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倭国事启

朱栩等十多人上了四楼,这里人更少,也更安静,一些角落里能看到管理的人在,看到宋应星等一群人并没有起身的意思,继续埋头看书,写字,一身倨傲。

宋应星低声道:“皇上,这些人都是一方大家,臣请来修书,补书的,脾气有些孤僻,皇上勿要见怪。”

朱栩自然不在意,带着人,走进这座大殿,径直来到书橱,一眼看去,分成三排,起码有六十个!

这可比后世的图书馆大多了,走了几步,朱栩顺手抽出一本,厚厚的皮上写着两个大字:非攻。

朱栩翻了翻,都是古言,语句并不深奥,但想要理解,非要仔细看,认真钻研不可。

朱栩放回去,然后沿着一个书橱走,看着一个个书名,暗自点头。这里倒是没有搞儒家大一统,其他的‘杂书’是林林总总,充斥其中。

朱栩微笑着,随便抽了一本,又嘱咐其他人都拿一本,来到最角落偏僻的位置,低声招呼众人道:“都坐吧,宋爱卿,将你们的计划书给朕看看。”

宋应星应声,将一本厚厚的大册子递给朱栩,道:“这是臣等罗列的计划书,已经上报内阁,还待批准。”

朱栩移到身前,翻开看去。

只见是一个个表格,罗列着一个个计划,还制定了时间表,花费,人员安排等等,将责任落实到了人头上,相当精细。

朱栩一行行看去,不时点头,这些计划比他预想的详细,清楚,全面。

宋应星等人无心看书,都小心谨慎的看着朱栩,这事关他们政院的发展,哪里敢大意丝毫。

张筠倒是很安静,静静的翻着手里的一本书。

朱栩看的很认真,政院的发展是他最关注的重点之一,用了足足半个时辰,才算看完目录,至于细致的计划等,他们没有去看,一时半会肯定看不完。

好一阵子,朱栩抬起头,手指在桌面上敲击着,沉吟着道:“现在制约政院发展的,一个是钱粮,一个是人手,当然了,现实环境的问题咱们不谈。钱粮,朕会让内阁那边尽可能抠出一些给你们。人手嘛,咱们从政策上入手,这样,凡是会试,需要有一年的政院任教履历,入仕之前,需要累积三年的任教经历。鼓励民间办学,要设立各种奖项,如捐助书院,教的好,发明创造,改良,凡是于国于民有重大贡献,都要重赏,钱粮,官职,荣耀等等,都给予奖赏,朝廷不吝啬……”

宋应星等人大喜,起身就要行礼。

朱栩连忙压了压手,又看了眼不远处的那些管理,这才继续低声的说着他的想法。

在政院,足足待了大半天,朱栩才回宫。

朱栩走了一趟皇家政院,这个没有瞒人,很快就传遍京城。

年底,是一个相当敏感的时期,朝廷的今年总结,明年的计划,尤其涉及到人事,钱粮等方面,很多人都绷紧神经,眼观八方。

朱栩在政院的一些行为被传出,听说皇后娘娘咬牙拿出二十万,后又五十万,不少人动了心思。

这件事,也传到了内阁。

中午闲暇片刻,毕自严,孙传庭,傅昌宗等人抱着茶杯,在小亭子里喝茶,吃点东西。

孙传庭看了眼傅昌宗,随口道:“听说,汪阁老从大理寺的预算中,抠出二十万,给了政院?”

傅昌宗是一种沉稳型的官员,不问绝对不说话的那种,听着孙传庭的话,他面上不动声色,道:“汪阁老出自政院,现在政院拮据,他有所回馈,也属正常。”

孙传庭微笑,没有再说。

现在朝廷各个部门都在推动‘新政’,处处都需要银子,不管是内阁,还是大理寺,缺口都不是一般的大,何止政院拮据,汪乔年为了银子,差点没将毕自严的门槛踩烂。

毕自严一直没有说话,他面上瘦削,冷幽,眼神冷静,他看着傅昌宗,眉头微皱。

傅昌宗的入阁,毕自严是有三分不情愿的,这个人是乾清宫的舅父,任户部尚书多年,一直扮演皇帝代言人的角色,外加是盛传的‘帝党’魁首,朝野上下,不知道多少人唯他马首是瞻,他的影响力,甚至高过内阁‘首辅’的他!

