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局势明朗三方鼎立

蒙哥是个沉得住气的人,但雅罗斯拉夫一世和麾下的维京人,却有些不明不白,他们之所以来到哈尔和林,就是为了帮助蒙哥,谁都知道拔都是支持他的,今番雅罗斯拉夫一世亲自前来,意图再明显不过,蒙哥又何必继续装下去?

于是乎,雅罗斯拉夫一世终于还是忍不住,发下命令,但凡是不支持蒙哥的,尤其是乃马真的人,都将被视为必须要打败的敌人!

被称为铁骨者的维京人,也终于纷纷走上街头,让蒙哥的对手感到恐惧和颤抖,让他们闻风散胆,知难而退!

他们始终想找出那个将雅罗斯拉夫一世的勇士打败的南朝人,甚至将汉人区都翻了个遍,可惜并没有找到此人。

其实他们也都知道,那个南朝人并不在汉人区,而是受到鲁丽格公主殿下的庇护,想要找到那个人,只能正面对抗鲁丽格,也就是说,让蒙哥和贵由正面交锋!

可惜蒙哥不是鲁莽之人,事情也绝不是这些铁骨者们所想的那般简单。

由于雅罗斯拉夫一世的强势介入,使得哈尔和林的局势变得紧张起来,虽然仍旧热闹,但这种热闹之中却又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肃杀。

雅罗斯拉夫一世的人在四处耀武扬威,乃马真就算想要息事宁人,底下那些怯薛歹也咽不下这口气,仅仅只是两三天,城中便爆发了数十起冲突!

蒙古各部族的人齐聚于和林城中,这些人气血方刚,精力过剩,又想着展现自己的强大和勇气,是做不了看客的,这种冲突很快就会引发大规模的斗殴。

有人支持蒙哥,也有人支持贵由,政见不和可不仅仅只是在心里嘀咕,而是大声争吵对骂,最终大打出手!

在那达慕召开的前五天,这种分歧终于摆上台面来,支持蒙哥和支持贵由的蒙古族人,分成了两个阵营,泾渭分明,而蒙哥从一开始的默许,到如今大肆接见自己的支持者,态度上也不再暧昧。

乃马真生怕蒙哥会发动政变,便调动了怯薛军,以城中骚乱越甚为由,实行了戒严和封锁,一旦蒙哥有所动作,就会被怯薛军控制起来!

可到了第二天,雅罗斯拉夫一世的五百铁骨者开道,蒙哥带着雅勒泰伦等人,甚至将克烈氏等,一并带了出去,对外宣称那达慕即将召开,大家也需要走出野外了。

蒙哥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他的军队驻扎在外头,和林城中没有他的人马,而且他这么做,也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那达慕安排在和林城外三十里处的大草场上进行的,这些个首领和皇族需要拖家带口,必须提前几天出发。

怯薛军对此也没有阻拦的理由,因为怯薛军是绝对忠于皇家的,终于成吉思汗的家族。

怯薛军都是挑选贵族的子弟和少部分家世清白的平民子弟充任,但怯薛军的领袖,直至后来的元朝,都仍旧由四大家族的子孙担任。

这四大家族便是成吉思汗的四牙,也就是成吉思汗还没当皇帝,当盗马贼之时,四处被人撵的时候,四个最好的那可儿,木华黎等四个最好的伴当。

这四个人对成吉思汗的贡献最大,蒙古帝国能够建立,这四个人居功至伟,成吉思汗对他们也最好,便是驾崩之前,都留下遗诏,叮嘱后世子孙,一定要善待这四个人的后代。

所以怯薛军一直掌控在这四大家族的手中,不会偏帮窝阔台或者拖雷等任何一方,谁是真正有益于蒙古帝国,他们就支持谁。

确切来说,即便成吉思汗已经死了,这四大家族仍旧忠于成吉思汗,他们守护的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而是成吉思汗的遗产,成吉思汗留下来的偌大帝国!

蒙哥搬出和林之后,便开始四处拉拢支持者,当初拖雷监国,十二万多蒙古军队,他的手中掌控十一万多,可见他在这些人的心中,拥有着多么巨大的威望。

蒙哥是拖雷的儿子,这些人自然将这份拥戴,转移到了蒙哥的身上!

