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王时代8

桓王时代(8)

百里奚是个人名,很古怪的名字。人也古怪,进门就哭:求三位仁义的君主,保护一下这个孩子。他是许国先祖唯一的后代。

大家都很诧异,跑呀,那位国君都跑了,你们为什么不跑。

百里奚道:现任许国国君没有子嗣,这位是他的弟弟。这是一片生他养他的土地,哥哥许君走时他死活不走,要守着列祖列宗。哪怕就是给祖坟值班,也不枉子孙的孝道。

大家都称赞这位叫做新臣的许国后代。郑庄公喜上心头,道:讨伐许国,我们是受王命。教育许国尊重天子是本次征讨的目的,不是为了土地。现在有罪的国君,他的哥哥跑了,我们也达到了目的,许国交还给新臣。你们君臣好好治理这个国家,要为人民谋福利,不要让我们失望。

百里奚道:我们两个人今天到此,就是想求得庇护,苟且余生。许国已经亡了,哪位君主统治,我们都没有意见。

郑庄公道:我把许国重新交还给你们二位,是真心的。别怕管不好,有我在,我来帮你们。

大家一起道:那就辛苦郑伯了。

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为人们服务,这是我该进的义务。

许国在郑伯的筹划下,分成两个行政区域:东部由百里奚辅佐新臣统治;西部,派了一个郑国的大臣公孙获做行政长官,名义上是维和部队,实际上是看着许国,百里奚和新臣成了傀儡。

齐鲁两个国君被郑庄公的伎俩迷惑,没看出问题的实质,一个劲表扬郑庄公,真是舍小家为大家,国际主义战士。

逃走的许庄公,死在卫国。死的时候,不说别的,光是复国计划书就有好几筐,可是都没能实现。这个带进地狱的复国梦想,在新臣和百里奚努力下,得到了实现。这是后来的事,现在他俩夹着尾巴,在郑庄公安排的地界上苟延残喘。

郑庄公回到郑国,受到热烈的欢迎。一个军事强国,百姓跟着也扬眉吐气。看看我们国家,想打谁就打谁,打谁谁倒霉。很多要出国留学的莘莘学子改变主意,许多要定居他国的移民也改变想法,哪也不去了,就在郑国。出去一说,我是郑国人,都礼让三分。这样的国家哪找去,遍看天下,也就是我们郑国了。百姓欢呼雀跃,欢迎庄公凯旋。

讨伐许国,瑕叔盈表现出色,给了表彰和奖励。可是颖叔考死了,是个损失。颖叔考是孝子标兵,他死了,和别人死不一样。庄公要在他身上做点文章,发挥一下死人的效应。

我们的标兵死了,我痛不欲生。正是庄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做了病,那些天见谁和谁说。大家都知道郑庄公为颖叔考的死伤心的很。

要把声势搞大,全国掀起纪念颖叔考的活动。演讲比赛,事迹图片展,做一件有意义的事等等,围绕颖叔考郑国掀起轰轰隆隆像标兵学习的高-潮。

颖叔考不知道死于谁手,说来战争就要死人,死就死了,很正常。可是颖叔考不能白白死,要为他讨回公道。什么叫公道,死在颖叔考剑下的人公道在哪?但是,胜利者永远是对的,一个为颖叔考安慰亡灵的仪式经过筹划,准时举行。

巫师是最有名的巫师,在深山中给请出来。按照巫术的要求,要准备祭品。就是给死人吃的,给颖叔考吃的。巫师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提供的祭祀用品真不奢侈。一条倒霉的狗一只倒霉的鸡足矣。

这点祭品不用外汇卷不用报计划,马上就准备妥了。再说,和祭祀有关的事情花钱,都是专项拨款,不一会一条黑狗(没有一根杂毛)一只血点红的公鸡,就停止了呼吸。狗血一扬,鸡血一洒,巫师开始念起咒语。

咒语分三部分,第一章是自我介绍,我是谁,从哪来,为什么来,我都得过什么奖,做多少回学术报告,这样的社会实践有多少次。白话一通。

第二部分是向阴间的各位领导汇报一下颖叔考的先进事迹,以及不幸遇难给阳世的人们带来的重大损失。祈求阴间的主要领导把颖叔考写进后备干部名单,如果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创造机会给安排个位置。

第三部分是郑庄公最关心的:暗算颖叔考的那个人偿命。巫师也为难,一般这样的事情他不做。战争,就要死人。互相都有伤亡,秋后用这个办法算账,那哪能算过来。我死一万,他死八千,战争结束,各自作法,互相偿命,乱套了。可是,这一次巫师答应了,因为死的不是一般的人,是孝子标兵,学习模范。

巫师念叨:是谁杀死了他?从他的背后!是谁丧尽天良,让他舍弃了老母!快快偿命,呜呼哀哉!反复念。

凶手,暗算者,公孙阏(音烟)在现场,这小子暗自冷笑,装神弄鬼,吓唬谁?千万别误会,他不是天生唯物者,他是胆大,活鬼死鬼都不怕!在当时的环境里,有这样的人真就是珍稀动物。

但是公孙阏死了。应该是得暴病而死;也有可能是庄公设下的计策整死了他。他射颖叔考那一箭,一定会有人看见。战场上那么多眼睛!他没有手枪,在裤兜里射出子弹,大家不知道是谁!他杀死颖叔考用的是箭,要弯弓,要瞄准。这只箭直奔颖叔考而去,颖叔考哎呀一声倒下。公孙阏鲁莽,众目睽睽之下,也不避讳,看见这一幕的肯定不在少数。事后向庄公把情况一说,庄公全知道了。这是我的分析,绝对合情合理。

历史把惩治凶手的过程神话,说公孙阏疯了,颖叔考冤魂附体,在庄公面前承认错误,说出事情,然后自己掐断喉咙。

胡说八道!这位巫师有这本事,还要什么百万精兵?还有什么冤假错案不能伸张?还有什么公私恩怨不能了解?一条狗一只鸡,他就搞定!哪这么容易?