“宋应星,是否会入阁?”忽然间,毕自严问向傅昌宗,淡淡问道。汪乔年是政院副院长直接升任大理寺卿而后入阁,如果这个形成惯例的话,那宋应星也将直接跳入内阁。

这个惯例一开,后果难言。

傅昌宗微微摇头,片刻才道“应当不会,宋应星不是徐光启,皇上曾与我言,他不适合做官,也不应该做。”

Www⊕ ttκд n⊕ ¢ Ο

毕自严看着他,微不可察的点头,直接道:“户部那边,你再走一趟,今年的预算,必须要改一改,一些地方,一定要压缩,不能这么大手大脚,咱们当家知柴米贵,钱粮要用在刀刃上,精打细算。”

傅昌宗知道毕自严的想法,他想要缩减赈灾,移民的用度,还包括军费,工部的工程款等等,专注于推动‘新政’。

傅昌宗想了想,道:“这件事,张尚书那边很坚持,他认为灾情越发严重,民情必须顾及,否则会有大乱子,轻易不松口。”

张秉文出去走了一圈,对民情认知很深,他认为不管任何时候,只要灾情没过,赈灾如何也不能断,分毫不能少。为此他与内阁争执了很久,始终没有让步。

外加各部门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同意削减自己的预算,因此,毕自严想要集中财政的想法,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毕自严看着傅昌宗,神色斟酌,道:“傅阁老,本阁老希望,你能以内阁为重,内阁需要团结一致,方能成事。”

傅昌宗看向毕自严,知道他的意思,肩膀上压力陡然大增。

他虽然有背景,有人脉,论影响力不弱于毕自严,但他到底是下官,若是真的闹得不愉快,或者内阁非走一个不可,他相信,会是他。

傅昌宗暗吸一口气,默默点头,道:“晚上我请张尚书吃个饭。”

毕自严这才满意,旋即道:“内阁的分工,你有什么想法,要是不满意,我们再商议。”

毕自严倒是没有徇私或者刻意打压傅昌宗,给他压足了担子,分管户部,工部,联络南直隶,浙江两省,这可以说,给足了傅昌宗面子,分量十足。

傅昌宗微微躬身,道:“下官没有异议。”

毕自严对傅昌宗的态度还是满意的,若是傅昌宗‘一意孤行’,内阁将举步维艰,有了这样的合作态度,内阁的工作就容易得多,傅昌宗也会成为一大助力。

朱栩坐在乾清宫,俯看两座大殿,里面的一些人与事他看的分明,对此是比较满意。

现在事情都上了正轨,省去了那些羁绊,费心思的地方少了很多,是要好好做事了。

朱栩在乾清宫,内阁两边跑,加速处理今年的总结,以及明年的计划。

今年的事情,无疑是相当复杂的,哪怕是有内阁六部等总结删选,还是庞杂无比,一旦埋头进去,很难挣脱出来。

大明朝廷上下,几乎都在团结一致的处理政务,进行高度的轮转。

另一边,曹变蛟已经在天津卫登船,前往朝鲜。

大明准备了这么久,终究要动真格的了。

驿馆。

德川明秀,青山龟松两人对坐,一个一脸便秘的难受表情,一个面沉如水,阴鹜阴冷。

“真的没办法避免吗?”德川明秀看着青山龟松,一脸的挣扎,满心不是滋味。

青山龟松看着德川明秀,道:“若殿,放弃吧。”

德川明秀并不傻,他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他还是不甘心,明明是两败俱伤的事情,为什么总有人乐此不疲,战争真的就不可避免吗?

“明人,真的要发动战争了吗?”德川明秀不死心,目光灼灼的看着青山龟松问道。

青山龟松阴鹜的脸上出现一抹冷笑,道:“明人太自大了,他们忘记了几十年前,太阁殿下是怎么教训他们的了!这一次,他们竟然敢打我们倭国的主意,等着吧,公方殿会打的他们满地找牙,全军覆没!”

