对通用航空开放的,只要你在3000米以下的高度飞行,基本上属于想怎么飞就怎么飞。”

“这是应该的,机场附近和军事基地附近的空域肯定不能随便让人过去,否则万一被外国的间谍搭乘飞机过去拍了照怎么办?”王晓东听的频频点头,觉得大开眼界,对陈耕接下来要说的话更加期待了。

“至于私人飞机,”陈耕说道:“根据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1985年的统计数据,在美国,拥有民用航空飞行员执照的人数大约是65万左右,如果把商业执照、民用航空公司定期航班飞行员执照以及飞行学员执照除外,拥有固定翼飞机私人飞行执照的人数大约是22万人,如果再加上运动休闲飞行执照、旋翼机和滑翔机飞行执照的话,总人数应该有28万人。

当然,有私人飞机驾照不代表就有私人飞机,算上为大公司、大集团所拥有的喷气式公务机,美国私人飞机的保有量大概在20万架左右。”

“20万架私人飞机?!28万人有私人飞行驾照?!”王晓东惊讶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难怪你们商飞这几年往美国出口了不少运11和运12!”

自打陈耕开始用运11奖励经销商一来,商飞集团这几年来每年都保持着向美国出口运12运输机的“传统”,为华夏创造了大量的外汇,虽然这批飞机都是通过陈耕自己的渠道给“内部消化”了,但不管这些飞机是怎么被卖出去的,可飞机终归是卖到了美国、为国家出口创汇了没错吧?

国内几大航空制造集团羡慕的眼珠子通红通红的。

————————————

PS:兄弟们,4000字,说话算话。

第1839章 给老师一个惊喜第867章 参观苏联的航空工业第1479章 波音也跪了第751章 去找陈耕聊聊第47章 战略级第720章 挨打要立正?第1137章 压力第1130章 巨大的诚意第1391章 不解第1504章 我对他很信任第1846章 有钱大家一起赚第1404章 摸着鹰酱过河第962章 屡创神奇的男人第488章 真的严重了第90章 你好,兰博基尼先生第1371章 网络购物狂欢节第51章 果断投资第194章 两条线第670章 为了安全第793章 压力转移到了丰田这边第43章 我是我的堂弟第402章 真兄弟第907章 发动机先行第1615章 人多是烦恼?不不不,是幸福第1420章 求职第1936章 一致通过第490章 化干戈第1511章 李队长又来了(兄弟们,新书《动力霸主》跪求支持,嘤嘤嘤)第1966章 特色第1934章 对手的尊敬第1108章 态度问题第677章 分歧第629章 日子都不好过第107章 跟哥混,有前途第1159章 稳定警察系统第1121章 石化总公司的态度第1721章 震撼的双胞胎第1194章 组合拳再临第1368章 群功能,上线第1355章 大爷给了个机会吧第1836章 吸引力:下第1045章 国航的反应第149章 真的很重视第2009章 首飞第2033章 合作第1087章 金钱的魔力第398章 变化第457章 东方不亮西方亮第1693章 达成一致第1501章 陈耕的承诺第699章 不许“发扬风格”第665章 买下来第1422章 值得培养第1378章 送上门来第1713章 不甘心第12章 这该死的世道第1569章 初步决定第1123章 别想太多第1710章 动作真快第577章 头疼,产能不够啊第263章 真正的忽悠大师第1126章 母校的邀请第1894章 站队很重要第1964章 西飞退让第1997章 和印象中不一样的华夏第2049章 婉拒第296章 IT,你好啊第809章 奖励:上第868章 利益交换第673章 如何过关?第1713章 不甘心第958章 合作一把?第14章 被强买第1876章 我们要最好的第834章 新车要上市第165章 不好的习惯第1192章 新想法第837章 基础打好了(4000字)第938章 他可是陈耕啊第1644章 做得好有糖吃:上(4/4)第1994章 当年的老朋友们第1134章 全世界的资本家们联起手来第133章 别说我不给你们机会第980章 接招吧:中第397章 本田“公爵”第768章 自己改变了自己第1722章 价值第1840章 震撼和不甘心第208章 陈红军的疑惑第688章 差异化策略第1774章 第一颗定心丸第1493章 大受欢迎(兄弟们,新书《现代手艺人》求收藏,求推荐)第242章 联手乔治亚罗和兰博基尼第1812章 都头疼第341章 最后的保障第678章 给某些人点颜色看看第927章 H6-4的价值第367章 再坑小鬼子第905章 都是钱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