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四节 考量与火种(5000字 祝各位书友中秋快乐)

既然选择了锻体与冰道兼具,享受了两者相加的实力提升。

那么在修炼方面,师弋自然也要比其他人投入更多。

不过,十年的额外时间投入,在师弋看来是十分值得的。

如今,师弋的肉身强度已然达到了高阶层次。

这种肉身强度方面的暴增,让师弋的近身实力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因为距离觉醒化身能力越来越近的缘故。

冥冥之中,师弋拥有了一些玄而又玄的感应能力。

就比如此时,师弋用以判断眼前的余泉血脉源流的方法,正是这种感知能力的体现。

正是这种基于肉身方面的感知,让师弋哪怕仅仅只看了余泉一眼。

却十分轻易的发现了,余泉身上的那股熟悉感。

结合问话,师弋这才轻易的确定了对方的身份。

余裕即为渔翁的本名,而这余泉应该就是渔翁的直系后人了。

一念及此,师弋又开口向余泉询问了一些其人的近况。

在得知余泉父母已经亡故,余家直系只剩他一人之后。

师弋看着余泉开口问道:

“我曾经和余裕有久,既然你是他的后人,我在此可以答应你一个要求。

这个要求仅涉及你自身,荣华富贵、延年益寿、亦或者是世俗权利。

你有什么想要的,我都可以在此帮你实现。”

师弋此举意在,补偿当年渔翁之死。

以师弋现如今高阶修士地位,无论余泉提出何种要求,师弋相信自己都能够轻易做到。

这种事情不止师弋自己相信,在见识了师弋的手段之后,那涟国皇帝也同样相信。

尤其是在听到师弋提及权利之时,老皇帝的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

另一边,余泉听到师弋的话语,不由得有些发懵。

同时,一股别样的情绪涌上了他的心头。

一直以来,余泉都因为自身境遇而绝望,更是对将他带到如此境地的余裕心怀愤恨。

余泉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切会在今天有如此逆转。

尤其是在看到师弋一脸淡然的表情,以及涟国皇帝略微有些僵硬的面庞。

余泉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无论他有何种要求,眼前之人都能够帮他实现。

一念及此,余泉忍不住脱口而出道:

“那么,我能不能与阁下一样,成为那凌空飞渡比肩神佛的存在。”

此话刚一出口,余泉就不禁有些后悔了。

这种要求,在他看来实在是有些得寸进尺。

说完之后,余泉就变得忐忑不安起来。

反观师弋在听到余泉的话语之后,虽然对其人的要求有些意外,但是却并没有过多表示。

“如果你是指想要踏入道途,成为像我一样的修真者的话。

那么,我可以答应你的要求。

至于能不能比肩神佛,那就要看你有没有能耐修炼到那个地步了。”师弋笑了笑,开口对余泉说道。

眼见师弋没有回绝,余泉不由得心中狂喜。

就在这时,余泉只听见师弋再度开口说道:

“我要提醒你,修真之路崎岖无比。

远不及获一世荣华富贵,在凡间享乐一生来的轻松。

我再问你一次,你当真要踏入道途,成为一名修真者么。”

余泉对此倒没有多做犹豫,毕竟他的父母已经双亡。

在这人世间,余泉已经没有了什么牵挂。

至于荣华富贵,在余泉看来实在是有些虚。

在父母尚在人世之时,余泉曾经听他们提起过。

早在成为皇民之前,余家在那时还是颇有家底的。

可最终还不是难逃家道中落,被涟国皇帝贬为皇民的命运。

想到这里,余泉一脸坚定的对师弋说道:

“还望先生能够成全。”

师弋眼见余泉心意已决,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想要将一个凡人领入道途,对于师弋而言并非什么难事。

甚至这种要求在师弋看来,是再省事不过的了。

师弋来到涟国,原本就是为了了结此事而来的,自然没有理由不答应下来。

就这样,在师弋应允了余泉的请求之后。

周围的一干人等,都向余泉投来了羡慕的眼神。

在这其中,尤其艳羡余泉的就是那涟国皇帝了。

其人身为一国统治者,一生享尽了各种荣华富贵。

如今,眼看半截身子入土,他最想要的就是继续活下去。

眼见余泉得到了好处,事关生死大事,涟国皇帝也顾不得矜持。

其人来到师弋面前,直接对师弋一揖到地,并开口说道:

“也请先生带我进入道途,无论是什么要求,我都可以答应。”

