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8章 首辅代表的人

正如毕自严所言,景正五年开年来的一系列事件的中心从京城到陕西再转到神龙府,最后,又回到了京城。

身在山东深入推动大理寺进入县一级的汪乔年,看着不断飞来的文书,信,奏本,头疼的要扒光头顶的头发。

以往朝廷的争斗,大理寺都是置身事外的,也很难牵扯到他,但这一次,这帮宗室不知道为什么,居然走起了‘法律’路线,一纸告诉,将毕自严告上了京城大理寺。

一面是声势浩大的宗室,一面是当朝阁老,这么大的案子,压都压不住,还非得他这个大理寺卿回去亲审不可。

这不管怎么审,大理寺已经被拖进这个漩涡,想要再脱身就难了!

他身旁的一个随员,看着他这么纠结,建言道:“大人,这个案子拖是拖不了的,还不如快刀斩乱麻,反正当年都是证据确凿,没什么打破绽可循。这些人也不是为翻案,只要给足由头,大理寺就能抽身,将案子推到内阁,到时候转圜的余地就大了。”

“要是你说的这么容易我何苦发愁。”汪乔年叹了口气,不到五十的人,苍老的如同六十一般,叹气道:“这些事情表面是由毕阁老致仕引起的,实则上是多年来‘新政’积累的一个后果,是时候爆发了。”

大明明眼人都知道,大明朝野几乎泾渭分明的分做两派,一派称之为‘新政派’,另一个就是‘反对派’。

‘新政派’在日益壮大,实力越来越强,已然有了压倒性优势。但反对派相当顽固,这些年不断的聚集自然也是相当有力量。

在汪乔年看来,大明最大的敌人就是这些人,只要这些人贼心不死,大明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现在,就是这些人在做手脚,企图‘反正’!

汪乔年身边的官员不是傻子,听明白了一些,迟疑着道:“大人,不管如何,还得尽早回京才是,这样还能掌握主动,若是迟迟不归,一切就都任由他人摆布,对我们大理寺很不利啊。”

汪乔年看了他一眼,道:“你这个话说到点子上了。我之前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毕阁老要我们离京,唯独留下傅阁老,现在才明白,他是要我们躲开这些旋涡,保全我们。”

这个官员还是疑惑不解,道:“那皇上八月份说要去避暑,这也是为了躲……”

汪乔年却是摇头,道:“皇上站得高,看得远,又旁观者清,他肯定比毕阁老看的更远。毕阁老是要保全我们,皇上的意图,我猜不透。”

这个官员就更加糊涂了,看着汪乔年道:“那大人,我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京城那边肯定闹翻天了,京城里的那些人肯定压不住的。”

汪乔年随手将身前的书信扔到一旁,道:“回信告诉二位寺丞,让他们酌情处理,本官要事脱不了身。”

这个官员一惊,张嘴要说话,汪乔年就摆手道:“去安排一下,本官要去下面十几个县走一下,诉讼是我们大理寺的权职,不能给那些县太爷抢走了。”

这个官员还是有些不情愿,不放心,京城那边肯定压不住,汪乔年这个大理寺卿又做了甩手掌柜,这不是要闹翻天吗!?

但汪乔年态度鲜明,他不敢多言,犹豫着抬了抬手,应声走了出去。

汪乔年坐在安静的房间内,望着春色正浓的窗外,神情有些飘忽。

大明朝局将迎来大变,这是所有人都知道。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大变的不止是朝局,这场大变注定将深刻的改变整个大明。

积累了十年的‘新政’,即将迎来突破性的发展,大明,将要蜕变!

但到底会蜕变成什么模样,只怕皇帝心里也没底。

“这也是毕阁老担心的地方之一吧?”

汪乔年低声自语,目光沉凝。

大明迎来的是几千年唯有的大变局,汪乔年能理解毕自严的担忧,再加上乾清宫是一位谁也猜不透,行事无可限制的主,换谁是首辅都不能安心离去吧。

良久,汪乔年摇摇头,自语的道“也不知道孙传庭怎么想……”

孙传庭是下一任左次辅,统领朝局。现在毕阁老做这么多,换而言之都在给孙传庭添堵,孙传庭会眼睁睁的看着吗?

新老‘首辅’的交锋,或许早就开始了。

“大浪淘沙,顺者昌逆者亡,皇上是那大浪,毕阁老怎么就不明白……”

在成都的靖王爷得到消息,站在窗前,神情怅惘。

他与毕自严的关系很冷淡,毕自严想要限制,或者控制督政院,靖王自然不允,两人这种或明或暗的矛盾已经很多年。

但靖王很敬佩这位阁老,这位阁老夹在‘新政’派,反对派之间,夹渣在朝臣与皇帝之间,夹渣在士林的口水之间。

大明的高层如果说谁最不容易,不是毁誉参半的皇帝,也不是勤恳如牛的孙承宗,更不是孙传庭等人,而是毕自严!

魏学濂在靖王身后不远,听着他的话,语气颇为轻佻的道:“毕阁老应该是不相信皇上吧,或者是,不相信除他外的所有的,其他人。”

靖王一怔,转头看了他一眼,旋即若有所思的道:“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毕阁老还是有一件事弄错了,错的离谱。”

“什么事情?”魏学濂颇为好奇的问道。

靖王却没有回答,透过窗户看向京城方向。与汪乔年一样,他也看透了毕自严保全的意图,并不打算回京。

京城,内阁三楼,朱栩的班房。

朱栩的几个孩子都在这里,朱淑娴,朱慈烨,朱慈煊三个满屋子乱窜,叽叽喳喳吵闹不休。

朱栩与傅昌宗对坐,两人正在下着一盘棋,彼此都很慢,似乎每一步都斟酌良久。几个孩子在身边飞来飞去,他们视若无睹。

好一阵子,朱栩落下一颗棋子,道“近来的事情,你怎么看?”