德川明秀已经明白,他这次来,无非就是拖延时间,探一探明人的底细,德川家光那边,早就有了计划,不会与明人议和的。

他看着青山龟松,欲言又止,最后痛苦的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桌面默默发呆。

青山龟松没有多说什么,抬起头,转向外面,阴测测,北风呼啸,目光中闪烁着厉色。

在另一边,田中一郎与那个妖冶女子,正在对弈。

“母亲,你听到了?”田中一郎一边落子,一边问道。

妖冶女子表情平淡,罕见的没有上装,有那么一丝清纯,她看了眼田中一郎,道:“你害怕了?”

田中一郎皱眉,道:“岛原已经牵制了幕府大部分兵力,若是明人分兵两路,幕府会很被动,虾夷,下一个就是我陆奥。”

妖冶女子坐好,拿起边上的茶,语气十分笃定的道:“没你想的那么简单,最着急的,一定会是我们的公方殿,大殿的智慧,不是你我可以匹敌。”

田中一郎表情还是很凝重,道:“这很危险。”

妖冶女子喝了口茶,微笑,道“你太小看我们倭国了,明人的野心,注定会折戟沉沙,并且付出巨大代价。”

田中一郎不知道妖冶女子的到底瞒着他多少事情,但见她一直这么沉稳,心里是微松。

第五百二十三章 圈禁信王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左光斗等认罪第1466章 倭国的终结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师迎战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阴谋互怼第1312章 在乎帝心第1538章年愿望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军权在手第七十三章 张皇后的担忧第1451章 多尔衮谋自立第七百二十三章 进攻九州第九百一十六章 正中下怀第八章 尴尬第六百三十章 攻城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投诚第六百章 阉党第1277章 商潮第一千零二章 百官宣誓第一百六十九章 决战(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余毒未清第一千零七章 战争推迟第一千零二十章 锦衣卫第三百章 登基第三百一十二章 锦州战事第两百二十章 大时代第八百九十章 人潮如织第一百八十九章 信王是好用的挡箭牌第七百二十九章 多尔衮闹别扭第七百七十七章 女刺客第两百零一章 如山的压力第两百一十六章 商业模式第三百九十章 皇上准了第1210章 入罗马城第九百三十四章 已阅,不回第1256章 新势力第七百六十二章 炮轰王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围而不攻第二章 阻击魏忠贤第两百一十一章 军改(求月票~)第一百一十三章 张皇后的站台第七百四十三章 誓师迎战第五百章 告发吏部尚书周应秋第八百一十四章 下一个对付谁第五百一十九章 朱由检松了口气第六百三十七章 柳如是的见解第1154章 摧枯拉朽的海战第三百零七章 卢象升第1215章 无声无息的对峙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乱始第八百八十四章 押送入京第八十二章 铺展第四百一十九章 激战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1153章 大战来临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忠贤的局第1246章 教训毕自严的人第1316章 政院系冒头第1236章 朱栩要保人第十一章 皇后怀孕第四百九十九章 清道夫第八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进政院第五百八十九章 艰难险阻第1423章 皇后回宫第1498章 土地丈量队第1480章 最严酷的三年第四百五十八章 科举泄题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有杀气第四百七十七章 御驾山海关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倭国商人第1338章 围剿第九百七十五章 无对错第一百七十章 尾声第1286章 多尔衮的识相第七百二十七章 琉球巨变第1121章 寻常百姓第1248章 首辅代表的人第一百六十九章 决战(下)第一千零七十章 海贸利益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1534章 突来的说客第四百一十七章 袁崇焕抗命第七百八十章 鸡蛋里的骨头第五百九十六章 政改效用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荐~~)第八百一十九章 与世界赛跑第七十三章 张皇后的担忧第四百二十五章 朱由检的惊醒第1534章 突来的说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工部事第一千章 严厉的五条第三百八十三章 欠粮惊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黄太吉的决断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风云激荡第七百九十八章 资本思想萌芽第1436章 烽火再起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并第1208章 打头风第1510章 无措的大商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