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追根溯源(4000字)

陈耕发现,经此一事之后,众人看自己的目光都变的和之前不一样了,在22日之前,自己做出一个决定,季胜成虽然不会跟自己“据理力争”,但偶尔也会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但22日的这场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虚惊之后(伊朗和伊拉克兵没有因此而打起来,双方只发生了一次短暂的交火),季胜成对自己任何的指示几乎都是无脑的言听计从,不但季胜成如此,那些自己高价请来的操盘手们也是如此。

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陈耕心中颇是哭笑不得。

回到股市和期货市场上,伊朗和伊拉克在22日的这次短暂的交火,成了压垮各国股市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从22日中午11点40分(华盛顿时间)开始,全球各大股市上的投资者们纷纷开始抛售美元,转而将资金投向期货市场,抢购黄金、白银、石油、橡胶甚至白糖等硬通货。

因为来自全球的投资者们大量、集中出货的缘故,美元大幅贬值,短短两天的时间,美元贬值的幅度高达22%,创造了二战后美元贬值幅度之最,这个时候,哪怕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拼命的托盘,也止不住整个市场以雪崩一般的速度崩盘,唯一庆幸的是,23日是星期五,当23日过去之后,各国政府以及各国央行有两天的时间来休市、商讨对策。

季胜成虚心的向陈耕请教:“boss,您说,各国政府能够拿出强力的救市措施吗?”

“够呛,”陈耕摇摇头,直言不讳的道:“咱们老祖宗有句话叫做‘顺势而为’,还有句话叫做‘螳臂当车’,要看各国政府能不能成功救市,不是看各国政府会采取什么救市措施,而是要看这场危机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只有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知道根子在哪儿,也才能对症下药,而不是现在这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陈耕这话一出口,不但季胜成若有所思,一旁的几个操盘手也竖起了耳朵。

这一个星期来,大家听多了坏消息,听多了各国政府层出不穷的救市措施,也听多了各家企业紧急公布的、形同“救心丸”的财报以及发展规划,但惟独没有听人说过这次的股灾的形成原因,那么问题来了,这次的大股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那boss,这次股灾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凯莉·希克斯问道。

“主要是三个原因,”陈耕也没有卖关子,有问必答的当起了好老师:“首先、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西方、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

说到这里,陈耕看着众人问道:“谁知道在刚刚过去的1986年,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是多少?”

“……”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是一脸的迷茫:谁关心这种事啊。

我就知道是这样!

陈耕叹了口气,说道:“我告诉你们吧,在刚刚过去的这个1986年,美国财政赤字是2210亿美元,贸易赤字是1562亿美元,都创造了赤字的最高纪录——诸位,你们都是经济和金融领域的高手,你们告诉我,当一个国家有如此严重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的时候,意味着什么?又需要怎么做?”

“意味着国内的资金不足。”

有个操盘手大声道。

“需要吸收外来资金来补充国内资金的不足。”

紧随其后,另外一个操盘手也跟着大喊。

“说的没错,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高,意味着国内资金不足,而想要解决国内资金不足的问题,办法也很简单,只要能够从外部吸纳进来足够的资金就把问题解决了,”陈耕点头:“但在这么做的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不是你说要吸引外部资金、外部资金就乖乖的进来的,那么问题来了,怎么才能把外部的资金吸引进来呢?”

作为银行领域的高级管理人员,这个问题对季胜成来说不是问题,他立刻道:“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

“没错,通过保持较高的利率水平,可以成功的吸引到足够多的外部资金进来,而美国有着当今世界相对来说最好的投资环境和政治环境,所以外部资金大量涌入美国来也就可以理解了,这些通过联邦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来证明,我就不展开说了,”陈耕点头道:“但凡事都有利有弊,维持较高的利率更是一柄双刃剑,作为金融和经济领域的高手,大家应该都明白这么做的一个弊端,或者说是潜层面的弊端,那就是:较高的利率会对股票市场价格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在这里,为今天的这场大股灾埋下了一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爆炸的炸弹。”

众人思索着陈耕的话,他们发现:似乎……真的是这样的。

“这是第一个炸弹,”陈耕接着说道:“既然有第一个炸弹,那自然就会有第二个,这第二个炸弹就是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欧美西方国家的经济一直处于低速增长时期,生产型投资需求不足,所以这直接导致了一个问题:那些被美国的高利率吸引来的资本,除了投资之外,还有大量的剩余。

