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

公元前713年,二月初旬,东风骤起,春雪消融,万物复苏。

中丘城内车马甲士川流不息,郑、鲁、齐三师会于此。

府堂内三君分宾主座定,东道主郑公姬寐生当先开口相迎道:“今得二公莅临,郑室蓬荜生辉,孤亦甚感觉欣慰,伐宋胜败,周室兴亡,尽握二公之手!”说罢,面向二人各施一礼。

齐鲁二公还施一礼,继而齐公姜禄甫回道:“齐郑交好数盟而誓,今郑公秉持王命,相邀我等奉命讨逆,孤岂能袖手旁观!”

待其说罢,鲁公姬息亦附和道:“齐公所言甚是,兴周除奸乃我等为臣之本分,郑公太过见外也!”

闻及二公所言,郑公姬寐生再次拜谢,二公受谢还礼。

一番客套寒暄过后,郑公姬寐生礼请二公座定,继而言归正传,谓对二公道:“今请二公前来,一为商讨盟典要事,二为谋定伐宋方略。”

齐公姜禄甫闻言,请教道:“愿闻郑公意下之意!”

郑公姬寐生受意续言道:“盟典之重有二:一为盟地之重,二为盟主之重!盟地所求者地广、地灵、地理。地广者可容三军雄师,震慑诸侯乱敌军心;地灵者可福佑联军,出师大捷马到功成;地理者可正出师之名,通告诸侯奉命讨逆。孤意邓城可也,城坚池深可容兵十万,座靠泰山仰成周福泽,临居王畿奉王命出师。”

话音方落,鲁公姬息抚掌赞道:“郑公虑事周全真乃明君也,联军出征所求出师有名并天佑大捷,邓城会盟皆可全之,除此之外别无他所!”

待其说罢,齐公亦点头示可。见此,郑公姬寐生笑颜续言道:“盟地既定,再说盟主之重。盟主者德行天下盟邦信服,兼有帅才可领军败敌,功奖罪罚大公无私。吾等三人之中,唯有齐公满此三条,齐处东海之兵滨,少与临近诸侯生隙几无战乱,百姓称颂德批九州;战东夷于怒海少有败绩,固守东岸令敌无计可施;功赏罪罚任人唯贤,文武拜服理事用心,致军强民富鼎立诸侯。孤敢请齐公任盟主之位,统御三军出征!”

闻其所言,齐公姜禄甫起身拜谢,笑颜推却道:“承蒙郑公厚爱,孤实不敢僭居盟主之位!论德,黄泉奉孝见母、瓦屋奉仁止兵,仁孝者大德也;论战,御王师、战宋卫、退北戎,身经百战从未败阵,其帅才天下无出其右;论公,惩周王之过,秋收之季割禾收麦,忠王室之事,春灾之时捐粮赠资,公器在上敢断功过是非,何人敢为?由此观之,郑公任盟主于联军之利,远胜孤矣!”

闻言,郑公姬寐生紧接其话语言道:“齐公高看孤也,盟主之位非公莫属,孤万难担此大任!”

齐公继而言道:“非也,非也!孤自知德薄才浅,盟主定是不敢受之,二公再行商榷,任谁皆可,孤定当敬之受命!”

见其如是说,郑公姬寐生亦不好再劝,转而谓对鲁公言道:“三师不可无帅,盟邦不可无主,齐公谦辞不受盟主之位,敢请鲁公就之!”

闻言,鲁公连连摆手,回言道:“齐、郑当前,岂容孤在此班门弄斧,不可,不可!后勤调拨孤或尚可为之,领军出征非孤之强,盟主之位由公领之最佳,望公莫再推辞!”

郑公姬寐生多番推辞不就,齐、鲁二公亦是再三谦让。

为保联军伐宋大计得以施行,郑公姬寐生只得应准担任盟主之职,继而三公约定举兵之期盟师邓城。

春二月二十五,三师会于邓城,士众数万列阵城中,枪戟成林旌旗蔽日。

三公携手同登祭坛,盟约永交盟好,共扶周室,同举义军,讨贼伐逆,兴师勤王。

礼毕,盟主姬寐生坛上颁布将令,宣道:“宋室不王,引天下共愤,郑、鲁、齐三邦奉王命至此,盟誓举兵以为天下先,着三军将士厉兵秣马,夏五月挥师向宋以伐不臣!”

将令宣罢,郑公姬寐生负手望向坛下。

静默片刻,齐、鲁二公于其身后躬身领命,坛下三师将士齐声响应,怒吼忠周伐逆。

盟典过后,三公各自返邦,留下领军大将驻守邓城。

之所以选取五月起兵,一者虑及百姓民生,时春播已过可避农时;二者筹备军资置办粮草,皆需时日;三者联军初次协同作战,将者排兵布阵,兵者军间磨合,亦需时日!

然则如此,宋公与夷亦有充足时间备战,此刻正于庙堂与群臣商议对策,大夫华父督献言道:“眼下,郑、宋一战已是无可避免,胜者称霸中原,败者俯首称臣。郑盟齐、鲁携三师向宋,其势之大不容小觑,宋以一己之力拒之,恐难取胜。卫、许、郕、蔡与我交好,君上可遣使前往,邀其举兵助我共御三师!”

闻其所言,宋公与夷点头称赞,即要宣诏从其言而行。

此时,司马孔父嘉出而驳道:“前者,君领四邦之军敌郑室一邦之力,围攻新郑东门达半月之久,至最后亦未能破城而入,反为其所败迫退百里,何也?只因各邦心怀异志,皆非真心全力助我,以致我军前方浴血奋战,盟邦在旁虚张声势,如此焉能不败?今郑、鲁、齐三邦举兵伐宋,卫、许、郕、蔡者,即便出兵助我,亦只是奉君薄面应付了事而已,定当不会舍生忘死护我疆土!臣意宋室之事还需宋人为之,齐、鲁与我素无冤仇,可使流言间之,郑军当为伐宋主力,可以精兵集中攻之,君臣同德上下一心,定可退敌取胜称霸中原!”

