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欧洲民主之父

教皇英诺森十世在大堂内,默默祷告,身前偌大的十字架,耶稣的雕像很朴素,俯瞰着世人,每一处都透着悲悯。

马伊达尔齐尼离的有些远,同样在祷告,跪坐在地上,虔诚,安静。

英诺森十世嘴里低低诵着经文,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抬起头,看着前面的雕像,道:“那位亲王殿下还没有休息好?”

马伊达尔齐尼抬起头,恭敬的道:“是,还没有。”

英诺森十世眼神里都是忧悯,默然一阵,叹息道:“在偏准备好饭菜,请三位红衣大主教陪同,我要宴请这位亲王殿下,你亲自去请。”

马伊达尔齐尼抬头看了眼英诺森十世,道:“是。”

马伊达尔齐尼转身出了教堂,前往朱由检所在的小楼。

朱由检这才施施然的出现,来到偏。

“亲爱的亲王殿下,欢迎您来到罗马……”英诺森十世相当热情,先是庄重的行礼,接着就要去拥抱朱由检。

朱由检万分不习惯这种了解,抬着手道:“我对来到罗马也是万分荣幸,对陛下仰慕已久,三天前就想来拜会。”

英诺森十世对朱由检的嘲讽仿佛没有听到,收回张开的双臂,道:“亲王殿下客气了,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的主教,他们是上帝的子民,忠诚的使者……”

朱由检听着翻译的话,顺目看去,除了马伊达尔齐尼,其他都不认识。

英诺森十世相当热情,仿佛朱由检是他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介绍完,又请他入桌,面上都是和煦的春风,道:“亲爱的朱,希望这样称呼不会让你觉得唐突,我对东方的古老国度充满了好奇,能否给我介绍一下?”

尽管东西方文化有差异,但很多地方还是相似的,比如,在正题之前也有一番旁敲侧击的前戏。

朱由检心里已有笃定,来者不拒,瞥了眼翻译,道:“我国历史悠久,承接千年,现今国土辽阔,人丁亿万,我们崇尚法度,礼数,我们建立了最为合适的制度的。我国君主垂拱天下,政务交托于内阁,内阁成员有九人,首辅一人,辅之八。为了监察百官,确保他们的廉洁奉公,设立了督政院,以保证官吏的清廉。同时我们拥有独立的审判机构,不受内阁或者其他部门的干预。当然,还有就是法度纲纪的颁布,我们有着三百多人的议会机构,起草,修改,完善各方面法律,内阁的重大事项也需要内阁的表决……”

英诺森十世等人认真的听着,可不由得皱眉,陷入沉思。

朱由检的话,概括起来就是国君虚设,三权分立。这与欧洲正在盛行的鼓吹君权神授完全不同!

几个大主教,尤其是马伊达尔齐尼神色凝重的看着朱由检,目光闪烁,拳头不自觉的握紧。

这种事,在他们这里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没有国王,一个国家肯定就分崩离析,撑不了多久。

⊙ⓣⓣⓚⓐⓝ ⊙CO

哪怕是教皇国,教皇也是身兼国王!

朱由检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说着:“我们的军队采用极简的方式,虽然我们有亿万子民,但我们的军队数量并不多。我们希望国家尽可能的公平,公正,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富足,国家才能稳步进步……”

英诺森十世看了眼马伊达尔齐尼等人,手里拿着十字架,默默无声。

朱由检神色不动,眼神盯着英诺森十世的一举一动,他话在继续,从朝廷说到地方,全都是按照冯祝给的‘话本’。

他知道他的话给英诺森十世不小的震动,但他不知道,他这些话对欧洲的影响有多大。

ωωω▪ ttκan▪ c o

后世在讨论现代民主的发展,往往认为是明朝最先进入,而朱由检的话,是欧洲民主的开始,很多史学家甚至给他冠上了‘欧洲民主之父’的头衔。

这些都是后话,看着滔滔不绝的朱由检,英诺森十世不敢让他继续说下去,微笑着打断道:“尊敬的朱,东方的制度真让人羡慕,我多么希望能亲自前往传教,播撒上帝光辉,让大明的百姓摆脱痛苦,沐浴在圣光中,死后能得入天堂……”

