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王时代1

平王时代(2)

正把申侯当盘菜要他定国策的时候,申侯那里的军情到:大王,姜戎找上门来开始打我了,我支持不住了,请中央政府紧急救援!快快快。

平王一看,我姥爷自身难保,这时候哪有闲心管我这事?姥爷,您先顶一会儿,顶住,我搬家要紧,没工夫搭理您,等我安全了,再救您吧。

平王拍板:讨论到此结束,申侯正与姜戎决战,此事无需让他分心。我综合一下意见,决定:迁都洛阳。

什么事就怕一把手说这事定了,一说定了,就真定了。

卫武公也不坚持,坚持也没用,得罪一大批人,爱搬搬吧。我爱干干几天,不爱干,回家养老去。

什么时候搬家?老百姓搬家要选个日子,天子搬家更要算一算。日子选出来了,经过专家组论证,可行。

卫武公对大王道:咱们走了,百姓怎么办。他们受的苦够多的了,不能扔下他们不管。采取自愿,愿意跟大王东去的,收拾东西做好准备,不愿意走的,故土难离的,也不勉强。跟走的将来解决住房,留下的,给点补助。

平王道:老司徒想的周到,做得对。发通知吧。可是钱从哪来?

卫武公道:还是老办法,白条。

那就辛苦老人家了。平王说完,回到房间,指挥宫女太监装包打捆。

光自己走不行,祖宗也得请过去。为什么惊动祖宗,要说清楚,告诉祖宗一声。怎么告诉?对着祖宗牌位,把写好的汇报材料朗诵一遍。这样,祖宗就明白了,抓紧在阴间收拾东西,和朝夕相处的镐京鬼魂告别,邀请它们出差或旅游的时候,去洛阳相聚。

良辰吉日到!大宗伯(负责祭祀的这些礼仪方面的官)抱着先祖的牌位,上了车,走在前面。数一数,没落下,一共七尊。

秦伯侯,就是秦襄公,就是因转正提升正在兴奋的这位诸侯,亲自率领部队保驾护航。平王很感动,看我提拔的这干部,多么正确。正确吗?给大周挖坟墓的也是这个秦,这位诸侯的后代。

镐京几乎变成空城,绝大部分都跟着平王走了,这支东迁的队伍,壮观地让人悲伤。蜿蜒地让人凄凉。

这条路不好走,很漫长。我帮不上别的忙,趁这个空闲,回过头去,玩味一下那些预兆,发现都应验了。这就是天意吗?我觉得现在的结局最开始一定不是上天想看到的,是在提示提醒当权者,国家危险了,有隐患了,要注意,要谨慎。是这个本意。你不听没办法,那只能受苦受理甚至舍身舍命。

当年宣王祭祀祖先那晚,做梦,美人大笑大哭各三声,把神庙的牌位捆起来向东而去。一对照,大笑是褒姒烽火戏诸侯,不仅有笑容了,还乐出了声,哈哈哈,当时在场的官员后来写回忆录,在第七章一百二十二页就提到这事,说就是三声;死了三个人,幽王褒姒伯服,三声哭当做此解。牌位东去,现在正在应验。好神奇啊。

伯阳父为这个梦像占出的卦辞,也对上了。说未午年有事变。羊被鬼吞,未年宣王叫鬼吓死;马被犬逐,午年幽王这匹马被狗撵死。好厉害呀。姜戎在周朝,被骂作犬,故姜戎又叫犬戎。

说书唱戏说些离奇的事吸引读者观众的眼球,这是艺术的需要。真正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不知道。天机不可泄露,不需在此纠缠。不说大道理,就说我们个体的人,只要居安思危,就能免除一半灾;只要做事对得起良心,半夜就不会怕鬼来敲门。这中间隐藏的道理,不是一言半语一时半会讲得清楚,我们一起慢慢体会吧。

切入主题。洛阳到。

往日镐京胜过洛阳,毁了以后,那就差远了了。镐京的繁华还存在平王童年记忆里,可惜都随风都随火飞了。

今天一见洛阳,真繁华,好热闹。大街上生意兴隆车水马龙,楼台阁宇,错落有致。这才叫首都,本王就该生活在这里。

迁都洛阳自打决定之后,洛阳就得到消息,好好准备,好好接待,以后洛阳住下就不走了。

东都接到这个消息,不说老百姓,就说官吏,都傻眼了。

这些年山高皇帝远,生活得及其潇洒。上班打扑克,下跳棋,玩麻将,掷色子,没人管没人问。缺钱花,找个项目。厕所不通下水要重建,马路不平铺柏油,反正就是把钱骗来,找个工程队装模作样意思一下,回扣拿来,该吃肉吃肉,该喝汤喝汤,该添碗添碗。

