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节 草原,他们的家

洛阳皇宫之中,汉帝已经离开了此地,而留在后宫的男人就只剩下了董卓一人。(当然,张让等人算不得男人~~)

当夜,在皇宫之中的巨床上,众女与董卓仰面而躺。而甄洛却伏在了董卓的身上~~

张宁首先问道:“夫君,今日的事情您怎么不提前通知于姐妹们啊?害的妾身等人激动地不得了~~”

董卓笑了笑,说道:“这几个称号我可是想了好久,你们可都喜欢吧?”

蔡琰嘻嘻一笑,说道:“恩,不错。这个称号挺符合我的。”

董卓“嘿嘿”一笑,低喝道:“夜深人静,我们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吧~~”

“夫~君~~”祝融显然还不习惯这样的称呼,有些为难的说道:“蛮族好歹也是妾身出生的地方,希望夫君能给他们留一条活路~~”

“孤王将云南郡让与他们,以后汉族与蛮族井水不犯河水,若他们再敢造次,莫要怪孤心狠手辣!”董卓这明显威胁的话中,其实也透露着他自己的想法。

蛮族栖居于南方多年,多年与野兽为伍,实力可见一斑。而云南郡是汉人与蛮族同居的地方,其中的蛮人还要多于汉人。两个不同种族的人在一起,一点小小的摩擦都会酿成惊天的大事。所以,索性让出这座城池,将云南郡的汉人全部调离,再重兵把守于永昌、建宁二郡!则可保益州平安!

而祝融,此时却是对董卓千恩万谢,并以身相献~~

翌日,各路郡府皆向洛阳送上府上最好的珍藏:珠玉如沙粒、黄金如泥土,其中不乏有斗大的夜明珠、古时的名人画作,更多的却是战国时期的刀剑!

而这些,都被十位娘娘收入了囊中,其中祝融夫人却独喜刀剑,对短小的刀刃更是情有独钟!不过选来选去,她还是觉得在府库中的七星刀最为美丽一些······

董卓的女人美丽不假,可却也给他带来许多的麻烦:士族之中尽皆传闻着他的“丑事”,不愿与他为伍。不过董卓不在乎,有了益州的士族相助之后,他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不过董卓妻妾之事,却也给后人留下了鲜明的范例~~(当然这是后事,暂且不表)

奴自古信奉萨满教,崇拜日月,崇拜风雨雷电,也崇岳,历代单于皆自称天地所生、日月所至,朝拜日、夕拜月,每年七月初七(杜撰的)都会在单于庭举成盛大的祭祀仪式。

单于庭前,胡声声、鼓阵阵,苍凉的曲调在营地上空弥漫,本该是喜气洋洋的盛大节日,可这一次,却透出淡淡的苍凉来~~

方形的祭台高耸在营地中央,十几名披头散发的萨满巫师脸上涂着色彩斑斓的油彩,身上穿着羽毛结成的衣裳,脖子上悬挂着狼骨串成的骨链,手里拿着一面牛皮鼓在祭台上乱蹦乱跳,嘴里吼着一些连他们自己也无法听懂的言语~~

祭台前,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大匈奴八个部落的骑兵队,每个骑兵队皆由百名强壮骠悍的勇士组成,他们身披崭新的匈奴战袍,胸前背后披挂威武的战弓,手腕上套着带有尖刺的铁护腕,脚下蹬着锃亮的马靴,跨骑着高大的骏马,威风凛凛、英姿飒爽。

八大部落的骑兵队后面,聚集着从远近部落赶来看热闹的匈奴牧民。

苍凉的胡茄声忽然停顿,而鼓声却陡然变得急促起来,一名胡子几乎垂到膝盖的萨满巫师率先从大单于的圆顶帐蓬里走了出来,老巫师身后跟着右贤王呼厨泉。再后是左、右谷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以及左、右须都侯。

匈奴地贵族已然齐聚于此,在这次祭祀仪式完毕之后。大单于羌渠将当众宣布一个决定!

年长地老巫师一步三叩首,费力地登上方形祭台,蹦蹦跳跳的十几名年轻巫师在祭台上虔诚地趴了下来,将整个人紧紧地贴着台面,如众星拱月般将老巫师围在中间,老巫师悠然高举双臂,宽松的长袍敞落下来,露出了两截枯瘦如柴的上肢。就如同寒风中的百年枯木,黝黑且满是皱褶~

右贤王呼厨泉和身后的所有贵族都跪了下来,赶来看热闹地匈奴牧民们则无比虔诚地趴到了草地上,只有大匈奴八部的勇士们仍旧雄赳赳、气昂昂地跨骑在骏马上,享受着免于跪拜的礼遇~~

右贤王呼厨泉手握着黄金打造的权杖,缓缓走上方形祭台,来到象征大匈奴王权的天狼旗下立定。天狼旗玄色紫底,上绣一头长有双翼的天狼,正在傲啸苍穹~~

“臣民们,大匈奴正面临空前的危机,自老单于去世以来,大匈奴立国已经有数百年了,数百年来,大匈奴不知经历了多少风浪、多少变故,最终我们不是都挺过来了!可最近大草原上却不时燃起熊熊烈火,烧毁了牧草,也烧死了牛羊!不过我们坚信,这次我们同样会挺过去的!”

