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理相国意外之举

高采芝也没想到杨璟竟然如此轻描淡写就解决了一桩“疑案”,她常听说汉人很聪明,能够担任使节的汉人,就更是厉害。

虽然高采芝将杨璟带回相国府,有着自身的考量,担心父亲顶不住朝堂的压力,而同意与蒙古使节议和,但未尝没有杨璟巧舌如簧的原因。

身为苦主的高文,对杨璟更是感激,毕竟他在相国府里常常受到欺负,高泰祥虽然没有嫌弃他,但高泰祥身为相国,常常日理万机,根本就没时间顾及家里的事情。

高泰祥算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任相国,在他的治理下,大理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德行素来是有口皆碑的,或许也正是因此,他才得到军民的支持,抵抗蒙古侵略者这么长的时间。

但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他更加受到段氏的猜忌,不得不谨慎对待蒙古使节劝降的事情。

在高泰祥的心里,投降永远不是第一选项,大理虽然被称为妙香古国,朝野上下笃信佛教,爱好和平,但并不代表他们就是只懂逃避和屈服的软蛋!

作为多民族融合的一个王国,他们也曾经在深山老林里讨生活,他们积极学习汉人文化,在锻造业和手工业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他们制造的刀剑铠甲等,都非常的精良!

高泰祥已经打算亲自领兵,镇守王都北面的龙首关,与蒙古蛮子做最后的决战,可朝堂上主战派和投降派争论不休,大部分人都持保守态度,希望高泰祥能够接见蒙古使节,听一听他们提出的条件。

当然了,蒙古使节也早早放出风声来,声称如果大理投降,大理段氏仍旧是王,不过必须接受蒙古帝国的册封,与大宋断绝往来,而高泰祥会成为大理的云南行省总管,仍旧总理大理国的政治。

而大理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尊蒙古汗为皇,为蒙古大军提供粮秣等后备补给,借道给蒙古帝国攻伐大宋!

如果蒙古人可信的话,这样的条件对于大理而言,其实并不算太苛刻,毕竟大理从来都是偏安一隅,只不过附庸的对象由大宋变成蒙古帝国罢了。

但问题就在于,蒙古人可信吗?

熟识汉人文化和经典的大理相国高泰祥,深知假道伐虢的典故,就怕请神容易送神难。

再者,但凡还有一丝机会,谁愿意甘当亡国奴婢?

早在大宋太祖之时,大理就派人上表,但赵匡胤却说,大理太远了,咱们大宋没空管你们,你们自个儿玩吧,可大理人从未间断过对中原文化的学习,宋徽宗时期也终于册封了大理王。

大宋朝历经起伏,却没有打过大理,而蒙古人早先强势如风雷,那时候可没说什么借道的事情。

直到如今,高泰祥组织军民死死抵抗,将蒙古大军拖入持久战的泥泞当中,他们才提出借道这个说法,也只有朝堂上那些天真的主和派,才会傻到想要投降。

高泰祥知道段氏其实是偏向于主和的,因为身为国主,段氏以身作则,笃信佛祖,不忍见到百姓受难生灵涂炭,只要低头能够得到和平,段王爷并不介意低一低头。

也正是看懂了段王爷的心思,高泰祥才耐着性子坐在朝堂上,听那些个文武百官为了是战是和而吵得不可开交。

好在此时,贴身的侍卫给他递了一个密条,高泰祥双眸一亮,却只是将密条收入袖笼。

虽然动作不大,但金殿上的段王爷还是看在了眼中,他也是被吵得坐不住了,赶忙咳嗽一声,制止了朝堂上的吵闹,而后关切地问道:“相国,可是前线递送的要紧军情?”

文武百官一听说前线有军情,赶忙将目光都转向了高泰祥,高泰祥却是哭丧着脸道:“比军情还要紧急呢…”

段王爷也坐直了身子,在众人的期待之中,高泰祥尴尬着老脸道:“王爷您册封的郡主,又给老朽惹出祸事来了…”

段王爷听得高泰祥如此一说,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想必大家也都知道高泰祥那个宝贝女儿的光辉事迹,高泰祥如此一逗,气氛瞬间就变得缓和轻松起来。

也难怪高泰祥能够将大理国治理得井井有条,一来他很坦荡地表明自己与段王爷的关系,也不隐瞒段王爷对高家的抬举,二来他表示了自己对女儿之事是了解情况的。

就这种坦坦荡荡光明磊落的性格,让金殿上的段王爷和朝堂上的百官们,如何都讨厌不起来。

段王爷笑着道:“也只有本王册封的郡主,才有胆子在王都胡闹,相国真是有福了,哈哈哈!”