闻言,宋公与夷亦觉靠人不如靠己,此战若胜,中原再无人敢与其争锋。

当即下令满朝文武,谨遵孔父嘉之言行事,着孔父嘉为将,举国之兵尽由其调度。

为保万全,宋公与夷又遣使前往卫、许、郕、蔡,邀其出兵相助。

各军备战,期间无话,转眼即至仲夏五月,郑、宋两军对垒延凛边境。

郑领齐、鲁三师合计八万之众,分别为郑军步卒二万,骑甲一万五,战车五千,颖考叔为帅将之;齐军步卒一万二,骑甲八千,战车三千,连称为帅将之;鲁军步卒一万,骑甲五千,战车二千,羽父为帅将之。宋室亦不示若,举倾国之兵相抗,车、步、骑三军共计亦有六万之众,其中步卒三万二,骑甲二万,战车八千。

延凛原野之上,两军摆开阵势,绵延数里难望尽头,战鼓雷阵旌旗翻滚,人吼马嘶不绝于耳。

随之一声号角长鸣,人收声,马低鸣,战鼓骤停,空旷原野归于宁静。

烈日当空蝉鸣声复起,几处杨柳随风起伏,两军冷面相持,气氛凝重各抱必死之志。

时过一刻,宋公与夷当先按奈不住,抽出长剑锋芒划过疆场,剑指郑军举兵发难,继而调度营令旗挥动,前阵一万步军获令而起,缓缓压向郑宋边界。

见此,郑公不动声色,静待宋军杀将过来,着令弓步营开弓待命。

见郑军未出阵迎战,宋军谓其怯阵,是故加快步伐奔向郑军。郑公姬寐生紧盯宋军,密切关注其动向,缓缓抬起左手,眼见宋军越过边境,进入弓军射程,果断挥手下令,传令旗手挥旗前指,五千弓步手得令瞄敌松弦,箭如飞蝗落向宋军头顶。

宋军遇阻以木盾护躯,辅以刀枪拦箭,缓步靠向郑军大阵。

十轮箭雨过后,宋军付之千余步卒性命得以跨过边境,狂奔怒吼杀向郑军。

待其冲至百步开外,郑公姬寐生下令前军步卒开启阵门让出车道,着后军战车上阵迎敌,但闻战鼓声起,后军五千战车跃马上阵,飞速驰出阵外冲向宋军。

宋军见敌战车出阵不敢大意,匆忙整军列阵待敌,枪兵在前刀兵居后。

未待集结完毕,郑军战车已迎面杀至跟前,千乘驰过卷起满天尘土,大地亦为之震颤,宋兵见此心生怯意连连向后撤步。

此时车上甲首弩箭齐发,宋军枪兵十去其八,待至接战参乘长枪送出,宋军步卒陨命者又近千人,加之驭手驾车冲撞践踏,减员又近千人。

及此,宋军前阵步卒损兵折将几近半数,首番交战已显败像,然未闻金鸣收军之声,剩余宋兵只得与敌血战,枪兵寻隙刺杀车上甲兵,刀兵冒死拦车断取马腿。

郑军战车当道,宋军步卒几无做为,一番血战,郑军战车损毁数乘,宋军为之又付出近千将士性命。

宋公与夷见此方才下令鸣金收军,宋军步卒闻令撤军,郑军战车于后追击,追至距宋军大阵一箭之地,为宋军箭阵所迫亦退归本阵。

至此郑宋大战首轮交战宋军败北,宋公与夷知敌彪悍,不敢轻举妄动,下令紧收军阵屏息待敌,不再主动出击。

郑军虽占后发至人之便侥幸获胜,然战场之势瞬息万变,郑公姬寐生亦不敢乘胜出击,下令三军严阵以待静观其变。

如此,两军僵持至午后。

兵书有云:兵者,勇锐之气也,时之愈久,挫之愈深,不可久待也!

郑公姬寐生惯征疆场深知此理,由是决计趁敌人困马乏之际发动突袭,令旗一挥着令骑兵营全线出击掠阵,两翼骑甲受命,万骑快马破风而出奔将上阵。

红日高挂,郑军发动突袭,宋公与夷措手不及,只得仓促应战,不及排兵布阵以谋取之,硬起头皮亦遣骑兵迎战。

宋军首战告负,为保此阵必胜,骑兵营倾巢而出,二万骑甲犹如决堤洪水涌出各处阵门。

顷刻间,两军缠斗于一处,快马穿行尽闻刀兵之音,人头攒动但见血雨纷飞。

两军酣战至黄昏,郑军面对宋军以多胜少之势,渐显战力不济,郑公姬寐生下令鸣金退兵。

见郑军回军撤退,然有齐、鲁两军为其压阵,宋公与夷不敢贸然追击,亦下令收兵。

日幕西山,延津平原之上尸横遍野,血红大地于夕阳映照下分外凄凉,自此之前从未有过如此大规模骑兵交战。

天色渐晚,两军各自后退十里扎营,齐公姜禄甫、鲁公姬息会郑公姬寐生于中军帐之中,论及今日战事,齐公姜禄甫出言慰道:“郑公今日与宋军较阵,战局上论郑公一胜一平略胜一筹,战势上论宋军损兵数千元气未伤。孤甚不明郑公为何午后发起突袭,策动骑甲混战枉失兵勇数千,此举于来日交战极为不利!如说非得如此,亦可使我齐、鲁大军两翼策应,亦可迫退宋军不至败阵,郑公忘却不用是为何故?”

鲁公亦在一旁附和道:“孤意亦是如此,郑公莫不是疑心我等乃是座山观虎斗之徒,而非诚心助公,是而不用我齐、鲁盟军?”

闻及二公所言,郑公姬寐生连忙起座,面向齐、二公施礼致歉,继而回言道:“二公勿优,孤万不敢做如是想,今日所为皆为明日决战所计,不用二公实有他意,一为保存实力,今日对阵止为试探宋军战力,未到决战之时,不敢轻使二公上阵;二为惑敌疑我不睦,若使宋逆知晓三邦无间,必将退还壁垒坚守不出,轻易难下;三为将计就计,今日骑甲混战,我军陷入困境,二公按兵不动,孤料定宋逆今夜定会遣使入营间说二公,其时二公大可满口应准尽纳其礼,令其错以为离间得逞,来日三邦合力出击杀措手不及!”