右贤王呼厨泉话音方落,左谷蠡王、左大将、右大将、右大都尉、右大当户,以及右须都侯纷纷跪倒在地,三呼响应,右贤王呼厨泉脸上掠过一丝激动之色,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匈奴将士都愿尊他为主,这个单于之位手到擒来!

“臣有不同意见!”左谷王越众而出,大声喊道:“右贤王,如今我等部落粮草严重不足,根本不能养活部落中这么多的人口,若是右贤王没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又如何让我等信服?”

右贤王呼厨泉脸上掠过一丝自信之色,喝道:“若是本王有办法让你等远离饥饿之苦,你们又该如何?”

左谷王首先大喝道:“若是如此,我等愿尊右贤王为单于,一统整个大草原!”

左谷蠡王、左大将、右大将、右大都尉、右大当户,以及右须都侯纷纷依照左谷王之言,大声喊道。

“本王放出如此豪言,自然不会让你等失望!”呼厨泉朗声大笑道。

众匈奴首领见右贤王如此自信,暗自嘀咕道:“难道右贤王有什么妙招不成?”

“不会又是掠夺汉人吧?”

右贤王呼厨泉眼色一厉,喝道:“自然不是掠夺汉人!如今大汉有个凶猛如虎的董卓!你等也应该知晓,数年前,步度根率领十万铁骑进攻并州,却只有不到四万人回到了部落,可见董卓大军的实力!如此强敌本王又岂会轻易招惹?不过我等匈奴各部远在大草原,自然也不会怕了他!在并州的土地上,我等匈奴勇士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可一到了大草原上,就上来个一百万大军,也绝不会我们匈奴的对手!”

(当年,霍去病率领众多将士也不过将他们赶到了大草原的深处,只要在草原之上,他们就绝不会有灭绝的可能!因为大草原本身就是他们的家!)

第317节 战争并非是唯一的胜利第472节 够味第370节 孙权第251节 作你的寿礼第429节 发信号第192节 袁绍崛起第130节 毒计一第322节 政务内幕第107节 攻打弘农第2节 青年董卓第158节 孙坚,死里逃生第334节 隆中对——奇谋?第103节 奇功第194节 刘虞第370节 孙权第332节 黄忠!第136节 历史名人三百七十七节 刘备末路第414节 蛮族惊变第458节 两百骑兵第179节 成廉心事第388节 祝融夫人第387节 文若的简单想法第461节 辽东公孙度第67节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第98节 貂蝉认错第324节 律法第107节 攻打弘农第442节 李儒决心第296节 败敌引赵云第94节 苦难曹操第166节 一纸赌约第83节 蔡邕到来第4节 河东太守第232节 西凉铁骑,董卓最大的依仗第62章 丞相第241节 稳定的商家三角第103节 奇功第134节 毒计五第449节 骑兵、水军第405节 匈奴有未来?第243节 丞相二字,值千金第125节 滔天巨火第33节 说教第12节 抉择第57节 婚庆第399节 锻炼锻炼?第251节 敌人撤了?第70节 吕布反第484节 震惊第150节 许攸觐见第58节 张宁同宿第223节 大乔第38节 征战西域(四)第110节 军妓的约定第296节 败敌引赵云第324节 律法第15节 忽悠第404节 人形兵器第266节 鲜卑下马!第302节 沮授降第165节 武夫当道第160节 群雄到齐第351节 益州战刀挥起(十五)第264节 杀的前奏第438节 战斗结束第198节 孟德的野心第164节 孟德危机第473节 退兵第150节 许攸觐见第104节 迎接母亲第441节 主公英明第59节 武艺有成第79节 定计第140节 逃出洛阳第9节 离间计之初第152节 群雄讨董之前序第355节 蔡邕大寿第371节 有“货”第227节 少年王双第41节 征战西域(七)第181节 军团的建立第336节 益州开战第141节 杀人凶手!第111节 教训第187节 萝莉养成第143节 逃出司隶第303节 真正崛起的曹操第132节 毒计三第379节 置人于死地!第156节 初战,孙坚第394节 草原,他们的家第83节 蔡邕到来第274节 冀州困第424节 先杀将在杀第365节 要抵制董卓第416节 战乱的开始第351节 益州战刀挥起(十五)第93节 间谍曹操第三九十二节 拜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