…………

最终,师弋也没有答应涟国皇帝的请求。

其实原因很简单,以老皇帝的年岁,根本没有半点修真的可能性。

如果强行去做的话,仅第一步榨取精血,就能要了他的性命。

与其找死,还不如这样多活两天。

不过,最后师弋还是给了对方一瓶续命的丹药。

以师弋抵进高阶的炼丹技艺,虽然不至于延长一个人的寿数。

但是,让其人多活上那么两年,却还是可以做到的。

毕竟,凡人与修士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修士所发愁的是魂力不足的岁寿问题。

而凡人因为种种原因,根本难以活到魂力耗空,寿终正寝的那一天。

师弋正是看出了涟国皇帝体内魂力还有剩余,这才给了些丹药好让其人的肉身能够多撑些时日。

当然,这一切都是看在他父亲景勋志,与师弋相识一场的份上。

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小事而已,师弋真正为涟国所做的事情,估计他们那些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

师弋此行之所以会如此高调,在涟国这样一个凡人国度,施展出修士手段。

这并不是为了在一帮凡人面前炫耀自身实力,以师弋近乎屹立于修真界顶点的实力,真的犯不着这么做。

师弋之所以如此,却也是有着自己的考量。

师弋所去往过的诸多国家之中,可以说涟国是最为特殊的一个。

因为悬居海外,加之距离最近的才国,常年受到汲魂之地的隔断。

这使得涟国,一直处在一种神隐的状态之下。

这种状态,让涟国很难进入修真界的视野之下。

这正是涟国能够在诸多国家当中,维持一个单纯凡人国度的根本原因所在。

涟国不同于师弋的老家楚国,以及相邻的戎刘国。

这两个地方比邻庆国,庆国修真界是明确知道这两国存在的。

庆国方面之所以没有选择进驻楚国和戎刘国,以至于萧家在当地称王称霸。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两处地域的修行资源极其匮乏,庆国势力根本看不上这两处地方。

楚国和戎刘国被称为修真荒漠,真的就如字面意思一般。

否则,当年萧家和赵家在逃亡之时。

也不会往这种地方钻,来躲避仇家的追杀。

而涟国与那两地并不相同,在此地待过数月之久的师弋清楚,涟国的修真资源并不匮乏。

如果有修真势力发现了这样一块无人占据的肥肉,绝对会毫不犹豫的上前来啃上一口的。

一个完全由凡人构成的国度,如果有修真势力贸然介入。

那对于涟国当地而言,绝对是灾难性的。

以凡人与修士之间的实力差距,涟国被完全纳入修真势力掌控是可以预见的。

遭遇修真势力压迫,如果仅此而已那还只是小事罢了。

怕就怕修真势力在掌握涟国之后,仅仅将这里当做一块可掠夺的附庸。

毕竟,但凡是修真势力一般都在其他国家拥有根基。

整个修真界虽没有国别之分,但是修真势力却有。

换言之,只要混的稍微像样一点。

便不会有势力放弃本国的根基,反过来从零建设涟国的。

所以,如果当真有修真势力占据了涟国。

师弋所猜测的事情,大概率会变成现实。

介时,涟国真的会成为某一国势力的附庸。

一旦到了那个时候,涟国可能会真的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而生活在此地的凡人,沦为下等人的命运也完全可以预想见。

世外桃源是没有办法,一直维系下去的。

而师弋所做的事情,就是让涟国之内的凡人认清这一现实。

正因为如此,师弋才会如此高调的,展示自己身为修士的另一面。

才会如此轻易的答应余泉,助其成为一名修士的请求。

在那之后,师弋帮助余泉进阶炼精期。

并在临近离开涟国之前,留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功法,以及炼丹所需的各类丹方。

有了这些东西,余泉想要在涟国。

这样一个没有竞争的凡人国度建立修真势力,那完全是不成问题的。

如今尚有汲魂之地横在才国与涟国之间,借助这道屏障,涟国还有时间发展下去。

师弋不求涟国当地的修真势力,能发展出多大的规模。

至少在得到修真界承认之后,就算有别国修真势力侵袭,也不可能直接将整个涟国变成一个附庸。

而这正是师弋能够为涟国,所做出的努力。

然而师弋能够做的,也仅仅只有这些了。

剩下的就只能看,师弋所投入涟国的这粒火种,是不是能够燎原了。

做完了该做的事情之后,师弋继续上路。

由涟国出发,向着奏国的方向而去。

…………

又经过了两个月左右的海上飞行之后,师弋成功的在奏国的南部登陆。

奏国对于人口的管控,在诸多国家都是出了名的严格。

即便师弋身为一名高阶,来到此地也感觉束手束脚。

好在师弋只是借道才国,并没有在奏国久留的打算。

不过,虽然只是借道,师弋却也留意了一下奏国当中的情况。

比如,经过了几十年的休养,奏国方面的人口再度增长了起来。

人口的增加,势必会加重奏国民众的话语权。

在其他国家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可在奏国全民修真的国情之下,这种形势根本无法避免。