闻其一习话语,方知两阵对决看似平淡无奇,然在郑公姬寐生支配下,尽能暗藏玄机如此之多,齐、鲁二公对其佩服不已,回营依言而行。

时近三更,果如郑公姬寐生所言,宋使如时潜入齐、鲁大营,资以重金间说齐、鲁二公离郑助宋,请其来日决战之时袭击郑军后方,前后夹击共歼之。

齐、鲁二公惊叹郑公姬寐生料事如神之时,同时纳收赠礼应下宋使之请,假言郑公姬寐生骄狂自大,视齐、鲁大军如无物弃之不用,妄想以弱胜强独享大功,慰道宋使愿于决战之时举兵助宋,戮力同心夹击郑军。

宋使闻言欣喜而退,五更返营面君禀告,言日齐、鲁叛盟弃郑大事可成!

宋公与夷闻讯亦是满怀欢喜,此战若可大破郑军,中原再无强敌,继而连齐盟鲁,霸取中原指日可期!

如是想到,宋公与夷当即下令整军造饭,辰时出击一举歼灭郑军。

旭日东升,郑、宋两军再次对垒延津平原,十数万兵卒汇聚于此,各自屏气凝神,微风徐起仅闻战马低鸣。

主帅车架缓缓驶出阵列,郑公姬寐生身着银盔战甲,背披素布白麻披风,瞩目凝神伫立车头,按剑瞭望宋军阵形。

观望一阵过后,郑公姬寐生唤过近卫士甲,附耳低语一阵,近侍领命快步奔去,回来时将一面撤军金锣交予郑公。

郑公姬寐生手持金锣,转身面对三军训示道:“今日于此,孤与众等共御叛逆,胜负难料,生死不知,愿众随孤死战于此誓不后撤!”

说罢,郑公姬寐生扬手掷出退军金锣,毁于三军眼前。

见此,三军齐声怒吼,良久方歇,继而郑公姬寐生续言道:“敌强我弱与之苦战,诸多将士会于今日血洒疆场埋骨他乡,纵使如此吾等亦无悔意,因其身后乃是郑室疆域,吾辈父母妻儿皆生活于此,为之而战吾辈之幸,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

闻言,三军将士以刀兵相击,发出阵阵吼声,皆怀必死之心,只等君上下令出击与敌决战。

郑公姬寐生侧身快速拔出配剑,剑锋前指瞄向宋军,沉声闷吼诏令三军,言道:“全军出击!”

郑室三军闻言争先恐后涌出阵门,奋勇向前直逼宋军大阵!

见此,宋军严阵以待,朔矛候命,宋公与夷独乘战车来至阵前,负手立于三军面前,见郑军全线出击迎己而来,冷面之上闪过诡异笑容,继而扬起大手,大声令道三军:“郑逆压境,我等唯有与之决一死战,此战若胜,孤成霸业,诸将俱荣,敢有后退者,斩!”说罢,宋公与夷大手挥下,宋兵亦是全线出击,数万人马吼声震天,挺枪举刀迎向郑军。

转眼间,两军混战一处难分敌我,百里沃野之上满是士甲,人流涌动捉对厮杀,战车横行除障霸道,骑甲飞驰寻隙突击,喊杀声震耳欲聋,哀嚎之声亦不绝于耳,刀兵碰撞溅出森森寒意。

激战半日,郑军兵力不及宋军,渐显势弱难以抵敌,郑公姬寐生朔剑车头,转身下车抢过鼓手双槌,亲自擂鼓为三军助威,郑兵见此士气大增,奋勇杀敌勉励挽回败势。

宋公与夷见郑军已呈败象,齐、鲁大军仍无援救之意,想到应是离间之计得逞,由是自觉胜券在握,严令三军向前击杀郑军。

如此又过半日,郑军节节败退,宋兵亦是苦战一日疲惫不堪,郑公姬寐生见时机已到,交还鼓槌还登战车,拔剑高举锋指长天,此乃联军合击信号,齐、鲁二公见郑军苦战眼见要败,早已按耐不住岌待出兵,因是有言在先,未见郑公信号不可出兵,这才按兵不动。

此际见郑公发出信号,齐、鲁大军一拥而上。

突遭此变,宋军顿时大乱,兵丁四处奔逃,宋公与夷表情木纳,举手投足间茫然不知所措。

本是胜利在望,眼下却是兵败如山倒,搁谁都一时难以接受,幸得主将司马孔父嘉久经沙场,遇事沉着冷静,赶在联军合围前急令退军,抢先撤出半数兵勇,另有半数为联军所围,眼见是难以救之将为联军所歼也。

大势已去,胜负已分,郑军渐渐逼近,司马孔父嘉只得亲领护卫队,护送宋公与夷车架后退还归商丘,联军随后追击数十里而返。

延津对决,以联军大胜而止。

是夜,郑公姬寐生大摆庆功宴,犒赏三军将士,拜谢齐、鲁二邦相助之恩。

饮至半酣,齐公姜禄甫倡议言道:“历此大战,宋军败北而逃,损兵折将元起大伤,我若乘胜追击,商丘指日可破!”

闻及此言,鲁公姬息点头称是,附和言道:“齐公所言甚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望郑公早做决断!”

闻得二公所言,郑公姬寐生笑颜以对,连摆其手驳道:“起初,孤意亦是如此,然细想过后,顿觉此举甚为不妥!一者,兵法有云穷寇莫追,逼其无路可退,迫使与我死战,于我军不利;二者,此次大战我军亦有所损失亟待休整,再战恐力所不及!”

闻其所言,齐公姜禄甫点头赞同,言道:“郑公之说亦非虚言,只可惜失此良机,予宋军以喘息之机,使其得以重整旗鼓再与我决战!”说罢,摇头一阵叹息。

鲁公闻及此处,对此要战而不能战之势,亦是束手无策,忆及几日来,郑公姬寐生运筹帷幄玩弄宋军于鼓掌之间,料其定有良谋以解当下困局,是以直面问道郑公:“愿闻郑公高论,此后我军该当如何?”

见问,郑公姬寐生提杯独饮樽中酒,掷杯于案回言道:“孤意大军就此修整一月,继而举兵入宋。期间宋亦可整军备战,然历此大败,孤料定其对我联军心生余忌,定不会轻易出城再与我决战,当是据城而守御我于城下!如此我军可兵分两路入宋,二公领军南下围宋菅城,孤帅郑军北上攻宋郜、防,以成南北夹击之势,令其首鼠两端顾此失彼,宋军必败也!”

