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军策

孙承宗跟着朱栩走了一段距离,在西华门停了下来。

他已经大致理解朱栩的意思了,转身回转内阁,然后又去武成阁。

他已经知道如何构建‘大元帅府’,也知晓该如何收权,准备先开始进行人事任命,将‘大元帅府’充实起来,而后就可以执行‘军改’的一系列计划了。

过了这一关,一切仿佛都顺利起来,内阁,大元帅府并行行事,各项政务飞速的推进,令人目不暇接。

下面的六部也在逐渐充实各方面的权力,督政院,大理寺,刑狱司的推动力前所未有,一张张‘政策’的大网从京城撒出,笼罩向整个大明。

这些政策看似有形,实则又无形,如千丝万缕,穿梭而出。

‘军改’大会如期的在内阁召开,内阁,六部的尚书,侍郎在旁听,孙承宗主持,一项项政策,如同流水般,异常顺利的通过。

景正二年,四月初八,乾清宫。

毕自严,孙承宗并排站在朱栩的小书桌之前,两人手里都有一堆奏本,准备奏报,待批。

孙承宗道“皇上,关于秦良玉,卢象升,熊廷弼,曹文诏等人的晋升旨意已经拟定好,臣等计划着今天就发布出去,三日后由英国公送他们赴任。”

朱栩微笑,道:“恩,放着,朕待会儿让司礼监盖印。”

孙承宗递过奏本,又道:“大元帅府的官吏任命,督政院那边复核无误,可以出状。只是,这个任命,是否由吏部出?”

“大元帅府的一应任命皆出大元帅府,军职与政职要分开,要是互调需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审查……”朱栩断然道。

“是。”

孙承宗放下奏本,道:“一旦人事就位,臣等打算从山.东,河.北进行试验,积累经验,在今年完成一半省份的裁军以及改制……”

朱栩没有异议,道:“嗯,兵者无小事,各方面要考虑周全,大胆行动,小心应对。”

孙承宗应声,又放下一本,道“关于今年的军队方面的支出,臣等已经做好计划,请皇上过目。”

朱栩接过来,没有看,道:“先放着,先说你的事情。”

孙承宗放下,道:“还有三件事,一个是海军的规划,二是兵部与大元帅府的交接,三……是关于察哈尔之战。”

朱栩倚靠着椅子,神色不动,面露思索。

各方面的改革在今年进入了关键时刻,千头万绪,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应接不暇。

孙承宗说的没有不重要的,每一个都需要他,内阁,兵部,大元帅府付出相当的精力。

“关于海军,”

朱栩看着孙承宗,面露沉思的道:“朕会召见唐王与熊廷弼,曹变蛟还没有进京,等等,先放放。大元帅府与兵部的权力交接,这个要内阁,大元帅府,六部等仔细商讨,拿出详细办法来。关于察哈尔这一战,由大元帅府负责,朕……三天后下旨。”

孙承宗眉头微皱,旋即道:“皇上,之前定的是四月十五,等三天后再宣旨,恐怕来不及。”

朱栩笑了声,道:“那就再推迟十天,四月二十五开战。”

孙承宗面露凝色,看着朱栩,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

眼前这位也不是没有经历过战事,辽东,福.建海战,京城保卫战等等,不应该如此糊涂才对。战场之上,讲究的是士气,这一推再推,还没开战,只怕前线的将兵士气涣散,心思浮动,已经没了一战之力。

另外一个就是,这十多万大军,每天的粮草,吃喝拉撒也是一笔惊人的数字,如此拖延下去,百害无一利,更有难以预料的不测后果!

孙承宗看得出,朱栩并没有外界担心的那种被所谓的文治武功‘冲昏头’,‘不可自拔’,沉吟一声,还是道“皇上,此战久拖不决,臣担心各军心思涣散,战事堪忧。”

朱栩也不跟他们打哑谜,笑道“上兵伐谋,朕是故意的。你们猜猜,察哈尔现在是什么状态?”

孙承宗神情微动,他是久经战阵之人,顿时就能想象到察哈尔的情状,思索着道:“察哈尔一开始定然万分紧张,不分昼夜的防备,第二次,会更紧张,但到了第三次,只怕气势一泻千里,说不得还会怀疑我大明没有开战之心,从上到下都彻底松懈……这将会是我大明的好机会……”

这种欺骗战术,历史上很多人玩的很溜,朱栩想要的目的是一战而胜,彻底平定察哈尔。若是不能全歼,今后从辽东西到甘.肃,长城万里,将永无宁日。

这些,孙承宗等人更明白,是以没有阻止朱栩,在内外各种情形下,朝廷一致的支持一战而胜,平定察哈尔,之后,才能安心,专注的处理内务。

朱栩见孙承宗明白了,补充道“还得有个配合,那就是高速度的运动战,也可以称之为闪电战,以最快的机动速度,在敌人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杀到面前,一举击溃敌人!”

孙承宗的战争修养比朱栩高了不知道多少条街,他已经深深会意,甚至想到了更多,道:“是,臣明白。臣会亲自指挥这一战,务求彻底击溃察哈尔,同时在科尔沁会合!”