但乃马真和贵由也不是束手无策,大忽里台是蒙古族的基本政治制度,部族之中但凡有什么大事,无一不是通过大忽里台来决定的。

部落里头的小事情,首领能够决定,可重要职务的任免,则需要忽里台会议来商量决定,这种长老圆桌会议,存在着一定的民主性质,也一直沿用了下来。

便是铁木真这个成吉思汗的封号,也是举行了大忽里台,由大忽里台会议赐予的。

也正是因为大忽里台乃是蒙古帝国最重要的政治活动,所以无论是蒙古帝国内部的人,还是远征塞外或者西方的人,都必须班师回朝,来参加这个活动。

早先举行大忽里台,西征的那些人都必须回来,仗才打到一半,蒙古大军便匆匆退军,也给欧洲那些小国家,留了喘息之机。

贵由从西方撤军之后,从维也纳和马穆鲁克王朝,带回了不少马木留克雇佣兵,这些马木留克雇佣兵的个人作战能力,或许不如维京人的铁骨者,但若论起团队作战,他们的作战能力却远超维京人!

马木留克雇佣兵本来都是奴隶,可他们善于作战,并养成了极其厉害的攻防战术,后来竟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

奴隶出身,却团结一致,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马木留克奴隶们拥有着足以让自己骄傲,让全世界尊敬的无上成就!

可惜他们终究是奴隶,打仗还行,管理国家却不怎地,蒙古人一打过来,他们内部就出现了问题。

贵由参加西征并没有太大的成就,也不如拔都和蒙古这般耀眼,但他却抓到了关键,他是个善于投机的人,所以他将马木留克雇佣兵,都带了回来,这些马木留克,只忠诚于贵由,可以说是贵由的“怯薛军”!

领主们一个个离开哈尔和林,耶律楚材又领着不少文武官员,拥戴着窝阔台的孙子失烈们,离开和林,前往大忽里台的召开地。

如此一来,哈尔和林竟似一夜之间搬空了,只剩下乃马真和贵由,隐约有种众叛亲离的意味。

乃马真对此也很是恼怒,隐忍了这么久,她也已经知道,即便再隐忍下去,局面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这种隐忍,反而会让人觉着他们懦弱。

所以她与贵由,也开始变得更加的强势,四处拉拢那些首领和陆续归来的军队将领。

局势也渐渐明朗起来,蒙哥和贵由也形成了分庭抗礼的局面,双方阵营也越来越大,而耶律楚材也插入一脚,就更加热闹了。

拔都自己没有率军回来参加大忽里台,却让雅罗斯拉夫一世带着人手,支持蒙哥,蒙哥自己,以及弟弟忽必烈,都是军功赫赫之人,在军队之中有着极大的号召力。

贵由虽然打仗弱了些,但有着乃马真可敦的支持,合罕皇帝驾崩之后,乃马真临朝称制,这是贵由最大的倚仗。

而窝阔台的长孙失烈门有着耶律楚材的支持,耶律楚材作为三朝元老,几乎大半的官员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朝堂上也都支持失烈门为正统。

局势明朗之后,大家也就开始扯下遮羞布,撕破脸皮来争斗,大大小小数百个部族,全都活动起来,奇货可居坐地起价,有的只是为了部族利益,也有的是为了心中那份忠诚,他们纷纷选择了自己的站队和立场。

比如拖雷的妻子,克烈氏所在的克烈部,自然是要支持蒙哥的,而蒙古皇族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通婚范围都很小,各大家族之间的牵扯也是错综复杂。

也正是因此,他们谁都无法置身事外,蒙古人的政治并没有太多的尔虞我诈,似耶律楚材这般阴沉的人,也并不会很多,他们崇尚力量,拳头能够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用舌头来措置。

所以三方阵营很快就明朗起来,虽然贵由的势力仍旧是最大的,但蒙哥在军队之中有人心,若真是逼急了,发动政变的话,蒙哥的胜算更大一些。

耶律楚材只有文武百官的支持,失烈门毕竟是个孩子,谁都知道即便失烈门登基,也是由耶律楚材这样的顾命大臣来把持朝政,所以反倒是失烈门的呼声最小。

随着那些军队将领陆续归来,蒙哥的势力也越发壮大,乃马真和贵由也不知提出了怎样的条件,耶律楚材突然又转了口风,声称贵由毕竟是窝阔台汗的儿子,失烈门的叔叔,朝臣们最终选择支持贵由!

谁都知道今次大忽里台决定着蒙古帝国未来的命运,谁都愿意参与其中,谁都愿意为自己谋求更好的未来。

在这样的形势之下,这场大会必将轰轰烈烈,毕竟名垂青史!