这部分进来之后又没有产业可供投资的资本、或者说的直接一点就是热钱,肯定不甘心就这么撤走的,对吧?毕竟进来再出去,这都需要成本,而美国政府肯定也不甘心就这么放这些钱跑路,毕竟在我们美国人的眼里,只要这些钱进来了美国,那就是我们的了。”

众人一阵轻笑:没错,资本是个什么德行,他们再清楚不过了。

“为了留住这些热钱‘为我所用’,李根政府放松了对金融市场管制,并且还放松了对股票投资的减税,这下子好了,不但这些此前来美国的热钱不肯出去了,那些此前还没进来的国际热钱也跟着一起进来了,嗯,给大家举个这些热钱的疯狂例子:仅仅是在今年的前九个月,从东瀛来的、购买美国股票的新增投资就达约150亿美元,在这里,我们谢谢让日元大幅升值的广场协议。

扯远了,让我们回到这次的经济危机,我们都知道,这些该死的热钱在金融市场上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哄抬股价……他们要赚钱嘛……这些没有投资方向、又不甘心出去的剩余资本也是这么干的,在美国转了一圈发现:咦?美国的金融业似乎很好玩啊,所以……”

说到这里,陈耕耸了耸肩:“大量的剩余资本涌入了证券市场,这么多的资本,不但与美国的实体经济相匹配,更是直接导致金融领域的投资猖獗、泛滥,债务更是空前膨胀。

所以我们看到了,在这次的股灾之前,美国的金融市场一片繁荣,但我们要明白,这个繁荣是虚假的繁荣,是一个充满了泡沫的繁荣,而这么一个虚假的、充满了泡沫的繁荣必然是形成难以持久的,早晚有被戳破的那一天,而这一天,就是股市、期货、汇市暴跌的那一天,我们都明白,这其实是市场自身对自己身上不正常的状况进行‘排毒’和‘纠错’。”

“……”

没有人说话,大家都在思索陈耕的这番话。

越是思索,大家就越是发现,情况似乎真的是费尔南德斯先生说的这样,也正是如此,众人心中对陈耕越发的敬畏了:神秘的东方巫师……竟然恐怖如斯吗?竟然连这么深层次的问题都能观察的到?

倒是季胜成,在一番沉思之后再次向陈耕开了口:“boss,既然有第一个、第二个原因,那应该还有第三个吧?”

“没错,是有第三个,”陈耕赞许的点点头:“这第三个原因就属于比较深层次的原因了,即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什么?!

陈耕的话音一落,偌大的会议室里面,所有的人都呆住了:这第三个原因竟然是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众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无法接受:美国是如此的强大,整个西方世界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不但是世界的盟主,更是在与苏联长达三十多年的军事对抗中将苏联熬的只剩下了半口气,在这种情况下,您说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了?

开什么玩笑?!

陈耕的这个观点,甚至连季胜成都无法接受:“费尔南德斯先生,恕我无法接受您的这个观点,这不可能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我们美利坚的GDP占据了全球GDP的30%……”

说到这儿,季胜成忽然一愣,他有些说不下去了,然后,脸上缓缓的呈现出难以接受的神情。

“你也发现问题了?”看着季胜成的样子,陈耕就知道他发现问题的所在了:“我们美国最强大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毫无疑问,是50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末的那段时间,那段时期,我们美国的GDP在全球GDP的比重高达40%!而现在呢,我们美利坚的GDP在全球GDP当中所占的比重只有勉强30%。

当然,诸位或许要说了,就算是30%,美利坚也就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

这么说当然没错,但我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关键词:”说到这里,陈耕一顿,然后重重的说道:“这个关键词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而现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解体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

现场的众人,猛地一顿!

什么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这个在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时,由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的体系,构成了二战之后至今,整个西方世界乃至除了华约国家之外,世界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核心基石!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有两大核心:

一是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则与美元挂钩,而美元就是美金的说法,也是基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因为在这个时候,35美元是固定等于一盎司黄金的;

第二个核心,就是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

是的,你没看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在一开始建立的时候,其实是依托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而美国,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核心中的核心!