一习话语说毕,齐、鲁二公闻言拜服,举樽相敬,三人开怀大笑。

此时,宋公与夷也已逃回商丘,果如郑公姬寐生,宋公与夷下令严查各城关口,勿使联军细作侵入,各城守军无令不得出城迎敌。

经此一役,对双拳难敌四手之古理,宋公与夷已有深刻体会,由是四方遣使寻盟,一血延津兵败之耻。

与宋交好者,如卫、蔡、郕等当即受邀入盟,三君亲入商丘会盟。宋公与夷置宴款待,席间四方诸侯大骂郑人无耻之徒。

三巡旬酒后,宋公与夷叹道:“因孤轻敌一时大意,中敌诡计以致大败,还望诸君助我血耻!”

卫公姬晋回道:“三邦会盟不过一载,郑人尽私毁盟约,用兵盟邦,其心可诛苍天难恕也!宋公宽心,勿需此言,卫亦会遵约相助!”

闻言,宋公与夷点头赞许,双手抱樽,举杯相敬。蔡、郕二君见此,由是齐举酒樽,会言亦愿出兵相助。

宋公与夷闻之大喜,环樽而敬一饮而尽,三君随之。

饮毕座定,宋公与夷言道:“此次大战,我六万精兵三去其二,短时内难与郑军匹敌,孤意待到秋收之时,联军西出伐郑方为妥善。一者,孤可借此三月之期重整旗鼓,扩充兵力再造宋师雄风;二者,其时秋粮已成就食郑地,可减我联军军赋,利以加置马革器械增强战力。精兵利器尽在我手,何愁郑军不破?”

闻其所言,卫公姬晋拍案大赞道:“宋公长策之深谋远虑,吾等汗颜望尘莫及,孤定如期举兵会师,合击郑室,灭其嚣张气焰!”

蔡、郕二君为免获罪强邻,本想出兵示意附和而止,然闻其说辞头头是道,见有利可图,亦应道如期会盟。

最是欣慰者还当是宋公与夷,原想要说动三邦助己必费一番口舌,未曾想一语落地,便获三君口诺。

宋公与夷满怀感激之情,提杯起身面朝三君躬身拜谢,言道:“诸君助我血耻,大恩不言谢,孤定当铭记于心!”说罢,满饮樽中酒。

见此,卫、蔡、郕三君慌忙回拜谢礼,随之满饮一樽。

初交盟好,四君期许展望,无不满怀欣喜,畅饮数旬大醉而归。

备战期间四方无事,赘言不叙。

春夏交替,时光飞逝,转眼即至忙夏五月。

郑室盟军如约起兵大举伐宋,齐鲁大军南进直取菅城,郑室雄兵则北上紧逼郜、防。

此时,宋公与夷正忙于整军练兵,突遭郑室联军两路大军进犯,菅、郜、防三城岌岌可危。

然新军未成,一时间无兵可调,眼看三城便要更名易主。

朝堂之上,宋公与切齿大骂郑公无耻之徒阴险小人,对其又无计可施,只得坐视三邑城破易主。

后无援军,郜城令及防城令弃城而逃,郑军不费吹灰之力轻取两城。

菅城为齐、鲁大军所围,城令宋启立剑起誓与城共存。

坚守三日,敌强我弱之势下,守城将士相继阵亡,战至最后,仅剩城令宋启一人扶旗立于城上。

忠勇之士,人皆爱之,齐、鲁主将连称亦曾试图劝其归降,准其任就菅城令。

然宋启慷慨激言道:“生当仁杰,死为鬼雄,吾之志也,献城降敌之事,吾纵万死亦难行就!”

此时菅城就在眼前,守军仅剩一人,取之易如反掌。

然齐、鲁大军迟迟未鸣战鼓出击,止因怜惜宋启忠勇之名,不忍取其性命。

然其心志坚石难化万难说降,至最后只得遂其心愿名其志。

齐、鲁大军主帅闭目缓抬右手,略做停顿用力挥下,紧随之一片箭雨压向城头。

宋启闭目相迎,用尽全力朔剑城头支撑身躯,左臂挽旗立杆不倒。

利箭穿甲而过,宋启身躯纹丝不动,只见其头颅缓缓垂下,如愿长眠菅城城头。

齐、鲁大军城下停留城下,为其缅怀半晌,方才开进城中,严令不得扰民,后又收得宋启尸首好生安葬。

郑室联军入宋初战告捷,轻取宋地三。

三师齐聚曲阜庆功。

郑公如约奉送郜、防两地与鲁,菅城则由齐室领防。

鲁公姬息喜而言道:“郑公之诚之信,天下诸侯无出其右也!奉公勤王,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功,不恋其土。劳师征战略有所获,皆散与会命勤王之师。其无私正气,为我诸侯效仿之楷模!”

齐公姜禄甫亦赞言道:“论大公无私者,郑公当居首位;当今诸侯能以振兴王室造福苍生为己任者,亦仅郑公一人也!”

闻得二公所言,郑公姬寐生含谦致谢,继而言道:“公器不存,世道乱象丛生,吾辈之过也!王室孱弱以致诸侯心生异志,匡扶社稷我等义不容辞,奈何兵微将寡,与盟者亦止齐、鲁两邦,以此清叛除逆,可谓是任重道远!”

闻其言,齐、鲁二公相视默然,随后齐公姜禄甫言道:“郑公大义,我等不及也!”

鲁公姬息接其言问道:“对此,郑公可有长策解之?”

见问,郑公姬寐生缓言回道:“孤今檄文天下,邀众会赴王命,与盟者寥寥无几,孤甚寒心!欲使诸侯重尊周邑,需得重朔王室威信,不会王命者,当举兵伐之施以惩戒,此中当以卫、郕、蔡三邦最甚,不会王命不说,更助叛宋抵御王师。其后,联军用兵所向当是蔑视王庭者,诸公以为可否?”

齐公姜禄甫当先附和应道:“郑公一语中的,甚合孤心,齐军愿听尊命,听候调遣!”

