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远虑

朱栩对外廷这些大人的想法是洞若观火,哪里不明白孙传庭的意思与意图。

故作沉吟,他没有立刻回答。

孙传庭神色微紧,毕自严目光紧盯着朱栩。

这个议会是替代诸巡抚进京大议而出现的,虽然时间慢慢过去,越发显得重要性,不断的被归正,正在向着一个常设的,有着辖制内阁,甚至整个朝廷的权力的方向发展。

这个让内阁很心惊,他们文官集团一直有着让皇帝无为而治的默契,不希望出现一个可以辖制内阁的机构,以此让皇权更加超然,无可制约。

若是他们变成一个只听宣,听诏的内阁,后果不可想象!

是以,关于这些,他们辅臣没有讨论过,甚至心照不宣都没有,就是这么自然而然的做了出来。

朱栩将两人表情尽收眼底,心里暗笑,脸上平静如常的道:“可以,依照六部,设立六课,每课七人,课长再组成小议会,负责管理整个议会的相关事宜。”

毕自严,孙传庭脸上骤现压抑着的兴奋,齐齐起身道:“臣遵旨。”

如此一来,内阁就能大体控制住议会,不至于让内阁权利失控,或许还能更进一步对地方进行掌控。

毕自严,孙传庭两人离开了乾清宫,齐齐微笑。

两人没有急着会内阁,放慢脚步,踱着步子。

两人都是一肚子心事,显然要好好说一说。

“皇上到底是皇上,走的都在我们前面。”毕自严颇为感慨的说道。他自然看出来了,刚才朱栩答应他们的事情,并不是他们提议才会有的,是朱栩早有的计划,只不过他们恰逢其会,或者说,时间到了。

孙传庭自然不蠢,道:“是,朝局走到今天,并不是时局所致,是皇上审时度势,有计划的推动而来,如此庞大的改革计划,至今我都如身在梦中,不真实。”

这种感觉不止孙传庭,毕自严也有。

脱开现在复杂难言的局势,以一种超然的视角回头看,自朱栩登基的这不到十年的时间,大明的变化是天翻地覆,不啻于改朝换代,日月翻新!

毕自严情绪短暂停留,迅速抽离,语气平静的道“现在改革已经上了路,正如一辆全速奔跑的马车,我们不但要保持这样的速度,还要确保不翻车,不出现意外,你我责任重大。”

孙传庭听出了毕自严有‘传衣钵’的意味,神情不由得紧了紧,道:“大人何出此言?”

朝野一直都在盛传毕自严,孙承宗将要致仕,这已经传了有两年了,但二人一直没动。

这一次的风暴还没有平息,朝野弹劾方孔的奏本还没有毕自严多,但当今不是天启,对朝野掌控极强,朝廷重臣的去与留,由不得别人。

毕自严背着手,心里是五味杂陈,一直笔挺的腰杆不知道什么时候竟有些佝偻,他边走边微笑着道:“还没那么快,但纵观朝野,能托付的,也唯有你孙白谷了。”

孙传庭瞬间就得肩膀压力如山,沉色道:“大人,‘新政’在最紧要的关头,切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大人若非不得以,还请不要说这样的话。”

毕自严踱着步子,没有多言,反而道:“你对傅昌宗怎么看?”

孙传庭隐约听出了毕自严的去意已决,再次劝道:“大人,皇上是不会放你走的。您是帝师,这个时候,切不可意气用事。”

毕自严没有回头,道“说说傅昌宗。”

孙传庭见毕自严不肯松口,心里堵得慌,沉默一阵,道:“傅昌宗之所以能入阁,是皇上当初向内阁承诺,傅昌宗绝不会成为次辅。”

“说说你的想法。”毕自严又一次道。

孙传庭看着毕自严有些模糊的侧脸,有些会意,没有立即说话。当今皇上手段奇绝,在信守承诺的同时,将傅昌宗送到更高的位置,任谁都不会有一点奇怪。

孙传庭心思通透,明白毕自严的担心。如果傅昌宗成了‘首辅’,曹文诏接替孙承宗掌控大元帅府,这个局面简直不可想象。

那时,乾清宫对大明的掌控将史无前例,再也没有人能阻止他。整个大明都没有人知道那位究竟要做什么,心里还有多少宏伟大计,但从眼前的情况来看,如果有一天那位‘失控’,谁都无法想象会是一种怎样的局面,怎样的结果!