大明的神话体系是没有天堂的,更多的是下地狱,朱由检好似没有听懂英诺森十世的话外之音,道:“陛下,我们不信鬼神,我们尊崇祖先,因为是他们的付出才能有我们的今天,我们敬拜先贤,因为是他们著书立说,令我们摆脱愚昧,德尊圣化……”

英诺森十世自然知道这些,没有想到的是,他只是稍作试探,朱由检就果断拒绝了,这让他有些意外。从汤若望得来的消息,明朝对待基督教的态度是‘模棱两可’,既没有禁也没有允许,有很多地下教徒。

英诺森十世耐心听完朱由检的长篇大论,看了眼翻译,依旧如沐春风的说道“亲爱的朱,上帝垂爱世人,不会有任何区别对待,我们的传教士都是上帝的忠实信徒,对于大明的法律,我们完全尊崇,对于贵国的皇帝,朝廷我们一样尊敬。朱,我希望贵国能够认真的考虑,这件事对贵国来说百害无一利,我们能帮助贵国的地方很多,不论是在亚洲还是欧洲……”

很显然,这位教皇陛下也知道传教士在海外或者欧洲都干过些什么事情,在尽可能的打消朱由检的顾虑。

对于明朝这样一个先进,人口众多的国度,英诺森十世十分渴望能够传教,甚至恨不得亲自去,这是一个‘殊勋’,足以让他死后进入天堂,成为上帝的亲子!

这是天大荣耀,没有再可与之相比的了。

朱由检听着英诺森十世的话,还是拒绝,道:“陛下,若是我朝亿万人成为你们上帝的信徒,对你们言听计从,而你们却在万里之外,我相信,换做是陛下也不能允准的。”

英诺森十世双眼一睁,神色越发诚恳,道:“亲爱的朱,请相信我,我,教廷都不会危害贵国,一丝一毫都不会,你所担忧的,我们都可以商议出一个稳妥的办法来……”

朱由检看着英诺森十世,仿佛被说动,沉吟一阵,道:“如果陛下能找出一个合适的办法,打消我国的顾虑,传教也可商讨。”

英诺森十世神色振奋,道:“亲爱的朱,我会立即召集所有人商讨,我相信,一定有一个让我们双方都满意的办法!”

朱由检平淡的点头,随意的说道:“陛下,我知道您的信徒遍布全世界,我国的民众有很多出海在外,我希望他们遇到困难,能得到教廷的帮助……”

基督教虽然分裂了,但他们依旧都是上帝的信徒,只不过是教义发生了冲突。现在的海外殖民者,可以说都是教徒,若是大明的海贸得到他们的帮助,哪怕只是默许,将会省去太多的麻烦与损失,获益不可想象。

这是朱由检来见这位教皇的目的之一。

英诺森十世对此倒是无不可,慈祥的笑着道:“不管是否信仰上帝都是上帝的子民,我会嘱咐教廷,不管是哪里,明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当以最高的礼节接待……”

朱由检不动声色的点头,继而道:“目前欧洲的传教士在倭国有数千之多,我们代之以如国民,未曾苛待,相信回来的人已经转告陛下。”

欧洲的传教士,多数是葡萄牙或者西班牙,他们多数是‘难民’,先是在澳门,现在在神龙府,虽然换了地方,但他们似乎更自由,也更喜欢那里的气氛,四处都是商人,没有在澳门被当地官府那么压迫。

英诺森十世笑着点头,自然是知道的,道:“虽然欧洲没有归国之人,但我也愿意划出一块地方,给与贵国民众,希望贵我两国能够密切交流,传播上帝的福音……”

朱由检目光微闪,道:“如果陛下在我国,相信很多事情都可以从容解决,毕竟你我两国太远了。”

英诺森十世没有听出朱由检的话外之音,语气昂扬的道:“亲爱的朱,我相信我们会获得真诚的友谊,我将会派遣最盛大的代表团,在明年回访贵国,面见贵国的皇帝陛下……”

如果不是庞大的舰队,只是一些人的话,完全可以从地中海出发,然后穿过埃及,坐船从红海抵达大明,这样的时间会大大缩短,或许只要几个月就能做到。

朱由检再次点拨英诺森十世,道:“陛下,容我冒昧的问一句,教皇是只有一位吗?或者说,若是在我国,你们能否派遣一个代表,全权处理教会事宜?”