鲁公姬息亦应倾囊相助。

郑公姬寐生闻之大喜,起身拜谢,言日周室振兴有日也,继而三公约定举兵之日,随后散去各自备战。

秋七月初旬,郑公姬寐生领军入鲁,欲会鲁军共伐卫、郕、蔡。方入鲁郊,接获邦中战报,宋、卫联兵趁虚而入围攻延津,蔡人随其后攻取戴邑,阻截郑军回援。

闻迅,郑公姬寐生急令止军,鸣鼓聚将中军议事。

时过一刻,军中大小将领齐聚中军大帐,郑公姬寐生率先发问我,言道:“宋卫鼠辈不敢与我正面交锋,联军袭击孤之后方,邦中兵力薄弱,恐难撑持长久,诸卿可有良策解之?”

闻之,颖老叔紧接其话音回禀道:“老夫以为,邦中危急不可不救,当即刻调转兵锋奋力回援,攻其后一举歼之,除此更有何策?”

闻言,郑公姬寐生大赞其勇,对其所表不置褒贬,续问道:“诸卿可另有奇谋?”

诸将皆言当即刻回援以免新郑有失。

闻众所言,郑公姬寐生面漏忧色,轻点其头。

见状,大夫祭足上奏道:“尽如考叔所言,邦中有难回军驰援,毋庸置疑。返程经戴邑用时最短,然戴邑为蔡人所占,突破封锁加之行军需时最少半月之久,邦中战情吃紧却不容我迟缓半日,且宋、卫联军知我回援围攻戴邑,亦会催兵猛攻延津,延津若破新郑危矣!”

闻言,颖考叔略经思索,回禀道:“祭子所言大是,臣请将令,绕道疾进回援,以解延津之围,七日未至,甘当军法!”

闻言,郑公姬寐生未做回复,转眼望向祭足,祭足会意,抚掌赞到:“将军智勇可嘉,可敬可佩!绕道回援,眼下观之如此最善,然臣忧心将军难有七日之期,知将军回援,贼军必将严令大军限期破城,如此仍难解延津之围!”

闻其如是说,颖考叔嗔言道:“左右亦不得法,索性老夫领军取他商丘,令其无家可归!”

闻言,郑公姬寐生出言抚慰道:“大夫稍安勿躁,切勿戏言耳!商丘,宋室首府也,取之谈何容易,且闻祭卿高论!”

祭足闻言礼谢,续言道:“臣亦无高论,但闻考叔欲取商丘,臣意并非不可。商丘是为宋室首府,定有重兵把守,断难攻取不假,但为我大军所迫,想必宋公亦不敢不问。届时我军大造声势围城佯攻,臣料定不出三日,宋军必定撤军回援,若此延津之围可解也!”

闻言,郑公姬寐生甚是欣慰,回言道:“卿言甚善,传令三军遵言而行!”

祭足俯身拜谢,起身言道:“君上谬奖,臣愧不敢当,臣意可将大军分做两路。一路拜请颖考叔率领,战车重器为主,兼打郑公旗号,充做疑兵直奔商丘;另一路则由君上亲领,步卒轻骑为主,趁宋军后方有失,无暇兼顾戴邑,密行前往取之!”

此言一出,诸将称是,郑公姬寐生悦色称赞,言道:“祭卿良谋,甚合孤心,此役若剩,祭卿功不可没!”说罢,当堂下令诸将依计行事。

半个时辰后,各营整装完毕列阵待命,随之颖考叔一声令下,大军分为两路各自奔赴前线。

行军三日,郑军颖考叔一部行抵商丘城郊,距城十里扎寨。

继而下令军士折枝扫地,激起漫天尘烟做万军之像,以此惑敌。

入夜,更派士卒偷潜至城下,缚信箭头射入城中,信上言日:“万军将至,敕令献城,破城之日,满城屠尽!”城中宋军捡而阅之,加之白日所见,尽皆惶恐不安。

商丘令连夜派出数十飞骑西出城关,前各邑寻援,并将战报快马加鞭送去郑地宋公大营。

三日后,宋公与夷收获战报,立时双腿无力瘫坐帐中,商丘首府重地断不可失,宋公与夷当即下令撤军回援商丘。

半日过后,兵马清点完毕,粮草亦已装车,数万人马一路疾进退出延津战场。

此时,郑军郑公姬寐生一部,亦已行至戴邑三十里开外,山地丛林间安下营寨,以期休整过后,来日决战蔡军。

夜间,郑公姬寐生邀上卿祭足中军帐议事,商议来日战斗方略。

祭足进帐,施过君臣之礼,郑公姬寐生言道:“蔡军屯兵戴城,若其据城而守,我军又以步卒轻骑为主,取之万难!”

闻之,祭足续言道:“君上所虑极是,且此役乃是密行取戴,贵在速战速决,若是久攻不下,其时宋军缓过神来出兵援救,我军危矣!”

待其说罢,郑公姬寐生轻点其头,回言道:“孤意亦是如此,欲求速胜,需得引敌出城,伺机歼之,苦无诱饵也!”

闻言,祭足低头陷入沉思,郑公姬寐胜续言道:“若是我军直至城下搦战,敌必居城不出,坚守待援!为此,祭卿可有良谋解之?”

见问,祭足回过神来,上言献计道:“我军势大,前往搦战,敌必怯战不敢出城,若是其手下败将城下挑衅,敌必轻敌出城剿杀!”

闻言,郑公姬寐生回言问道:“卿言可是原戴城守军戴侯子庆麾下戴军?”

祭足拱手回道:“正是!”

话音落处,郑公姬寐生抬手叹言道:“孤亦曾想过此策,只道是戴军已为蔡军杀散,大战再即,如今何处寻起?”

闻言,祭足拱手回道:“君上勿忧,行军途中,臣已派出哨骑前往探寻,其时打探到戴军正于开封西郊集结,寻机夺回戴城,经臣书信相邀,约期于此地会师,戴侯子庆只愿于贼手中夺回戴城,愿听君上号令!”

闻言,郑公姬寐生惊问道:“如此甚好,可知戴军何时抵达?”

祭足回言道:“算算日子,亦将于今夜抵达!”

话音未落,便闻帐外甲士奏报,戴侯子庆求见。

闻之,郑公姬寐生大喜,面对祭足并肩相抚,言道:“祭子远见,此战得胜,卿乃头功也!”说罢,便令帐外甲士恭请戴侯帐中相见。

时过一刻,戴侯子庆身着戎装快步行入帐中,郑公姬寐生离座相迎,上前慰道:“戴侯远道而来,孤心甚慰,行军途中可还安宁耶?”