傅昌宗捏着棋子,显得犹豫不决,还是道“在臣看来,并不是朝局乱,是人心乱了。”

朱栩面露一丝感兴趣之色,道“哦,说说看。”

傅昌宗捏着棋子没有落下,抬头看着朱栩道:“在野的反对派,朝廷里的中间派,亦或者是那些所谓的‘务实派’,他们对‘新政’都抱有强烈的怀疑与不安。毕阁老的想法不是单独的,他代表了朝野大部分人的心态。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朝野很多采取的是,不看不理,作壁上观,甚至是顺水推舟,不难理解……”

朱栩盯着棋盘,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

‘景正新政’,说到底是朱栩强权压下去的,逼着朝野的大人们执行。毕自严也好,孙承宗,孙传庭也罢,即便是眼前的傅昌宗,他对‘新政’就是百分百支持的吗?

朱栩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心里清楚明白的很,大逆不道,倒行逆施,毁大明根基,不尊列祖列宗等等,他所行的,几乎都是这个世道所不容的。

若不是朱栩手里高高举着屠刀,用事实一次次证明他是对的,这些大人们只怕早就宁死不从了。

对于毕自严所代表的心态,他能理解,但不会纵容。

‘新政’到了这个时候,需要更强劲,更果断,更凌厉的力量去推动,毕自严已不适合。

朱栩随手拿起茶杯,道:“下棋,下棋。”

傅昌宗刚才的话虽然说的含混不清,实则有劝诫的目的,希望朱栩能慢一点,给朝野一点舒缓的时间,太过操切,会得不偿失。

傅昌宗知道朱栩听懂了他的意思,但究竟会不会听进去,他心里没底,沉吟一声,捏着棋子继续道:“皇上,现在朝野动荡,不少官吏纷纷递了请辞信,户部近来压力很大,两个郎中,四个员外郎已经告假,其他各部怕是更多。”

:f

第1488章 景正七年的尾声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校的试探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东林翻版第1435章 好战言论第八百五十四章 两个原因第九百五十六章 洞房花烛第六百四十四章 收礼闹剧第三百七十三章 后金内斗第五十三章 碰壁 (求收藏,求推荐~~)第1409章 给孙传庭看的土地官司(加更)第1296章 唯是女人第九百四十四章 快速推进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还需努力第1463章 论战消弭第一百三十章 鸿胪(第三更,求订阅~)第八百八十一章 不从第三百四十九章 黄太吉的亲笔信第七百零三章 备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磨刀霍霍第八百五十九章 入内阁第六百四十八章 训话第五百七十五章 大火漫天第四百四十章 东厂降格第1245章 逼入墙角第八百零零一 ‘人质’交换第1527章 截杀孙承宗第六百五十五章 盐帮之争第三百一十七章 战宁远第一百零二章 蹦跶(第三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夜袭第一百三十七章 狡猾的倭人第四百八十九章 出妖第七百一十七章 岛津要决战第1515章 谋大事者无名第一百七十章 尾声第1470章 炒地第九十三章 渠道第三百九十八章 扩充信王权力第1323章 杀气纵横第三百八十五章 好消息第一千零十六章 地方的军改第三百五十九章 查抄福王府第六十七章 定夺第1464章 黑脸阁老番外三第六百九十六章 李香君第八百六十二章 谁主谁次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蹭饭第一百零一章 借刀杀人第1481章 对皇子的安排第三百二十八章 夜袭广宁第八百六十章 第一次阁议第六百九十五章 新秩序第两百五十四章 召见孙传庭第五百二十七章 巡抚被掳走第一百八十三章 诏重臣进宫第九百零四章 工部不容易第1417章 第一个辞官的人第一千零十七章 顶层设计第1237章 皇帝与内阁的界线第三百八十章 十里亭第五百四十五章 拘禁信王第1522章 殖民爵位第八十章 摔跤第一千零四章 冰冷冷的警告第四十六章 燧发枪第四十八章 恩威并重第1381章 决战之日第九百二十六章 专利局(第二更)第六百七十四章 耍威风第七百二十八章 万国商会第三百四十七章 民乱第一百零三章 意外的反对声浪第五百九十八章 已经不同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乡间见闻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呼万岁第七百二十八章 万国商会第1311章 政院系的崛起第七百三十五章 靖海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岸第八百六十六章 抓人第1530章 先下手为强第七百零四章 科举禁令第两百九十七章 敲打信王第七百零一章 笙歌处处第1363章 大战来临第两百四十五章 今后都不用上朝了第一百六十一章 魏忠贤的试探第1272章 有什么话说?第八十六章 上山第五百六十章 姐妹花第1332章 巨大的绞肉机第1120章 尊王襄夷第一百九十七章 限宗室俸禄第1300章 蝇营狗苟的官员第七百零四章 科举禁令第八百三十二章 赦免被拒绝第四百四十七章 张献忠的初战第两百七十五章 劝进第八十六章 上山