朱栩眯了眯眼,‘科尔沁会合’,孙承宗这是想要更进一步的震慑漠北,漠西蒙古了。

“可以。”

朱栩拍板,道:“这是大元帅府的第一战,涉及到方方面面,正好以实际行动来检验一下,查漏补缺。另外,这一战虽然以多尔衮为先锋,但朕也想看看泰宁卫,赤金卫的实力,必要的时候,他们要全力出动……”

孙承宗抬手,道:“是,臣会认真观察。此战我大明必胜,臣有把握。善后事宜,皇上可有打算?”

朱栩看着孙承宗,没想到他想的还挺远,目光转向毕自严,道:“此战之后,朕打算给蒙古各部落划分活动范围,设置省府县,一律依照我大明官政,然后互市,互通等等,你们以为如何?”

毕自严见朱栩与孙承宗都如此有信心,心里稍松,思忖片刻,道:“臣没有意见,只是历来北方难以管治,不足十几年必然崩溃,一如之前,臣等还需想一个具体之策,确保长城以北长久安稳。”

朱栩不动声色的颌首,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游牧民族的优势已经消耗殆尽,大明的火器日臻成熟,不管是现在的察哈尔,还是日货的准噶尔,骑兵的优势都将只剩下机动性!

察哈尔的事情,基本上就是定了,朱栩看着孙承宗,道“还有其他事情?”

孙承宗道:“平定察哈尔之后,臣打算将两支骑兵分别驻扎是云.南,以及山.东,多尔衮立即返回南安南。”

朱栩看着孙承宗,轻轻点头,明白他的意思了。

这三支骑兵从甘.肃入关,分别前往几个地方,到时候等于是横穿了整个大明,将极度有力震慑地方,稳固‘军改’的裁军,改编计划。

同时,一支放在云.南,也是为了防备南安南的多尔衮。

孙承宗心里其实并不理解朱栩的想法,为什么不直接剪除多尔衮以及建奴人,到了现在,有的是办法。

朱栩自然是有意的在‘养虎’,他甚至都有些后悔,将后金消灭的有些彻底,只保留下了两万多骑兵,若是有个三五万,就能任他在东南半岛折腾,但以他现在的两万人,实力差的太多,还需耐心再等等。

孙承宗见朱栩点头,又道:“待这一战结束,臣计划出京,亲自督阵,确保‘军改’顺利,平稳,不出乱子,也亲眼看看,地方的情形。”

“恩,孙白谷估计快回来了,应该没有大碍。”朱栩道。

孙白谷,即孙传庭。

第一百二十二章 放行第三百四十九章 黄太吉的亲笔信第九百零七章 驱车赶羊第一百九十二章 第一次廷议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荐~~)第1500章 孙传庭再次拢权的机会第1199章 无声的谈判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第1349章 突变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怀第七百四十八章 战端第九百一十五章 死谏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血第一百六十九章 决战(下)番外三第1519章 手段齐出第1271章 洪承畴救驾第一百一十三章 张皇后的站台第一千零八章 一票否决权第七十六章 收拢第三百三十章 不和(第二更,求票~)第七百五十七章 强势谈判第1478章 科技发展第三百六十四章 查禁范家第一百六十章 东林点将录第三百五十三章 违反祖制第两百六十八章 兖州案(中)第1306章 孙传庭的手段第1146章 友好的谈判氛围第九百二十四章 荡漾第九百一十章 贪婪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六百七十九章 有些人改变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叶向高致仕第1454章 移民乱象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意料之外的惊喜第六百七十一章 先锋大将第三百三十二章 范文程的主意第八百五十六章 倭寇第六百二十三章 乱了第1221章 无翰林,不入阁第1338章 围剿第五百零六章 幕后之人第1403章 外交纵横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礼闹剧第一百六十章 东林点将录第三百章 登基第1193章 欧洲前站第六百五十二章 布木布泰投诚第九百八十八章 朝鲜的解决办法第五百零六章 幕后之人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万岁第1344章 大开杀戒第七百五十二章 决战二第八百一十二章 集皇权相权于一身第八百二十五章 内阁与六部的斗争第三百八十八章 朋党的可怕第三十章 密辛第七百八十五章 朱栩的态度坚决第五百四十二章 皇权不下县第1314章 以理服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粗暴第1334章 胜败之举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举泄题第五十一章 筹钱的方法第五百六十三章 海兰珠第两百六十九章 兖州案(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国商人第1379章 心思各异第一千一百章 天工开物第1400章 倭国人很有用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尔衮出征第两百九十三章 兵败两城第一百零五章 袁崇焕第七百三十一章 海不平,国不安第四百五十七章 余毒未清第1343章 果然是你第八十一章 结果第三百一十章 利器第一百四十九章 拜师第八百六十三章 棋差一招第1195章 上岸的危机四伏第五百五十六章 窠臼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旨意下第六百三十八章 下有对策第九百九十一章 传旨第三十六章 敲打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齐聚京城第1168章 纳妃第一百零一章 借刀杀人第1471章 集权第1138章 倭国大将第两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动了第1499章 深夜访客第1235章 变局里的人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检的惊醒第三百七十七章 主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