英诺森十世毫无生气之色,微笑着道:“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唯一代表,没有第二个人。我可以指命一个大主教全权处置贵国甚至是亚洲的一切教务,具体的办法,但有太多的事情离不开我,这些事情,我们需要仔细,小心,谨慎的商讨……”

朱由检已经从冯祝的嘴里打听到,朱栩是想要创建一个教会,一个大明的教会,用这个教会来反制欧洲教廷的渗透。

那么,一个堪比教皇的存在,就是必须的。

朱由检默然片刻,道“陛下,我国信徒,是否有可能成为继承者,或者是教皇?”

英诺森十世老于世故,从容自如,道:“当然,所有的信徒都有可能,我们不是世俗国家,不讲究血脉,只要通过红衣主教团的认可,便可继承教皇之位……”

朱由检点点头,点到即止,道:“陛下,我国与欧洲不同,我希望教会的模式,管理方式要有所区别,我们不希望看到冲突出现,尤其是流血,人命,若是引起内阁的注意,他们有可能一纸文书将所有传教士赶出大明……”

英诺森十世的神色没有一丝变化,道:“我已经知道在明朝发生的事情,我对他们给贵国造成的影响与不安深表歉意,我向亲王殿下保证,绝不会再出现类似事情,我们传教是传播上帝的福音,为了人间的美好的,而不是流血冲突……”

1

第九百八十二章 去国号第十二章 针锋相对(求收藏,推荐)第六百四十章 快速推进第九百八十七章 儒家思想第一百二十四章 扒皮第1427章 泛舟湖上第1531章 谋算第五百六十二章 信王逼宫第八百四十四章 轰动事件第五百六十六章 天子胸怀第九百六十四章 决心即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北上策略第一百零八章 萃芳楼番外三第1147章 大战开启第一百一十四章 刑部狼狈第1159章 磨了多年的刀第七百二十五章 琉球变卦第八百二十二章 火并第两百七十七章 处置藩王例第1337章 攻入四国岛第1514章 凶狠的计划第六百二十九章 只欠东风第八十七章 盐(求收藏,求推荐~~)第1175章 阴森森第1359章 突然逃跑第1245章 逼入墙角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动了第六百二十七章 催命符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一场酒的时间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尔沁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栩昏迷(第五更,为盟主‘保底蜀黍’贺!)第两百八十四章 旧势力与新势力第1254章 千古第二罪臣第两百章 第一波试探(求订阅,求月票~~~)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战风浓烈第六百零四章 终于离京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锦州战事第1360章 花钱买情报第1532章 逼上绝路第五百零四章 查周应秋第九百九十七章 察哈尔的对策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一怒第九百五十八章 群臣毕见第三百三十三章 传首四门(第五更,求票~)第九百九十八章 收尾第五百三十四章 异端第三百五十八章 诸王反对第五百五十四章 ‘顺利’的廷议第一百七十八章 晋商找上门(求订阅~~)第1169章 太妃丧第四百三十九章 株连法第两百三十九章 赵南星的恶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袭第六百零八章 这只是开始第1215章 无声无息的对峙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乱第1232章 温体仁的认罪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富可敌国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八百七十二章 大和尚第1449章 疯狂扩张的开始第七十八章 我不会审案第1507 世界视角第1328章 倭国难第六十五章 兵部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缓则圆第1194章 危机第两百八十六章 小爽一把第八十一章 结果第1152章 杀机暗浮第九百零五章 国家意识第一百零二章 蹦跶(第三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九百六十一章 内阁定第九百一十一章 因果复杂第八百一十一章 再翻不了身第一千零九章 左良玉第三百七十九章 京西演武第九百一十八章 皇帝的宣言第六百零九章 抄家第1346章 王牌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波澜涌第六百一十章 蛮横到讲道理第五百七十章 扶持科尔沁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风波暗藏第三百九十五章 先诛信王第1383章 风雨飘摇的幕府第1177章第1366章 夜袭第六百三十一章 弹压第1309章 大规模集权第1428章 年终的大事情第八百七十章 童谣第四百九十六章 清洗第一百四十六章 魏忠贤读大学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永宁与女将军第七百五十四章 东南变局第一百五十章 阉党成势(求订阅~~)第1478章 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