面对段王爷的调侃,高泰祥也是一脸的无奈,段王爷也不拿他逗乐,摆了摆手道:“行了,咱们的相国大人还要回去救火救急,今日暂且散了吧。”

高泰祥这才如蒙大赦一般从朝堂出来,急匆匆赶回府邸,便见到了高文高武争执的场面。

对于高文,其实他心里也有数,只是他觉得高文太过软弱,想要别人不欺负你,不能永远靠父亲的偏袒,他倒是一直期待着,有一天能够看到高文忍受不住了,跳起来暴揍高武一顿。

可惜不是今天,他见到的只是高文仍旧如同以往,强忍着被弟弟欺负,被那些家丁摁在地上拳打脚踢。

高泰祥轻叹了一声,正要出面制止,却见得高采芝带着杨璟等人走进了院子。

这一路上,他已经听侍卫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此时见到夔虎红雪,也同样感到非常的惊讶。

而更让他惊讶的是,这个声称是大宋使节的人,竟然只是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不过当高泰祥的目光扫到杨璟身边那名内等子虞侯身上之时,他已经确定杨璟便是大宋使节了。

高泰祥的武功不算高,但阅人无数,眼光毒辣,看人看事的视角更是比别人要高。

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跟女儿一样,或者说他女儿跟她一个样,眼光这种东西,都是因为自己曾经经历过,这才练出来的。

他没办法知道那名内等子虞侯有多么厉害,但他却在段王爷身边见过类似的人,甚至此时,在别人看不到的暗处,就有这样的强人,在保护着他这个相国!

而这个自称大宋使节的年轻人身边那个强者,比保护他这个大理相国的死士,气势还要更加的深沉而强大,如同藏在刀鞘里的绝世宝刀一般!

当他见识了杨璟判断玉鱼儿归属的小聪明之时,也对杨璟刮目相看,所以不声不响走进了院子,趁着高文答谢杨璟之时,从石鼎里头捞出了那玉鱼儿。

他将玉鱼儿拿在手上,朝羞愧得满脸通红的高武道:“这是你的,过来拿回去。”

高武没想到会有这样的转折,脸现惊喜,赶紧过来将玉鱼儿给夺了过去,抱在了怀里!

他们与高采芝一样,都是相国的儿女,除了高文以外,高琼和高武也都不缺珍宝,高武也不是笨蛋,在他看来,高泰祥将珍宝给了他,却将心里的认可,给了高文,如果可以交换,他愿意放弃珍宝,换取父亲对他的认可和精神上的疼爱!

就好像现在,无论自己是对是错,无论这宝贝最开始是谁的,最终父亲都会给他,这就是疼爱!

其实高泰祥走进院子之时,杨璟就已经察觉得到,毕竟他的金关玉锁已经修炼到二重境界的瓶颈,听觉和直觉都变得异常灵敏,只是杨璟装聋作哑,没想到却见到了高泰祥“蛮不讲理”的一面。

高文见得这一幕,慢慢低下了头,他可以忍受高武的欺负,可以忍受下人的不敬,可以忍受姨娘们的白眼,但他绝不能忍受父亲这样对待他,因为娘亲死后,父亲便是他留在这个家里的唯一理由!

他猛然抬起头来,紧紧捏着拳头,而后一个箭步冲上去,一头撞向高武,高武当即口鼻流血,坐倒在了地上,还未来得及痛哭,便被高文坐在身上,拳头一下接一下地砸在他的脸上身上!

高武杀猪一般哀嚎哭叫,求爷爷告奶奶,高采芝想要阻止,却被高泰祥拦了下来。

高文流着悲愤的泪水,仿佛要将多年以来受到的所有屈辱,都发泄出来一般,直到高武不再叫唤了,他才停下来,站起身来,抹了抹脸,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低着头往回走。

这才走出几步,高泰祥终于发话了,他指着那玉鱼儿道:“等等,拿上它。”

高文陡然停步,身子一颤,过得良久,才转过身来,满脸严肃,朝高泰祥行了一礼道:“谢谢父亲,孩儿已经明白父亲的心意,那鱼儿,已经不需要了。”

在这一瞬间,高文仿佛一下子长大了一般,高泰祥眼眶有些湿润,但仍旧面部表情,朝高文道:“好好读书。”

高文郑重地点了点头,而后转身,没走几步,还是忍不住偷偷抹掉眼角的泪水。

高泰祥则拍了拍惊愕在原地的女儿,有些恼怒地吩咐道:“还愣着干什么,带着这些奴婢,送你弟弟下去疗伤啊!”

高采芝这才回过神来,那些个仆人和奴婢才敢上来抬人,七手八脚呼呼喝喝,片刻就走了个一干二净。

杨璟见得高泰祥默默将那只玉鱼儿捡起来,有些心疼地看着被抬走的儿子,不由对这位相国拱手道:“相国用心良苦,让人佩服啊…”

杨璟这句由衷的赞叹,也让高泰祥觉得,杨璟确实是个担当使节的好人选。

因为高泰祥对待儿子的做法,充满了蛮人的狼性,也不讲什么兄友弟恭,想要获取和守护自己珍爱的东西,便动手去争,去抢!