戴侯子庆拱手拜谢,接其话语言道:“有劳记挂,听闻郑公引兵至此,助我驱除蔡贼,复我戴邑宗庙,吾心万分感激!”

闻此,郑公姬寐生摆挥手回言道:“戴侯勿需多礼,孤亦只忠王之事,剔奸除逆也!”

戴侯子庆回言道:“郑公过谦,只愿驱除蔡逆,勿使祖宗基业毁于我手,有用我处,但请下令!”

闻其如是说,郑公姬寐生上前将其扶起,礼言相赞,随即快步走上将台,对其言道:“今蔡军占居戴城坚守不出,需使一军前去城下叫战,诱其出城,引至此间山地,待我伏兵出击,一举将其歼灭!”

戴侯子庆闻言会意,拱手请命道:“戴军愿往,谨遵将令!”

见说,郑公姬寐生回礼致谢,言道:“此行危险重重,唯此方可引蔡军出城,胜负成败尽在戴侯之手!”说罢,便命甲士领其前往营区扎营休整。

次日辰时,戴侯领军离营,来至戴城城下。

列阵已毕,戴侯子庆纵马提枪行至阵前,继而举枪锋指城头,骂道:“无胆鼠辈,快快出城受死!”说罢,闻其身后弓弦声响,随见箭雨如蝗飞向城头。

城门守将蔡仲见此,慌忙下城寻报主帅姬献舞。

此时姬献舞正于城中四处走访安民,半个时辰后,方为城门守将蔡仲寻获,于其口中得知戴侯领兵城下叫战。

姬献舞略为思索过后,问道:“戴军兵力几何?可有援军?”

蔡仲回道:“残兵败将不足千人,未见援兵!”

闻及所报,蔡侯姬封人低头沉思片刻,继而言道:“兵甲不足千员,皆为残兵败将,戴侯敢径至城下搦战,其后必有强援,必为引我出城,聚而歼之!”

闻言,蔡仲请令道:“将军明鉴,眼下该当何为?”

见问,姬献舞负手按剑回道:“任其城下叫嚣,我自闭门不出,通令全军无我将令,不可出城交战,密切注视敌军动态随时上报,并遣飞骑宋营求援!”

待其说罢,蔡仲拱手应道:“末将领命!”

说罢,上前接过令箭随之快步离去,集结城中所有兵力上城驻守。

戴侯子庆令甲士城下辱骂叫战,已至口干舌燥,时至午后,仍不见蔡军有出城迹象。

戴侯子庆翻身下马,来至护城河吊桥旁,旋即解衣脱裤引尿入河,戴军百余叫战甲士,随后跟进依样而行。

恰逢此时,蔡侯姬封人寻视城头,见此一幕,气得七窍生烟,怒拍城头骂道:“贼匪辱人太甚,吾定杀得尔等片甲不留!”说罢,转身下城,欲开城门领军击杀戴军。

蔡仲连忙将其拉住,劝说道:“君上稍安勿躁,莫要着敌激将之法,姬将军断言,弱旅叫战,其后必有强援,通令全军,未得将命不可出城交战,还请君上三思!”

此时,蔡侯姬封人怒火中烧,万言难进,奋力推开蔡仲,对其言道:“戴人辱我太甚,汝可忍,孤不可忍,阻我出兵者,吾必先斩之!”

说罢,转身极速走下城去。

见其如是说,蔡仲亦不好强行劝阻,只得任其离去。

片刻过后,城门慢慢开启,吊桥缓缓落下,蔡侯姬封人亲领护卫亲兵千人,出城剿杀戴军。

蔡仲未能阻拦蔡侯出兵,恐其遭遇不测,连忙下城去往蔡军大营,向主帅姬献舞禀告此事,片刻功夫,蔡侯姬封人所领精兵千人尽出城外,与敌一箭之地列阵以对。

主将姬封人阵前喊话:“城下辱我,欺我蔡室无人耶?孤今便屠尽尔等猪狗!”

戴侯子庆阵前回话,言道:“鸠占鹊巢,无耻之徒,天下皆骂之,何用我辱?”说罢,引兵杀出。

蔡侯姬封人见此,冷笑一声,驱兵迎战。

两军厮杀片刻,戴侯子庆依计后撤,蔡侯姬封人浑然不知是计,引兵随后追击。

此刻,蔡军主帅姬献舞亦得蔡仲奏报,姬献舞破口骂道:“汝竟如此无能,为何不上前阻拦?”

闻言,蔡仲跪拜领罪,回道:“属下知罪,愿请将令,领军救回君上!”

闻言,姬献舞犹豫未决,此间又得战报,言说宋室商丘被围,宋、卫联军迫离延津,退兵返邦。

闻报,姬献舞顿感头晕目眩双腿难立,瘫坐案侧。良久缓过神来,只见其怒击案面,破口大骂道:“宋、卫无用猪狗耳,围攻延津半月不下,反为郑军所制,退兵亦不诉与我知,致我于困境,背信弃义之徒!”

待其说罢,蔡仲接其言道:“宋、卫兵退,我军前无屏障,后有强鲁窥视,戴城四方无援,孤城一座,是退是守,还请将军早做决择!”

姬献舞缓缓起身,回道:“孤城绝难坚守,及早弃之,勿得反为所累!传我将令,全军撤出戴城,全力援救君上,待得君上脱险,着即东退寻路返邦,切不可蛮勇恋战!”

蔡仲闻言领命,应声而退。

出得府衙,蔡仲翻身上马,挟烟裹尘直奔戴邑驻军大营。

此时,蔡侯姬封人追击戴军,着郑军伏兵之计,被其团团围住,困于林间山地孤峰,须臾间,便有全军覆没之险。

蔡侯姬封人后悔不迭,谓顾左右言道:“起初不听蔡仲之言,致使今日之祸,连累众卿随孤客死异乡!”

闻言,副将蔡平拱手言道:“随公战死沙场,吾等所愿死而无憾!然,君上亦不必太过悲观,君弟姬献舞既然能料敌之先,必会遣军来救,依臣拙见,吾等只需撑持一个时辰,援军必至!”