还有一点当今这位太年轻了,年轻到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太多的事情,太多他们肯定已经看不到的事情!

孙传庭沉默了好一阵子,瞥了眼四周,见无人,这才低声道:“大人,有什么见解?”

毕自严背着手,越发显得老态龙钟,语气和缓的说道:“你还记得‘国本之争’吗?神宗皇帝何等强势,十多年,三位首辅被罢,杀了七位辅臣,贬斥的堂官多达五十,其他大大小小数以百计,为什么神宗皇帝最终还是无法立福王为太子?”

孙传庭自然记得这件事,整个大明又有谁会忘记?

他沉吟片刻,道:“事关国本,朝野内外无不震惊,是以朝臣们前仆后继,以社稷为重,未曾与神宗皇帝让步,最终还是保得光宗顺利登位,大统得以为继。”

毕自严停留在原会极门外的小桥上,看着静悄悄的流水以及里面的小鱼儿,目光深邃的道:“这是一方面,还有就是制约。皇上想要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有内阁票拟,而后司礼监批红,再然后送到六科审议,如此这般,才是合乎法度,若是皇上强行越过朝廷,下了中旨,那便是非法,朝廷各部门都可堂而皇之的拒绝,宫内亦是无可奈何,何况是‘国本’如此大案?”

孙传庭听明白了,不动声色的思忖。

毕自严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规矩’二字!但今时不同往日,当今登基之初就用各种手段废除了六科,接着架空了内阁,直接指挥六部,现在内阁复立,但也已经没有能力制衡乾清宫,更不可能封驳圣旨,也没有官员有勇气,能力拒绝乾清宫的诏令。

1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八大皇商之范家第九百三十八章 请罪第两百一十九章 满桂(第三更~)第九百九十九章 朕坚定不移第七百三十二章 商贾贱民第三百二十二章 激战第二十五章 线索(求收藏~~)第1145章 炮击第八百章 ‘判决’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臣服第二十一章 没来由(求收藏推荐~)第1509章 轻描淡写的安排第1183章 愕然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旱来临第八百八十八章 送行第1194章 危机第六百九十一章 这是我的大明第两百七十二章 鲁王府第两百八十章 平王的手段第一百四十三章 张皇后的暗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战风浓烈第1470章 炒地第九百四十九章 悠闲第1511章 大商们的吐血第1115章 严厉起来第八百四十九章 揍对第五百二十五章 年后动手第1176章 路演第六百八十二章 视察军营第1525章 恩送第1369章 德川家光的杀意第五百零三章 王瑜阳奉旨查案第1301章 大逆不道之言第四百零四章 东林反对第八百一十五章 鼠疫第三百四十章 欲裁一京第1374章 斗法第两百五十七章 杨涟明悟了第1215章 无声无息的对峙第九百三十九章 就藩律第四百八十六章 改元第1327章 假道灭虢第1157章 倭国需要做更多的准备第七百零九章 贡院风潮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显露第九百六十七章 一意孤行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怀第七章 以退为进第三百零八章 临行前第六百六十二章 方以智的大话第八百二十一章 宋应星很激动第1251章 休战第五百零八章 铡刀抬起第一百一十七章 结案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宴请秦良玉第三百六十章 福王死(求收藏,求票~)第四百一十三章 决意伐明第九百七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1531章 谋算第五百五十二章 首辅空悬第三章 骆养性第九百三十七章 波涛涌第三百三十八章 吾皇万岁第六百六十八章 朱栩的目的显露第两百九十四章 尾随追杀第五百三十章 收拾安南第一百六十九章 决战(下)第1364章 清晰的战局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清风运动第1310章 孙传庭的演讲第1382章 城破第一百三十五章 给孙承宗写信(跪求订阅~~)第1494章 冰山一角第1361章 最后的忠告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宁与女将军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尔沁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动了第1417章 第一个辞官的人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复杂第两百八十五章 孙承宗入宫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忠贤的试探第四十一章 撞破 (求收藏,求推荐~~)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胜第1245章 逼入墙角第八百五十二章 恐惧蔓延第两百二十四章 都是自家的生意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银子来了第五百零七章 抓捕第二十七章 绑架(求收藏,求推荐~)第1269章 袭击皇驾第八百三十三章 名节千古第四百六十五章 晚上的问题第1220 弹劾温体仁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军策第1168章 纳妃第五百五十三章 立斩不赦第四百八十二章 多尔衮出征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否定圣人第1461章 皇家贸易集团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