对于饱读诗书的中原汉人而言,这样的教育已经有些“离经叛道”,但他听得出来,杨璟的赞叹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

不管杨璟是否真心实意,但最起码他给了高泰祥这样的一种感觉,不管是真是假,杨璟都是个不错的使节。

而高泰祥之所以这样做,也是想让杨璟知道,他高泰祥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大理的事情,大理人会自己去争去抢,大宋朝想要得到实惠,也必须出力去争,去抢。

这天底下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不劳而获的,想要靠着靠山来过活,靠山也总有倒下的一天,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位大理相国何尝不是在对杨璟说,蒙古人骗不了我高泰祥,大宋人同样也不能骗我高泰祥?

第六百六十八章 大萨满的秘密把柄第五百零零九章 求爱不成转而生恨第三百五十一章 圣教主一言引大乱第四百六十四章 继续追击无敌教主第六百四十四章 三番四次饶过旧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劝说别吉外出寻宠第一百八十四章 体验魅惑第一百三十七章 灵堂验尸第七百六十六章 御史来访才知乌龙第七十九章 送刀第一百九十九章 纸团勘破玄机第一百一十二章 改观第六百九十一章 深夜造访洛阳统制第六百八十一章 重甲铁骑血肉之躯第六百八十四章 别吉来援解围分离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军未动师爷先行第一百五十章 密谋报复第一百三十章 火枪震慑第七百二十九章 为造声势筹备大典第六十九章 荒府第五百四十六章 官家抬举带刀上殿第四百九十八章 水落石出心头沉重第二百七十六章 逃命不如跳舞第三百九十七章 蛮子叩关大理死守第五百七十三章 奴隶营房挑三拣四第三百六十七章 内等虞侯出手警告第六百零零一章 政治无力昙花一现第二百六十章 签子拨云见日第一百八十六章 趋于平静第二百三十一章 狗官悍然杀官第二百四十一章 颅骨复原技术第六百三十八章 从容应对闲逛和林第六百零零零章 兄弟重逢分道扬镳第一百三十一章 舍己为人第五百六十五章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四十四章 发泄第四百四十四章 山上来了个黑婆婆第七百六十九章 皇后遇刺殃及池鱼第九十八章 客栈第二百六十五章 找向导探仙山第八十七章 箱子第六百七十八章 大局已定准备南下第六十五章 药园第六百一十二章 迫在眉睫命悬一线第三百一十六章 勘查刺史房间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贤者的预言第二十五章 逼问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香牺牲死士第七百零零七章 君臣对奏各怀心思第六百八十九章 势如破竹攻陷虎牢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帅回营人人如龙第七百三十六章 义子先行侯爷为难第七百五十八章 蒙古大军窘迫境地第一百二十八章 龙须土司第四百七十五章 举子求援枢密承旨第七百七十四章 姐妹二人扭转乾坤第四百六十六章 假扮逃兵诱敌深入第四百八十三章 御史把门爵爷应对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的线索第七百九十九章 勇将死志南下取关第四十五章 馈赠第一百二十九章 悬殊对峙第七百八十四章 孤身闯营联手破阵第七百八十四章 孤身闯营联手破阵第二十章 反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对坐讲解第三百九十七章 蛮子叩关大理死守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夜谈朝廷新事第二百零零八章 牟子才的真意第三百二十四章 危机四起之时第七百六十五章 侯爷国舅私下商议第五百五十四章 江宁知县讲述案情第五百零零二章 爵爷落套将计反计第七百八十八章 不幸之中还有万幸第五百八十八章 道人消失县丞为难第一百三十五章 隐瞒实情第七百九十章 黑天部落终得重逢第四十七章 白骨第七百四十四章 争夺军权调查纵火第一百八十五章 激烈缠斗第四百二十九章 局势多变再度反转第七百九十七章 北上临行认师归宗第五百五十九章 离开江宁享受旅途第四百五十八章 深夜探访藏尸地窖第六十二章 老米第一百五十二章 毫无效果第四百七十四章 御史走狗深夜抢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玉石不能俱焚第二百九十二章 宗云独当山巅第六百八十八章 南方局势翻天覆地第四百七十二章 二八佳人别离情深第一百一十九章 说翻就翻第一百九十章 狂暴猴王第七百九十九章 勇将死志南下取关第六百五十七章 丞相可敦唇枪舌战第八百二十八章 书房会面话不投机第二百一十九章 三教九流功夫第七百二十五章 生死时刻誓降蛟龙第六百七十章 佣兵围城群臣献策第五百七十八章 教导弟子最后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