闻其所言,蔡公姬封人按剑叹道:“眼下亦只能如此也,传令三军凭险而守,死战待援!”

闻言,蔡仲应命而退,去往前线布防。郑军方面,据探子奏报,得知山中困有大鱼蔡公姬封人。

为防其破网而出,郑公姬寐生果断下令强攻抢山。

郑军于东,戴军于西,同时发动猛攻,失地势之利,郑、蔡联军轮番强攻,始终未能攻克山头,反折兵马许多。蔡军居高临下,携山石林木之庇,阻敌山下令其寸步难行,蔡军亦为此付诸极大代价,营中将士损伤殆尽,所带精骑千余,眼下仅剩两百余骑。

两军作拉锯之争,僵持近一个时辰,郑军强攻失利,为免再增伤亡,郑公下令放火烧山。

郑军弓兵营得令,箭缚白绫沾油而燃,搭弓射向山中。

一阵火雨降下,山中干草枯木甚多,瞬时被其引燃,借助风势迅速蔓延,蔡军立陷灭顶危机之中。

蔡侯姬封人仰天叹道:“生死之际,援军未至,悔于未纳良言,致诸将于死地,孤愧对汝等!”

闻言,众将默然,蔡平上禀道:“君上无需过多自责,承蒙君上厚恩,吾等拼死将护君上周全。臣意与其于此为火困死,不若殊死一搏领军突围。即或不成,亦要拉其数人陪葬,令其知我蔡军威名!”

诸将闻言豪气顿生,帐下拱手齐言道:“殊死一战,涨我军威!”

闻之,蔡侯姬封人双目含泪,缓缓抽出佩剑,横剑相敬,谓对众人言道:“孤随诸卿再战一次!”说罢收剑臂后,翻身上马冲将出去。

众将得令,亦是争相上马,紧随蔡公姬封人战骑冲向山下。

见蔡军突围,郑公姬寐生随即领兵阻截,严令不得走脱一个蔡兵。

两军相遇东北山脚,未及照面,更不答话,瞬间两军绞杀于一处。

战约半刻钟,蔡军损失百骑,郑军兵员亦有减损,然援兵不断涌至。

蔡军将士尽皆满脸血污,抵敌数倍于己之郑军,已至精疲力竭。

稍事休整,蔡侯姬封人帅领所剩百余战骑,以做最后一搏,突见郑军后军阵脚大乱,料是蔡师姬献舞援军已至。

被围蔡军将士,无不热泪盈眶,得见生机士气陡增。

蔡侯姬封人举剑喊道:“得佑上苍,至我绝处逢生,援军已至,诸将随孤杀出重围!”说罢,拍马冲出,剩余百骑紧跟身后。

蔡军前后夹击,费力撕开一道口子,蔡侯姬封人方得以师姬献舞。

两军合为一处,随即撤出战斗,寻路而退。奈何郑军随后追杀紧跟不舍,半日行军不到十里,折去兵马近半,粮草辎重亦都尽失。

如此下去,不及踏入蔡境,便将全军尽为郑军所歼。

危难之际,蔡平主动请缨,谓对主帅姬献舞言道:“郑军尾随追杀,致我行军迟缓,损兵折将不说,主帅及君上亦有性命之虞!末将不才,愿引百军断后,掩护大军撤退!”

姬献舞闻之,快步上前相扶,声音颤抖对其谢道:“卿为社稷甘于舍命,真乃栋梁之臣也,君上之幸,蔡邑百姓之幸,吾定不负卿之所托,护得君上安全返邦!”

蔡平跪地领命,谓其言道:“此行凶险,难有再生之日,祈请将替臣辞别君上!”

姬献舞闻言撒泪,上前将其扶起:“卿自保重,吾与君上新蔡设宴,待卿归来,与汝庆功!”待其说罢,蔡平再拜而退。

蔡平军中寻集旧部,得精兵百又二十骑。

令其采集林间青藤编织成球,内置碎石并浇之桐油备用,余油尽皆泼于路间,继而命其伏于道路两侧高地。

战备事毕,蔡平独骑驻马路间,目送大军走远,缓行追出百步。

忽闻得身后喊杀声大作,蔡平知是郑军追兵已至,由是缓缓调过马头,按剑冷面以对。

待其追至距己百步开外,蔡平抽出长剑高举过顶,两侧伏兵会意,将事先备好之藤球,以火引燃推出,顺坡滚向路中。

郑军猝不及防,被其砸死烧伤者甚多。藤球滚落路中,又引燃先前蔡平泼洒之桐油,霎时间大火漫天阻断道路,郑军被迫停止前行。

为免蔡军逃脱,郑公姬寐生严令军士向前,拼死扑灭大火,意图打通道路继续追击。

蔡平怒吼一声:“放!”随即长剑挥下,只见道路将侧箭雨飞出,携烟火之利,倾泻于郑军头顶,救火兵丁尽被射杀。

经此耽搁半个时辰,蔡军早已逃远,再追已无必要。

为此,郑公姬寐生怒火冲天,分兵强攻两侧高地,誓要斩杀蔡平所部。

见此,蔡军停止放箭,策马集于蔡平身后,或退或战止等主将一声令下。

按说,蔡侯大军已摆腿郑军追击,蔡平大可引军后撤,然蔡平按兵不动似无此意。

一者,就此退去,蔡平忧心路上再生枝节,误失撤军良机,再为郑军追上必是死路一条。

二者,滞敌追击惹恼郑军,必为其追杀,亦是难逃一死,不若放开手脚,与敌憨战一场,死得轰烈,亦尝从军所愿。

思及此处,郑军已绕过过火墙杀将过来,蔡平手提长剑,谓对诸将士言道:“大敌当前,吾等是战必死,退亦必死,吾愿杀敌战死疆场,绝不想背中冷箭而亡,诸君自行抉择,愿从我者,提枪随我杀敌!”

说罢,蔡平策马提剑冲向郑军。

其身后百骑无一退缩,尽随其后一拥而上。

蔡平所部皆怀必死之心,出手尽使杀招,逢敌便杀奋勇难当。

激烈交战约有一个时辰,毕竟兵力悬殊巨大,蔡平所部渐显力怯。

仅剩二十余骑,皆为郑军数数十人分隔包围,陆续为郑军斩杀。

战至最后,蔡平为郑军所擒,压至郑公姬寐生脚下。

郑公姬寐生惜其忠勇,不忍杀之,另人去除缚绳,放其离去。

未料,蔡平纵身一跃抢过郑公姬寐生佩剑,郑军知其英勇,瞬即退后一步将其围住。

唯有郑公姬寐生不动声色,独立圈中与其相掷,责问道:“汝此举何意?”