外头闹得风风雨雨,杨璟却与大萨满等人留在蒙古大帐之中,仿佛一切都跟他们无关一般。

事实上杨璟时刻关注着局势的走向,关键时刻,也会出手挑拨一下,煽风点火添油加醋,就怕他们打得不够热闹。

若没有常神岳,铁骨者也不会现身,蒙哥也不会走到台前来,双方也就不会如此快速交恶,只要看准了时机,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也都不是不可能的。

鲁丽格也已经被放了出来,毕竟乃马真这边人手已经不够用,再继续将鲁丽格禁足,只能让他们落了下风。

鲁丽格第一时间来拜访了杨璟,因为杨璟为她招募了常神岳等人,成为了她最大的助力。

当然了,经过了这么多事情,鲁丽格也不再单纯地追求那达慕大会的胜利,她毕竟是皇族之人,对权力的斗争虽然不怎么热衷,但敏感度还是比其他人要更加灵光。

在那些个皇族和大领主都背弃乃马真和贵由之时,杨璟却仍旧留在皇庭之中,鲁丽格是非常感激和欣慰的。

而杨璟之所以留在这里,并非因为乃马真和贵由,而是因为大萨满,因为他终于查到了乃马真手里握着的把柄!

第四百一十三章 入宫解蛊郡主同行第一百四十五章 对坐讲解第六百二十章 铁棺震敌却变废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半途见得故人三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细作全灭第二百一十三章 筹谋应对危机第三百一十三章 皆大欢喜疗伤第二百四十八章 群英会望南风第六百五十二章 别吉姐妹大打出手第二百九十五章 天香牺牲死士第三百五十五章 抵御围杀牵制逃亡第三百九十三章 双双赌约猎杀使节第三百四十二章 参详密信破译苗文第四百八十六章 少府待制讲诉经过第二百六十一章 划清二人界线第四百二十七章 魔女暗算杨璟泰然第五百四十五章 万寿太乙庆典开始第七百二十六章 惊心动魄终是擒龙第三百六十七章 内等虞侯出手警告第一百八十九章 回衙结案第三百七十四章 宾客毕集款待来使第八百零零九章 暂且歇息接手命案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帅回营人人如龙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计可施的人第十二章 套话第一百二十章 功亏一篑第五百七十六章 共处一室谋划刺杀第六百四十四章 三番四次饶过旧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放肆践踏尊严第一百八十四章 体验魅惑第二百零零八章 牟子才的真意第一百九十五章 移蛊大功告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喜获手杖第五百一十二章 松晏真人先知预言第五百一十三章 夜深人静被困噩梦第五百三十八章 前往丹房寻找生机第五百五十七章 分析创口捉拿嫌犯第七百五十八章 蒙古大军窘迫境地第五百八十四章 安丰军中坐看风云第五百四十九章 早朝之前对话右相第六百七十七章 雪中送炭结交佣兵第三百零零零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七百三十四章 静江知府焦头烂额第四百七十五章 举子求援枢密承旨第五百九十五章 神力双雄震撼敌我第三百一十六章 勘查刺史房间第六百二十七章 感恩萨满献以光明第七百九十章 黑天部落终得重逢第五百四十章 同门现身虞侯参战第八百一十六章 皇城司故人的劝降第三百零零五章 白牛总舵沦陷第二十四章 脱险与求助第五百九十八章 疲于奔命形同儿戏第六百九十六章 城门虽破却陷僵局第七百三十章 散播消息刑部提人第六百六十章 生根易容不虞戳穿第一百零二章 扼杀第四百五十四章 遭受胁迫完成冥婚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计可施的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理局势急迫第八百零零一章 要塞大捷形势大好第五百四十七章 鱼龙曼衍叹为观止第五百零零五章 无奈之举夜宿绣殿第五百八十九章 入营遭拒转投素斋第六百一十章 再杀新王无所不能第六百九十四章 双鱼山宗正副双宗第八百二十章 宗主发怒兵临城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放肆践踏尊严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幸言中劫数来临第五百九十四章 群英荟萃谋夺蔡州第七百五十八章 蒙古大军窘迫境地第四百九十九章 临安府衙骚乱不断第七百八十三章 独闯敌营引蛇出洞第七百一十六章 老将不死龙鼓犹在第二百六十八章 大野狼和兔子第五百四十八章 北上之前多手准备第五百四十四章 名将有险坚信二老第七百四十九章 天命所归何去何从第五十九章 排衙第三百八十六章 惊天密报天时利好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起练功第三百五十六章 生死相搏生死相依第四百零零五章 怯薛军刺客云都赤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幸言中劫数来临第七百六十九章 皇后遇刺殃及池鱼第一百四十一章 分头行动第七百零零九章 宫中疫情起伏不定第六百九十六章 城门虽破却陷僵局第四百四十七章 苗疆战歌孩儿英雄第八百零零三章 将计就计反杀刺客第六百五十四章 同时受伤内情推敲第三百零零六章 消失的白观音第六百三十四章 劝说别吉外出寻宠第七十章 丹药第五百八十五章 整顿军队往西接应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半夜小哑巴第四百四十一章 家乡面貌乌烟瘴气第一百七十八章 盗挖尸骸第二百九十七章 无计可施的人第四百八十八章 难兄难弟别有说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