就是啥也不干,待遇也丰厚。工资奖金红包一样不少,关键是啥活没有,工作就是点卯。按点上班按点下班这都是劳模,扎一头就走是先进。多好的日子,就是离天子远。什么,天子要来这办公,姥姥呀,世界怎么这么不公平,天下这么大,偏偏来我家。

也有清水衙门,一年也不见油水。人家更没事,有事也不办。班也不上,卯也不点,就在家守着老婆哄孩子。顺便养一群母鸡,下个蛋孵鸡仔,也能买点零花钱。

一听平王换首都,这些人也唉声叹气。

这些都是小事,只要懂得规则,平王来了暗号照旧。真有一件事头疼,那就是竞争上岗,重组整合。

洛阳虽然没有镐京政府那些部门和职责,但是,还是有三分之一的重合,这重合就会面临下岗的问题,没有位置下岗,或者一把手改成副职。如何是好,洛阳在哭泣。

老百姓也烦,托老婆带孩子,这么多人一起进城,我们生存空间就小了。以前一条街狗肉馆就一家,这回好,来了三家做这买卖的。那位说了,消费者不也多了吗?买卖不是更好做了吗?理论上成立,是这么回事,关键,看问题一定要看本质,镐京来的这些平民,手里攥着一把白条,穷的就剩眼泪了,拿什么消费!据说,洛阳居民还要捐款,捐的钱一个是给平王零花,一个是准备建住宅,这么多人,不盖房子上哪住?泥瓦匠和工程队高兴,又有赚头了,别高兴的太早,等到工程竣工结算,都哭了。政府没钱,先欠着。

百姓别看人多,人多也是弱势群体,只有服从的份儿。洛阳旧官员,是真闹心,纷纷托关系,为自己找个位置。不说别人,洛阳警察局局长就犯愁,镐京也来了一位,接下来谁当一把手?那一片红灯区月月进贡,西街的赌场到日子分成钱就送来,就连小偷不上银子都不好使,靠工资奖金,这日子没法过。要疏通,一定不能丢了位置。

洛阳守备部队司令员下手早,听到信,礼品就送去了。送给谁了,保密。肯定是说话好使的人,天子信任的人。平王来到后,这家伙真就坐稳了板凳,只不过这次换了个职务,卫戍区司令。都一样,很满意。

卫戍区有多少人多少兵?那家伙,一箱子一箱子的花名册往朝堂上搬。人少没意思,我吃啥?就靠空饷了。

这样的事太多,看自己本事。

搬新家要温锅,民间习以为常的习俗。一条鱼一扎葱一捆粉条,寓意吉祥。大家小家一个道理,天子也是人,也讲究这个,讨个好口彩。

普通百姓肯定不理这事,理这事的都是有实力有目的的诸侯。

各路诸侯尽显自己的孝敬,东西源源不断送达洛阳,给天子新家送上祝福。

真有横的,不捋平王这胡子。平王在洛阳住了很久,这东西也没见一点。开始平王以为道远路不好走,过些日子就到了。一等不来二等不来,平王估计路上被强盗土匪劫了去。我就这么点背,收点礼也有打劫的?派个人探听一下,消息回来,说人家打根上就没准备礼物。

平王不高兴了。我都穷成这样,你还这么吝啬。太不像话!

这位诸侯是谁呀?楚国!天下诸侯就楚国没有表示!

楚国也叫荆国,荆楚大地。

这就不对了,是瞧不起我还是不在乎我?平王不痛快,放出话来,要杀一儆百。拿村长不当干部,我落魄是落魄,可还是大周的天子,不带这么玩的,妈的。

平王准备教训这个藐视他的楚国。

大臣们在一起议论,不能打,打啥?我们刚搬来,家还没安顿好,还在搞装修呢,哪有时间陪大王玩。仗一打,工作就紧张起来,哪有时间干私活。最好别打仗,再说我们大老远搬家就是不想和姜戎发生战争,那面没打这面打,有病这是!

商量妥了,统一了口径,大家一起劝平王:大王,我们刚刚稳当点,不适合再动干戈。这个楚国,是个蛮荒之地,那人的思路和正常人不一样,都拧着。当年宣王征服了这个地方,对他们进行了普法教育,文盲也认识了简单的字。宣王看见荆楚之地那么落后,穷的连贼都哭了,宣王也心酸,隔三差五变通地还拨点款,资助基本建设。按照惯例每年的贡品就意思一下行了,送点什么,送茅草!送多少?送一车。回去的时候宣王还把空车装满,带点土特产给楚国这位穷诸侯。我们用茅草在每年一次的祭祀活动上,发挥点作用。用茅草过滤酒浆,然后祭祀先祖。现在要是去打他,在舆论上就显得低一些,天下会拿先王和您比较,怀疑您的气度。

平王听大家说的有理,关键是牵扯到自己的人品,这是最大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