奏国底层民众的修为,虽然不可能太高。

但是即便只有炼精期,可在百万级的庞大基数面前,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虽然理论上这样的低阶修士再怎么多,高阶修士一道神识冲击也能将他们完全秒杀。

但是,人数庞大到这样一个量级。

面对这样因不满而抱团在一起的民众,奏国之内又有那个高阶修士,真敢动手屠杀他们。

就算不提统治根基问题,单单是承负这一节,就保证了不会有哪个高阶敢这么做。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倒也罢了,坏就坏在奏国之内,还存在着一个吃人猛兽——须臾山。

须臾山的存在,造就了奏国强大的整体实力。

然而,它却也从一定程度上,激化了整个国家的矛盾。

毕竟,没有谁会愿意自我牺牲,进而成就他人。

尤其是在本就强调自我的修士群体当中,这样的事情更少发生。

而进入须臾山这处秘境的先决条件,就是需要大量的人来进行牺牲。

而奏国统治阶级不可能用自己人的性命,来作为拖拽须臾山的燃料。

最后,倒霉的还是奏国底层民众。

长此以往,不遭至反抗那才是真的奇怪了。

在知晓这须臾山,乃是一处假秘境之后。

在提防的同时,师弋不得不佩服安置这须臾山的圣胎境修士。

其人直接将奏国上下,完全玩弄于鼓掌之中。

以这样的一种方式,不断地让奏国之人将“薪柴”,投入须臾山这座熔炉之中。

这种对于须臾山的依赖,别说奏国方面不知道假秘境之事。

就算知道了真相,师弋觉得他们也不可能停下来。

这种深入骨髓的依赖,才是最为可怕的地方。

而照着这种形势发现下去,师弋相信要不多久,国内矛盾进入极限之后。

奏国高层会故技重施,再一次对巧国方面动武。

以转移矛盾的方式,来缓解他们国内的压力。

换言之,奏国与巧国之间的战争,将会再度上演。

这对于巧国而言,绝对称不上好消息。

毕竟,巧国面对奏国这个强邻,还是存在无法抹平的实力差距。

而雨妒楼所在的雨家,作为巧国第一势力,介时会首当其冲承受奏国方面的压力。

两国第一次国战之时,方隐川利用运道,帮助方家躲过了一劫。

这一次,雨家恐怕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这些事情都与师弋无关。

这一次来到奏国,师弋甚至还打听到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自上次离开奏国之后。

被师弋摆了一道的刑钺,最终尝到了他自己所种下的苦果。

当年提挈教在发现,师弋所布置的把柄之后如获至宝。

马上就将之当做了,扳倒刑钺这个奏国太子的手段。

只有将刑钺这个正统继承给拉下马,提挈教才能将与他们交好的私生子扶上台。

而另一方面,奏国皇帝原本就对私生子心怀愧疚,有意将皇位传给对方。

只是其人碍于情面,暂时无法做出这种决定。

而那一次的事件,直接就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方面,奏国皇帝对于刑钺,行刺兄长的行为深感失望。

另一方面,奏国皇帝也担心如果刑钺继位,他的大儿子恐怕很难有活命的机会。

于是,思量再三之后,奏国皇帝下达了诏书。

直接将皇位传给了,并非正统继承人的私生子。

原本依照奏国皇室与提挈教之间的约定,奏国皇帝在进阶高阶之后,就应该卸任皇帝之责。

而奏国皇帝其实早就已经,到达了高阶层次。

之前,一直都因为刑钺这个正统继承人尚未成年,才会这么一直拖着。

提挈教一方虽然对此心有不满,但是皇帝在奏国并非摆设,皇室血脉可以提前感知须臾山的降临位置。

这是奏国皇室,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这种血脉的觉醒,需要结合特殊的修真功法才可以。