蔡平披头散发满面血污,手提长剑目漏凶光,以言回道:“吾之部下百骑,尽逝于此,吾有何面目独活于世,万盼赴死与之相聚,无需汝等垂怜!”

闻其所言,郑公姬寐生心存敬佩之心,对其言道:“将军遗愿,孤当遵奉!”说罢,转身背对蔡平,闭目以待。

蔡平见此,仰天长笑,言道:“知我者,郑君寐生也!”说罢,挥剑自斩其首,蔡邑英魂长逝于此。

戴侯子庆见此,上前催问:“此处事了,蔡军已是我军囊中之物,望公领军速追!”

郑公姬寐生缓缓睁开双目,叹言道:“蔡邑有如此忠勇之士,未至灭亡之时,已无再追必要!”说罢,翻身上马,引军而退。

闻言,戴侯子庆不明就里,见郑军放弃追击,亦只得随其撤军返回。

到得戴城,郑公姬寐生亲书锦绢,飞鸽传书商丘颖考叔,告知戴邑事了,令其择机而退。

www ★тt kán ★℃o

于戴城休整三日,郑公姬寐生引军返邦,回归新郑。

商丘城外,狼烟四起,烟尘蔽日,郑大夫颖考叔接过君上飞鸽传书,知悉戴邑大捷,万感欣慰。

是夜,趁敌守备最弱之时,奉命引领全军悄然退出商丘。

至此,郑室亡国危机,仰仗郑公姬寐生运筹帷幄,集谋臣之智,倚武将之勇,得以彻底化解。

此役,郑军虽有损失,但未触及根本,大军休整一月,已恢复如初。

郑公姬寐生庙堂集聚众臣商议,言及天下大势于郑有利,不若乘胜出击讨违王命者,出兵入郕为霸取中原再进一步。

郑室得胜之师,士气空前高涨,群臣一致赞许皆无异议。

冬十月初旬,郑公姬寐生领军亲征,并邀齐公姜禄甫共举大业,得其慨然答应,联军合计六万余众,浩浩荡荡开往郕邑。

郕侯姬参闻知心神俱慌不知何为,六万大军压上,郕邑顷刻即灭,友邦如宋、卫、蔡者,近日皆为郑军所败,避之不及何敢申以援手。

万般无奈之下,郕侯姬参写下降表递至郑、齐联军大营,言说为君昏聩与狐为伍,失德天子铸成大错,万望给予悔过自新之机,并自即日起,郕邑臣民便以郑、齐为尊,岁献贡赋永不作反。

郑、齐二君阅毕郕侯降表,心中无比欢喜,未见刀光便使郕室臣服。

为此,二公联合上书天子,表奏郕侯姬参知错即改,当为天下之楷模,给予悔过之机。

随即二公领军入郕,与民秋毫无犯,并于侯府接见郕侯,与其签订万世盟好条约,随后各自引军返邦,自不在话下。

只此一年,郑公姬寐生领军征战四方,取郜防、破宋卫、克戴地,臣郕室,中原诸侯无人敢与其争锋,霸取中原指日可待,诸侯乱世争霸亦由此拉开序幕。

第037章 宋庄公雪耻 诸侯三伐郑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57章 曹鲁兴周礼 晋室复生乱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10章 州吁弑君完 四国两伐郑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08章 鲁莒释前嫌 郑卫复兴兵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34章 恶曹郑制霸 蒲骚楚称雄第053章 楚熊赀征巴 齐小白伐鲁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25章 乱世君臣恶 五父弑兄侄第020章 晋乱兄战弟 宋患臣弑君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14章 连齐鲁伐邾 和宋郑盟陈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55章 郑勤王失政 陈杀子落恨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58章 晋乱弑族亲 鲁水祀天地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08章 鲁莒释前嫌 郑卫复兴兵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05章 鄢地手足残 黄泉母子情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26章 师徒祭纪城 郑齐悍九州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33章 周詹合攻虢 郑卫师向鲁第046章 戬地君戏臣 蒙泽臣弑君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52章 齐幽盟天下 王飨宥诸侯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29章 纪子咨齐鲁 蔡侯谋陈郑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18章 郑子都陷忠 鲁羽父弑君第012章 郑燕战制邑 宋兵围长葛第030章 郑室伐盟向 曲沃囚晋侯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23章 秦室入中原 周王谋天下第001章 千金买一笑 烽火戏诸侯第035章 楚莫熬伐绞 郑公突侵宋第039章 乱点鸳鸯谱 难续乱世情第011章 卫石腊灭亲 晋庄伯逆君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32章 楚巴征邓境 诸侯讨曲沃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36章 姬突闹九洲 屈暇陨罗地第014章 连齐鲁伐邾 和宋郑盟陈第006章 盟宋鲁交戎 讨滑郑伐卫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56章 齐鲁消宿怨 享见一家亲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17章 宋军御三师 郑师战九州第043章 齐后争君权 鲁师出中原第016章 假命伐喋宋 巧谋御蛮戎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19章 庄伯新盟鲁 华父始乱宋第047章 北杏齐始霸 会柯鲁索遂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07章 东海起波澜 中原兴刀兵第041章 楚军战汉淮 齐师侵卫境第048章 御说违齐志 姬突逆郑君第024章 攘外征匪戎 安内战逆芮第015章 齐公平宋卫 郑伯谋陈鲁第004章 武公灭姬胡 文侯杀携王第031章 曲翼战火生 汉淮江水寒第003章 襄公战岐山 文公集周民第049章 楚熊赀仇邻 齐小白亲盟第027章 繻葛起争端 郑伯衅王权第009章 周郑互交质 宋卫陷内患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45章 乘丘鲁却宋 莘邑楚侵蔡第028章 楚候谋随境 齐公御北戎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44章 乾时落败名 长勺复威望第022章 曲翼续冤仇 齐鲁结姻亲第042章 文姜三劝兄 无知祸弑父第002章 四国退犬戎 武公灭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