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起风了

“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并不是‘新政’应不应当,而是它的得失利弊!‘新政’已经进行多年,现在谈这些已经晚了……”

“我认为,‘新政’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并且‘新政’的政策很多是具有前瞻性,长远性,不能盯着眼下,计较一时。长城并不是一天建造,如此庞大的‘新政’计划,哪怕用上十年时间,我认为都不算长……”

“比如‘景正税法’,‘大明新律’,‘景正田亩制’,这些都需要时间,不会一蹴而就……‘新政’已经到了这个关口,只能前进不能退,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何种目的,我们都应该护着‘新政’向前走,直到成功……若是‘新政’在这个时候崩盘,那后果太可怕。”

“任何人想要阻碍,拖延,或者废除,都是居心叵测,其心可诛!”

女子说的又快又长,字字清晰,不远处的朱栩听的是一清二楚。

朱栩的神情微露讶色,看向那人群,是一个女子,带着一个奇怪的薄面具,看不清面容,大概十七八岁模样。

她的话音落下,一群人好似都被镇住了,久久没人说话。

朱栩笑容浓厚,转身道:“都说高手在民间,这位小姐的见识不错,说的也不错。”

曹化淳上前,道:“皇上,要不要招过来,皇上与她聊聊?”

朱栩笑着摇头,道:“这些,放在朝廷中,都是浅显的道理,就是外面一个小姑娘说出来,朕有些惊讶罢了。”

曹化淳会意,跟着朱栩原路返回。

这个时候,人群中犹如众星捧月的女子忽然抬起头,恰好从林子中隐约看到朱栩的背影,眸光微闪。

“尚小姐,你说的对,我们现在是应该为‘新政’匡扶得失,拾遗补缺,不应该讨论是否适当……”

朱栩隐约听到背后还在议论,已经没有在意了。

正走着,忽然间慈烨的小手用力拉住朱栩,他仰着小脑袋,抬着手道“父皇。”

朱栩抬头看去,只见刚才的鸟巢中,一个母鸟正在给几个小鸟喂虫子,传出清脆的叽叽喳喳的声音。

朱栩低头,看到小家伙眼中熠熠生辉,小脸都是兴奋之色。

朱栩微笑,陪着他站着。

在朱栩陪着小慈烨的,毕自严已经在九江府,视察长江河道。

江.西巡抚樊一蘅等官员陪着,介绍着。

毕自严面色黝黑,目光炯炯,一直面无表情,他走不了多远,就让他带过来的人认真检测一番。

樊一蘅等江.西官员心里忐忑,知晓朝廷对地方官员并不放心,这要是当场查出什么,他们都得倒霉。

樊一蘅倒是镇定,道:“大人,下官来江.西后,就曾多次派人检查,今年防汛司来检查前,下官也亲自复查了一次,没有偷工减料,都是实实在在,今年没有出现大涝,这些堤坝起了大作用……”

毕自严已经检查了十多处,这里的水泥,堤坝,护栏都是没有问题,脸色这才好看一些,看着樊一蘅道:“嗯,当初皇上就曾夸奖你,用心务实,大胆谨慎,今年没有出现洪涝,朝廷也是松口气,不负圣望,本官也满意,会在内阁给你记上一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黄河长江不出现洪水才是奇怪,朝廷几乎是每年拨银子,每年有洪水,循环往复,没有停歇。

樊一蘅是一个儒雅的中年人,面上白净,俊逸,给人春风和煦之感,他道:“下官不敢居功,这些都是工部制定的工程计划,为此徐尚书来了不止一趟,工部请的监事有四五波,轮流检查,就是为了防止偷工减料,欺骗朝廷,造成更大后果……”

毕自严走在水泥石堤上,看着还未曾消退的大水,心情好了不少,微笑着道:“从崇祯初,皇上就拨下了大笔银子,哪怕今年,还有高达八百万,要是再出事,本官就拿徐大化的人头祭奠遭灾的百姓……”

樊一蘅等人分明听得出这是毕阁老对工部尚书徐大化满意的调侃,都报以微笑。

毕自严走着,道:“江.西的情况,比我,比朝廷预计的要好些,你们的奏本我也看过了,有计划,有目标,可执行,很不错……”