用“一朝得意便猖狂”、“小人乍富”以及“德不配位”来形容美国这个没有底蕴的国家是十分合适的,在确立了自己是世界核心这一点之后,美国就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到处惹事了,最大的两个事端就是半岛战争与越南战争。

这两场战争直接导致美国的国际收支严重恶化,以至于到了1971年,美国GDP占世界GDP的比重不但从1960年的40.21%降到了35.81%,创造了二战之后的比重之最(低),而且当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仅102.1亿美元,而与此相对的,美国对外流动负债则已经高达678亿美元。

兄弟们,这可是1971年的678亿美元啊,这也意味着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美元兑换黄金的能力,以至于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不得不在1971年的8月15日宣布停止承担美元兑换黄金义务。

美国的这个动作不但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更宣告这金本位失败,说是美国控制世界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断了一条腿也不夸张。

但这还没完,虽然断了一条腿,可不还有一条腿的么,到了1973年,全世界多个国家(其实就是美国的小弟们自己的小动作)出现抛售美元与抢购黄金的风潮,在这种情况下,1971年的3月16日,欧洲9国在巴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家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英国、意大利、爱尔兰实行单独浮动,其他主要西方货币也都实行了对美元的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吓的固定汇率制度完全垮台。

金本位与固定汇率的结束,宣告了布雷顿森林制度的最终解体。

从靠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控制着全世界,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虽然美国依旧是这个星球上最强大的国家,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于鼎盛时期,美国的世界霸主的地位的确是衰落了。

————————————

PS:兄弟们不好意思,昨晚第二更只有2000字,这一章4000字给大家补上。

第364章 苦日子终于到头了第518章 陈耕去哪了?第1662章 不就是利益交换么,谁不会啊第862章 继往,开来第1410章 说服第1623章 真的重视第1111章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第751章 去找陈耕聊聊第1018章 借机吃肉第749章 世易时移239章 原来是“倒春寒”第1971章 悄无声息的大烟花第1393章 不许欺负老实人第355章 终于搞定AMC第2064章 好消息第1125章 悄悄的回村第1680章 给马儿喂把草第712章 落后就要挨欺负第1776章 新老板神通广大第324章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第336章 能给我带来好处的才有资格跟我合作第2017章 尼桑的打算(兄弟们,新书《起航1992》求支持)第2071章 认输第1129章 都不去第195章 撞击第9章 棒子和甜枣第667章 互补的合作第854章 送上门的好处第870章 提前亮相的“手术刀”(下)第1582章 努力游说第1473章 为美国留住制造业(兄弟们,新书《现代手艺人》已经上传)第33章 都是同胞,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第1461章 陈氏夫妻档第695章 顺利提名第1579章 后果你承受不起第1473章 为美国留住制造业(兄弟们,新书《现代手艺人》已经上传)第26章 陈小朋友第1506章 搞一下?第1379章 精彩、遗憾和不足第397章 本田“公爵”第1177章 巧合第1564章 600万美元的代言费第1553章 引领潮流第299章 折服:上第1546章 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第622章 我要的特权第2038章 卡帕亚的方案第195章 撞击第54章 美国寄来的礼物:中第1703章 待宰肥猪第2054章 玩规则:下第272章 到了泰国就是大爷第1783章 出去走走第1888章 警长的惊喜第1650章 欠了大人情(1/4)第373章 意料之外的麻烦第1112章 天上掉下个金元宝第1459章 让人无法置信的推荐者第1507章 瞪谁谁怀孕?第329章 一份尊严第938章 他可是陈耕啊第1377章 转正!第1029章 麦道要怂?第781章 面对对手,我们要怎么办?第1679章 你们的方法不对第1752章 问题在这里第260章 奠定第1401章 海东青第186章 面子给大发了第999章 我请你第101章 我们的赛车第395章 好几层意思第1348章 金矿第1823章 人家不怕第759章 危机四伏第1597章 都是面子闹的第1536章 闻风而动第1566章 起家的地方(兄弟们,《动力霸主》求支持)第1746章 给你们一个惊喜第651章 小锄头挥起来第504章 上市前的会议第1370章 提前警告第318章 通过一阶测试,麻烦才刚刚开始第1769章 我们是朋友第677章 分歧第723章 教做人?第761章 还是穷闹的第666章 机会来了第1312章 囤货赚钱第1086章 蹭团第1973章 陈耕给节省了至少2年的时间第1770章 谈谈交叉持股吧第929章 万人迷第646章 野心第134章 急智无双第555章 早就被人盯上了第876章 两个要求(4000字)第607章 各路牛鬼蛇神第1978章 领导的关爱第22章 疯狂的改装计划:上(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