而炼精期榨取精血的底线,就是成年。

所以,就算奏国皇帝退位,刑钺登基也只能是个摆设。

而须臾山的每一次降临都关系重大,奏国皇帝这个关键位置,不可能任由一个无用之人占据。

而这也是,刑钺迟迟无法登基的一个重要原因。

奏国皇帝在失望之下,放弃了刑钺这个皇子改立他的私生子。

这虽然在法理上有些站不住脚,但是皇帝与提挈教两大巨头达成了共识。

即便刑钺一方的势力极力反对,终究也是胳膊拗不过大腿。

甚至就连皇室方面,在发现无法挽回之后,都放弃了对于刑钺的支持。

毕竟,奏国皇室的统治地位源于自身血脉。

只要奏国皇室还能够提前预测须臾山的降临位置,那么他们这一支就不可能没落。

这种情况之下,到底谁当皇帝反而成为了次要因素。

就这样,刑钺很快就体会到了众叛亲离的感觉。

最终,刑钺也只能看着他梦寐已求的皇位,落入了他人之手。

眼见事不可为,刑钺也只能选择了隐忍。

然而,刑钺上辈子就属于枭雄式的人物。

其人纵横楚南江湖,一生不知有多少门派灭在他的手上。

可以说,只有刑钺打杀旁人,他几时又受过这种气。

这样的性格,就注定了其人不达目的,是不可能停手的……

第三百七十二节 担忧与入林第四百三十九节 强横与摧枯拉朽第二百三十三节 龙谒城与天不遂人愿第四百四十五节 黑色山峰与受创第六百三十节 准备充分与阵势(二合一)第六百五十五节 局势与姻缘第二百零七节 阴差阳错与魂战第七百七十五节 五猖神与决断第七百五十五节 舍利与尽头第七百二十八节 收获与抵达第七十三节 资质与守约第二百七十一节 入伙与打算第二百九十五节 转机与拼合第六百四十五节 定位与状态(4000字)第五百九十七节 五蕴与行者第四百六十二节 九眼天珠与金刚子(二合一)第四百四十一节 博弈与技高一筹第六百节 魔难与病魔缠身第五百零一节 更强与立威(日万)第四节 消息与偃森第六百八十八节 战云与肉身第二百五十节 威慑与准备开船第二百四十二节 修为尽复与决定(新年快乐)第五百二十八节 骨海与九黎(1/2)第四百六十一节 购买与祝器第六百八十三节 敲打与龙泥第三百六十九节 取舍与火德第二百五十七节 水下与心态变化第三百九十八节 剑灵与衅剑第三十节 抵达与戎城第七百节 忧虑与贾子第一百一十六节 抵达与韩宗羽第三百零七节 口诀与寒意第九十九节 纠结与赴死第一百六十八节 封水罩与成本第八百零五节 歧路与购入第三百零四节 失败与混乱第五节 无力与打算第八百节 等待与源起第五百九十八节 着相与封魂符第七百六十五节 反转与破釜沉舟第四百四十四节 升华与衰老第二百六十八节 意外与火拼第三百九十一节 启程与肥啾第三百零九节 圈套与注定落空第八十七节 禁地与试练第一百六十一节 失与得第三百四十八节 不速之客与夜谈第六百九十五节 迂回与方剑戟第一百零五节 天地元气与日常修行第三百二十节 格局与三入第三百零六节 魂力与寿元第一百零九节 雷劫与承负第二百五十八节 新法器与收工第五节 无力与打算第一百一十五节 屠戮与斩杀第七百一十节 丰将羽与艰难第四百三十三节 犬噬与猎食第七百五十五节 舍利与尽头第七百六十一节 用意与八威策第四百六十八节 结社与好事?第四百七十四节 绝息与各怀心思第一百五十六节 火海与鸩血第二百五十八节 新法器与收工第四百五十二节 惩戒与思虑第四百五十二节 惩戒与思虑第二百八十五节 进入与目标第一百六十九节 符箓与未雨绸缪(求推荐)第六百八十五节 潜入与失望第三百一十二节 急转与覆没第二百零三节 伏诛与重伤第七百零二节 异响与裂地第八百一十一节 各怀心思与谈崩第一百二十节 开启与心结第三百六十三节 暗谋与暴露第五百五十五节 张如山与石墙(日万)第七百零五节 虚实与失陷(1/2)第四百二十四节 赵家与旧恨第四百五十二节 惩戒与思虑第二百七十六节 装死与受伤第七百一十一节 罢战与分羹第四百七十二节 多虑与泉涌第一百零六节 张姝音与入山第七十节 石林与少女第一百六十八节 封水罩与成本第六百四十一节 路过与余泉(1/2)第五百二十八节 骨海与九黎(1/2)第二十节 强敌与负伤第一百五十节 颓势与冰川(10/10)求订阅第三百四十七节 路遇与皇子第三百五十九节 峰回之地与后兽第二百八十四节 安顿与镜界符第二十六节 同乘与盗匪第三百一十一节 不忿与成功?第五百五十七节 得手与插足(日万)第六百二十节 钻云枪与枭首第二百八十二节 代价与耀罗第二百七十四节 死胡同与树林(今天开始双更)第六百九十九节 镇守与回援第二百九十八节 功成与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