樊一蘅等江.西官员都是长长松口气,毕自严到底是‘首辅’,他要是对他们不满,他们与回家种地就是一句话的距离。

毕自严看着滚滚的大水,道“现在大旱大涝并行,要做好储水,应对干旱,农事无小,不得大意。各地的水库要继续扩大,再建,打井的成本比较大,量力而行……现在国库紧张,工部的工程最早明年底就会结束,收尾的事情就交给地方,你们要有心里准备。另外,朝廷的赈灾力度也会削减,移民的事,还要再等两三年,可以预先登记,准备一下……”

樊一蘅听着,顿时倍感压力,现在地方上的财政无力,赈灾基本上靠朝廷,要是朝廷不再支持,地方上的压力将无比巨大。

这些毕自严早就决定好,不容樊一蘅等人说话,又道:“傅昌宗不久之后就会入阁,朝廷对一系列的‘新政’的推动会前所未有的加大力度,地方上的懒散,塞责,推搪的行为不准再有,否则朝廷会采取断然手段,绝不会再纵容……”

樊一蘅神色微凝,低头不语。

地方上对‘新政’还是有保留的,很多政策没能切实落地,若是朝廷强压下来,地方上还不知道怎样的群魔乱舞。

毕自严在江.西待了不少日子,该考察都差不多了,便道:“本官不日启程回京,你们的议员要抓紧选好,年底之前进京,今年有太多的事情要预估,审议,确定,他们能帮上大忙……”

在朝野看来,这些‘议员’是各省的代表,将会对朝廷的政令上传下达,也会将地方的意见传递给朝廷,类似一个中间人的角色。

“是,下官明白。”樊一蘅道。他也没有多在意这个‘议员’或者‘国家议会’,并不曾多想。

毕自严脚步停下,抬头看向南方,神情矍铄,目光如电,道:“其他人差不多也要回京了……”

毕自严还没有说完,一阵冷风吹来,吹在众人的脸上,撩起发丝。

起风了。

第八百四十五章 牛鬼蛇神第八百二十八章 决然与人头第四百七十二章 送人头第六百零一章 万事俱备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五百六十七章 求爷爷告奶奶第一百二十一章 惠运船行第五百零八章 铡刀抬起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国商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汤若望第六百六十一章 方以智第1292章 多出的一张椅子第五百七十一章 一路向北第九百六十四章 决心即下第1465章 傅昌宗发飙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织第一千零十八章 定案第三十一章 困兽第1218章 归程第九百八十五章 耳光响亮第六百九十三章 终于来了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见解第1467章 乐观的南直隶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尔衮闹别扭第四百四十一章 反对声第三百二十三章 松山危险了第一千零九十章 换血第五百八十二章 还有谁?第1160章 杀气第四百五十五章 相亲第一百六十八章 决战(中)第一千零三十章 开口第一百一十五章 再进一步第1330章 仆从军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四百八十章 接连出击第八百五十四章 两个原因第1506章 强推第四十七章 表兄(求收藏~)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国的阴谋第三十四章 试探(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三章 靖王入阁第1476章 定调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南直隶的处置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1529章 妖孽必出第1386章 伊达政宗的投诚第一千零三章 毕自严讲政第八百二十五章 内阁与六部的斗争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八百七十九章 十年第七百九十八章 资本思想萌芽第六百一十七章 公子赌徒第五百一十六章 料理干净第五百六十九章 见海兰珠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由检审案第十六章 青楼见孟侯(求收藏,推荐~~)第两百五十九章 宫门开第1403章 外交纵横第九百一十二章 地主借钱第1167章 黄太吉的信第两百二十八章 顾秉谦的要挟第三章 骆养性第1485章 皇子们站台第七百四十六章 无路可逃(第六更~)第1147章 大战开启第九百五十七章 礼成第1477章 举报信第1130章 国祚千秋第三百七十章 镇压第两百四十三章 最后一次廷议第1283章 燥热的日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诛信王第八章 尴尬第六百六十四章 招标第1335章 惨胜第1115章 严厉起来第九百二十五章 沸反盈天(第一更)第七百四十四章 荷兰人疯了第1438章 眺望漠西第两百六十六章 巡视兖州第两百七十四章 有钱有粮的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喜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黄埔第1498章 土地丈量队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忠贤的局第两百一十七章 都是有钱人第1252章 跳梁小丑第八百零零四章 直击要害的手段第四百九十三章 宣示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显露第九百一十四章 巡政御史第七百七十八章 突病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七百六十九章 出使欧洲第1496章 群狼环伺第1150章 风暴前夜第五百七十三章 领事裁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