公孙阏确实是在对许国战争结束后毙命。庄王也不想杀他,前面说过,庄公对他印象很好,高仓健阿兰德龙造型,人见人爱。可是,这位猛男的桀骜不驯吓到郑庄公了。他看得远。如果将来这小子成气候了,可能没有人能够驾驭。找个机会做了他。这样的机会只要当权者稍微用点心,出个车祸,得点急病,都是很简单的事。

尽管是自己暗中操作,但是功劳还是要记在巫师的身上。于是在大家面前大大赞扬了巫师。同时达到一个目的:注意内部团结,不要自相残杀。有这位大师在,小心步公孙阏后尘。

颖叔考的葬礼那叫一个隆重。光是颖叔考得到的奖状就有一百多仕女端着走在队伍的前面。送葬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他们的目的地是颖谷,颖叔考的老家。

这面搞祭祀,颖谷搞施工。纯孝庙争分夺秒在要求的时间内建成,这是政治工程,谁也不敢含糊。

记者忙坏了,官方媒体小报记者蜂拥而至,采访颖叔考的母亲。角度不同,在历史上留下不同的评价。颖叔考的母亲开始说的真好,说着说着就走板了。官方媒体记下了前半段,小报记者把后半段发表。开始母亲还能挤出几滴眼泪,后来说到忘形处,竟然说了句:老天长眼。

颖叔考告一段落,当然作为这样一个名人的死,中央政府也有表示,颖叔考的母亲获得了英雄母亲的称号,每个月还有养老金。

颖叔考的事在郑国轰轰烈烈进行,同时国际上的事也不能耽误。庄公派出外交部两个副部长,带着贵重的礼物,奔赴齐国鲁国,表达这次联合军事行动胜利后的谢意。

齐国大大方方收下,宾主进行了会晤,使者转交了庄公的感谢信。

鲁国这一路,出问题了。派去鲁国的外交部副部长怎么去的又怎么回来了。礼品一点不少带回来,国书也没启封。

庄公问缘由,使者道;我刚下飞机(呵呵,刚入境),就看见电视报纸报道:鲁国政变成功,旧政权被推翻,新政府已经执政。公子翚是这次政变的功臣,号召鲁国人民团结在新政府的周围,众志成城,迎接新的时代。

庄公道:鲁国的隐公,就是刚刚被推翻的隐公,这人不错呀。人宽容大度,什么事好好好行行行,都是公子翚说了算。这样的人怎么也能遇难?

使者道:我都整明白了,现在给主公详细汇报。

这件事要从鲁隐公他爹鲁惠公说起。

这位鲁惠公的大老婆一直没有儿子,她不生挡不住别的小老婆不生,这样后来的鲁隐公就第一个来到人世,是一个惠公挺钟情的妾的杰作。这是庶生,是不可能做接班人的,只要大老婆生下儿子就什么事都化解了。可是,这个大老婆不仅不生,还命短,不久就死了。小老婆多一个少一个无所谓,大老婆的位置不能空着。鲁惠公在妾里面选择。隐公的母亲生完他后,不注意锻炼,已经蠢得不成样子,肚子上一圈小肚腩,惠公对她的感情已如昨日黄花。最后把新进纳进来的一个妃子选中,做了正室。不久这个替补正室产下一子,取名字叫轨。轨就是嫡生。倒霉催的,就在惠公要颁布命令,立轨为世子的时候,嘎巴一下,惠公死了。

群臣都拥护当时的隐公,说你都成人了,轨还撒尿和泥玩,为了鲁国,就该您即位。

隐公知道这样不和礼仪,也不是老爸的意思,但是大家说的也对,大局为重,就即位了。但是。有言在先:是因为轨年纪小,我先替他管鲁国。等轨长大成人,我就倒给他。

公子翚,鲁隐公的同父异母弟弟,我们知道霸道的很,隐公忍着,不和他一般见识。也许是阿Q胜利法,反正事事让着他。前不久,就是鲁隐公从我们这回去不久,有一件事隐公没有打点他满意,什么事?公子翚要官。他要做政府一把手,相。其实政府就他说了算,现任的相也要听他的。但是他要名正言顺地掌权,向隐公自荐,交上去施政大纲。

隐公说是宽容,那是没办法,公子翚势力大,加上隐公息事宁人的性格和我也是过度的消极思想,就一直由着公子翚逞强。公子翚提出要做相这个位置,隐公说了一句话,一半是推脱,一半是泄愤:等我弟弟轨执政的时候,你在写申请吧,我干不几天,政府就不调整了。

公子翚听这话,还真没听出弦外之音,他以为隐公这是嫉妒轨,心里不舒服,不想倒位置。是呀,谁愿意在权力的顶峰走下神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